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清华大学教授讲解《道德经》 ..docx

39页
  • 卖家[上传人]:w****7
  • 文档编号:145864583
  • 上传时间:2020-09-24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42.51KB
  • / 3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解读《道德经》清华大学人文学院 王晓毅 教授非常荣幸我有三天的时间和大家分享《道德经》的智慧上篇:《道德经》解读第一是引言:我们中华民族的智慧有一半是来自《道德经》,大家生活中一些高明的成语,例如上善若水、顺其自然等都是来自《道德经》中华民族“贵柔”的思想、以柔克刚,几乎都是来自《道德经》,这本书是大智慧有一种说法,世界上的经典除了《圣经》之外,被翻译得最多的就是《道德经》它影响了西方黑格尔的哲学、辩证法但是这本书是谁写的,哪一个版本是准确的,究竟说了些什么,自古至今这三个最重要的问题还没有搞清楚司马迁在《史记》里写道:有一本《道德经》是没有问题的,有三个叫“老子”的人都有可能是它的作者第一个叫老聃;第二个叫老莱子;还有一个是太史公旦这三个人都是思想家,司马迁并不敢确定是谁写的,其中老聃的可能性最大所以《老子》这本书究竟是春秋末年还是战国时期就一直没有搞清楚司马迁假定是老聃所著,老聃姓李名耳,是河南鹿邑县人此人很聪明,曾经当过东周王朝的史官(相当于现在国家图书馆的馆长),非常有学问,孔子是他的学生根据《史记》记载,老子提出了一套与当时治理国家不同的思想政府不予采纳,他就流亡出走了,路过函谷关的时候被扣住了,这个关主是老子的学生,他不让老子离开,老子就在那里写了一本《道德经》,后逝世于陕西。

      这就是历史留给我们的关于老子的全部记载第二,《老子》这本书,又称《道德经》,由上篇《道经》与下篇《德经》构成,一共81章,5000多字为什么没有一个确切的字数呢,因为《老子》的版本历来不同70年代之前,《老子》就有三个版本:一个大概是三国前后的版本叫《老子河上公章句》;一个是三国时期王弼所著的《老子道德经注》;还有一个是唐朝傅奕校定的《道德经古本篇》这三个版本差距比较大近30年,又从地下挖出了两个版本:一个是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老子》甲、乙两本,还有一个是湖北郭店出土的战国中期竹简本,有2000多个字这五个版本各不相同一般认为马王堆这个版本是不错的,但有的又说王弼版的更好,这就看自己的感觉了第三个问题,老子的主题是什么?众说纷纭,从不同角度解读,《老子》呈现出不同面相这两千多年的主流派是政体哲学或者管理哲学,最早从这个角度理解的是法家的韩非子韩非子是法家的代表,但是他的理论基础是《道德经》;三国时期王弼也是这样,他也从管理角度来解释《老子》;还有的从军事角度解读《老子》,比如《孙子兵法》;还有人说这是为人处世之道、生存之道,委曲求全,以柔克刚;与王弼同一时期的《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是从养生的角度来解读《道德经》,修炼元气然后得道;还有一个从成仙的角度来讲,中国的道教产生于三国,张鲁写《老子想尔注》,也是后来五斗米教的经典。

      大家对同一本书的看法各不相同,一说老子是伟大的政治思想家,一说是养生的医生,一说是教主所以几千年来老子究竟是何人,谁也说不清楚但他是一个大哲学家,《老子》是一本哲学之书,是研究规律的,万物的规律是一样的,所以你从不同的角度都能看到自己所需要的老子是什么就看你心里有什么了我给大家介绍老子基本上是从王弼版本来讲的,从政治、理性的角度,将其作为一门哲学来介绍给大家王弼的《老子注》是公认最早、保存最完整的,自古至今也认为是最权威的王弼是大思想家,按照王弼的解释,《老子》是非常简单的道家强调得意忘言,通过语言掌握思想,不忘掉语言不可能达到最高境界《老子》的思想可以用一个字来解释,有一本书叫《吕氏春秋》,是中国古代先秦道家的一个极大成就,应该说是黄老派的一个作品在《吕氏春秋不二》这一篇里,它用了一个字为先秦诸子百家做了定义,其中说孔子贵“仁”,老聃贵“柔”这是老子思想的一个很大的特点:“柔”贵柔”的思想和我们传统的管理思想相反,其思想的渊源,历史上有三种说法:一说他师承大隐士商容(传说中的一个高道),这个说法是古代秦汉时期的记载,现代人不这么看;另一个说法是老子根据母系氏族社会管理经验学的,在女人管理社会的上百万年里,社会是一片和谐的。

      男人掌权之后就不太平了,出现了战争、世界大战,总是来硬的(现在的社会看起来是文明了,但是本质上还是男人统治的时代)老子看到了女人掌管社会时的和谐,发现现在的社会从管理思路上就是错的,应当向女人学习所以他就借鉴母系氏族社会的管理经验,创造了“贵柔为美”的思想;还有一种说法是老子的思想是根据《周易》而来的,《周易》有两个最重要的经典:《易经》和《易传》《易经》比《老子》要早,《易传》就比较晚《易传》是把道家和儒家的智慧都融进来,重新解释《易经》《易经》是一个算卦的书,没有什么丰富的哲学思想,但是全书卦中贯穿的思想是阴柔的夏朝的《周易》以艮卦为第一卦,艮卦是山,山的目的是让你停下来不要继续进攻到了商朝,第一卦是坤,坤就是阴柔周朝就开始进攻了,乾为第一卦,阳刚不同时代卦的排列不同,也就说明了不同的时代哪个最重要《周易》是一个决策智慧,卦是社会大环境,爻是具体条件决策是根据大的环境和所处的具体位置、条件而定的,这就是卦和爻不可能所处的所有位置都好,在64卦中只有一个卦爻辞都是好的,就是谦卦在任何的情况下保持一个谦虚的态度都没有坏处《老子》是把中华民族的民族性通过《周易》、通过自己天才大脑的升华,以“贵柔”为核心的一个完整的理想体系。

      可以用三个关键词来概括《老子》的思想体系,也是整个道家体系的概括:第一个是“自然”,也就是事情本来的那个样子,自然之性,天生的按照事物本来的样子生长,就达到了生命的最佳状态;第二是“无为”,不折腾,顺应事物的自然本性无为”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顺应事物的自然之性这也就是第三个词:“道”,“道”是规律,顺应自然本性就是根本的规律;《老子》这三个关键词实际上是一个——自然首先我们解释第一个关键词——“道”什么是“道”?就是万物运行的规律,万事万物看起来不一样,但是都被一个看不见的规则所控制老子很聪明,把复杂的世界简单化,分成了两大部分一部分是无形的,就是“道”,简称“无”一些东西是视觉无法看到的,如规律、本质;还有一种是我们能看到的世界,是一个有形的世界,简称“有”这个“道”是看不到的,“道之为物,惟恍惟惚”,看着有但是却又看不见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精”,他一定是有的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这个规律看不见,但是就是控制着你商人被商道控制了,才能挣更多的钱这个“道”不是真道,是伪道,是人类的功利之心创造的一种虚假的游戏规则《老子》把“道”分为两种,天之道和人之道天之道就是自然之道,顺应自然的没有功利之心。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天的道是自然的,就像拉弓一样弓是弧形的,下面的往上走,上面的往下走,处于一种平衡比如老虎,很强大,但是一年才能生一窝,成活率还很低兔子、老鼠很弱小,但是一个月就能生一窝,跑起来很快还会打洞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强大的要抑制,弱小的要扶植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人有功利之心,于是制造了一套虚假的游戏规则,就是人之道这样就违背了自然规律,越有钱越有势的,就去巴结;没钱没势就挨欺负孰能有余以奉天下”,明明是强者却还愿意救助弱势群体,遵循自然规律,是真有道的人老子认为世界上有一种东西非常厉害,这就是“道”它看不见,我们现在的社会为什么出错误了,就是我们违背了这个自然之道我们人类的功利之心创造的游戏规则,使我们的社会越来越糟老子认为我们要想幸福,就得解放自己,寻找真正的规律但是规律又是看不见的,我们要分析这个规律,称它为“道”,是取人类出行必遵循“道路”的意思,有必然性、强制性为什么用道路来形容这个看不见的规律呢,就是因为他有必然性、强制性,是用一个形象的东西来比喻这个看不见的规则古代的路是先民用脚踩出来的,这个成本是非常高的比如我们从北京到太原,路过太行山,走了很长时间才走出一条路,如果不按照这个道路走就会消失在蛮荒世界里。

      现在的路表面上看我们可以人为的拆迁,但这个路如果被人为地破坏了比如草坪中被人为踩出来一条小路,就说明修的这个路不符合人行走的规律但是老子说了,这个道路并不是无形规律的名字,那是对它的一个称呼真正的规则是没名字的,无形的一个东西给它下了定义,这个概念就抓住了本质规律这个东西我们看不见,它的本质是什么也无法知道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我们无法给它起名字,但是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称呼它在老子的眼中,这个规律不是人类设置的规律,它是宇宙万物的生母,天地万物产生之前就已经存在了,它是万物变化的根本动因,我们还可以称它“玄” 但是这些都只是对它的称呼,并不是它真正的名字老子说的这个“道”不是我们现在讲的规律,我们说的规律是事物本质间的内在联系老子的“道”是宇宙万物的生成者,“道”存在于天地产生之前但是老子不是宗教家,道教和道家是两回事道教是长生不死的一种宗教,道家是一种哲学,哲学不能武断,“道冲而用之或不盈”,“冲”就是虚的,道是虚的,但是永远不会穷尽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天地还没有产生之前它就应该存在了它是一种最神秘的宇宙能量,它是有实体的,但是这个实体看不到,无处不在《老子》有一句最著名的话,“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后人对一二三有一个大致的看法,任何一个事物都是从小到大,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

      人们就把“一”解释为元气,这个元气就是现在指的最基本的物质本来这个世界没有物质,只有一种最神秘的能量叫做“道”,道生一,产生了基本粒子、产生了元气一生二,元气分裂,分为阴阳二气二生三,阴阳二气合起来,成为中和之气三生万物,和气产生了万物(见图)万物负阴而抱阳”,所有的事物都是阴阳产生出来的,背阴向阳这对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老子之前从未探讨过宇宙从何而来道生一”这个思想至少提出了一个宇宙是从一个没有形状的最基本的能量,一步一步分裂产生出来的这个思路对后来中国的“宇宙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比如《周易》,战国时期的阴阳五行说就受到了《老子》的影响《易传》中提出了宇宙生成论,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相,四相生八卦,八卦生六十四卦,还是借助了《老子》的思路到了汉朝就把老子的思想、《易传》的思想和阴阳五行综合起来了,通过对《周易》的解释,产生了一个中国的宇宙生成论宇宙从无形开始,道生一,产生了基本的元气,这个元气又叫太初之气,从无到有越来越庞大;后来元气分裂成阴阳二气;继续分裂成四象之气,太阴太阳、少阴少阳;又分裂变成了金木水火土五行之气;再变成了八卦之气就是这个“道” 产生了元气,元气不断分裂,宇宙之间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气场。

      这个气场形成之后,一方面有气的形态,一方面产生了有形的天地万物太初太素之气产生了星宿,阴阳二气产生了天地,五行之气产生了五个方位、五音、五脏等,八卦也都对应其物体形态如天地山河等所以说老子影响了中华民族的宇宙发生论,这就是中国的宇宙大爆炸,这个思维的源头就要追溯到老子老子认为无形产生了有形,有形又分裂成为更复杂的东西,从而产生了整个有形的世界道是宇宙的第一动力,它产生了宇宙世界之后并没有消失,并且存在于每一个事物之中因为道永远和这个元气的“一”在一起,每个事物生成之后为什么能发展变化,就是因为来自宇宙的根本能量在你身上万物能够发展、壮大、成功,就是要适应这种能量老子认为每一个有形事物之所以能够发展就是使用了他内在的无形的宇宙动力,也就是“道”老子通过形象的语言告诉我们,我们不用抓住有形的东西,要注意无形的东西道家更注重无形的东西,在老子笔下有两种道:一种是宇宙没有产生之前的所存在的能量,它不依赖于任何具体的东西,叫做“常道”常道实际上就是恒道,永恒的规则,是宇宙的总规律,不可言说还有一种在万物产生之后,每一个事物所遵循的规则,叫“非常道”,是具体规律,可以言说《老子》第一章写: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两种道,一种可以用语言表达,它是“非常道”,不是宇宙。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