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形意拳古典论汇解(下)_形意拳真解.docx
20页形意拳古典论汇解(下)_形意拳真解 六、形意拳五纲论 〔原文〕劈拳者,五行属金,而养肺其劲顺,那么肺气和,夫人以气为主,气和那么体自壮也 钻拳者,五行属水,能补肾其气之行,如水之曲曲而流,无微不至也其气和,那么肾足,清气上升,浊气下降 崩拳者,五行属木,能舒肝,是一气之伸缩也其拳顺,那么肝平而长精神,强筋骨,壮脑力 炮拳者,五行属火,能养心,是一气之开合,如炮炸裂也其气和,那么心中虚灵,身体惬意 横拳者,五行属土,能养脾和胃,是一气之团聚也其形圆,其性实,其气顺,那么五行和而百物生焉 劈拳之形似斧,故属金钻拳之形似电,故属水崩拳之形似箭,故属木炮拳之形似然,故属火横拳之形似弹,故属土由相生之理论之,劈拳能生钻拳,钻拳能生崩拳,崩拳能生炮拳,炮拳能生横拳,横拳能生劈拳由相克之理论之,劈拳能克崩拳,崩拳能克横拳,横拳能克钻拳,钻拳能克炮拳,炮拳能克劈拳 〔解〕形意拳五纲,就是讲解并描述形意五行拳衍自五行学说的因果,以及五拳配五脏〔中医学理论〕的内容。
形意古谱中曰:“五行拳内养五脏,补脑力保丹田;外强筋骨,捷手足,使耳目,微妙无穷,裨益匪浅”那么,五拳、五脏、五行,三者之间的渊源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这就是“五纲论”所要答复的问题 形意拳五纲的本身就是干脆承袭于中医理论的五行学说五行是中国古代哲学的根本范畴之一,是中国上古原始的科学思想五”,是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行”四通八达,流行和行用之谓,是行动、运动的古义,即运动改变,运行不息的意思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改变,切不行将五行看作是静态的,而应看作是五种动态的相互作用五行不仅是物质和运动,而且又不再是物质和运动,不即不离,亦即亦离,是五种物,五种性,五种实力,故称五德五行学说和阴阳学说一样,从一起先就着眼于事物的冲突作用,事物的运动和改变 五行的特性是古人在长期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对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朴实相识根底之上,进展抽象而渐渐形成的理论概念 “木曰曲直”:曲,屈也;直伸也曲直,即能曲能伸之义木具有生长,能曲能伸,升发的特性木代表生发力气的性能,标示宇宙万物具有生生不已的功能凡具有这类特性的事物或现象,都可归属于“木”火曰炎上”:炎,热也;上,向上。
火具有发热、升腾、茂密性能的事物或现象,均可归属于“火”土爰稼穑”:春种曰稼,秋收曰穑,指农作物的播种和收获土具有载物、生化的特性,故称土载四行,为万物之母土具生生之义,为世界万物和人类生存之本,“四象五行皆藉土”五行以土为贵凡具有生化、承载、受纳性能的事物或现象,皆归属于“土”金曰从革”:从,听从、听从;革,革除、改革、变革金具有能柔能刚、变革、肃杀的特性,金代表固体的性能,凡物生长之后,必会到达凝固状态,用金以示其坚实性引申为肃杀、潜能、收敛、清洁之意凡具有这类性能的事物或现象,均可属于“金”水曰润水”:润,潮湿;下,向下水代表冻结含藏之意,水具有滋润,就下、闭藏的特性凡具有寒凉、滋润、就下,闭藏性能的事物或现象都可归属于“水”由此可以看出,医学上所说的五行,不是指木火土金水这五种详细物质本身而是五种物质不同属性的抽象概括 五行学说依据五行特征,与自然界的各种事物或现象相类比,运用归类和推演等方法,将其最终分成五大类其详细推理方法有,一是类比法,类比是依据两个或两类事物在某些属性或关系上的相像或一样而推出它们在其他方面也可能一样或相像的一种逻辑方法类比也是一种推理方法类比法,中医学称之为“援物比类”或“取象比类”。
中医学五行学说运用类比方法,将事物的形象〔指事物的性质、作用、形态〕与五行属性相类比,物象具有与某行相类似的特性,便将其归属于某行如方位配五行、五脏配五行等方位配五行,旭日东升,与木之升发特性相类,故东方归属于木;南方燥热,与火之炎上特性相类,故南方归属于火又如五脏配五行,脾主运化而类于土之化物,故脾归属于土,肺主肃降而类于金之肃杀,故肺归属于金等等 二是推衍法,推衍是依据确定的某些事物的属性,推衍至其他相关事物,以得知这些事物的属性的推理方法属中国古代的类推形式,包括平行式推衍和包含式推衍两种类型平行式推衍与类比思维相比,事实上是发生了量的改变,并没有变更思维作水平方向运动的性质通常是某种法那么或范本的延长,这种法那么、范本与新的推衍对象之间并不存在包含关系以木行推衍为例,确定肝属于木,而肝合胆,主筋,开窍于目,故胆、筋、目眦属于木他如五志之怒,五声之呼,变动之握,以及五季之春,五方之东,五气之风,五化之生,五色之青,五味之酸,五时之平旦,五音之角等等,亦归于木依据木行的特性,在人体以肝为中心,推衍至胆、目、筋、怒、呼、握,以及春与东、风、生、青、酸、平旦、角等之间并不存在包含关系,仅是在五脏之肝,五季之春的根底上发生了量的增加,其他四行均类比。
包含式推衍又可分为抽象模型推衍和类命题推衍两种形式,五行学说按木、火、土、金、水五行之间生抑制化规律,说明人体肝、心、脾、肺、肾五脏为中心的五脏系统,以及人体与自然环境各不同要素之间的统一性,便是五行构造模型推衍的详细应用类命题推衍属中国古代的三段论推理中国古代的三段论属“不完整,不标准”的推理形式,尚不具备类型或范式的意义 总之,五行学说以天人相应为指导思想,以五行为中心,以空间构造的五方,时间构造的五季,人体构造的五脏为根本框架,将自然界的各种事物和现象,以及人体的生理病理现象,按其属性进展归纳,即凡具有生发、柔软特性者统属于木;具有阳热、上炎特性乾统属于火;具有长养、化育特性者统属于土;具有清静,收杀特性者统属于金;具有寒冷、滋润、就下,闭藏特性者统属于水从而将人体的生命活动与自然界的事物和现象联系起来,形成了联系人体内外环境的五行构造系统,用以说明人体以及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中国古代的科学方法具有勤于视察,擅长推类,精于运数,重于应用和长于辨证的特点推类,即擅长用举一反三,引而伸之的推类方法去探究自然界的未知事物在“仰观天象、俯察地理”、“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观物取象”的根底上,“以类族辨物”,并进一步“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即触类旁通,由确定事物推广到其他未知的事物。
五行学说的归类和推演的思维方法是:观物――取象――比类――运数〔五行〕――求道〔规律〕,即应象以尽意触类可为其象,合义可为其征,立象类比是手段,尽意求道是目的这是一种以干脆视察为根底的综合类比的思维方法 类比思维是中国古代的重要思维形态,其根本特征是思维的横向性和联想性所谓横向性是指思维是在个别或详细的事物与现象之间的水平运动,从个别走向个别,从详细走向详细,从事物与现象走向事物与现象在横向思维中涉及的两端之间并无本质上的类属关系,仅是一种表象上的“类”似,与纵向思维沿着种属即从一般到个别的垂直方向进展不同所谓联想性是指思维具有随意性,只要两个物在某一点上具有相像性,思维就可以跨越巨大的种类界限和学问空间,在两个看似完全不着边际的物象之间建立联系,而不像推理必需在一个限定范围内按部就班地进展类比思维具有比拟剧烈的主观色调,虽有想象力和缔造力丰富的优点,但它缺少严格的客观准那么的制约,易陷于主观无据的泥潭,它也势必具有类比的推理特点,即其结论是或然的,牢靠性小,缔造性大因此,五行归类,或称五行大系,不仅要提醒自然界一切事物之间的关系,使上自碧落下迄黄泉,无可逃逸其间,而且又刻意地去寻求和规定自然与人事之间的联系,将大千世界网罗净尽,不免有牵强附会,机械类比之嫌。
但五行大系的珍贵之处在于:将宇宙万事万物各以类相从并相互作用,构成五个构造系统图式,组成一幅有序平衡、朝气盎然的生存形态图,提醒了天人合一的宇宙之道〔《中医根底理论・哲学》〕 五行的调整机制是生抑制化,生抑制化规律是五行构造系统在正常状况下的自动调整机制 相生规律:相生即递相资生、助长、促进之意五行之间相互滋生和促进的关系称作五行相生即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以次资生,循环无尽在相生关系中,任何一行都有“生我”,“我生”两方面的关系,《难经》把它譬如为“母”与“子”的关系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所以,五行相生关系又称“母子关系” 相克规律:相克即相互制约、抑制、抑制之意五行之间相互制约的关系称之为五行相克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这种抑制关系也是往复无穷的木得金敛,那么木不过散,水得火伏,那么火不过炎;土得木疏,那么土不过湿;金得火温,那么金不过收,水得土参,那么水不过润皆气化自然之妙用,在相克的关系中,任何一行都有“克我”、“我克”两方面的关系 相生与相克是不行分割的两个方面没有生,就没有事物的发生和成长;没有克,就不能维持正常协调关系下的改变与开展。
因此,必需生中有克〔化中有制〕,克中有生〔制中有化〕,相反相成,才能维持和促进事物相对平衡协调和开展改变五行之间这种生中有制,制中有生、相互生化,相互制约的生克关系,称之为制化其规律是:木克土、土生金、金克木;火克金,金生水,水克火;土克水,水生木,木克土;金克木,木生火,火克金;水克火,火生土,土克水 中医学在五行配五脏的根底上,又以类比的方法,依据脏腑组织的性能、特点,将人体的组织构造分属于五行,以五脏〔肝、心、脾、肺、肾〕为中心,以六腑〔事实上是五腑:胆、小肠、胃、大肠、膀胱〕为协作,支配五体〔筋、脉、肉、皮毛、骨〕开窍于五官〔目、舌、口、鼻、耳〕,外荣于体表组织〔爪、面、唇、皮、发〕等,形成了以五脏为中心的脏腑组织的构造系统,从而将人体的内脏分别是归属于五行,以五行的特性来说明五脏的局部生理功能 形意拳就是在此中医理论的根底上,以意行气,以气运身,以意领先,以意帅形,随意而动,因以在外形上形成的五个拳式,发力上是五种劲路,内通五条经络,熬炼五个脏器从而,内既可得健身之裨益,外又可获技击之妙用,故将五行拳称作“五纲” 木性可曲可直,条顺畅达,有生发的特性,故肝喜条达而恶抑郁,有疏泄的功能;崩拳其形似箭,五行属木,五脏舒肝,其动作之起落,与体内肝经相合,故而练崩拳可以舒肝。
崩拳之动作贵直、贵速,宜猛不宜迟进步出拳,蹬后足,要大趾用力,顶头竖项,勾动肝经,自然大敦倏然而上于泥丸,同时还要瞪眼,使肝气双目冒出,光线逼人臂向前伸,沉肩坠肘顺胯,其气贯少商自拳冒出左右轮换,势如连环,对肝脏起到很好的按摩作用故有诀曰:崩拳似箭性属木,起落曲直相继出;肝气顶发易胜敌,胜利全凭后脚力发拳直出向前攻,磨手结合寸步行;身如弩弓手似箭,射力舒肝内气平 火性温热,其性炎上,心属火,故心阳有温煦之功;炮拳其形似炮,五行属火,五脏养心气聚中脘,炮拳的动作,与体内心经暗合;故练炮拳可以平心火,养心血炮拳起势时随双手之一伸一握;走一个大践步,浑身毛孔拳紧,顶头、竖项、舌顶、齿叩、瞪眼这一动作可使内气自双足升聚于丹田左小臂竭力外旋,向自身中线一裹一钻,即引动真气并冲脉上贯于双目,同时自极泉出两臂而达于中冲少冲此时气已贯足,周身犹如一个充溢高压气体的容器进步时,一蹬一钻,左拳一滚翻,右拳向前照直冲出,一霎时如容器炸裂,势不行挡这种一卷一炸,有节奏地连续动作,要求心脏加强每一搏动,输出更多的血液反复刺激可以有效地熬炼心肌故有诀曰:炮拳似炮性属火,上正下斜十字手心沉一气来应敌,罕击心房永难挡。
心阳蕴养火纯青,插步出身正值胸,气就身法入丹田,挑顶炮发似雷霆 土性敦厚,有生化万物的特性,脾属土,脾有消化水谷,运输精微,养分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之功,为气血化生之源横拳其形似弹,五行属土,五脏归脾;横拳之意,圆滑似弹,上下兼顾其运用之妙在于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