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数学期末试卷质量分析.doc
5页三年级下数学期末试卷质量分析参考人数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3.1368010039%3.24385.410058.1%3.34581.110051%3.4458510064%年组16982.910054% 一、总体情况本次试卷覆盖面全,能从多方面考查学生所学知识和学生实际应用能力总体来看,这张试卷以基础知识的考查为主,题量适中,基本上没有偏、难的题型,试题类型比较灵活,并且比较贴近学生生活二、试卷分析本次命题共分七大题,下面就对本次测试中存在的问题逐题作一分析:第一题:填空共25分) 50%的学生出错在5分以内出错率最高的是第13小题“把两个周长是16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周长是( ),面积是( )”学生不少求的一个小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还有一些错的更离谱,周长真接用16*4,面积则真接用16*16,错误率达到了 32%说明学生们没有真正认真的去审题而是死套公式,缺乏灵活运用的能力其次是第3题,“边长是( )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很多学生都填的是(10000)米因为公式是1公顷=10000平方米,所以学生们没有认真思考本题问的是什么就随手写个10000所以丢分较多再次是第7小题单位换算六个空,长度单位、面积单位、质量单位,日期与时间,多数学生是换算时分不清大单位换小单位还是小单位化大单位所以出错。
第二题:判断共12分)只有25%同学全对,出错最多的是第1题:连续两个月中必定有一个月是大月和第6题两个面积相等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面积是一个正方形面积的2倍由此看出学生对于年月日和周长与面积这块的知识掌握还不扎实,总是停留在死背公式的层面今后还需加强训练第三题:选择(12分)有30%的同学全对出错最多的是第6题错误率高达65%:一块正方形纸巾的边长是40厘米,它的面积是16(),周长是16()A厘米,B分米,C平方厘米,D平方分米大多数的学生都是选的C和A而没有注意到单位的换算第四题:看谁算得又快又准(共31分)1、直接写得数:75%学生得满分,其他学生多是做错一道题,极个别错两道而且多数是错在估算上,学生没有估算而是去计算直等于的结果2、列竖式计算80%的同学得满分出错的原因主要是粗心,如:计算结果有余数的,在横式上写答案时不写余数,计算完没有写结果,写结果时抄错数等3、脱式计算多数错在518-160/5学生有很多是先算了518-160,而没有运用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其实运算顺序平时学生们理解的很好,一说都明白可是在做题的时候确总是粗心大意第七题:解决问题(共30分)第1、2、3题正确率较高,个别做错的原因主要是不会联系实际分析和解决问题。
第4题错的最多,要从一个长6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中减去一个最大的下方形,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剩下部分的面积是多少?学生们有的都求剪掉部分的周长和面积,有的都求的是剩下部分的周长和面积还有的不会分割,或周长面积不会计算可以看出,图形的周长和面积这方面知识学生掌握的不够扎实三、通过这次测试,反映出的问题:(一)、学生的计算能力比较欠缺,对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都不能很好的遵守,简单的加、减、乘、除也很容易出错二)、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培养还不够,非常粗心简单口算也会计算错;算完结果会抄错;余数会漏掉;等等三)、学生对于数学概念掌握不扎实,比如:不知道边长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是应该扎扎实实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背一背、记一记这些概念性的东西四)、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能很好联系实际进行分析,对给出的信息不能较好的选择利用,进而解决问题五)、通过这次测试,还反映出学生中一个非常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学生的审题能力和检查验算的习惯比较差四、今后教学措施注意下几点:(一)、培养学生读题、仔细审题、认真分析的良好习惯做到拿到题目先浏览,清楚已知条件和要求问题,然后再进习分析、解答解决问题还要重视数量关系的分析,不但要让学生知道怎么做,更要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这样做。
二)、对一些基本概念还应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三)、培养学生对题目的分析能力特别是一些题目比较长、字数比较多的问题,先理清思路,酌句分析四)、在计算方面还应加强,通过实际情境,先理解计算法则,采用形式多样进行计算专项练习要做到20个字:加强口算、教学得法、紧扣法则、训练到位、养成习惯五)、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对他们因材施教,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六)、进一步做好防差转差工作,防止两极分化低龄化的现象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尽量要做到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达到最基本的要求,这确实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心血、爱心和耐心。






![河南新冠肺炎文件-豫建科[2020]63号+豫建科〔2019〕282号](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