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研究生入学-历史考试题库套卷18(含答案解析).docx
6页2022研究生入学-历史考试题库(含答案解析)1. 问答题:美国“文官条例”(1883年)答案: 本题解析:美国“文官条例”是指19世纪末美国为整治吏治腐败及提高行政效率发布的一项法令为了纠正国家行政系统中的种种弊端,美国于1883年颁布了《文官制度条例》,即《彭德尔顿法》条例分别对文官制度进行了改革:①对文官的录用实行公开竞争考试办法,择优录取②定期考核,按能力和政绩大小予以升降奖惩③文官常任,不与执政党共进退这些改革,把竞争机制引进了文官制度,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政府中的腐败现象,改进了文官的素质,激发了公职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了政府的工作效率,促进了文官的专业化及行政管理的科学化《文官制度条例》使美国的政治上层建筑适应了工业化社会的需要,对于资本主义社会的正常运行起到了保障作用2. 问答题:《三朝北盟会编》答案: 本题解析:《三朝北盟会编》是指由宋人徐梦莘撰修的宋代史书全书二百五十卷,专记宋徽宗、钦宗、高宗三朝与金的和战关系,书中广泛地搜罗了当时官府和私人有关宋金交涉与和战的言论和记述,按照年月日顺序加以编次,故称为“北盟会编”。
《三朝北盟会编》征引的文献材料达二百多种,而且所引用的全录原文,保存了文献材料的原貌,因此史料丰富,记述详细,为研究辽、宋、金史的重要史料,同时对于女真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以及民情风俗,也有很多记载3. 问答题:试分析一战时期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对中国社会发展主要影响答案: 本题解析:一战时期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对中国社会发展的三要影响包括: (1)壮大了无产阶级队伍,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化,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阶级基础 (2)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得到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使民族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在中国实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反对北洋军阀的统治这种要求,首先要求在思想文化上打破封建束缚,于是新文化运动应运而生 4. 问答题: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6年3月5日,丘吉尔在美国富尔顿的威斯赫斯特学院发表题为《和平砥柱》的演说: 从波罗的海的斯德丁(什切青)到亚得里海边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在这条线的后面,坐落着中欧和东欧古国的都城。
华沙、柏林、布拉格、维也纳、布达佩斯、贝尔格莱德、布加勒斯特和索菲亚——所有这些名城及其居民无一不处在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不仅以这种或那种形式屈服于苏联的势力影响,而且受到莫斯科日益增强的高压控制…… 假使西方国家团结一致,验收联合国宪章的原则,那么,它们推行这些原则的影响力将是巨大的,没有人会来冒犯它们不过,假使它们四分五裂,在自己执行职责时手软,假使让这紧要关头的几年白白混过去,那么,我们大家确实都要在浩劫中被毁灭了——摘编自《战后世界历史长编》 材料二 1946年3月13日,斯大林针对丘吉尔的富尔顿演说,在和《真理报》记者谈话中指出: 我认为这个演说是危险的行动,其目的是要在盟国中间散播纠纷的种子,使它们难于合作…… 在美国也有朋友…… 丘吉尔先生的方针是进行战争的方针,号召同苏联进行战争…… 丘吉尔先生在这里是蛮横无理的诽谤莫斯科和上述的苏联邻邦…… 如果组织新的进军来讨伐东欧……可以肯定地说,他们将像26年前一样被击败的摘编自《斯大林文选(1934~1952)》 问题: (1)分析丘吉尔演说的主要意图9分) (2)概括斯大林谈话的中心内容9分) (3)概述丘吉尔演说的历史背景,及对当时国际形势的影响。
12分)答案: 本题解析:(1)丘吉尔认为中欧至东欧大陆已经处于苏联的控制势力之下,主张西方国家应该联合团结起来,尤其是建立起军事联盟,应对苏联的威胁和挑战,维持世界的和平 (2)斯大林指出丘吉尔的演说是在同盟国内挑起纠纷,妨碍同盟国的合作;指出丘吉尔的目的是为了建立英美军事同盟与苏联作战;苏联与丘吉尔所指的中欧及东欧国家只是邻邦关系并非高压控制,此说法是英国捏造 (3)①历史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两大军事集团形成,欧洲传统政治格局中的均势已不复存在,苏联力量逐渐强大,国际地位大大提高,东欧一些国家在苏联的影响下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再加上苏联推行大国沙文主义,在欧洲极力扩张自己的势力英国认识到自身和其他西欧国家的力量已经不能与苏联相对抗 ②影响:丘吉尔的演说推动了西方英语国家的团结与社会主义阵营形成对抗,进一步推进了美国对苏遏制政策的出台,美国加紧与苏联在政治和经济上的争夺与较量该演说标志着两大阵营的对抗与美苏冷战的正式开始5. 问答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痛哉!吾台民,从此不得为大清国之民也!吾大清皇帝何尝弃吾台民哉!有贼臣焉,大学士李鸿章也,刑部尚书孙毓汶也,吏部侍郎徐用仪也。
台民与李鸿章、孙毓汶、徐用仪何仇也?大清国列祖列宗与汝何仇也?……汝既将发祥之地、陵寝迫近之区割媚倭奴,祖宗有知,其谓我太后、皇上何?尚且不足以快汝意,又将关系七省门户之台湾,海外二百余年戴天下不二之台湾,列祖列宗深仁厚泽不使一夫失所之台湾,全输之倭奴!我台民非不能毁家纾难也,我台民非不能亲上死长也,我台民非如汝李鸿章、孙毓汶、徐用仪无廉耻,卖国固位,得罪于天地祖宗也我台民之父母妻子、田獾坟墓、生理家产、身家性命,非丧于倭奴之手,实丧于贼臣李鸿章、孙毓汶、徐用仪之手也 大清光绪二十一年四月,台湾誓死不与贼臣俱生之臣民公启 ——选自《中日战争》第六册 请回答: (1)这个檄文是在什么背景下提出来的?试详细论述此背景 (2)你对这个檄文有什么看法?是否同意其中的观点? 答案: 本题解析:(1)这个檄文发布于《马关条约》签订后甲午战争后,清政府同日本缔结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将台湾全岛及其附属岛屿以及澎湖列岛等割让给日本 (2)这个檄文的观点是片面的,不客观的之所以不能同意其中的观点,原因是,檄文把割台的责任归咎于李鸿章、孙毓汶等大臣,而实际上根本原因在于清政府的腐败和无能,致使甲午战争失败,接受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另外日本觊觎台湾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6. 问答题:阅读材料 第十五条 自由民将宫廷之奴牌或穆什钦努之奴种带出城门外者,应处死 第二零零条 倘自由民击落与之同等之自由民之齿.则应击落其齿 第二零一条倘自由民击落穆什钦努之齿,则应赔偿银三分之一明那(货币单位) 第二零五条倘自由民之奴隶打自由民之子之脸颊.则应割其一耳 一一摘自《汉谟拉比法典》 请回答:第二零零条所表明的处罚方式反映了什么时代的社会准则? 答案: 本题解析:该条款反应了原始社会时代的同态复仇性质的社会准则7. 问答题:论述西汉到唐代的赋税制度及其主要变化答案: 本题解析:(1)西汉到唐代的赋税制度: ①汉承秦制,征收的赋税主要有两项,即按照土地征收的“租”和按人口征收的“赋”汉初施行轻徭薄赋的政策,田租十五税一,后减为三十税一,直至东汉末基本未变 ②汉魏之际,赋税制度发生了较大改变,由租、赋变为租、调,并沿袭了很长时间北魏孝文帝实行均田制后,颁行了新的租调制成年男子每年向官府缴纳一定量的谷物,叫作“租”;缴纳定量的绢或布,叫作“调” ③隋及唐前期继续沿用北魏的均田制,在均田制下实行的赋役制度称为租庸调制。
租庸调制以丁为单位征纳,其中庸是指不应役者,可按照每日缴纳三尺绢以代替,也称“输庸代役”租庸调制是以均田制的推行为前提的,均田制规定每个成丁的农民都受田一百亩,因此国家征收租庸调时只问丁身,不问财产租庸调税制是我国封建社会前期税收制度的集成,并有一定的创新,内容比较系统和完整因此,在我国封建税制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④到了唐朝后期,赋税制度改为两税法,两税法是指地方官府将过去的税收项目合并为一总额,按照户税、地税两种征收办法分摊到每户百姓头上,每年分夏、秋两次征收,因此叫两税法两税法变租庸调以人丁为征收赋税标准的原则为以财产、主要是土地为征收标准的原则,是土地占有状况发生改变后的反映,是中国古代税制上的一次重大变革两税法实行初期,统一了紊乱的税制,扩大了赋税的承担面,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人民的负担后来,弊端丛生,征敛趋于苛重 (2)主要变化: ①税收项目逐渐简化;②征收标准逐渐由人丁向土地、财产转变,扩大了赋税征收面;③由于征收标准的改变,国家的一些经济政策也受到一定影响,如国家进一步松弛了人身依附关系,对土地兼并在一定程度上开始采取放任态度,更加重视土地的丈量,同时也多少改变了贫富负担不均的现象。
8. 问答题:夏商周断代工程答案: 本题解析:夏商周断代工程是解决夏商周年代问题的,采用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结合,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多学科交叉研究其涉及多个学科,对夏商周三代的各个时期的相对和绝对年代做出了进一步研究和测定工程于1995年开始筹备,1996年正式启动9. 问答题:论述天京事变前太平天国的社会、经济与文化政策及主要变化答案: 本题解析:1851年,洪秀全、杨秀清等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起义,建立太平天国,颁布了一系列社会、经济与文化方面的新政策,到1856年天京事变之前,这些政策又发生了一些变化 (1)在社会政策方面 ①太平天国实行政教合一、军政合一的制度,地方上实行乡官制度前期的乡官多由参与起义的农民担任,后来又有地主、乡绅的加入 ②太平天国前期由于战争和宗教的需要,实行男女分营,不许夫妻同居,实际上废除了家庭制度,后来又逐渐恢复家庭生活 (2)在经济政策方面 ①太平天国在1853年颁布《天朝田亩制度》,按照“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的原则平分土地后期由于推行困难,改为“照旧交粮纳税”。
②太平天国前期实行圣库制度,在天京设圣库,废除私有财产和商业制度后期由于城内物资严重匮乏,逐步恢复正常的工商业营业 (3)在文化政策方面 太平天国前期禁止儒学,后期删改儒书,用儒学附会上帝教教义,以为己用10. 问答题:试述近代海军的建立答案: 本题解析:洋务运动中编练新式海陆军,使得中国开始走上了军事近代化的道路清代传统的军事力量是八旗兵和绿营兵,1874年,清政府开始编练新式海军,19世纪70年代,建成中国第一支新式海军舰队——福建水师,经十余年的努力,分别组建了北洋、南洋、福建和广东水师其中以北洋海军规模最大北洋海军于1888年成军,共有“定远”、“镇远”等20余艘船舰,在旅顺和威海卫设有炮台、船坞这些新式海军虽然因清政府政治腐败而在各方面存在许多弊病,在历次抵抗外敌的战争中大吃败仗,但毕竟开启了中国军事近代化的历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