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政府会计制度讲解第二讲.ppt

156页
  • 卖家[上传人]:M****1
  • 文档编号:592215001
  • 上传时间:2024-09-19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2.80MB
  • / 15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政府会计制度讲解-第二讲 授课内容 预算会计预算会计—预算收入、预算支出和预算结余预算收入、预算支出和预算结余 政府会计制度政府会计制度—会计报表会计报表 政府会计制度新旧衔接规定政府会计制度新旧衔接规定 一、预算会计三要素:1、预算收入2、预算支出3、预算结余 n定义:n预算收入/支出是指政府会计主体在预算年度内依法取得/发生并纳入预算管理的现金流入/流出n现金(资金):财政应返还额度+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货币资金,直接支付视同现金同时流入、流出 n预算结余是指政府会计主体预算年度内预算收入扣除预算支出后的资金余额,以及历年滚存的资金余额 预算结余包括结余资金和结转资金 n预算收入科目n1 财政拨款预算收入 n2 事业预算收入 事业单位 n3 上级补助预算收入 事业单位 n4 附属单位上缴预算收入 事业单位 n5 经营预算收入 事业单位 n6 债务预算收入 事业单位 n7 非同级财政拨款预算收入 n8 投资预算收益 事业单位 n9 其他预算收入 n 预算支出类科目 n1 行政支出 行政单位 n2 事业支出 事业单位 n3 经营支出 事业单位 n4 上缴上级支出 事业单位 n5 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 事业单位 n6 投资支出 事业单位 n7 债务还本支出 事业单位 n8 其他支出 n 预算结余类科目 n1 资金结存 n2 财政拨款结转 n3 财政拨款结余 n4 非财政拨款结转 n5 非财政拨款结余 n6 专用结余 事业单位 n7 经营结余 事业单位 n8 其他结余 n9 非财政拨款结余分配 事业单位 收入核算结转流程图收收 入入财政财政拨款预算拨款预算收入收入其他预算收入其他预算收入经营经营预算收入预算收入附属单位上缴预算收入附属单位上缴预算收入非同级财政拨款预算收入、非同级财政拨款预算收入、债务预算收入债务预算收入 上级上级补助补助预算收入预算收入事业事业预算收入预算收入专专 项项非专项非专项专专 项项非专项非专项专专 项项非专项非专项非专项非专项专专 项项财政拨款结转财政拨款结转财政 其他结余经营结余经营结余经营经营结余经营结余非财政补助非财政补助结转结转事业结余事业结余财政拨款结转非财政拨款结转其他结余经营经营结余结余专专 项项 支出支出行政、行政、事业支出事业支出其他支出其他支出经营支出经营支出上缴上级上缴上级支出支出还本支出还本支出投资支出投资支出投资支出投资支出对附属单位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补助支出财政拨款财政拨款支出支出非财政非财政专项资金专项资金支出支出其他资金其他资金支出支出财政拨款财政拨款支出支出其他资金其他资金支出支出财政拨款财政拨款结转结转非财政拨款结转非财政拨款结转其他结余其他结余经营结余经营结余非财政非财政专项专项资金资金支出支出 “双功能”会计模式记账规则 :收入支出确认规则n单位财务会计核算实行权责发生制:即收入权益或支出责任一旦发生,不论是否收到或支付资金,都应计入收入或支出。

      也称“应收应付制”n单位预算会计核算实行收付实现制:即收入权益或支出责任发生是以收到或支付资金为前提的,收到资金时记收入,支付资金时记支出也称“现收现付制” n单位对于纳入部门预算管理的现金(货币资金、用款额度、直接支付资金等)收支业务,在采用财务会计核算的同时应当进行预算会计核算;其他业务,仅需进行财务会计核算 预算会计主要变化 1、增加“债务预算收入”、“债务还本支出”和“投资支出”科目 2、原“其他收入”中的重要项目单设一级会计科目 ——非同级财政拨款预算收入、投资预算收益 3、收付实现制基础更加纯粹[财政拨款预算收入年末调整除外] 明细科目设置要求:满足部门决算需要n1、各类预算收入明细科目设置 ——按照收入类别、项目、来源、《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中“支出功能分类科目”的项级科目等进行明细核算 ——其中的专项资金收入:按具体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财政拨款预算收入:还应设置“基本支出”和 “项目支出”两个明细科目;“基本支出”下按照“人员经费”、“日常公用经费”进行明细核算还要按照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等拨款种类进行明细核算 财政拨款预算收入--一般预算收入--政府支出功能科目--基本支出—人员经费等 --项目支出1—部门经济科目类级 n2、各类支出明细科目设置 n——按照支出类别、项目、《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中“支 出功能分类科目”的项级科目和“部门预算支出经济分类科目”的款级科目等进行明细核算 n——其中的专项资金支出:按具体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

      n——行政支出/事业支出/其他支出:还应按照“财政拨款支出” 、 “非财政专项资金支出”和“其他资金支出” , “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等进行明细核算;在“财政拨款支出” 下按照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等拨款种类进行明细核算 行政支出—支出功能分类科目项级---基本支出---财政拨款支出—部门经济科目款级 ---其他资金支出—部门经济科目款级 ---项目支出---财政拨款支出1—部门经济科目款级 ---非财政专项支出1—部门经济科目款级总体原则: 1、满足收入支出结转需要 2、满足部门决算需要 (一)资金结存:资金的结余、库存 1.核算内容:纳入部门预算管理的资金流入、流出、调整和滚存等 2.核算规则:资金增加记借方,资金减少记贷方,期末余额在借方,表示单位尚可支配的预算资金数额。

      明细科目设置:“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货币资金”/“财政应返还额度” 3.账务处理:(1)明细科目之间明细科目之间增减变动-如从零余额账户提取现金 借:库存现金 借:资金结存——货币资金 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贷:资金结存——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2)预算资金流入时:批复用款计划借: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借:资金结存----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贷:财政拨款收入 贷:财政拨款预算收入(3)预算资金流出时:付办公费借:业务活动费用 借:行政支出(事业支出) 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贷:资金结存----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二)财政拨款预算收入n财政代发工资举例:n1、做工资表,计算工资借:业务活动费用(单位管理费用)15万 贷:应付职工薪酬 15万 2 、财政代发工资:直接支付借:应付职工薪酬15 借:行政支出(事业支出)13 贷:财政补助收入15 资金结存-货币资金2借:银行存款2 贷:财政补助预算收入 15 贷:应付职工薪酬—社会保险费2 (个人所得税和住房公积金财政直接缴)3、支付代扣个人社保费借:应付职工薪酬—社会保险费2 借:行政支出(事业支出)2贷:银行存款 2 贷:资金结存-货币资金2 (二)财政拨款预算收入n单位自发工资举例:n1、做工资表,计算工资借:业务活动费用(单位管理费用)15万 贷:应付职工薪酬 15万 2 代扣住房公积金、个人所得税、社会保险费借:应付职工薪酬4 贷:其他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1 应付职工薪酬—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3 3、发方工资时:部分授权支付借:应付职工薪酬11 借:事业支出11 贷:银行存款3 贷:资金结存—货币资金 3 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8 贷:资金结存---零余额度 84、支付代扣款项时借:应付职工薪酬—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3 其他应交税费—个人所得税1 贷:银行存款 4 借:事业支出4 贷:资金结存—货币资金 4 n5、计算缴纳社会保险费(单位负担部分,含养老金、医保金、职业年金、失业金)n借:业务活动费用(单位管理费用)5n 贷:应付职工薪酬—社会保险费5n6、缴纳社会保险费(单位负担部分)n借:应付职工薪酬—社会保险费5 借:事业支出5n 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5 贷:资金结存—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5n年末剩余指标处理:n1、年末财政收回当年预算指标的n1)未记收入的,不用处理。

      n2)已申请授权支付计划,授权支付额度未用完的n借:财政拨款收入 借:财政拨款预算收入n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贷:资金结存—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n2、年末收回往年指标的n借:累计盈余 借:财政拨款结转n贷:财政应返还额度(未申请计划) 贷:资金结存---财政应返还额度n 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已申请计划)贷:资金结存—零余额用款额度n3、当年预算指标单位继续留用的n1)当年已申请授权支付计划,授权支付额度有余额的n 借:财政应返还额度 借:资金结存—财政应返还额度n 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贷:资金结存—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n2)当年未申报计划的预算指标n借:财政应返还额度 借:资金结存—财政应返还额度n 贷:财政拨款收入 贷:财政拨款预算收入 n4、年终结转n借: 财政拨款收入 借:财政拨款预算收入n 贷:当年盈余 贷:财政拨款结转 特殊业务处理1.收到同级财政部门预拨的下期预算款或没有纳入预算的暂付款项时:借:银行存款等 贷:其他应付款 预算会计不做会计处理 2、待到下一预算期或批准纳入预算时:借:其他应付款 借:资金结存—货币资金 贷:财政拨款收入 贷:财政拨款预算收入 3.收到转拨给下属单位的财政拨款(实拨资金—其他应付款)仅财务会计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应付款 (三)事业预算收入(事业单位)n1、事业预算收入确认n1)预收方式: n借:银行存款 20 借:资金结存 –货币资金 20n 贷: 预收账款 20 贷:事业预算收入 20n借:银行存款 80n 预收账款 20 借:资金结存 –货币资金 80n 贷:事业收入 100 贷:事业预算收入 80n2)应收方式n借:银行存款 80 借:资金结存 –货币资金 80n 应收账款 20 贷:事业预算收入 80n 贷:事业收入 100n借:银行存款 20 借:资金结存 –货币资金 20n贷:应收账款 20 贷:事业预算收入 20 (n2、科研单位应设置“非同级财政拨款非同级财政拨款”明细科目,核算因开展科研及其辅助 活动从非同级财政部门取得的经费拨款 借:银行存款 借:资金结存—货币资金贷:事业收入—非同级财政补款 贷:事业预算收入—非同级n3、财政专户返还方式管理的资金也记入事业预算收入n借: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借:资金结存—零余额额度n 贷:事业收入 贷:事业预算收入n4、年末结转 :专项资金收入→“非财政拨款结转,非专项资金收入→“其他结余” n借:事业预算收入n 贷:非财政拨款结转n 其他结余 n(四)上级补助预算收入(事业单位)/附属单位上缴预算收入(事业单位)/非同级财政拨款预算收入 n1、非同级财政拨款预算收入确认:1)从同级政府其他部门取得的横向转拨财政款;2)从上级或下级政府财政部门取得的经费拨款。

      n2、收入要按照专项收入、非专项收入分设明细账n3、年末结转时,专项收入转入“非财政拨款结转”科目n 非专项收入转入“其他结余”科目n借:上级补助收入 借:上级补助预算收入n 附属单位上缴收入 附属单位上缴预算收入n 非同级财政拨款收入 非同级财政拨款预算收入n 贷:本期盈余 贷:非财政拨款结转n 其他结余 (五)经营预算收入与经营支出(事业单位)期末转入“经营结余”借:经营收入 借:经营预算收入 贷:本期盈余 贷:经营结余借:本期盈余 借:经营结余贷:经营费用 贷:经营支出(六)债务预算收入与债务还本支出1.核算范围债务预算收入核算事业单位按照规定从银行和其他金 融机构等借入的、纳入部门预算管理的、不以财政资金作为偿还来源的债务本金分专项和非专项收入核算债务还本支出核算事业单位偿还自身承担的纳入预算管理的从金融机构举借的债务本金的现金流出。

      利息支出计入其他支出 2. 取得借款借:银行存款 100 借:资金结存——货币资金 100 贷:短期借款短期借款/ /长期借款长期借款—本金100 贷:债务预算收入1003、计提利息借:在建工程5 其他费用4 贷:应付利息94、支付利息借:应付利息9 借:其他支出9 贷:银行存款9 贷:资金结存—货币资金9 5、偿还借款借:短期借款/长期借款—本金 100 借:债务还本支出 100 贷:银行存款 100 贷:资金结存——货币资金100 6.年末结转 1)专项资金收入→“非财政拨款结转” ,非专项资金收入→“其他结余” 借:债务预算收入 贷:非财政拨款结转 其他结余2)债务还本支出→“其他结余” 借:其他结余贷:债务还本支出 (七)投资预算收益 与 投资支出(事业单位) 1. 核算范围:投资预算收益核算事业单位取得的按照规定纳入部门预算管理的属于投资收益性质投资收益性质的现金流入,包括股权投资收益、出售或收回债券投资所取得的收益和债券投资利息收入。

      投资支出核算事业单位以货币资金以货币资金对外投资对外投资发生的现金流出2、投资时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100 借:投资支出100贷:银行存款100 贷:资金结存-货币资金1003、年底按权益法调整投资额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15贷:投资收益15 n4. 企业宣告股利分配方案n借:应收股利5 贷:长期股权投资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损益调整 5 5 5 5、收到现金股利、收到现金股利 借:银行存款借:银行存款 5 5 借:资金结存借:资金结存——货币资金货币资金5 5 贷:应收股利贷:应收股利 5 5 贷:投资预算收益贷:投资预算收益 5 5 6、收回投资 借:银行存款 112 借:资金结存—货币资金112 贷:长期股权投资-成本100 贷:投资支出/其他结余100 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10 投资预算收益12 投资收益 2 7、年末结转:投资预算收益/投资支出→“其他结余” 借:投资收益 借:投资预算收益 贷:本期盈余 贷:其他结余n 借:其他结余 n 贷:投资支出 (八)其他预算收入 n1. 核算范围 :捐赠预算收入、利息预算收入、租金预算收入 (金额较大或业务较多的,可单设一级科目 )、现金盘盈收入等其他预算收入 。

      按照专项和非专项进行明细核算n2、取得收入 借:库存现金 10 借:资金结存—货币资金10 贷:其他收入 10 贷:其他预算收入10n3、年末结转 :专项资金收入→“非财政拨款结转” ,非专项资金收入→“其他结余” 借:其他预算收入n借:其他收入 贷:非财政拨款结转n贷:本期盈余 其他结余 (九)行政支出/事业支出/经营支出 1. 事业支出(事业单位):单位发生教育、科研、医疗、行政管理、后勤保障等活动的,可在本科目下设置相应的明细科目进行核算n2、对于需报销或结算的暂付款项,在支付款项时可不做预算会计处理,待结算或报销时列支n借:其他应收款5000n 贷:库存现金5000n借:业务活动费用4500 借:行政支出/事业支出/经营支出4500n 库存现金 500 贷:资金结存—货币资金4500 n 贷:其他应收款 5000 3. 存货 购入时: 借:库存物品等 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银行存款/应付账款等借:行政支出借:行政支出/ /事业支出事业支出/ /经营支出经营支出 贷:资金结存贷:资金结存领用/发出时: 借:业务活动费用/单位管理费用/经营费用等 贷:库存物品 n4. 固定资产/无形资产 ---购建时: 借:固定资产/无形资产 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银行存款/应付账款等 借:行政支出/事业支出/经营支出 贷:资金结存 ---计提折旧/摊销时: 借:业务活动费用/单位管理费用/经营费用等 贷:固定资产累计折旧/无形资产累计摊销 n5. 在建工程 n单位对于发包建筑安装工程,发包工程预付工程款时 : 借:预付账款--预付工程款 借:行政支出/事业支出等 贷:银行存款 贷:资金结存 根据建筑安装工程价款结算账单与施工企业结算工程价款: 借:在建工程——建筑安装工程投资 贷:预付账款 /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应付账款 / 银行存款 借:行政支出/事业支出等[补付款项] 贷:资金结存 6、行政支出/事业支出年末结转 ——财政拨款支出→“财政拨款结转---本年收支结转” ——非财政专项资金支出→ “非财政拨款结转---本年收支结转” ——其他资金支出(非财政非专项资金支出)→“其他结余” 7、经营支出年末转入“经营结余”科目 8、上缴上级支出/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 年末转入“其他结余”科目 (十)其他支出 n1. 核算范围 :利息支出、对外捐赠现金支出、现金盘亏损失、接受捐赠(调入)和对外捐赠(调出)非现金资产发生的税费支出、资产置换过程中发生的相关税费支出、罚没支出等。

      按照“财政拨款支出”、“非财政专项资金支出”、“其他资金支出”进行明细核算n2、现金盘亏损失n借:待处理财产损损溢3000 借:其他支出3000n 贷:库存现金3000 贷:资金结存—货币资金3000n借:资产处置费用2000n 其他应收款 1000n 贷:待处理财产损损溢3000n借:库存现金1000 借:资金结存—货币资金1000n 贷:其他应收款1000 贷:其他支出1000 n3、年末结转 :——财政拨款支出→“财政拨款结转--本年收支结转” —非财政专项资金支出→“非财政拨款结转--本年收支结转” ——其他资金支出(非财政非专项资金支出)→“其他结余”借:财政拨款结转 非财政拨款结转 其他结余 贷:其他支出 n预算会计收入支出记账总结:n1、只有资金收支时才可能有预算会计n2、财政直接支付视同资金一收一支n3、资金收支不进行预算会计核算的两个例外n(1)受托代理资产引起的资金收支n(2)资金先收后支或先支后收的往来款项n基本判断标准:n财政应返还额度+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资金结存≤财政应返还额度+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货币资金 (十一)财政拨款结转1、核算内容:同级财政拨款结转资金的调整、结转和滚存情况 2、财政拨款结转财政拨款结转的明细科目设置 ——类似财政拨款预算收入的明细科目,如基本支出结转、项目支出结转等 ——年初余额调整、归集调入、归集调出、归集上缴、单位内部调剂、本年收支结转、累累计结转计结转 (7个)3、主要核算业务1)会计差错更正、以前年度支出收回 借:银行存款 10 借:资金结存—货币资金10 贷:以前年度盈余调整 10 贷:财政拨款结转—年初余额调整102)上缴财政拨款结转资金或注销指标、额度(收回两年以上结余指标)借:累计盈余 借:财政拨款结转—归集上缴贷:财政应返还额度(未申请计划) 贷:资金结存—财政应返还额度 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已申请计划) 资金结存—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n3)收回多发工资、补贴,并上交财政nA、收到退款时n借:现金 借:资金结存—货币资金n 贷:业务活动费用/单位管理费用 贷:行政支出/事业支出n借:财政拨款收入n 贷:其他应付款—市财政局nB、交回财政时n借:其他应付款—市财政局 借:财政拨款预算收入 n 贷:银行存款 贷:资金结存—货币资金n4)将财政拨款结余资金改变用途用于项目n借:财政拨款结余—内部调剂n 贷:财政拨款结转—内部调剂n n5)年末结转收入、支出n借:财政拨款预算收入 借:财政拨款结转—本年收支结转n 贷:财政拨款结转—本年收支结转 贷 :行政支出\事业支出\其他支出n6)年末将其他明细科目余额转入累计结转n借:财政拨款结转—本年收支结转\年初余额调整\归集上缴\单位内部调剂n 贷:财政拨款结转—累计结转n7)年末将符合财政拨款结余性质的项目余额转入结余n借:财政拨款结转—累计结转n贷:财政拨款结余—结转转入 (十二)财政拨款结余 1、核算内容 :同级财政拨款结余资金(项目完成后的资金余额或不再实施的项目资金余额)的的调整、结转和滚存情况。

      2、财政拨款结余财政拨款结余的明细科目设置 :类似财政拨款结转年初余额调整、归集上缴、单位内部调剂、结转转入、累计结余 (5个)3、主要核算业务1)会计差错更正、调整增加以前年度费用(补交水费) 借:以前年度盈余调整 3500 借:财政拨款结余—年初余额调整3500 贷:银行存款 3500 贷:资金结存—货币资金35002)上缴财政拨款结余资金借:累计盈余 借:财政拨款结余—归集上缴 贷:银行存款 贷:资金结存—货币资金 n3)将财政拨款结余资金改变用途用于项目n借:财政拨款结余—内部调剂n贷:财政拨款结转—内部调剂n4)年末将符合财政拨款结余性质的项目余额转入结余n借:财政拨款结转—累计结转n贷:财政拨款结余---结转转入n5)年末将其他明细科目余额转入累计结余n借:财政拨款结余—年初余额调整\归集上缴\内部调剂\结转转入n 贷:财政拨款结余—累计结余 (十三)非财政拨款结转1、核算内容 :非财政拨款结转核算单位除财政拨款收支、经营收支以外各非同级财政拨款专项资金的调整、结转和滚存情况2、非财政拨款结转非财政拨款结转的明细科目设置 ---具体项目、支出功能分类等 ---年初余额调整/缴回资金/项目间接费用或管理费/本年收支结转/累计结转 (5个)3、业务举例1)按规定从科研项目预算收入中提取项目管理费和间接费(3%-5%)借:单位管理费用 3 借:非财政拨款结转—项目间接费用和管理费用 3 贷:预提费用 3 贷:非财政拨款结余--项目间接费用和管理费用 3借:预提费用 1 借:事业支出(非专项)1 贷:银行存款 1 贷:资金结存—货币资金 1 n2)因会计差错更正收到或支出非财政拨款货币资金 借:以前年度盈余调整2000 借:非财政拨款结转—年初余额调整 贷:银行存款 2000 贷:资金结存—货币资金2000 3)按规定缴回非财政拨款结转资金 借:累计盈余 借:非财政拨款结转—缴回资金 贷:银行存款 贷:资金结存—货币资金n4)年末结转非财政拨款的专项收入、支出n借:事业预算收入\上级补助预算收入\附属单位上缴预算收入\非同级财政拨款预算收入\债务预算收入\其他预算收入n 贷:非财政拨款结转—本年收支结转 n借:非财政拨款结转—本年收支结转n 贷:行政支出\事业支出\其他支出n5)年末将其他明细科目余额转入累计结转n借:非财政拨款结转—年初余额调整\缴回资金\本年收支结转等n 贷:非财政拨款结转—累计结转n6)年末将符合非财政拨款结余性质的项目余额转入结余n借:非财政拨款结转—累计结转n贷:非财政拨款结余---结转转入 非财政拨款结转流程非财政拨款结转非财政拨款结转事业预算收入(专项资金收入)上级补助预算收入(专项资金收入)附属单位上缴预算收入(专项资金收入)非同级财政拨款预算收入(专项收入)其他预算收入(专项资金收入)行政、事业支出(非财政专项资金支出)其他支出其他支出(非财政专项资金支出)非财政专项资金支出)余 额无“财政拨款预算收入”、“经营预算收入”无“经营支出”、“上缴上级支出”“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缴回留归资金结存非财政拨款结余 十四 专用结余(事业单位)核算内容:从非财政拨款结余或经营结余中提取的具有专门用途的资金。

      按照专用基金类别设置明细账职工福利基金)业务举例: 1)年末提取专用基金时 借:本年盈余分配 借:非财政拨款结余分配 贷:专用基金 贷:专用结余—职工福利基金2)使用专用基金时借:专用基金 借:专用结余 贷:银行存款 贷:资金结存—货币资金 (十五)经营结余 核算内容:事业单位经营活动收支相抵后的余额业务举例:1、年末转入经营收入 借:经营预算收入贷:经营结余2、 年末转入经营支出借:经营结余贷:经营支出 3、年末如为经营收益,转入“非财政拨款 结余分配”科目;如为经营亏损,不予结转 借:经营结余 贷:非财政拨款结余分配 (十六)其他结余 核算内容核算单位本年度除财政拨款收支、非财政拨款专项收支和经营收支以外各项非专项资金收支相抵后的余额 业务举例1、年末结转财政拨款收入、非财政拨款专项收入、经营 收入以外的各非专项资金收入: 借:事业预算收入\上级补助预算收入\附属单位上缴预算收入\非同级财政拨款预算收入\债务预算收入\投资预算收益 \其他预算收入 贷:其他结余 [“投资预算收益”为借方净额时,相反分录] 2、年末结转财政拨款支出、非财政拨款专项支出、经营 支出以外的各非专项资金支出借:其他结余 贷:行政支出/事业支出/其他支出/上缴上级支出/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投资支出/债务还本支出 3、年末其他结余转入“非财政拨款结余——累计结余”[行政单位] /“非财政拨款结余分配” [事业单位]1)年末贷方余额时:借:其他结余 贷:非财政拨款结余——累计结余[行政单位] 非财政拨款结余分配 [事业单位]2)年末借方余额时:借:非财政拨款结余——累计结余[行政单位] 非财政拨款结余分配” [事业单位] 贷:其他结余 其他结余核算流程其他结余其他结余事业预算收入事业预算收入(非专项资金收入)非专项资金收入)上级补助预算收入上级补助预算收入(非专项资金收入)非专项资金收入)附属单位上缴预算收入(非专项资金收入)债务预算收入(非专项资金收入)事业支出(其他资金支出)其他支出(其他资金支出)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上缴上级支出(提示:年末(提示:年末“事业结余事业结余”无余额)无余额)余额非非财财政政拨拨款款结结余余分分配配投资预算收益)其他预算收入(非专项资金收入)债务还本支出投资支出 (十七)非财政拨款结余分配(事业单位) 核算内容:事业单位本年度非财政拨款结余分配情况和结果。

      业务举例:1、年末转入其他结余、经营结余(均为贷方余额时)借:其他结余 经营结余 贷:非财政拨款结余分配2、年末转入其他结余(均为借方余额时,经营结余不结转)借:非财政拨款结余分配 贷:其他结余3、按规定提取专用基金 借:本年盈余分配 借:非财政拨款结余分配 贷:专用基金 贷:专用结余4、年末余额转入“非财政拨款结余——累计结余” 借:非财政拨款结余分配 贷:非财政拨款结余—累计结余 十八、非财政拨款结余非财政拨款结余1、核算内容:单位历年滚存的非限定用途的非同级财政拨款结余资金核算内容:单位历年滚存的非限定用途的非同级财政拨款结余资金2、明细科目设置 :支出功能分类科目+年初余额调整/项目间接费用或管理费/结转转入/累计结余 3、业务举例:1)发生会计差错更正及以前年度支出收回需计入非财政拨款结余借:银行存款 500 借:资金结存—货币资金 500 贷:以前年度盈余调整 500 贷:非财政拨款结余 5002)按规定从科研项目预算收入中提取项目管理费和间接费(3%-5%)借:单位管理费用 借:非财政拨款结转—项目间接费用和管理费用 贷:预提费用 贷:非财政拨款结余--项目间接费用和管理费用借:预提费用 借:事业支出(非专项) 贷:银行存款 贷:资金结存—货币资金 3)实际缴纳所得税时,冲减非财政拨款结余借:所得税费用1000贷:其他应交税费1000借:其他应交税费 1000 借:非财政拨款结余—累计结余1000贷:银行存款 1000 贷:资金结存—货币资金10004)年末从“非财政拨款结转”科目转入非同级财政拨款专项剩余资金。

      借:非财政拨款结转—累计结转 贷:非财政拨款结余—结转转入5)年末从将其他明细科目余额转入”累计结余“借:非财政拨款结余---年初余额调整/项目间接费用/结转转入 贷:非财政拨款结余—累计结余6)年末转入非财政拨款结余分配余额借:非财政拨款结余分配 贷:非财政拨款结余—累计结余 非财政拨款结余流程非财政拨款结余非财政拨款结余非财政拨款结转(项目支出)缴纳所得税缴纳所得税资金结存——货币资金余 额留归单位的非财政拨款结余非财政拨款结余分配 预算会计预算会计收入与支出的结转1(财政资金):1.财政拨款收支(年末)￿￿￿￿￿￿￿￿￿￿￿￿￿￿￿￿￿￿￿￿￿￿￿￿(年末无余额)2.财政拨款结转—各明细(除累计结转外)￿￿￿￿￿￿￿￿￿￿￿￿(年末无余额)3.财政拨款结转——累计结转(借或贷)￿￿￿￿￿￿￿￿￿￿￿￿(年末余额)4.财政拨款结余——结转转入(符合结余性质)￿￿￿￿(年末余额) 预算会计预算会计收入与支出的结转2--非财政专项资金1.非财政拨款专项收支(年末) (年末无余额)2.非财政拨款结转--各明细(除累计结转外) (年末无余额)3.非财政拨款结转——累计结转(借或贷)￿￿(年末余额)4.非财政拨款结余——结转转入(留用) (年末余额) 预算会计预算会计收入与支出的结转3—经营活动资金 1.经营预算收支(年末) (年末无余额) 2. 经营结余(借或贷)￿￿￿(年末无余额或借方余额)￿￿￿￿￿￿￿￿3.非财政拨款结余分配 (年末无余额) 4.非财政拨款结余——累计结余 (年末余额) 预算会计收入与支出的结转4—非财政拨款结余除财政拨款收入、非财政拨款专项收入、经营收入以外资金1.非财政拨款非财政拨款专项专项非经营预算收支(年末)(无余额)2. 其他结余(借/贷)￿￿￿￿￿￿￿或:2. 其他结余(借/贷)￿￿￿(无余额)3.非财政拨款结余--累计结余 3.非财政拨款结余分配(无余额) ￿￿￿￿￿￿￿(行政单位)￿￿￿￿￿￿￿￿￿￿￿￿￿￿(事业单位)￿￿￿￿￿年末有余额(行政、事业) 年终结转完成后账务处理正确与否判断标准:n1、资金结存=财政拨款结转+财政拨款结余+非财政拨款结转+非财政拨款结余+专项结余+经营结余借方余额n2、财政应返还额度≤资金结存≤财政应返还额度+货币资金(基本标准) n政府会计制度具体工作应用:n一、划范围:根据本单位性质和业务分出要应用的科目,并重点掌握。

      n二、找答案:通过《主要业务和事项账务处理举例》(P301页),对具体业务进行学习、验证n三、多交流:部门内部、同级部门之间、上下级之间交流、借鉴 第二部分 会计报表格式及编制说明 一、报表的构成及新旧变化 n报表分类:预算会计报表和财务报表两大类n预算会计报表由预算收入支出表、预算结转结余变动表和财政拨款预算收入支出表组成,是编制部门决算报表的基础n财务报表由会计报表和附注构成 会计报表由资产负债表、收入费用表、净资产变动表 和现金流量表组成是编制部门财务报告的基础 编 号 报 表 名 称 编 制 期 n财务报表(部门) 会政财01表 资产负债表 月度、年度 (P248)会政财02表 收入费用表 月度、年度 (P249)会政财03表 净资产变动表 年度 (P250)会政财04表 现金流量表 年度 附注 年度 n预算会计报表 (部门) 会政预01表 预算收入支出表 年度 (P252)会政预02表 预算结转结余变动表 年度 (P253)会政预03表 财政拨款预算收入支出表 年度 (P254) n• 相关要求– 至少按年度编制财务报表和预算会计报表 – 财务报表和预算会计报表应当根据登记完整、 核对无误的账簿记录和其他有关资料编制 – 会计政策变更、会计差错调整 • 如果本年度单位发生了因前期差错更正、会计政策 变更等调整以前年度盈余的事项,还应当对“年初余额”或“上年数”栏中的有关项目金额进行相应调整 二、主要报表格式及说明 n1.资产负债表 – 结构 – 大多数项目根据相应科目余额直接填列 – 部分项目根据相关科目余额分析填列 – 单列受托代理资产/负债 – 注意合计项目– 月度报表和年度报表项目 n(1)“货币资金”项目,应当根据“库存现金”、“银行存款”、“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其他货币资金” 科目的期末余额的合计数填列;若单位存在通过“库存现金”、“银行存款”科目核算的受托代理资产还应当按照前述合计数扣减扣减“库存现金”、“银行存款”科目下“受托代理资产”明细科目的期末余额后的金额填列。

      n(2)“应收账款净额”项目,反映单位期末尚未收回的应收账款 减去已计提的坏账准备后的净额事业单位本项目应当根据“应收账款”科目的期末余额,减去“坏账准备”科目中对应收账款计提的坏账准备的期末余额后的金额填列 n(3)“固定资产原值”项目,反映单位期末固定资产的原值本 项目应当根据“固定资产”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n “固定资产累计折旧”项目,反映单位期末固定资产已计提的累计 折旧金额本项目应当根据“固定资产累计折旧”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n “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净值”项目,反映单位期末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本项 目应当根据“固定资产”科目期末余额减去“固定资产累计折旧”科 目期末余额后的金额填列 n(4)“受托代理资产”项目,反映单位期末受托代理资产的价值本项目应当根据“受托代理资产”科目的期末余额与“库存现金”、“银行存款”科目下“受托代理资产”明细科目的期末余额的合计数合计数填列n [受托代理资产:接受委托方委托管理各项资产,如受托指定转赠/受托存储保管物资、单位管理罚没物资 单位收到的受托代理资产为现金和银行存款的,应当通过“库存现金”、“银行存款”科目] n(5)“受托代理负债”项目,反映单位期末受托代理负债的金额。

      本项目应当根据“受托代理负债”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n【 “受托代理负债”核算单位接受委托取得受托代理资产时形成的负债 该科目的账务处理参见“受托代理资产”、“库存现金”、 “银行存款”等科目】 三、报表附注有关问题 报表附注是对在会计报表中列示的项目所作的进一步说明,以及未能在会计报表中列示项目的说明,是财务报表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七个方面的内容,重点讲第五和第六部分 (五) 报表重要项目说明 (P290)1、应收款项(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要按照债务人类别披露,分为两个部分:“政府会计主体”和“其他”(即政府会计主体以外的单位)政府会计主体还应按照部门内部单位和部门外部单位逐一填报期初数和期末数,其他主体按单位逐一填报这样填报是为编制部门财务报告合并抵消作准备,类似的事项还有:应付款项(应付票据、预收账款、其他应付款等) 2、事业收入按照收入来源披露分为“来自财政专户管理资金”和“其他” 来自财政专户管理资金还应按照“本部门内部单位”和“本部门以外同级政府单位”,逐一填报本期发生额和上年发生额,其他按单位逐一填报类似填报事项还有“非同级财政拨款收入”和“其他收入”。

      3、业务活动费用按照支付对象披露分为“部门内部单位”、“本部门以外同级政府单位”和“其他”类似填报事项还有“单位管理费用”和“经营费用” 总体要求: 单位在设置明细账时,一定要考虑周全,对应收款项、应付款项、收入和支出,除按正常的类别设置明细账外,还要按对方单位名称设置明细账,以便正确区分部门内部的单位、部门外部的单位、同级政府的单位、非同级政府的单位和其他单位六)本年盈余与预算结余的差异情况说明(P299)反映单位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因核算基础与核算范围不同所产生的财务会计本年盈余数与预算会计本年预算结余数之间的差异方法:将预算会计“本年预算结余”(本年预算收支差额)按照重要性原则逐项进行差异调节,不能调节部分放入“其他事项差异”,最终调整成财务会计的“本年盈余”(本年收入与费用的差额)数 第三部分 新旧会计制度衔接 一、新旧制度衔接总要求(行政事业)n(一)自2019年1月1日起,单位应当严格按照新制度的规定进行会计核算、编制财务会计报表和预算会计报表n(二)单位应当按照规定做好新旧制度衔接的相关工作n(三)及时调整会计信息系统单位应当按照新制度要求对原有会计信息系统进行及时更新和调试,实现数据正确转换,确保新旧账套的有序衔接。

      二、财务会计科目的新旧衔接—行政单位准备 按照年终结账要求,做好与银行、财政、债权人(应付款项)债务人(应收款项)的对账工作,做到账实相符进行资产清查摸底,对盘盈、盘亏资产及时报告领导及财政资产管理部门审批,做到资产实际数、账面数和资产管理系统数一致做好年终结转工作,收入、支出全部转入净资产科目,编制结账后的原账会计科目余额表和有关会计报表一)将2018年12月31日原账会计科目余额转入新账财务会计科目n1.编制原账部分科目余额明细表(附表1、附表2)n (1)直接填列 n (2)分析填列n2、根据科目余额明细表和新旧科目对照表填列新账会计科目余额(附件3) 总账科目明细分类金额备注(新科目)库存现金库存现金  其中:受托代理现金  银行存款银行存款  其中:受托代理银行存款   其他货币资金  其他应收款在途物资 已经付款或已开出商业汇票,尚未收到物资(在途物品)其他  其他应收款存货在加工存货  加工物品非在加工存货  库存物品工程物资  政府储备物资  受托代理资产  长期投资长期股权投资  长期债券投资  固定资产固定资产  公共基础设施  政府储备物资  文物文化资产  保障性住房  累计折旧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公共基础设施累计折旧  保障性住房累计折旧  在建工程在建工程  工程物资  预付工程款、预付备料款  预付账款应缴税费应交增值税  其他应交税费  其他应付款受托代理负债 因接受代管资金形成的应付款其他  其他应付款附表附表附表附表1 1::::行政行政行政行政单位原会计科目余额明细表一单位原会计科目余额明细表一单位原会计科目余额明细表一单位原会计科目余额明细表一(用于财务会计衔接))(用于财务会计衔接))(用于财务会计衔接))(用于财务会计衔接)) 附表2行政单位原会计科目余额明细表二(预算会计衔接用)总账科目明细分类金额备注(新科目)其他应收款预付账款 如职工预借差旅费等其中:财政拨款资金预付  非财政拨款专项资金预付  非财政拨款非专项资金预付 需要收回及其他 如支付的押金、应收未职工垫付的款项(其他应收款) n(1)资产类、负债类:根据附表1和附表3对应填列n(2)净资产类:将原账各科目余额全部转入新账“累计盈余”科目n财政拨款结转”+“财政拨款结余”+“其他资金结转结余”+ “资产基金”+“待偿债净资产”=累计盈余 (3)收入类、支出类(无需进行转账处理)n由于原账中收入类、支出类科目年末无余额,单位无需进行转账处理。

      (一)将(一)将(一)将(一)将2018201820182018年年年年12121212月月月月31313131日原账会计科目余额转入新账财务会计科目日原账会计科目余额转入新账财务会计科目日原账会计科目余额转入新账财务会计科目日原账会计科目余额转入新账财务会计科目1、资产类核算内容与原账的相应科目的核算内容基本相同的: 转账时,将原账的科目余额直接转入转账时,将原账的科目余额直接转入新账的相应科目新账的相应科目 其中,其中,将原账的将原账的““库存现金库存现金””科目余科目余额中属于新制度规定受托代理资产的金额,额中属于新制度规定受托代理资产的金额,转入新账转入新账““库存现金库存现金””科目下的科目下的““受托代受托代理资产理资产””明细科目明细科目编号名称1001库存现金1011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1201财政应返还额度1212应收账款1214预付账款1701无形资产 核算内容与原账的相应科目的核算内容有差异的:原制度科目原制度科目新制度科目新制度科目备注备注1.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属于新制度规定的其他货币资金的金额银行存款“银行存款”原科目余额 - 其他货币资金余额银行存款 ——受托代理资产“银行存款”科目余额中属于新制度规定受托代理资产的金额2.其他应收款其他应收款原账“其他应收款”科目余额在途物品原科目余额中已经付款、尚未收到物资的金额 原制度科目原制度科目新制度科目新制度科目备注备注3.存货加工物品原科目余额中属于在加工存货的金额库存物品原科目余额-属于在加工存货的金额工程物资原账的“存货”科目中核算了属于新制度规定的工程物资、政府储备物资、受托代理资产的金额政府储备物资受托代理资产 原制度科目原制度科目新制度科目新制度科目备注备注5.固定资产固定资产只核算了按照新制度规定的固定资产内容按原账的科目余额核算了按照新制度规定应当记入“公共基础设施”、“政府储备物资”、“文物文化资产”、“保障性住房”科目内容的原 “固定资产”科目余额 - 相应科目金额后公共基础设施原账的“固定资产”科目余额中相应资产的账面余额,分别转入新账的相应科目政府储备物资文物文化资产保障性住房 原制度科目原制度科目新制度科目新制度科目备注备注6.累计折旧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已经计提了固定资产折旧并记入“累计折旧”科目的科目余额公共基础设施累计折旧(摊销)在原账设置相应科目且已经计提了固定资产折旧的,按原账中属于公共基础设施累计折旧(摊销)、保障性住房的金额保障性住房累计折旧7.在建工程预付账款 ——预付备料款、 预付工程款原账的“在建工程”科目余额(基建“并账”后的金额,下同)中属于预付备料款、预付工程款的金额在建工程原账的“在建工程”科目余额 - 预付备料款、预付工程款金额工程物资原账 “在建工程”科目余额中属于新规中工程物资的金额 原制度科目原制度科目新制度科目新制度科目备注备注8.累计摊销无形资产累计摊销原账 “累计摊销”科目余额9.待处置资产损溢待处理财产损溢原账 “待处置资产损溢”科目余额 2.2.负债负债类类核算内容与原账的相应科目的核算内容基本相同的: 转账时,将原账的科目转账时,将原账的科目余额直接转入新账的相应科余额直接转入新账的相应科目。

      目编号名称2201应付职工薪酬2103应缴财政款2307其他应付款2303应付政府补贴款2502长期应付款2902受托代理负债 核算内容与原账的相应科目的核算内容有差异的:原制度科目原制度科目新制度科目新制度科目备注备注1.应缴税费应交增值税原账的“应缴税费——应缴增值税”科目余额其他应交税费原账的“应缴税费”科目余额 - 属于应缴增值税余额1.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原账的“应付账款”科目余额—属于应付质保金应付账款原账的其他“应账款”科目余额 3.净资产类原制度科目原制度科目新制度科目新制度科目备注备注1.资产基金累计盈余原账的“资产基金”科目余额2. 待偿债净资产累计盈余原账的“待偿债净资产”科目余额3.财政补助结转累计盈余原账的“财政补助结转”、“财政补助结余”、“非财政补助结转”科目余额,转入新账的“累计盈余”科目4.财政补助结余5.非财政补助结转 n此外,还应关注:---(1)单位存在其他本规定未列举的原账科目余额的,应当比照本规定转入新账的相应科目2)新账科目设有明细科目的,应当对原账中对应科目的余额加以分析,分别转入新账中相应科目的相关明细科目3)单位在进行新旧衔接的转账时,应当编制转账的编制转账的工作工作分录分录,作为转账的工作底稿,并将转入新账的对应原账户余 额及分拆原账户余额的依据作为原始凭证。

      n(二)将原未入账事项原未入账事项登记新账财务会计科目n n1.在途物品、应收账款、政府储备物资、公共基础设施、文物文化资产、保障性住房n(1)确认确认:将2018年12月31日前未入账的在途物品、应收账款、政府储备物资、公共基础设施、文物文化资产、保障性住房按照新制度确定的初始入账成本(现实成本)记入新账n借:在途物品/应收账款/应收股利/政府储备物资/公共基础设施/文物文化资产/保障性住房n 贷:累计盈余 (2)折旧:首次确认的公共基础设施、保障性住房,应当于2019年1月1日以后,按照其在登记新账时确定的成本和尚可使用年限计提折旧(摊销) 2.受托代理资产n单位在新旧制度转换时,应当将2018年12月31日前未入账的受托代理物资按照新制度规定记入新账登记新账时,按照确定的受托代理物资成本:n借:受托代理资产n 贷:受托代理负债3.盘盈资产n单位在新旧制度转换时,应当将2018年12月31日前未入账的盘盈资产按照新制度规定记入新账(评估价或重置成本) 登记新账时,按照确定的盘盈资产及其成本:n借:库存物品/固定资产n 贷: 累计盈余 n4.预计负债、应付质量保证金n单位在新旧制度转换时,应当将2018年12月31日按照新制度规定确认的预计负债记入新账。

      n借:累计盈余n 贷:预计负债n 对未入账的质量保证金按照扣留时间分别记账:n借:累计盈余n 贷:其他应付款 [扣留期在1年以内(含1年)]n 长期应付款 [扣留期超过1年]科目n单位存在单位存在2018年年12月月31日前未入账的其他事项的,应当比日前未入账的其他事项的,应当比 照本规定照本规定登记新账的相应科目登记新账的相应科目 关注:单位对新账的财务会计科目补记未入账事项时,应当未入账事项时,应当编制编制记账凭证记账凭证,并将补充登记事项的确认依据作为原始凭证原始凭证 ((二二)将原未入账事项登记新账财务会计科目)将原未入账事项登记新账财务会计科目((2018年12月31日前未入账)未入账事项未入账事项登记新账登记新账1.应收账款、在途物品按照确定的入账金额: 借:应收账款/在途物品 贷:累计盈余2.公共基础设施、政府储备物资、文物文化资产、保障性住房按照确定的初始入账成本: 借:公共基础设施/政府储备物资 /文物文化资产/保障性住房 贷:累计盈余3.受托代理资产 按照确定的受托代理资产入账成本: 借:受托代理资产 贷:受托代理负债 未入账事项未入账事项登记新账登记新账4.盘盈资产按照确定的盘盈资产及其成本: 借:有关资产科目 贷:累计盈余5.预计负债按照确定的预计负债金额: 借:累计盈余 贷:预计负债6.应付质量保证金按照确定未入账的应付质量保证金金额: 借:累计盈余 贷:其他应付款 [扣留期在1年以内(含1年)] 长期应付款 [扣留期超过1年] n(三)对新账的相关财务会计科目余额按照新制度规 定的核算基础进行调整n1.补提折旧补提折旧n单位在原账中尚未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公共基础设施折旧(摊销)、保障性住房累计折旧的,应当全面核查截至2018年12月31日固定资产、公共基础设施、保障性住房的预计使用年限(行业有规定的从其规定,未规定的部门内部应统一标准)、已使用年限、尚可使用年限等,并按照新制度规定于2019年1月1日补提折旧,按照应计提的折旧金额:n借:累计盈余n 贷:固定资产累计折旧n 公共基础设施累计折旧n 保障性住房累计折旧 n2.补提摊销补提摊销n单位在原账中尚未计提无形资产摊销的,应当全面核查截至2018年12月31日无形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行业有规定的从其规定,未规定的部门内部应统一标准)、已使用年限、尚可使用年限等,并按照新制度规定于2019年1月1日对尚未计提摊销的无形资产,按照应计提的摊销金额:n借:累计盈余n 贷: 无形资产累计摊销n关注:n单位对新账的财务会计科目期初余额进行调整时,应当编制记账凭证,并将调整事项的确认依据作为原始凭证。

      1.补提折旧在原账中尚未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于2019年1月1日对尚未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补提折旧按照应计提的折旧金额: 借:累计盈余 贷:固定资产累计折旧按照应计提的折旧(摊销)金额: 借:累计盈余 贷:公共基础设施累计折旧(摊销) 保障性住房累计折旧2.补提摊销单位在原账中尚未计提无形资产摊销的于2019年1月1日对前期尚未计提摊销的无形资产补提摊销,按照应计提的摊销金额: 借:累计盈余 贷:无形资产累计摊销 财务会计衔接完成后正确与否判断标准:n1、新账科目余额表借贷方必须相等n2、资产=负债+净资产 三、预算会计预算会计科目的新旧衔接—行政单位n(一) “财政拨款结转财政拨款结转”和“财政拨款结余财政拨款结余”科目及对应的“资金结存”科目余额n财政拨款结转:财政拨款结转:按照原账“财政拨款结转”科目余额-已经支付财政资金尚未计入预算支出(如其他应收款中的预付款项等,见附表2 )金额登记新账的“财政拨款结转”科目及其明细科目贷方财政拨款结余:财政拨款结余:按照原账“财政拨款结余”科目余额,登记新账的“财政拨款结余”科目及其明细科目贷方。

      资金结存:按照原账“财政应返还额度”科目余额,登记新账的 “资金结存—财政应返还额度”借方,其余记入“资金结存—货币资金”借方 借:资金结存—财政应返还额度 资金结存—货币资金 贷:财政拨款结转 财政资金结余 (二) “非财政拨款结转”科目及对应的“资金结存” 科目余额n非财政拨款结转非财政拨款结转= =““其他资金结转结余其他资金结转结余--项目结转项目结转”科目余额进行逐项分析(一般为贷方余额)-减去减去已经支付非财政拨款专项资金尚未计入预算支出(如其他应收款中的预付款项等,见附表2 )金额后的差额登记新账“非财政拨款结转”科目及其明细科目贷方,按照相同金额登记“资金结存—货币资金”借方n借:资金结存—货币资金n 贷:非财政拨款结转 (三)“非财政拨款结余”科目及对应的“资金结存” 科目余额n非财政拨款结余=原账的“其他资金结转结余——非项目结余”科目余额-减去减去已经支付非财政拨款非专项资金尚未计入 预算支出(如其他应收款中的预付款项等,见附表2)金额后的差额登记新账“非财政拨款结余”科目及其明细科目贷方,按照相同金额登记“资金结存—货币资金”借方。

      n借:资金结存—货币资金n 贷:非财政拨款结余 附表2行政单位原会计科目余额明细表二(预算会计衔接用)总账科目明细分类金额备注(新科目)其他应收款预付账款 如职工预借差旅费等其中:财政拨款资金预付 冲减财政拨款结转 非财政拨款专项资金预付 冲减非财政拨款结转 非财政拨款非专项资金预付 冲减非财政拨款结余需要收回及其他 如支付的押金、应收未职工垫付的款项(其他应收款) n(四)预算收入类、预算支出类会计科目n由于预算收入类、预算支出类会计科目年初无余额,在新旧制度转换时,单位无需对预算收入类、预算支出类会计科目进行新账年初余额登记单位对预算会计科目的期初余额登记和调整,应当编制记账凭证,并将期初余额登记和调整的依据作为原始凭证 (五)财务报表和预算会计报表的新旧衔接1、编制2019年1月1日资产负债表(仅填列各项目“年初余额”)2、填列2019年净资产变动表各项目的“上年年末余额”3、填列2019年预算结转结余变动表“年初预算结转结余”4、填列2019年财政拨款预算收入支出表“年初财政拨款结转结余” 预算会计衔接完成正确与否判断标准:n1、资金结存=财政拨款结转+财政拨款结余+非财政拨款结转+非财政拨款结余n2、财政应返还额度≤资金结存≤财政应返还额度+货币资金 四、财务会计科目的新旧衔接—事业单位准备工作(前提):按照年终结账要求,做好与银行、财政、债权人(应付款项)债务人(应收款项)的对账工作,做到账实相符。

      进行资产清查摸底,对盘盈、盘亏资产及时报告领导及财政资产管理部门审批,做到资产实际数、账面数和资产管理系统数一致做好年终结转工作,收入、支出全部转入净资产科目,编制结账后的原账会计科目余额表和有关会计报表一)将2018年12月31日原账会计科目余额转入新账财务会计科目n1.编制原账部分科目余额明细表(附表1、附表2)n (1)直接填列 n (2)分析填列n2、根据科目余额明细表和新旧科目对照表填列新账会计科目余额(附件3,P425-428页) 总账科目明细分类金额备注库存现金库存现金  其中:受托代理现金  银行存款银行存款  其中:受托代理银行存款  其他货币资金  其他应收款在途物资 已经付款或已开出商业汇票,尚未收到物资(在途物品)其他  其他应收款存货在加工存货  加工物品非在加工存货  库存去拼工程物资  政府储备物资  受托代理资产  长期投资长期股权投资  长期债券投资  固定资产固定资产  公共基础设施  政府储备物资  文物文化资产  保障性住房  累计折旧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公共基础设施累计折旧  保障性住房累计折旧  在建工程在建工程  工程物资  预付工程款、预付备料款  预付账款应缴税费应交增值税  其他应交税费  其他应付款受托代理负债 因接受代管资金形成的应付款其他  其他应付款附表附表附表附表1 1:事业单位原会计科目余额明细表一:事业单位原会计科目余额明细表一:事业单位原会计科目余额明细表一:事业单位原会计科目余额明细表一(用于财务会计衔接)(用于财务会计衔接)(用于财务会计衔接)(用于财务会计衔接) 附表附表附表附表2 2:事业单位原会计科目余额明细表:事业单位原会计科目余额明细表:事业单位原会计科目余额明细表:事业单位原会计科目余额明细表二二二二((((用于用于用于用于预算会计衔接)预算会计衔接)预算会计衔接)预算会计衔接)总账科目明细分类金额备注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发生时不计入预算收入 如转让资产的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发生时计入预算收入  其中:专项收入  其他 预付账款财政补助资金预付 非财政补助专项资金预付 非财政补助非专项资金预付 其他应收款预付款项 如职工预借的差旅费等其中:财政补助资金预付  非财政补助专项资金预付  非财政补助非专项资金预付 需要收回及其他 如支付的押金、应收为职工垫付的款项等 存货购入存货  其中:使用财政补助资金购入  使用非财政补助专项资金购入 使用非财政补助非专项资金购入 非购入存货 如无偿调入、接受捐赠的存货等长期投资长期股权投资  其中:用现金资产取得  用非现金资产或其他方式取得 长期债券投资 应付票据、应付账款发生时不计入预算支出 发生时计入预算支出 其中:财政补助资金应付 非财政补助专项资金应付 非财政补助非专项资金应付 预收账款 预收专项资金 预收非专项资金  n(1)资产类、负债类:根据附表1和附表3对应填列n(2)净资产类:将原账专用基金转入新账“专用基金”科目,其余各科目余额全部转入新账“累计盈余”科目n“事业基金”+“非流动资产基金”+“财政补助结转”+ “财政补助结余”+“非财政补助结转”+“经营结余”=累计盈余 (3)收入类、支出类(无需进行转账处理)n由于原账中收入类、支出类科目年末无余额,单位无需进行转账处理。

      自2019年1月1日起,单位应按照新制度设置收入类、费用类科目进行账务处理 (一)将(一)将(一)将(一)将2018201820182018年年年年12121212月月月月31313131日原账会计科目余额转入新账财务会计科目日原账会计科目余额转入新账财务会计科目日原账会计科目余额转入新账财务会计科目日原账会计科目余额转入新账财务会计科目1、资产类核算内容与原账的相应科目的核算内容基本相同的: 转账时,将原账的科目余额直接转入转账时,将原账的科目余额直接转入新账的相应科目新账的相应科目 其中,其中,将原账的将原账的““库存现金库存现金””科目余科目余额中属于新制度规定受托代理资产的金额,额中属于新制度规定受托代理资产的金额,转入新账转入新账““库存现金库存现金””科目下的科目下的““受托代受托代理资产理资产””明细科目明细科目编号名称1001库存现金1011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1201财政应返还额度1101短期投资1211应收票据1212应收账款1214预付账款1701无形资产 核算内容与原账的相应科目的核算内容有差异的:原制度科目原制度科目新制度科目新制度科目备注备注1.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属于新制度规定的其他货币资金的金额银行存款“银行存款”原科目余额 - 其他货币资金余额银行存款 ——受托代理资产“银行存款”科目余额中属于新制度规定受托代理资产的金额2.其他应收款其他应收款原账“其他应收款”科目余额在途物品原科目余额中已经付款、尚未收到物资的金额 原制度科目原制度科目新制度科目新制度科目备注备注3.存货加工物品原科目余额中属于在加工存货的金额库存物品原科目余额-属于在加工存货的金额工程物资原账的“存货”科目中核算了属于新制度规定的工程物资、政府储备物资、受托代理资产的金额政府储备物资受托代理资产4.长期投资长期股权投资原科目余额中属于股权投资的金额长期债券投资原科目余额中属于债券投资的金额 原制度科目原制度科目新制度科目新制度科目备注备注5.固定资产固定资产只核算了按照新制度规定的固定资产内容按原账的科目余额核算了按照新制度规定应当记入“公共基础设施”、“政府储备物资”、“文物文化资产”、“保障性住房”科目内容的原 “固定资产”科目余额 - 相应科目金额后公共基础设施原账的“固定资产”科目余额中相应资产的账面余额,分别转入新账的相应科目政府储备物资文物文化资产保障性住房 原制度科目原制度科目新制度科目新制度科目备注备注6.累计折旧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已经计提了固定资产折旧并记入“累计折旧”科目的科目余额公共基础设施累计折旧(摊销)在原账设置相应科目且已经计提了固定资产折旧的,按原账中属于公共基础设施累计折旧(摊销)、保障性住房的金额保障性住房累计折旧7.在建工程预付账款 ——预付备料款、 预付工程款原账的“在建工程”科目余额(基建“并账”后的金额,下同)中属于预付备料款、预付工程款的金额在建工程原账的“在建工程”科目余额 - 预付备料款、预付工程款金额工程物资原账 “在建工程”科目余额中属于新规中工程物资的金额 原制度科目原制度科目新制度科目新制度科目备注备注8.累计摊销无形资产累计摊销原账 “累计摊销”科目余额9.待处置资产损溢待处理财产损溢原账 “待处置资产损溢”科目余额 2.2.负债负债类类核算内容与原账的相应科目的核算内容基本相同的: 转账时,将原账的科目转账时,将原账的科目余额直接转入新账的相应科余额直接转入新账的相应科目。

      目编号名称2001短期借款2201应付职工薪酬2301应付票据2302应付账款2305预收账款2501长期借款2502长期应付款2001短期借款 核算内容与原账的相应科目的核算内容有差异的:原制度科目原制度科目新制度科目新制度科目备注备注1.应缴税费应交增值税原账的“应缴税费——应缴增值税”科目余额其他应交税费原账的“应缴税费”科目余额 - 属于应缴增值税余额2.应缴国库款应缴财政款原账的“应缴国库款”、“应缴财政专户款”科目余额,转入新账的“应缴财政款”科目3.应缴财政专户款4.其他应付款其他应付款原账的“其他应付款”科目余额受托代理负债原账 的“其他应付款”科目余额中属于受托代理负债的余额 3.净资产类原制度科目原制度科目新制度科目新制度科目备注备注1.事业基金累计盈余原账的“事业基金”科目余额2.非流动资产基金累计盈余原账的“非流动资产基金”科目余额3.专用基金专用基金原账的“专用基金”科目余额4.财政补助结转累计盈余原账的“财政补助结转”、“财政补助结余”、“非财政补助结转”科目余额,转入新账的“累计盈余”科目5.财政补助结余6.非财政补助结转 原制度科目原制度科目新制度科目新制度科目备注备注7.经营结余累计盈余若原账的“经营结余”科目有借方余额,则将原账的“经营结余”科目借方余额,转入新账的“累计盈余”科目借方。

      8.事业结余————9.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由于原账中收入类、支出类科目年末无余额,无需进行转账处理自2019年1月1日起,单位应当按照新制度设置收入类、费用类科目并进行账务处理4.4.收入类、支出类收入类、支出类 n此外,还应关注:---(1)单位存在其他本规定未列举的原账科目余额的,应当比照本规定转入新账的相应科目原采用分行业会计制度核算的,财政部还要专门公布行业会计制度新旧衔接办法,请大家及时关注财政部公告2)新账科目设有明细科目的,应当对原账中对应科目的余额加以分析,分别转入新账中相应科目的相关明细科目3)单位在进行新旧衔接转账时,应当编制转账的编制转账的工作分工作分录录,作为转账的工作底稿,并将转入新账的对应原账户余 额及分拆原账户余额的依据作为原始凭证 n(二)将原未入账事项原未入账事项登记新账财务会计科目n n1.在途物品、应收账款、应收股利、政府储备物资、公共基础设施、文物文化资产、保障性住房n(1)确认确认:将2018年12月31日前未入账的在途物品、应收账款、应收股利、政府储备物资、公共基础设施、文物文化资产、保障性住房按照新制度规定记入新账n借:在途物品/应收账款/应收股利/政府储备物资/公共基础设施/文物文化资产/保障性住房n 贷:累计盈余 (2)折旧:首次确认的公共基础设施、保障性住房,应当于2019年1月1日以后,按照其在登记新账时确定的成本和尚可使用年限计提折旧(摊销)。

      2.受托代理资产n单位在新旧制度转换时,应当将2018年12月31日前未入账的受托代理物资按照新制度规定记入新账登记新账时,按照确定的受托代理物资成本:n借:受托代理资产n 贷:受托代理负债3.盘盈资产n单位在新旧制度转换时,应当将2018年12月31日前未入账的盘盈资产按照新制度规定记入新账登记新账时,按照确定 的盘盈资产及其成本:n借:库存物品/固定资产n 贷: 累计盈余 n4.预计负债、应付质量保证金n单位在新旧制度转换时,应当将2018年12月31日按照新制度规定确认的预计负债记入新账n借:累计盈余n 贷:预计负债n 对未入账的质量保证金按照扣留时间分别记账:n借:累计盈余n 贷:其他应付款 [扣留期在1年以内(含1年)]n 长期应付款 [扣留期超过1年]科目n单位存在单位存在2018年年12月月31日前未入账的其他事项的,应当比日前未入账的其他事项的,应当比 照本规定照本规定登记新账的相应科目登记新账的相应科目 关注:单位对新账的财务会计科目补记未入账事项时,应当未入账事项时,应当编制编制记账凭证记账凭证,并将补充登事项的确认依据作为原始凭证原始凭证。

      ((二二)将原未入账事项登记新账财务会计科目)将原未入账事项登记新账财务会计科目((2018年12月31日前未入账)未入账事项未入账事项登记新账登记新账1.应收账款、应收股利、在途物品按照确定的入账金额: 借:应收账款/应收股利/在途物品 贷:累计盈余2.公共基础设施、政府储备物资、文物文化资产、保障性住房按照确定的初始入账成本: 借:公共基础设施/政府储备物资 /文物文化资产/保障性住房 贷:累计盈余3.受托代理资产 按照确定的受托代理资产入账成本: 借:受托代理资产 贷:受托代理负债 未入账事项未入账事项登记新账登记新账4.盘盈资产按照确定的盘盈资产及其成本: 借:有关资产科目 贷:累计盈余5.预计负债按照确定的预计负债金额: 借:累计盈余 贷:预计负债6.应付质量保证金按照确定未入账的应付质量保证金金额: 借:累计盈余 贷:其他应付款 [扣留期在1年以内(含1年)] 长期应付款 [扣留期超过1年] n(三)对新账的相关财务会计科目余额按照新制度规 定的核算基础进行调整n1.计提坏账准备:新制度要求对事业单位收回后无需上缴财政的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提取坏账准备。

      在新旧制度转换时,单位应当按照2018年12月31日无需上缴财政的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的余额计算应计提的坏账准备金额:n借:累计盈余n 贷:坏账准备 n2.按照权益法调整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余额n对按照新制度规定应当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在新旧制度转换时,单位应当在“长期股权投资”科目下设置“新旧制度转换调整”明细科目,依据被投资单位2018年12月31日财务报表的所有者权益账面余额,以及单位持有被投资单位的股权比例,计算应享有或应分担的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的份额,将该份额与原账面数差额部分,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n借:长期股权投资借:长期股权投资——新旧制度转换调整新旧制度转换调整n 贷:累计盈余贷:累计盈余n如为负数作相反分录如为负数作相反分录 n3.确认长期债券投资期末应收利息n按照新制度规定于2019年1月1日补记长期债券投资应收利息,按照长期债券投资的应收利息金额:n借:长期债券投资[到期一次还本付息]n 应收利息[分期付息、到期还本]n 贷:累计盈余 n4.确认长期借款期末应付利息n单位应当按照新制度规定于2019年1月1日补记长期借款的应付利息金额:n借:在建工程”科目[资本化的部分]n 累计盈余[费用化的部分]n 贷:长期借款[到期一次还本付息]n 应付利息[分期付息、到期还本]。

      n5.补提折旧、摊销补提折旧、摊销n单位在原账中尚未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公共基础设施折旧(摊销)、保障性住房折旧的,应当全面核查截至2018年12月31日固定资产、公共基础设施、保障性住房的预计使用年限、已使用年限、尚可使用年限等,并按照新制度规定于2019年1月1日补提折旧、摊销:n借:累计盈余n贷: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公共基础设施累计折旧(摊销)n保障性住房累计折旧/无形资产累计摊销n关注:n单位对新账的财务会计科目期初余额进行调整时,应当编制记账凭证,并将调整事项的确认依据作为原始凭证 (三)对新账的相关财务会计科目余额按照新制度规定的会计核算基础进行调整(三)对新账的相关财务会计科目余额按照新制度规定的会计核算基础进行调整1. 计提坏账准备按照2018年12月31日无需上缴财政的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的余额: 借:累计盈余 贷:坏账准备2.按照权益法调整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余额按被投资单位2018年12月31日财务报表的所有者权益账面余额、单位持有被投资单位的股权比例,计算应享有或应分担的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的份额,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 借:长期股权投资——新旧制度转换调整 贷:累计盈余 (或做相反分录)3.确认长期债券投资期末应收利息于2019年1月1日补记长期债券投资应收利息,按照长期债券投资的应收利息金额: 借:长期债券投资[到期一次还本付息] “应收利息”科目[分期付息、到期还本] 贷:累计盈余 4.补提折旧在原账中尚未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于2019年1月1日对尚未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补提折旧按照应计提的折旧金额: 借:累计盈余 贷:固定资产累计折旧按照应计提的折旧(摊销)金额: 借:累计盈余 贷:公共基础设施累计折旧(摊销) 保障性住房累计折旧5.补提摊销单位在原账中尚未计提无形资产摊销的于2019年1月1日对前期尚未计提摊销的无形资产补提摊销,按照应计提的摊销金额: 借:累计盈余 贷:无形资产累计摊销 财务会计衔接完成后正确与否判断标准:n新账科目余额表借贷方必须相等n即:资产=负债+净资产 五、预算会计预算会计科目的新旧衔接—事业单位(一)新制度设置“财政拨款结转”和“财政拨款结余”科目及对应的“资金结存”科目n财政拨款结转:财政拨款结转:按照原账的按照原账的““财政补助结转财政补助结转””的贷方余额的贷方余额+ +已经计入预算支出尚未支付财政资金(如发生时列支的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长期应付款)的金额-已经支付财政资金尚未计入预算支出(如购入的存货、预付账款等,详见附表2)的金额,登记本科目及其明细科目贷方。

      n财政拨款结余:财政拨款结余:按照原账的按照原账的““财政补助结余财政补助结余””的贷方余额,的贷方余额,登记本科目及其明细科目贷方 n资金结存资金结存的的借方借方余额余额= =财政拨款结转财政拨款结转+ +财政拨款结余财政拨款结余n资金结存资金结存- -财政应返还额度财政应返还额度= =财政应返还额度财政应返还额度n资金结存资金结存- -货币资金货币资金= =资金结存的借方余额资金结存的借方余额- -财政应返财政应返还额度还额度n借:资金结存借:资金结存- -财政应返还额度财政应返还额度n 资金结存资金结存- -货币资金货币资金n 贷:财政拨款结转贷:财政拨款结转n 财政拨款结余财政拨款结余 (二)新制度设置“非财政拨款结转”科目及对应“资金结存”科目n非财政拨款结转:非财政拨款结转: “非财政补助结转”科目余额逐项分析+加上已经计入预算支出尚未支付非财政补助专项资金(如发生时列支的应付账款)的金额-减去已经支付非财政补助专项资金尚未计入预算支出(如购入的存货、预付账款等)的金额+加上已经收到非财政补助专项资金尚未计入预算收入(如预收账款)的金额-减去已经计入预算收入尚未收到非财政补助专项资金(如应收账款等,详见附表2)的金额 ,登记新账“非财政拨款结转”科目及其明细 科目贷方 资金结存资金结存- -货币资金货币资金= =非财政拨款结转非财政拨款结转 借:资金结存借:资金结存- -货币资金货币资金 贷:非财政拨款结转贷:非财政拨款结转 (三)“非财政拨款结余”科目及对应的“资金结存”科目余额非财政拨款结余:1、将原账“事业基金事业基金”科目余额转入“非财政拨款结余”科目。

      借:资金结存借:资金结存————货币资金货币资金 贷:非财政拨款结余2.对新账“非财政拨款结余”科目及“资金结存”科目余额进行调整调整(1)调整短期投资对非财政拨款结余的影响,按照原账的“短期投资”科目余额:借:非财政拨款结余 贷:资金结存—货币资金原因:2019年投资收回时,会冲减投资支出,从而增加非财政拨款结余,而整个投资过程非财政拨款结余应该是不变的为了体现投资全过程,将投资时未能增加的投资支出补上,因而冲减了“非财政拨款结余”数 (2)调整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对非财政拨款结余的影响n对原账的“应收票据”、 “应收账款”科目余额进行分析, ①区分其中发生时计入预算收入的金额和没有计入预算收入的金额 ②对发生时计入预算收入的金额,再区分计入专项资金收入的金额和计入非专项资金收入的金额, ③按照计入非专项资金收入的金额,借:非财政拨款结余n 贷:资金结存——货币资金 (3)调整预付账款对非财政拨款结余的影响n对原账的“预付账款”科目余额进行分析, ①区分其中由财政补助资金预付的金额、非财政补助专项资金预付的金额和非财政补助非专项资金预付的金额, ②按照非财政补助非专项资金预付的金额,借:非财政拨款结余n 贷:资金结存——货币资金 (4)调整其他应收款对非财政拨款结余的影响n单位按照新制度规定将原账其他应收款中的预付款项计入预算支出的,应当对原账的“其他应收款”科目余额进行分析, ①区分其中预付款项的金额(将来很可能列支)和非预付款项的金额, ②并对预付款项的金额划分为财政补助资金预付的金额、非财政补助专项资金预付的金额和非财政补助非专项资金预付的金额, ③按照非财政补助非专项资金预付的金额:n借:借:非财政拨款结余n贷:资金结存——货币资金 (5)调整存货对非财政拨款结余的影响n单位应当对原账的“存货”科目余额进行分析, ①区分购入的存货金额和非购入的存货金额(是否付款)。

      ②对购入的存货金额划分出其中使用财政补助资金购入的金额、使用非财政补助专项资金购入的金额和使用非财政补助非专项资金购入的金额, ③按照使用非财政补助非专项资金购入的金额(购入存货时未记预算支出)n借:非财政拨款结余n贷:资金结存——货币资金n(6)调整长期股权投资对非财政拨款结余的影响n单位应当对原账的“长期投资”科目余额中属于股权投资的余额进行分析,区分其中用现金资产取得的金额和用非现金资产及其他方式取得的金额,按照用现金资产取得的金额:n借:非财政拨款结余n贷:资金结存——货币资金 (7)调整长期债券投资对非财政拨款结余的影响n按照原账的“长期投资”科目余额中属于债券投资的余额:n借:非财政拨款结余n 贷:资金结存——货币资金(8)调整短期借款、长期借款对非财政拨款结余的影响n单位应当按照原账的“短期借款”、“长期借款”科目余额:n借:资金结存——货币资金n贷:非财政拨款结余 (9)调整应付票据、应付账款对非财政拨款结余的影响n对原账的“应付票据”、“应付账款”科目余额进行分析, ①区分其中发生时计入预算支出的金额和未计入预算支出的金额 ②将计入预算支出的金额划分出财政补助应付的金额、非财政补助专项资金应付的金额和非财政补助非专项资金应付的金额, ③按照非财政补助非专项资金应付的金额:n借:资金结存——货币资金n贷:贷:非财政拨款结余(10)调整预收账款对非财政拨款结余的影响 按照原账的“预收账款”科目余额中预收非财政非专项资金的金额:借:资金结存——货币资金 贷:贷:非财政拨款结余 附表附表附表附表2 2:事业单位原会计科目余额明细表:事业单位原会计科目余额明细表:事业单位原会计科目余额明细表:事业单位原会计科目余额明细表二二二二((((用于用于用于用于预算会计衔接)预算会计衔接)预算会计衔接)预算会计衔接)总账科目明细分类金额备注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发生时不计入预算收入 如转让资产的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发生时计入预算收入  其中:专项收入  冲减非财政拨款结转 其他  冲减非财政拨款结余预付账款财政补助资金预付  冲减财政拨款结转非财政补助专项资金预付  冲减非财政拨款结转非财政补助非专项资金预付  冲减非财政拨款结余其他应收款预付款项 如职工预借的差旅费等其中:财政补助资金预付  冲减财政拨款结转 非财政补助专项资金预付  冲减非财政拨款结转 非财政补助非专项资金预付  冲减非财政拨款结余 需要收回及其他 如支付的押金、应收为职工垫付的款项等 存货购入存货  其中:使用财政补助资金购入   冲减财政拨款结转使用非财政补助专项资金购入  冲减非财政拨款结转使用非财政补助非专项资金购入  冲减非财政拨款结余非购入存货 如无偿调入、接受捐赠的存货等长期投资长期股权投资  其中:用现金资产取得  用非现金资产或其他方式取得  冲减非财政拨款结余长期债券投资  冲减非财政拨款结余应付票据、应付账款发生时不计入预算支出  发生时计入预算支出  其中:财政补助资金应付  调增财政拨款结转非财政补助专项资金应付  调增非财政拨款结转非财政补助非专项资金应付  调增非财政拨款结余预收账款 预收专项资金  调增非财政拨款结转预收非专项资金  调增非财政拨款结余 事业单位预算会计新旧衔接调整事项分类序号类别过程结果处置办法调整类型1属于收入当年已记收入,下年还要记收入多收冲减结转或结余应收款项2属于收入当年未记收入,下年还不记收入少收调增结转或结余预收款项3属于支出当年已记支出,下年还要记支出多支调增结转或结余应付款项4属于支出当年未记支出,下年还不记支出少支冲减结转或结余预付款项存货5一收一支今后只有收入没有支出少支冲减结转或结余现金投资6一收一支今后只有支出没有收入少收调增非财政拨款结余借款 (四)“专用结余”科目及对应的“资金结存”科目余额n专用结余=原账原账““专用基金专用基金””科目余额中通过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形成的金额n借:资金结存——货币资金n 贷:专用结余(五)“经营结余”科目及对应的“资金结存”科目余额--直接转入n经营结余=原账的“经营结余”科目期末有借方余额,在新旧制度转换时,单位应当按照原账的“经营结余”科目余额:n借:经营结余n贷:资金结存——货币资金 (六)“其他结余”、“非财政拨款结余分配”科目“其他结余”、“非财政拨款结余分配”年初无余额,不需登记。

      七)预算收入类、预算支出类会计科目n同行政单位一样,只需设置好新账即可,待2019年发生业务时再登记入账 预算会计衔接完成后正确与否判断标准:n1、资金结存=财政拨款结转+财政拨款结余+非财政拨款结转+非财政拨款结余+专项结余+经营结余借方余额n2、财政应返还额度≤资金结存≤财政应返还额度+货币资金(基本标准) 六、财务报表和预算会计报表的新旧衔接(行=事)(一)编制2019年1月1日资产负债表根据2019年1月1日新账财务会计科目余额,按照新制度编制2019年1月1日资产负债表(仅填列“年初余额”)二)2019年度财务报表和预算会计报表的编制n按照新制度规定编制2019年财务报表和预算会计报表在编制2019年度收入费用表/净资产变动表/现金流量表/预算收入支出表/预算结转结余变动表时,不要求填列上年比较数n单位应当根据2019年1月1日新账财务会计科目余额,填列2019年净资产变动表各项目的“上年年末余额”;根据2019年1月1日新账预算会计科目余额,填列2019年预算结转结余变动表的“年初预算结转结余”项目和财政拨款预算收入支出表的“年初财政拨款结转结余”项目 n2018年8-9月颁布分行业补充规定及衔接规定n1、国有林场和苗圃执行新制度的补充规定和衔接规定(财会[2018]11号)n2、测绘事业单位执行新制度的补充规定和衔接规定(财会[2018]16号)n3、地质勘探事业单位执行新制度的补充规定和衔接规定(财会[2018]17号)n4、高等学校执行新制度的补充规定和衔接规定(财会[2018]19号)n5、中小学校执行新制度的补充规定和衔接规定(财会[2018]20号)n6、科学事业单位执行新制度的补充规定和衔接规定(财会[2018]23号)n7、医院执行新制度的补充规定和衔接规定(财会[2018]24号)n8、基层医疗机构执行新制度的补充规定和衔接规定(财会[2018]25号)n9、彩票机构执行新制度的补充规定和衔接规定(财会[2018]26)n关注财政部—会计司网站 七、其他事项(行政=事业)n(一)截至2018年12月31日尚未进行基建“并账”的单位,应当首先参照《新旧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有关衔接问题的处理规定》(财库〔2013〕2号、219号),将基建账套相关数据并入2018年12月31日原账中的相关科目余额,再按照本规定将2018年12月31日原账相关会计科目余额转入新账相应科目。

      n(二)尚未执行2013年版《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和2014年版《行政单位会计制度》的单位,参照新旧制度衔接基本原理,做好新旧衔接工作(用财务软件的可请软件公司帮忙) 衔接工作时间安排n一、9月底前向财务软件公司提出需求(联系采购)n二、11月底前新软件模拟测试,完成科目设置n三、12月底前对资产明细清查摸底,将资产明细信息登录(维护)到新系统(软件公司可代做)n四、元月10日前完成对账、结账工作n五、元月20日前完成新旧衔接,确认资产、负债、净资产、预算结余等新制度科目年初数,编制2019年1月1日《资产负债表》,完成明细账登录。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