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递延所得税核算方法介绍.doc

14页
  • 卖家[上传人]:博****1
  • 文档编号:524400490
  • 上传时间:2023-06-14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28KB
  • / 1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更多企业学院:《中小企业管理全能版》183套讲座+89700份资料《总经理、高层管理》49套讲座+16388份资料《中层管理学院》46套讲座+6020份资料《国学智慧、易经》46套讲座《人力资源学院》56套讲座+27123份资料《各阶段员工培训学院》77套讲座+ 324份资料《员工管理企业学院》67套讲座+ 8720份资料《工厂生产管理学院》52套讲座+ 13920份资料《财务管理学院》53套讲座+ 17945份资料《销售经理学院》56套讲座+ 14350份资料《销售人员培训学院》72套讲座+ 4879份资料更多企业学院:《中小企业管理全能版》183套讲座+89700份资料《总经理、高层管理》49套讲座+16388份资料《中层管理学院》46套讲座+6020份资料《国学智慧、易经》46套讲座《人力资源学院》56套讲座+27123份资料《各阶段员工培训学院》77套讲座+ 324份资料《员工管理企业学院》67套讲座+ 8720份资料《工厂生产管理学院》52套讲座+ 13920份资料《财务管理学院》53套讲座+ 17945份资料《销售经理学院》56套讲座+ 14350份资料《销售人员培训学院》72套讲座+ 4879份资料更多企业学院:《中小企业管理全能版》183套讲座+89700份资料《总经理、高层管理》49套讲座+16388份资料《中层管理学院》46套讲座+6020份资料《国学智慧、易经》46套讲座《人力资源学院》56套讲座+27123份资料《各阶段员工培训学院》77套讲座+ 324份资料《员工管理企业学院》67套讲座+ 8720份资料《工厂生产管理学院》52套讲座+ 13920份资料《财务管理学院》53套讲座+ 17945份资料《销售经理学院》56套讲座+ 14350份资料《销售人员培训学院》72套讲座+ 4879份资料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不是通过以前损益调整科目核算的。

      企业会计准则要求对企业所得税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进行核算 其实,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也是纳税影响会计法的一个分支, 他是从资产负债表出发,通过比较资产负债表上列示的资产、负债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确定的账面价值与按照税法规定确定的计税基础, 对于两者之间的差额分别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与递延所得税资产,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每一期间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当资产的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时,会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当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时,会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当负债的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时,会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当负债的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时,会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匹配 递延所得税资产”科目,新增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时列入借方,转回可 抵扣暂时性差异时列入贷方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匹配 递延所得税负债”目,新增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时列入贷方,转回应纳 税暂时性差异时列入借方0一、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确认范围根据新《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一一所得税》的规定,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应纳税暂时 性差异的交易事项主要有三种情况:一是商誉的初始确认;二是同时具有 不是企业合并交易,且交易发生时既不影响会计利润也不影响应纳税所得额(或可抵扣亏损) ”特征的交易中产生的资产或负债;三是同时满足投资企业能够控制暂时性差异转回的时间和该暂时性差异在可预见的未来很可能不会转 回”条件的企业对与子公司、联营企业及合营企业投资相关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同样道理,企业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的交易主要有三种情况:一是同时具备该项交易不是企业合并;交易发生时既不影响会计利润也不影响应纳税所 得额(或可抵扣亏损) ”寺征的交易中资产或负债的初始确认;二是不同时具备 暂时性差异在可预见的未来很可能转回;未来很可能获得用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应纳税所得额的企业对子公司、联营企业及合营企业投资相关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 产;三是资产负债表日,如果未来期间很可能无法获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以抵扣递延所 得税资产的利益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一句话,除了上述不能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的交易中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外, 只要有证据表明当前或未来很可能获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 可用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都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资产二、 账户设置根据新《企业会计准则第 18号一一所得税》准则第十条规定,企业对所得税进行会计处理时,应设置如下账户:1、 应交税金一一应交所得税”账户:核算企业应交未交所得税;2、 所得税”账户:核算企业计入当期损益的所得税费用;3、 递延所得税负债”账户:核算企业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发生及转回;4、 递延所得税资产”账户:核算企业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发生及转回。

      三、 所得税会计处理改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所得税的会计处理,我国原有关企业会计制度和法规中要求企业采用应付税款法、 纳税影响会计法、递延法或债务法新《企业会计准则第 18号一一所得税》准则则要求企业改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例如,甲公司2000年12月1日取得设备一项,账面价值包括买价、运杂费、保险费等 为90万元甲公司该台设备的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均为 90万元,期末无残值假设甲公司会计制度规定,按直线法折旧:会计折旧年限为 5年;税法折旧年限为 6年2001年至2006年,各年均实现会计利润 100万元,2001年至2004年,企业适用所得税税率为 33%, 2005年改为25%有关会计处理如下:第一种账务处理方法:2001年年末,有关所得税会计处理:(1) 会计年折旧额=90/5=18 (万元)(2) 税法年折旧额=90/6=15 (万元)(3) 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差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75 — 72 ) X33%=0.99 (万元)(4)所得税费用=100X33%=33 (万元)(5)应交所得税=(100+3)X 33%=33.99(万元)由于会计与税收的目的不同,导致了会计处理与税务处理之间必然存在着无法消除的差异, 这就要求会计核算、反映这种差异对会计主体当期损益及其期末财务状况的影响情况。

      在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2006 )下,改变了原企业会计准则(制度)( 2005前)对所得税的核算方法(即由企业自行选择采用应付税款法、递延法、利润表债务法),改为统一采 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这种核算方法,将会计处理与税务处理之间存在的差异,划分为两 大类:暂时性差异(注意,不是时间性差异,其范围要大于时间性差异)、非暂时性差异, 与原时间性差异和原永久性差异的分类是不同的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相关的概念较多,限于篇幅,请具体阅见《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一一 所得税》及其应用指南下面仅举例简单说明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核算过程假设甲公司2007年度按企业会计准则计算的税前会计利润为 10 000 000元,所得税率为33%,未来税率预计不会发生调整1、 当年按税法核定的全年计税工资 1 800 000元,甲公司全年实发工资为 2 000 000元相关提取的福利费、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税法准予全额税前扣除2、 企业拥有固定资产原值 500 000 000元,会计处理采用加速折旧法计提折旧,当年折旧额64 000 000元,累计折旧额 244 000 000元,无减值准备;税务处理采用平均年限法, 当年折旧额50 000 000元,累计税前扣除折旧额 150 000 000元,预计使用年限及预计净残值与会计处理不存在差异。

      3、 企业当年购入准备近期出售的某上市公司股票, 购置成本2 000 000元,年末市价2 600 000元当年未发生派发红利等事项4、 年初递延所得税资产账面余额 26 400 000元,年初递延所得税负债账面余额 0元 除上述事项之外,无其他纳税调整事项另,该企业预计未来很可能取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 额用于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1、按照当期根据税法规定计算的应交所得税,确认所得税费用会计利润:10 000 000 元加:工资费用纳税调增额: 200 000元(2 000 000 -1 800 000 )加:折旧费用纳税调增额: 14 000 000元(64 000 000 -50 000 000 )减:交易性金融资产纳税调减额: 600 000元(2 600 000 -2 000 000 )应纳税所得额:23 600 000元应交所得税:7 788 000 元(23 600 000 * 33% )借:所得税费用 7 788 000元贷:应交税费一一应交所得税 7 788 000元该分录可理解为:根据税法规定计算的当年应交所得税,属当期费用,应当记入当期 所得税费用”科目2、按照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确认暂时性差异及其递延所得税。

      固定资产账面价值 =500 000 000 -244 000 000 = 256 000 000 元固定资产计税基础 =500 000 000 -150 000 000 = 350 000 000 元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350 000 000 -256 000 000 = 94 000 000 元(该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表明,企业未来在使用、处置该固定资产时,根据税法的规定, 需调减应纳税所得额 94 000 000元)递延所得税资产 =94 000 000 * 33% = 31 020 000 元(由于该固定资产在未来使用、 处置时需依税法规定调减应纳税所得额, 即意味着企业未来可少交所得税31 020 000元,由此形成当期期末企业的一项资产)当期应增计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31 020 000 -26 400 000 = 4 620 000 元(由于企业当期期初已存在递延所得税资产 26 400 000元,因此,只需在此基础上补计至31 020 000元即可)交易性金融资产账面价值 =2 600 000元交易性金融资产计税基础 =2 000 000元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2 600 000 - 2 000 000 = 600 000 元(该应纳税在使性差异表明,企业未来在出售该金融性交易资产时, 根据税法的规定,需调增应纳税所得额600 000元)递延所得税负债 =600 000 * 33% = 198 000 元(由于该交易性金融资产在未来出售时需依税法规定调增应纳税所得额, 即意味着企业未来应多交所得税198 000元,由此形成当期期末企业的一项负债)当期应增计的递延所得税负债 =198 000 -0 = 198 000元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4 620 000元贷:所得税费用 4 422 000元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198 000元该分录可理解为:上述增计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 属于当期所得税费用的调整,应记入当期所得税费用”科目。

      至于工资费用的纳税调整问题, 由于该差异属于原永久性差异, 不影响未来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因此,不形成暂时性差异从暂时性差异计算公式来看,由于相关工资已发放,则应付职工薪酬(工资部分)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均为零,不存在暂。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