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测试五化学反应与能量含解析.doc
14页专题测试(五) 化学反应与能量1.某反应由两步反应A→B→C构成,它的反应能量曲线如图所示(E1、E2、E3、E4表示活化能)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两步反应均为吸热反应B.加入催化剂会改变反应的焓变C.三种化合物中C最稳定D.A→C反应中ΔH=E1-E2答案 C解析 由题图可知,A→B为吸热反应,B→C为放热反应,A项错误;催化剂不能改变反应的焓变,B项错误;能量越低越稳定,C项正确;A→C反应中ΔH=E1+E3-E2-E4,D项错误2.下列电化学实验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答案 A解析 电解饱和NaCl溶液时铁棒应作阴极,碳棒作阳极,B错误;在电解镀铜时,铜片作阳极,待镀金属作阴极,C错误;构成原电池时,Fe棒作负极,FeCl3溶液应在右侧烧杯中,发生还原反应,D错误 3.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反应的ΔH前者大于后者的是( )①C(s)+O2(g)===CO2(g) ΔH1;C(s)+O2(g)===CO(g) ΔH2②S(s)+O2(g)===SO2(g) ΔH3;S(g)+O2(g)===SO2(g) ΔH4③H2(g)+O2(g)===H2O(l) ΔH5;2H2(g)+O2(g)===2H2O(l) ΔH6④CaCO3(s)===CaO(s)+CO2(g) ΔH7;CaO(s)+H2O(l)===Ca(OH)2(s) ΔH8A.① B.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答案 C解析 ①中两反应都为放热反应,ΔH<0,前者完全反应,放出的热量多,ΔH1<ΔH2,错误;②中两反应都为放热反应,ΔH<0,由于S(s)→S(g)吸热,则前者放出的热量少,ΔH3>ΔH4,正确;③中两反应都为放热反应,ΔH<0,且均为H2(g)与O2(g)反应生成H2O(l)的反应,故消耗反应物的量越多,放出的热量越多,则ΔH5>ΔH6,正确;④中前者为吸热反应,ΔH7>0,后者为放热反应,ΔH8<0,则ΔH7>ΔH8,正确。
4.“钙基固硫”是将煤中的硫元素以CaSO4的形式固定脱硫,而煤炭燃烧过程中产生的CO又会发生反应Ⅰ和反应Ⅱ,导致脱硫效率降低某温度下,反应Ⅰ的速率(v1)大于反应Ⅱ的速率(v2),则下列反应过程能量变化示意图正确的是( )反应Ⅰ:CaSO4(s)+CO(g)CaO(s)+SO2(g)+CO2(g) ΔH1=+218.4 kJ·mol-1反应Ⅱ:CaSO4(s)+4CO(g)CaS(s)+4CO2(g)ΔH2=-175.6 kJ·mol-1答案 A解析 反应Ⅰ为吸热反应,说明反应Ⅰ生成物的能量比反应物的能量高,排除B、C;反应Ⅰ的速率(v1)大于反应Ⅱ的速率(v2),则说明反应Ⅰ的活化能较小,反应Ⅱ的活化能较大,排除D,A正确5.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热效应为:H+(aq)+OH-(aq)===H2O(l) ΔH=-57.3 kJ·mol-1醋酸溶液、浓硫酸、稀硝酸分别与0.1 mol·L-1的NaOH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放出的热量关系图如下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Ⅰ是稀硝酸与NaOH反应B.Ⅱ是醋酸溶液与NaOH反应C.b是5.73D.Ⅲ是浓硫酸与NaOH反应答案 C解析 醋酸电离吸收热量,浓硫酸稀释并电离放出热量,所以三种酸中和NaOH稀溶液都生成0.1 mol水,浓硫酸放出热量最多,大于5.73 kJ,稀硝酸放出热量为5.73 kJ,醋酸放出热量小于5.73 kJ。
6.高铁电池是一种新型可充电电池,与普通高能电池相比,该电池可长时间保持稳定的放电电压高铁电池的总反应:3Zn+2K2FeO4+8H2O3Zn(OH)2+2Fe(OH)3+4KOH,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放电时负极反应:Zn-2e-+2OH-===Zn(OH)2B.充电时阳极反应:Fe(OH)3-3e-+5OH-===FeO+4H2OC.放电时每转移3 mol电子,正极有1 mol K2FeO4被氧化D.放电时正极附近溶液的碱性增强答案 C解析 高铁电池放电时,负极发生氧化反应:3Zn-6e-+6OH-===3Zn(OH)2,正极发生还原反应:2FeO+8H2O+6e-===2Fe(OH)3+10OH-充电时,阳极发生氧化反应:2Fe(OH)3-6e-+10OH-===2FeO+8H2O,阴极发生还原反应:3Zn(OH)2+6e-===3Zn+6OH-A、B、D均正确;放电时,每转移3 mol电子,正极有1 mol K2FeO4被还原,C错误7.标准状况下,用惰性电极电解200 mL NaCl、CuSO4的混合溶液,阴、阳两极所得气体的体积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则原溶液c(CuSO4)为( )A.0.10 mol/L B.0.15 mol/LC.0.20 mol/L D.0.25 mol/L答案 A解析 溶液中的阳离子在阴极上的放电顺序为Cu2+、H+,溶液中的阴离子在阳极上的放电顺序为Cl-、OH-,所以图中曲线Ⅰ呈现的是阴极反应产生的气体体积与时间的关系;图中曲线Ⅱ呈现的是阳极反应产生的气体体积与时间的关系。
由曲线Ⅱ可知,阳极在t2时刻前产生0.01 mol 氯气和0.005 mol氧气,共转移电子0.04 mol,所以阴极在t2时刻前放电的Cu2+的物质的量为0.02 mol,原溶液中c(CuSO4)==0.10 mol/L8.半导体工业用石英砂作原料通过三个重要反应生产单质硅:SiO2(s)(石英砂)+2C(s)===Si(s)(粗硅)+2CO(g)ΔH1=+682.44 kJ/molSi(s)(粗硅)+2Cl2(g)===SiCl4(l) ΔH2=-657.01 kJ/molSiCl4(l)+2Mg(s)===2MgCl2(s)+Si(s)(纯硅) ΔH3=-625.63 kJ/mol生产1.00 kg纯硅放出的热量约为( )A.21.44 kJ B.600.20 kJC.21435.71 kJ D.1965.10 kJ答案 C解析 首先将由石英砂制纯硅的途径表示如下:根据盖斯定律:ΔH=ΔH1+ΔH2+ΔH3=-600.20 kJ/mol,生成1.00 kg纯硅放出热量为×600.20 kJ/mol≈21435.71 kJ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任何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 H2O的过程中,能量变化均相同B.对于反应SO2(g)+O2(g)SO3(g) ΔH=-Q kJ·mol-1,增大压强平衡右移,放出的热量增大,ΔH减小C.已知:①2H2(g)+O2(g)===2H2O(g) ΔH=-a kJ·mol-1,②2H2(g)+O2(g)===2H2O(l) ΔH=-b kJ·mol-1,则a>bD.已知:①C(s,石墨)+O2(g)===CO2(g) ΔH=-393.5 kJ·mol-1,②C(s,金刚石)+O2(g)===CO2(g) ΔH=-395.0 kJ·mol-1,则C(s,石墨)===C(s,金刚石) ΔH=+1.5 kJ·mol-1答案 D解析 因弱酸或弱碱电离吸热,故强酸和强碱发生中和反应与弱酸和弱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 H2O时能量变化不同,A错误;反应热ΔH的数值与化学平衡的移动无关,B错误;H2O(g)→H2O(l)放热,2H2(g)+O2(g)===2H2O(l)放热多,故a
10.3H2(g)+N2(g)2NH3(g)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中C表示生成物NH3(g)的总能量B.断裂3 mol H—H键和1 mol N≡N键所吸收的总能量大于形成6 mol N—H键所释放的总能量C.逆反应的活化能E(逆)=E+|ΔH|D.3H2(g)+N2(g)2NH3(g) ΔH<0答案 B解析 根据题图可知,C表示生成物NH3(g)的总能量,A正确;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断裂3 mol H—H键和1 mol N≡N键所吸收的总能量小于形成6 mol N—H键所释放的总能量,B错误;根据题图逆反应的活化能E(逆)=E+|ΔH|,C正确;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3H2(g)+N2(g)2NH3(g) ΔH<0,D正确11.如图所示装置Ⅰ是一种可充电电池,装置Ⅱ为NaCl和酚酞的混合溶液浸湿的滤纸,离子交换膜只允许Na+通过,电池充电、放电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S2+NaBr3Na2S4+3NaBr闭合开关K时,b电极附近先变红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池充电时,电极B连接直流电源的正极B.电池放电过程中Na+从左到右通过离子交换膜C.闭合开关K后,b电极附近的pH变小D.当b电极上析出气体1120 mL(标准状况)时,有0.1 mol Na+通过离子交换膜答案 D解析 闭合开关K时,b极附近变红,则说明b为阴极,电极B为负极,电池充电时,B接电源负极,A错误;电池放电时,A为正极,B为负极,Na+移向正极,B错误;闭合K后,b极H+放电,电极反应式为2H2O+2e-===H2↑+2OH-,pH变大,C错误;b电极上析出的气体为H2,其物质的量为0.05 mol,则需要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1 mol,故有0.1 mol Na+通过离子交换膜,D正确。
12.关于如图所示各装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装置①是原电池,总反应是Cu+2Fe3+===Cu2++2Fe2+B.装置①中,铁作负极,电极反应式为Fe3++e-===Fe2+C.装置②通电一段时间后石墨Ⅱ电极附近溶液红褐色加深D.若用装置③精炼铜,则d极为粗铜,c极为纯铜,电解质溶液为CuSO4溶液答案 C解析 装置①中Fe比Cu活泼,Fe为负极,电极反应式为Fe-2e-===Fe2+,总反应为2Fe3++Fe===3Fe2+,A、B错误;装置②为胶体的电泳实验,Fe(OH)3胶体粒子带正电,在电场中向阴极移动,石墨Ⅱ是阴极,C正确;装置③由电流方向可知c为阳极、d为阴极,精炼铜时阳极为粗铜、阴极为纯铜,电解液含Cu2+,D错误13.常温下,将除去表面氧化膜的Al片、Cu片插入浓硝酸中组成原电池(图1),测得原电池的电流强度(I)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2所示反应过程中有红棕色气体产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t1时刻前,Al片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Al-3e-===Al3+B.t1时,因Al在浓硝酸中钝化,氧化膜阻碍了Al继续反应C.t1时刻后,Cu作负极失电子,电流方向发生改变D.烧杯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O2+2OH-===NO+NO+H2O答案 A解析 由题图1、2知,t1时刻前,即Al钝化前,Al片作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2Al-6e-+3H2O===Al2O3+6H+,A项错误;t1时,因Al在浓硝酸中钝化,氧化膜阻碍了Al继续反应,B项正确;t1时刻后,Cu片作负极,失电子,电流方向发生改变,C项正确;烧杯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O2+2OH-===NO+NO+H2O,D项正确。
14.快速充电电池的电解液为LiAlCl4SOCl2,电池的总反应为4LiCl+S+SO24Li+2SOCl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电池的电解液可为LiCl水溶液B.该电池放电时,负极发生还原反应C.充电时阳极反应式为4Cl-+S+SO2-4e-===2SOCl2D.放电时电子从负极经外电路流向正极,再从正极经电解质溶液流向负极答案 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