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教案设计燕式平衡.doc
6页东莞市普通中小学体育与健康学科教学计划. 燕式平衡 教学单元课时计划(水平 一 , 二 年级)学校: ,任课教师: ,班级 202 ,学生人数:49 人单元学习目标1、学习掌握燕式平衡的动作技能,体验运动的乐趣;2、发展学生的灵敏,平衡能力;3、培养学生不惧困难,勇于展示自我,学会与他人合作的良好社会适应能力,提高自信心课次学习目标学习内容重、难点11、积极主动的学习简单的形体动作,初步了解燕式平衡动作,能单脚支撑2、发展学生的平衡、灵敏等素质,提高身体控制能力3、培养学生合作,乐于向同学展示自己的运动技能,体验运动参与的快乐情感1、灵敏、协调练习2、平衡练习重点:重心的稳定难点:单脚支撑21、建立正确的动作和姿态的概念2、初步体验燕式平衡3、培养学生勇于克服困难和合作能力1、单脚站立平衡2、燕式平衡的基本动作要领3、燕式平衡的完整动作重点:知道燕式平衡的基本动作要领难点:重心的把握31、提高并巩固平衡能力,发展学生的柔韧、灵敏等素质2、培养学生自信心和合作能力1、熟练并加强燕式平衡的掌握2、抬腿的高度能达到平行地面重点:熟练燕式平衡动作,腿部高度能与地面平行难点:重心的掌握和坚持5秒钟第 一 课时 燕式平衡 教学设计指导思想秉承“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在循序渐进的学练过程中,逐渐掌握技能,并达到发展身心健康的目的,充分发挥学生的团队意识。
将用故事情节结合在课堂中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练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练习兴趣,引导学生在乐中练、趣中练、玩中练学情分析本班学生比较活泼,乐于动脑,对好奇心非常强烈,但二年级学生年龄偏小,注意力容易分散,自控能力较低,培养兴趣和重在参与意识的疏导非常重要因此本课设计了循序渐进的练习方法结合生动的情景教学,激发学生练习兴趣教材分析燕式平衡是小学体育新课标标准“水平一”身体健康学习领域中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小学低年级教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燕式平衡相对比较枯燥,技巧性较强,是发展学生的平衡能力,培养全是协调的能力动作要领两臂伸平,上步前倾,下压抬头,同时举腿教学流程课堂常规——热身操——尝试,燕式平衡——游戏——放松,小结场地器材布置器材:篮球场一个,录音机一台准备: 基本: 游戏: 安全防范措施1、课前检查学生服装,尖锐物品禁止携带上课,课前进行安全教育2、小组练习时,强调小组成员增加左右间的距离,防止学生发生碰撞。
3、如在课中发生意外伤害及时报告老师处理,教师适时关注并调整学生的运动强度、密度,保证学生的安全 第 一 课时 燕式平衡 教学计划(教案)(水平 一 , 二 年级)学校: 任课教师: , 二 年级 2 班,学生人数: 49 人学习目标1、积极参与,主动的学习简单的形体操动作,初步了解燕式平衡动作,并能单脚支撑2、发展学生的平衡、协调等素质,提高身体控制能力;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意识,乐于向同学展示自己的运动技能,体验运动参与的快乐情感场地器材篮球场 标志筒教学内容燕式平衡重点、难点重点:重心的稳定难点:单脚支撑教学流程常规——热身操——尝试,燕式平衡——游戏——放松,小结部分时间学习内容组织与要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次数开始2一、课堂常规1、师生问好2、检查着装,安排见习生3、宣布本次课的教学内容与目标组织:四列横队 要求:培养学生良好的纪律,调节学生情绪,激发学生学习兴趣1、师生问好2、宣布课的教学内容和要求1、师生问好2、了解本课的内容和要求1准 备61、模仿飞机的飞行2、热身操组织:四列横队要求:动作舒展,把握节奏1、教师带领小飞机做跑动热身。
2、教师引导学生和教师一起活动关节和专项练习 1、和教师一起慢跑热身2、认真听动作要领3、投入到情景创设中,和老师一起练习 1部分时间学习内容组织与要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次数基本部分6闯关游戏:1、平衡关:123木头人2、重心关:单脚提膝平衡静力练习3、提高关:完整示范组织:四列横队要求:学生大胆想象,勇于挑战自我1、教师带领学生闯关,找到支撑脚2、教师引导学生做单脚提膝平衡的静力练习1、学生跟着教师闯关找到支撑脚2、学生做单脚提膝平衡的静力练习3基本部分181上步前倾,下压平衡练习2、两人一组,进行燕式平衡的尝试练习和保护3、个人尝试燕式平衡组织:要求:体会重心前移,大胆尝试,互相帮助 1、教师带领学生做下压平衡练习,体会2、教师带领学生体会后抬腿3、教师带领学生做燕式平衡的尝试练习4、教师带领学生根据口诀进行尝试练习5、学生展示,纠正1、学生学做下压平衡练习2、学生们一组练习,一组尝试帮助进行后抬腿练习3、学生们两人一组,进行燕式平衡的尝试练习和保护4、学生根据口诀练习5、学生展示3-545-835游戏:单脚跳过底线,跑回组织: 1、教师讲解游戏规则,提出要求,并给与表扬和鼓励 1、学生认真听游戏规则,在教师的带领下进行游戏1-2结 束3一、放松:(音伴)二、总结。
三、师生再见组织:四列横队聚集要求:动作优美,身心放松1、带领一起放松2、小结成果,鼓励学生练习1、 做到身心放松2、 小结收获1预计运动负荷平均心率:125±5次/分练习密度: 45 %±5运动负荷表征1.脸红( √ )2.出汗(√ )3.气喘(√ )4肌肉疼痛( )教师课后反思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