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古代文学史(1)作业.doc
3页《中国古代文学史(1)》满分100分一、基本问题简答(每小题10分,共40分1.《诗经》对后世文学的影响首先《诗经》显示出中国古代抒情诗歌特别发达的民族特色,奠定了以抒情诗为主的创作传统其次《诗经》是我国最早的富于现实精神的诗歌,奠定了我国诗歌面向现实的传统2. 韩愈散文的地位与成就并列举出三篇以上代表作地位:韩愈是中唐古文运动无可争议的领袖他是一位杰出的文学活动家,为古文运动组织了一支浩荡的队伍;他是一位杰出的文学理论家,为古文运动提出了一系列理论主张,诸如文以载道,气盛言宜,不平则鸣,文从字顺,词必己出等;他是一位杰出的散文大家,写出了第一流的新体古文其文众体兼长,风格闳中肆外他是司马迁之后最杰出的散文家之一,既集以往之大成,又对后世产生了无穷影响成就表现为: (1)能以激情用笔行文,文章气势充沛,个性鲜明;(2)构思宏伟并巧妙,常能打破常格,引人人胜3)语言简练准确,鲜明生动;词汇丰富,句法灵活,有很强的表现力代表作:《师说》、《获麟解》、《进学解》、《送李愿归盘谷序》、《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早春呈水部张容十八员外》等3. 南北朝乐府民歌的主要差别北朝乐府民歌的总体语言风格表现为豪爽粗犷,与南方的歌辞多缠绵悱恻之音有明显不同。
北朝乐府民间歌辞也以五言四句的形式为多见,另有四言四句的作品和七言四句的作品,这则是南方乐府民歌中所没有的另外,北朝乐府民间歌辞不用双关隐语的写法南北朝文人写作的乐府体诗,与音乐已经没有多大关系,只不过是仿汉乐府的意和体来进行写作,是在创作精神上、语言风格上对汉乐府的某些继承4. 高适《燕歌行》内容丰富性的具体表现高适的作品表现了盛唐边塞诗最为广泛的内容即丰富性具体说,(1)写到了边塞的风光;(2)写到了边塞战争的艰苦;(3)歌颂了士兵的勇敢;(4)抒写了士兵思念家乡的心情;(5)对将帅的腐败予以揭露,总之,基本上包括了盛唐边塞诗所涉及到的内容二、内容理解(每小题10分,共30分1.《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请自行确定一个角度,简要解析本诗的抒情艺术这诗写从白昼到深夜,思妇无心织布她遥望天河,想着牛郎织女的故事,只是悲叹、流泪不已可以想见她思念游子的深切和痛楚:借牛郎织女的神话故事写人间的男女离别之情全篇只是写景,而愁绪一片,流溢其中尤其结束二句,真是委婉缠绵,情景难分此外本诗采用叠字的修辞的手法,使感情的表现特别缠绵深厚。
2.杜甫《月夜》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日倚虚幌,双照泪痕干◎写明本诗的主要写法,之后作适当的具体分析此诗写法是:从对方处落笔,委婉含蓄又虚实相接,诗脉紧凑自然如第二句“独看”领起后面六句,最后与结句“双照”形成巧妙的字面上的呼应 虚指的是前六句全为想象之笔,抒写诗人一片关切体贴的情意在“虚”的、想象的当中,既写出对方的思念,同时也表现自己的思念,如此将这五言八句律诗的抒情能量成倍扩张,从而取得非常含蓄,特别深挚的抒情效果3.屈原《九歌湘夫人》片段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嫋嫋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登白蘩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鸟何萃兮蘋中,罾何为兮木上? ◎翻译此片段,之后阐释本段的抒情手法这篇诗是写湘君在等候与湘夫人相会,而湘夫人却迟迟未至这是开头的几句,用简单的几笔,首先勾勒出一幅湖畔清秋的景色:习习不断的秋风,吹起洞庭湖水的波澜,树叶在秋风中,片片飘落,伫立在水边的男主人公正在极目远望,他在一种迷惘中,似乎看到自己向往的人,正飘然下降到水边上在这幅清秋候人的画面上,可以感到深秋的凉意和感情上的寂寞,又有一种说不出的惆怅凄迷情调而这也正为全诗写爱情的不顺利创造了悲凉的气氛。
寓情于景,从写景转入抒情,写得那样密合无间,单纯自然,无怪乎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三、艺术析论(每小题10分,共30分1.要求综合以下材料,试论述《史记》中司马迁对项羽形象的塑造◎《史记项羽本纪》“------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檥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李清照 《夏日绝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杜牧 《题乌江亭》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史记》中司马迁对项羽形象的塑造①善用细节描写和心理描写深入刻画人物性格从材料中项羽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一个笑字充分体现了项王的自负,他不愿承认自己用兵的过失,是苦笑又饱含歉意在最后依然坚守自尊,拒绝横渡乌江逃命②善于使用对比、衬托的方法,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
亭长和项王的一番对话在对比之下不难看出项羽慷慨的心境和视死如归的气魄而被后人称颂2.结合具体作品阐述唐传奇小说的艺术成就唐传奇小说的艺术成就: ①从故事结构上看,由比较的散漫发展到相当的完整《 莺莺传》是唐代传奇小说的代表,由元稹编撰主要讲述的是贫寒书生张生对没落贵族女子崔莺莺始乱终弃的悲剧故事故事结构完整②从人物形象的塑方面看,由比较单一发展到相当丰富《莺莺传》成功地塑造了崔莺莺的经典形象她是位出身于没落士族之家的少女,内心充满了情与礼的矛盾莺莺悲剧性格既单纯又丰富,她最后拒绝 张生的求见,体现出性格由柔弱向刚强的转变莺莺的悲剧性格既有独特性又有普遍性,它典型地概括了历史上无数个女性受封建礼教束缚、遭负心郎抛弃的共同命运③从作品的语言风格上看,由比较质朴发展到比较清丽而更富有表现力小说深刻揭示了出身和教养给莺莺带来的思想矛盾和性格特征,细致地描绘这位少女在反抗传统礼教时内心冲突的过程3. 结合作品比较论述高、岑两家诗风的异和同岑、高都是以边塞诗著称的诗人又都是以七言歌行体见长的诗人主要区别点是: ①岑诗的题材不如高适广泛从数量上看,岑保存下来的三百首诗中,边塞题材作品占了绝大多数,因此边塞以外的内容在他的诗里就显得很不突出。
②就边塞诗而论,岑诗内容的丰富性超过高诗,但思想性不如高诗深刻③就作品整体风格来看,岑诗尚奇,想象丰富,热烈而浪漫;高诗质实,表现凝重而沉着岑参一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将边塞风光描写得绮丽优美,让人心向往之,充满浪漫主义色彩高适的“大漠孤烟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则语言刚健质朴,寥寥数语就写出战争失利的场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