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考历史 三次科技革命及对中国的影响复习课件1.ppt
18页王忠诚,徐光宪,,1,2,3,专题复习,三次科技革命及 对中国的影响,18世纪六十年代中期,19世纪七十年代,20世纪 四五十年代,蒸汽机的发明及应用,电力的发明及广泛应用,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珍妮纺纱机、瓦特-改良蒸汽机、汽船、火车机车,1新能源的发展和利用(电力);2、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汽车、飞机);3、电讯事业的发展(、电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航天技术、微电子技术、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工程等方面,1、使资本主义社会的 生产力发生了第一次飞跃 2、使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的阶级 3、使资本主义制度最终确立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1、人类由“蒸汽时代”跨进了“电气时代”,使生产力得到了巨大发展 2、使资本主义由自由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使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生新的变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1、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了生产的迅速发展 2、引起了世界经济结构和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化 世界各国大力发展高科技,增强自己在国际格局中的地位,从而推动了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1、许多技术发明都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科学与技术尚未真正结合 2、首先也主要发生在英国,其他国家的发展进程相对缓慢。
3、主要在轻工业部门1、有坚实的科学基础,科学开始与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2、同时发生在几个资本主义国家,规模广泛,发展迅速; 3、一些国家的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 4、侧重于重工业部门1、涌现大量和科学成果,加快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2、科学技术各个领域间相互渗透;3、新技术成为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1) 这是马克思在评价哪次科技革命? 这说明了什么?,讨论:,(2)从自由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总结] 社会生产力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断进步发展的,科学技术已成为第一生产力,在综合国力的较量中,经济是基础,科技是关键,只有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才能不断推动生产力的迅速发展,才能不断增强经济实力,提高国际地位三次科技革命时期中国各处于什么历史时期以及为什么前两次和第三次初期中国都没有得到发展?,思考,(1)第一次:中国处于清朝中后期,受专制政治和闭关锁国政策影响,中国经济没有发生大的变动参考答案,(2)第二次:中国仍然处于清朝的封建统治之下,洋务运动只是为维护封建统治而学习西方军事技术和科学技术,并且结果失败;外国资本主义国家并不希望中国强大,因而没有先进技术设备引入,反而通过战争和资本输出在中国继续掠夺。
参考答案,(3)第三次:中国处于解放战争时期和建国初期由于帝国主义国家长期敌视、封锁,中国没有发展科技革命的和平环境,也缺乏正常的交流;建国后受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影响,“左”倾思潮泛滥,没有落实知识分子政策,教育发展受到冲击,科学技术失去了发展的好机会参考答案,前两次和第三次初期中国都没有得到发展,这给中国又带来哪些影响?,思考,,,,参考答案,从国家来讲:①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经济搞 上去,为科技发 展奠定物质基础②大力发展科教事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③重视人才,尊重人才,充分发挥科技人才作用④建立知识创新体系,鼓励知识创新 从学生个人来讲: ①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将来从事科学研究打下坚实基础②从身边做起,积极投身到新的科技革命浪潮中练一练,一、选择题: 1.19世纪上半期,美国人到达欧洲最便捷的交通工具是( )A.汽车 B.汽船 C.飞机 D.火车 2.现代信息技术的核心是( )A.核反应堆 B.电子计算机 C.半导体晶体管 D.集成电路 3.下列当今社会生活中的活动,与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 创造发明无关的是( )A.打问候朋友 B.乘公共汽车上班 C.坐飞机旅游 D.发电子邮件 4.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某战地记者每天向自己的通讯社 (报社)发回战场消息,不可能有的信息传递方式是( )A.使用移动 B.使用有线C.拍发有线电报 D.拍发无线电报,B,B,D,A,,,难难你,二、阅读材料:高技术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但是科技发展也带来了很多负面效应。
到20世纪人类不止一次打开“潘多拉的盒子”:全球变暖、臭氧层受损、沙漠化、物种灭绝、核武器的威胁······以科技进步为核心的人类文明如何发展,怎样把握人类文明的发展,已成为人类迈向知识经济时代的重大课题 回答: (1)上述材料对科技革命的作用作了怎样的分析? (2)说明了什么问题? (3)给我们怎样的启示?,结合三次工业革命的背景和影响,围绕“以人为本、科教兴国”的主题,自拟题目,写一篇研究性文章·课外练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