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社会工作概论.doc

26页
  • 卖家[上传人]:re****.1
  • 文档编号:538887540
  • 上传时间:2023-04-1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35.50KB
  • / 2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社会工作概论社会工作与相关学科的共同点都以人为本都注重实践都以助人自助为目标都关注社会问题都关注弱势群体社会工作是应用社会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什么是社会工作⒈社会工作是一门科学什么是科学?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社会工作是一门科学?客观性工作方法的科学性工作过程的逻辑性⒉社会工作是一门艺术社会工作过程是对社会工作方法和技术的灵活运用社会工作需要细致地分析、奇妙地应对问题社会工作常常面对新的、独特的、特殊的任务⒊社会工作是一种制度什么是制度?社会工作的制度性特征有一套明确的理论作指导有严密而科学的行为规则,从而保证了职业行为的规范性有专门的机构和受过专门训练的社会工作者从而确保社会工作科学、有效地进行史柏林(M.Siporin)(西普林)的观点⒋社会工作是一个专业什么是专业?社会工作的专业性格林伍德(E.Greenwood)关于专业的标准⑴有一套系统的理论体系⑵被社会所认可⑶具有专业权威⑷职业群体内部有伦理守则⑸有专业文化李增禄(台湾)的观点李增禄认为社会工作之特点有五点:⒈社会工作是一门科学;⒉专业;⒊技术;⒋方法;⒌过程--《社会工作概论》(增订二版)p14社会工作的特点实际上反映了人们对社会工作定义的不同认识的过程。

      二、社会工作的定义王思斌的定义“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的助人服务活动社会工作的本质是一种助人活动,其特征是提供服务更确切一点说,社会工作是一种科学的助人服务活动,它不同于一般的行善活动三、社会工作相关的几个概念专业社会工作与非专业社会工作社会工作与社会保障社会工作与社会福利社会工作与社会安全四、国内对社会工作的认识和理解过程费孝通的观点《中国社会工作百科全书》的观点王思斌的观点(台湾)李增禄的观点(香港)周永新的观点社会工作的学科性质社会工作的特点⑴服务性⑵客观性⑶补救性与发展性⑷批判性与建设性社会工作的性质(学科特点)⑴科学性⑵实务性⑶综合性社会工作的对象与范围社会工作的对象基本对象扩大对象地区差别性社会工作对象的特点社会工作的种类及实施领域社会工作种类的基本类型⑴服务对象的年龄特征⑵目标⑶方法台湾学者李增禄对社会工作种类划分的认识1、工作方法2、社会问题3、工作对象4、工作方式5、服务方式6、主办机构和经费来源7、专业水准社会工作的实施领域联合国对社会福利项目的界定我国社会工作的实施领域社会工作的目标与功能社会工作的目标与功能三个目标治疗、关爱、改变三个功能:治疗(Therapeutic)预防(Preventive)发展(Development)学习方法和参考书目思考⒈“谁”是社会工作的对象?“谁”界定这些工作对象?⒉工作对象与求助行为的关系?⒊工作对象与工作者的关系?⒋社会工作在中国的专业化?⒌社会工作在中国的职业化?⒍社会工作在中国的本土化?社会工作的发展历史社会工作之起源与发展英国伊丽莎白济贫法(1601)(Poor Law)背景原则内容影响及评价德国汉堡制与爱尔伯福制汉堡制背景内容及影响爱尔伯福制背景内容影响及评价英美之慈善组织会社⒈英国之慈善组织会社亨利·索里主要内容⒉美国之慈善组织会社哥尔亭(Reverend S.H.Gurteen)主要内容对慈善组织会社之评价英美之睦邻组织运动巴涅特和汤恩比馆(Toynbee Hall)简·亚当姆斯(Jean.Addams)和赫尔馆(Hull House)社区服务中心之主要内容对睦邻组织运动之评价社会安全制度之建立1、背景德国的社会安全制度英国的社会安全制度美国的社会安全制度第二节 专业社会工作的产生与发展一、专业标准1957年格林伍德(E.Greewood)提出专业的五项基本特征(attributes of pofessions):⑴一套理论体系(a body of theory)⑵专业的权威(professional authority)⑶共同信守的伦理守则(code of ethics)⑷社会或社区的认可(sanction of the community)⑸专业文化(professional culture)林德曼(Lindeman)的九大专业条件(1947)能从许多源泉中吸收知识和方法而不失去自己的独立地位;能使自己适应不同的管理和控制而不失其完整性;能将其方法与其他专业处理相关问题的方法结合在一起;能用非专业人士能够理解的语言解释关于方法的概念;实现了目标和方法一致性,愿意遵守自己提出的行为准则;确认了自己所应负责的社会领域;运行中能使自己适应社会动力系统;逐渐形成使经验和理论知识结合在一起的方法;能招收到高智力水平的考生。

      二、社会工作的专业判定1915年被否定 Abranam Flexner1917年开始理论建构 Richmond1947年提出了社会工作作为一个专业的条件 Lindeman1957年专业的属性 Greennwood1969年社会工作十半专业 Etzioni1995年社会工作处于发展过程中 NASW是发展过程中的专业,专业化的发展水平取决于社会发展的需求作为人文科学,社会工作不可能象自然科学一样精准不变中国社会工作处于前专业状态三、社会工作发展趋势四、美国社会工作专业化之过程五、我国社会工作专业化之过程(一)传统中国非专业化阶段⒈我国古代社会福利思想⒉我国古代的社会救助制度⒊主要措施(二)、引进社会工作阶段(三)、社会工作的专业化和职业化(四)、社会转型时期的社会工作思考题社会工作在中国的本土化?社会工作与民政工作的关系?第三章 社会工作的哲学基础与价值体系第一节 社会工作的哲学基础一、社会工作产生和发展的哲学根源1、新教伦理2、人道主义3、社会福利观念二、社会工作需要哲学1、一般哲学2、专业哲学3、专业伦理第二节 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一、价值⒈价值(value)的含意⒉价值的特征二、价值对社会工作的意义高登斯坦(H.Goldstein):“价值被认为是社会工作定义的基础,它们同时被看作是它的唯一基础或不可缺少的基础之一。

      它们还被认为是社会工作技术的源泉”社会工作是一个以价值为本的专业三、价值和反价值操纵家长作风价值观的强迫四、价值的分类⑴终极价值或抽象价值⑵中介价值⑶工具性价值或操作性价值三、社会工作的基本价值观巴特列(H.M.Baretlet)的观点毕斯特克(Biestek)的观点莫雷李斯(Armando.Morales)及雪佛(Bradford W.Sheafor) 的观点第三节 社会工作价值体系的冲突一、社会工作价值体系的建立⒈专业价值观(Value)⒉专业价值观的发展历史二、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的两难困境(the dilema of value)⑴社会意识形态和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对立⑵不同学派之间的价值观争论⑶社会、机构和社会工作三者在价值观上的矛盾⑷价值从理论向实践转化过程中的矛盾三、价值冲突的类型与表现⒈个人价值对体系目标⒉个人自由与社会控制⒊团体责任对个人责任⒋安全满足对刻苦奋斗⒌相对论、实用论对绝对论、神圣论⒍革新变迁对传统主义⒎异质性对同质性⒏文化决定论对个人本能论⒐相互依赖对个人自治⒑个别化对刻板化四、西方社会工作价值观与中国文化的融合与冲突第四节 社会工作者的道德操守与伦理守则一、专业伦理的基本信念⑴要保持中立,不歧视,无偏见⑵要保密,尊重个人隐私权⑶要尊重个人尊严、个人价值及案主自决⑷要尽职,保证服务品质⑸要和睦相处,协调相关专业二、专业伦理守则1、全美社会工作人员协会所颁布之专业伦理守则16条2、社会工作者应遵守的12条基本伦理守则第四章 社会工作的理论第一节 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地位一、理论(theory)的含义⒈理论是由一系列逻辑上相互联系的概念和判断组成的知识体系,它从一个一般性水平较高的层次上来描述和解释某类现象的存在与变化,是对经验知识的抽象概括。

      二、理论的意义与内涵⑴理论是一种经得起时间、空间考验的、合乎逻辑的概念;⑵理论是由一群在逻辑上相互关联的概念所组成,用以解释一种或一系列的社会现象;⑶理论是一组可被验证,或已经被验证事实间关系的逻辑解释1、理论三要素:概念、事实、假设2、理论的形式:⑴思辨形式;⑵分析分析;⑶命题形式;⑷模型形式3、理论的特点4、理论的一般功能三、关于经验和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争论⑴过分夸大了社会工作所处理对象的个性、特殊性、变异性,而忽略了更多的共性⑵错误地认为“理论”必须是绝对正确的,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从而某些人、在传统社会工作中忽视甚至否认理论的指导作用应该说,二者是相辅相成的――思考题:如何正确认识社会工作中经验和理论的作用?四、理论、实务与研究的关系五、社会工作理论社会工作是一门助人的专业,社会工作所谓的理论,并不是指一般科学的纯理论(pure theory),而是指社会工作实施之理论化,或是指其他理论运用于社会工作实施上⒈大卫·豪(David·Howe)的观点⑴为了社会工作的理论⑵有关社会工作的理论⒉马孔·佩恩的观点⑴关于社会工作的理论⑵社会工作的理论⑶对社会工作有助益的理论⑷和社会工作实务及方法有关的理论⒊皮拉利斯(Pilalis)的观点宏观理论;中观理论;微观理论(实践理论)六、社会工作理论之分类1、从社会工作方法分类2、从社会工作领域分类3、从社会福利观点分类第二节 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的发展和逻辑结构一、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的研究⒈Roberts and Nee(1970)⒉Stream(1971)⒊Hopkins(1986)⒋克林·惠特根及雷·兰德(1985)⒌Turner(1986)⒍大卫·豪(David Howe)⒎马尔孔·佩恩(Malcolm Stuart Payne)⒏皮拉利斯(Pilalis):他的观点是大卫·豪观点的深化。

      二、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的发展阶段⑴“调查”阶段(18-19世纪)⑵“精神分析学”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初)⑶精神分析学派与功能主义者学派“并立”阶段(二战前后,1920s、1930s-1950s)⑷“获得”阶段(1960s)⑸“盘点”阶段(1970s)⑹“理论统一”阶段(70年代末)⑺“理论归类”阶段(1980s-)三、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的逻辑结构西方社会工作的理论分类即包含了社会工作理论的逻辑结构第三节 为了社会工作的理论(theory for social work)(外借理论,borrow theory)一、社会学理论巴特勒特:⑴关于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国外社会工作的必修课),关于人格的理论;⑵关于人与人互动的心理学;⑶人际沟通理论;⑷个人与团体互动理论,也叫团体。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