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小学三年级语文《孔子拜师 》的教案.docx
4页关于小学三年级语文《孔子拜师 》的教案 教学目标:1、会认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远近闻名、相距、学问、风尘仆仆、纳闷、迎候、等候、止境、出息、请教、保存、传授、敬重、品行〞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激发对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4、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能用、联系生活或结合高低文等办法理解词句的意思教学重点:1、认写生字2、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教学难点:体会重点词句的意思课时安顿:3课时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生字词语卡片、孔子及老子的图片及资料;学生准备:课前收集了解孔子和老子的资料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引入课题,交流资料1、师引入课题问:通过预习,了解到课文中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生答:孔子拜老子为师的事2、 老子是我国历史上了不起的思想家,孔子那么是我国最伟大的教育家,谁对他们有所了解,赶紧介绍给大家3、 生介绍〔再介绍过程中分别出示“老聃〞、“孔丘〞,并认记“丘〞〕4、看来孔子和老子都是非常有学问,了不起的大学者那为什么孔子会拜老子为师呢?让我们带领这个问题一起到课文中去了解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1、生自读课文,说说读懂了哪段?这局部主要讲的什么?2、生汇报交流,师总结:孔子绝意拜师-历尽艰辛前往洛阳拜师-认真求学-受到人们的敬重3、问题探究,引入对全文的品读。
师提问:人们敬重孔子和老子的什么品行?从课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生思考、交流三、细读课文,品读词句〔一〕、齐读一段,提问思考1、老师提出阅读要求:课文一来就向我们介绍了孔子当时的地位及拜师的原因,齐读第一段,边读边思考2、有了这些了解之后,你觉得孔子怎么样?3、自己再读第一自然段,看你还能有什么了解和收获〔二〕、反复品读,揣摩词句1、师引入:决定拜师以后,孔子便毅然赶往洛阳,一路上历尽艰辛,孔子最终来到洛阳,拜师成功了吗?我们一起细细地读一读第二自然段2、提问:这一段写得很详细,用词十分准确,请你自己反复地读一读、品一品,看看哪些词语让你最感动,哪些地方让你感受最深刻再结合书上的内容,看你能不能说说词语的意思3、生读文、勾画、体会、交流〔1〕、重点词语理解:风餐露宿:这个词语一般用来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艰苦,表明孔子一路上的艰辛日夜兼程:不分白天黑夜地赶路,说明孔子求知假设渴的急迫心情终于: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路途十分边远,因此用终于提问:为什么如此艰辛,孔子仍要不远千里去拜师呢?你从这些感受到孔子都有哪些优秀的品质?〔2〕、分角色朗读对话,说一说通过朗读感受到他们说话都怎么样?〔谦虚礼貌〕〔3〕、比照理解两组近义词的不同用法。
学生找出这两组近义词:“拜访〞-“拜见〞,“迎候〞-“等候〞①这位老人大略就是我要拜访的老师吧!②学生孔丘,特地来拜见老师通过比照朗读,细细品味:“拜访〞是敬辞,“访问〞的意思,“拜见〞是“拜会、会见〞的意思,是从客人方面说的①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②多谢老师等候老师讲解“迎候〞和“等候〞都是等待的意思,但“迎候〞是到某个地方等候,“等候〞那么不表示迎接的意思生体会:老子说:“我就在这儿迎候〞“迎候〞这个词让你对老子有了什么了解?“多谢老师等候〞换成“迎候〞好不好?为什么?〔三〕、齐读三段1、学词“毫无保存〞、“传授〞2、说说通过学习了这一段,你对孔子和老子又有了什么新的了解3、谁能把你从课文中了解到的对孔子和老子的认识完整地说一说,先练一练,再举手汇报三、所以课文最后一段告诉我们〔生读〕:人们拜服孔子和老子的学问,也敬重他们的品行四、再读全文,再感受第二课时一、学习生字1、认字,并提示重点字音迎yíng 等děng 品pǐn2、组词竞赛3、学字重点指导:尘:第一笔是竖,不是竖钩;迎:没有一撇,或一横等:中间几横应长短不一境:右边是“竟〞授:形声字,右边是“受〞,不是“爱〞4、学生说说其他字应该注意些什么。
5、练习二、交流名言1、书上的名言〔1〕读一读〔2〕背一背2、组交流收集到的名言,最好能简单地说一说,这句名言想要告诉我们什么?3、小组推代表交流第三课时〔综合性学习〕一、教师激情导入1、我们的祖国有着五千年的文化历史,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你都知道我国有哪些传统文化?2、生举手汇报3、进一步指出:传统文化不一定都是很古的,我们的生活中就有许多博大精深、丰盛多彩的传统文化,它就在我们身边,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4、设疑进入课文中提示:到底都有哪些呢?课文中给我们例举了二、自学综合性学习1、自己读一读综合性学习的内容,你觉得提示了哪几个方面?请用笔作上记号2、汇报交流〔师:板书分类〕3、师生扩展开再说一说剪、扎、编织民间工艺 绣 (泥人、彩绣、陶艺、微雕、篆刻)雕塑、绘……传统文化戏剧民族艺术 园林建筑民族舞蹈……节日风俗风俗习惯 各地风俗各族民族风情……三、确定目标,准备发展综合性活动1、构想发展活动的方式〔1〕、学生说一说〔2〕、教师倡议2、组成活动小组〔1〕、自我选择合作搭档,确定负责人〔2〕、确定活动目标〔3〕、拟定活动方案:A、确定内容B、确定活动方式C、确定哪位同学负责哪一局部D、设计出活动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