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技术课导入技能训练.ppt
23页主要内容• 什么是导入技能 • 导入技能的目的 • 导入的类型 • 导入技能的训练及评价一、内涵• 导入是教师在一个新的教学内容或教学活 动开始时,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的行为方式 ; • 通过导人,把学生引导到一个特定的学习 任务和程序之中,因而又叫定向导入; • 应用于上课之始、开设新课程或进入新单 元、新段落的教学过程之中 二、掌握导入技能的目的• 渲染气氛、酝酿情绪、渗透主题和带入情 境 – 有利于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求知欲,形 成学习动机 – 有效的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对所学课程 的关注,引导进入学习情境 – 有利于使学生的思维定向,为学习新知识、 新概念、新原理和新技能作鼓动、引子和铺 垫 – 有利于学生明确学习目的,使每个学生都了 解他们要做什么,应达到何种程度三、导入技能的类型 {直接导入 {多媒体导入 {设疑导入 {故事导入 {游戏导入 {作品导入 {演示导入 {温故导入 {审题导入(一)直接导入• 直接阐明学习目的、要求和各个重要部分的内 容及教学程序 • 有时在新课内容较少,或较易,或者是练习课 时,一般采取此方法 • 案例: • 《多媒体大王》的教学,在学完新建卡片、字体设 置、文本框创建等新知识后的练习课,课前我就让 学生明确了本节课的任务:利用已学知识,自己完 成一张卡片的创建,并以此评分、奖励。
于是在这 样一个明确目标的激励下,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都得到了充分地调动,能够感觉到学生争先恐后地 想要完成任务这对于学生头脑中以往知识的巩固 及独立操作能力,都有了一个极好的锻炼 (二)多媒体导入法• 利用多媒体手段导入新课,可以很好地创设情 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情感,促进学生主动、 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 案例在《小小画家》“可爱的鱼儿”一课的教学 中,课前我循环播放了一段“海底世界”的视频 ,学生一进教室,立即就被这美妙的海洋世界 给吸引住了,不时地发出赞叹在这样的一种 情境创设之下,学生对于本节课的学习兴趣与 积极性立即就提高到了极点而那节课里,很 多学生都会主动提起:“老师,我要画这条鱼 ”,“不,那条好看老师,你教我怎么画?”…… 学生的参与度达到了100% (三)设疑导入法 • 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能够引起学生好奇心 、探索欲的问题,以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强烈 愿望案例: – 如《多媒体大王》中,“我做小美工”这课的教学由 于先前学生已掌握了文字输入的基本技巧,对于计 算机的学习有了进一步的自信;对文本工具栏,也 有了一个潜在的意识于是新课的导入中,教师首 先出示了学生以往的作品---《静夜思》的文本。
相 继地又展示了经过字体颜色大小---文本框线条设置 ---位置变换后的文本,并提出问题“这中间有些什 么变化,你能找出来吗?”,“你自己能用工具实现这 些变化吗?”(如果学生有困难,教师可以提示具体 用哪个工具实现哪个功能)……问题的层层深入,不 时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而对于美的追求,也促使 他们想更快地学习新知识四)故事导入法• 通过讲故事、唱儿歌、猜谜语导入新课,就是 故事导入法 • 案例在《动画大师》“小白兔搬南瓜” 的教学中 导入时我先让学生参与,一起讲述了《小白 兔搬南瓜》的故事,学生的热情很高,而随即 我便指出,“今天就让小朋友自己来做导演,把 这则小故事搬上我们的计算机屏幕”,这下学生 的学习积极性立刻就被调动起来了,而之后学 习过程中碰到的难题,也因为“自己当导演”的 强烈愿望,而始终保持着想学好学的积极性 (五)游戏导入法• 利用游戏将所要学习的知识渗透到游戏活 动中去,使学生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心 情轻松愉快,将注意力很快地引导到新知 识的学习中来 • 案例:小游戏——寻找班中的小胖子• 大家做一个小游戏——寻找班中的小胖子 (强调:不一定成功),由老师做出条件 的限制 – 喜欢吃洋快餐的同学 – 喜欢吃百事可乐或可口可乐的同学(引入或 的概念) – 既喜欢喝可乐,又喜欢吃薯条的同学(引入 和的概念) – 平均每三个月都会去吃的 – 平均每个月 – 每个星期 (六)作品导入法• 在新课导入时,教师可直接出示某一作品, 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分析、研究,从而导入新 课 • 在实际操作中,出示的作品 – 可以是一项完整的范例作品,引导学生进行欣赏 、分析,明确将要学习的内容; – 出示一项不完整,甚至带有明显缺陷的作品,让 学生在分析的过程中明确可以采用将要学习的知 识来改进它。
• 案例: – 关于低年级《小小画家》的教学,鉴于大部 分学生都是第一次接触电脑,技能比较生疏 ,况且识字不多,很多学生对于偶然出现的 新窗口都会感到很茫然,很慌张所以在二 节新课后,我安排了一节练习课导入时我 首先展示了部分学生的典型作品,或优秀, 或失败而学生一看到这些熟悉的作品,就 开始兴奋起来这是我画的”,“是啊,我也 是这样的不知道怎么办?”,“我知道,我 是这种办法做的……学生的七嘴八舌,课 堂气氛也开始异常活跃起来七)演示导入法• 演示导入,是指教师通过实物、模型、图表、 幻灯、投影、电视等教具的演示,引导学生观 察,提出新问题,从解决问题入手,自然地过 渡到新课学习的技法 • 案例 – 如在《动画大师》第二课“多变的小兔”的教学中,导 入时我把事先做好的本节课的动画,演示给学生看 在演示过程中让学生仔细观察,这个动画与上节 课的一样吗,有何不同?学生有些说一样,也有说 不一样的,或者大小、或者方向接着我提了个思考题,这种改变正确么,为什么?……而本节课的任 务便是小白兔由近及远时,如何改变大小这样一 来,学生对于学习改变小白兔大小的新任务不会感 到很突兀,而这样的演示,也助于加深学生的理解 。
(八)温故导入法• 教师在导入时,抓住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复习以 前所学的知识,进行必要的铺垫,以适当缩短学 生在已知与未知之间的差距,使新旧知识之间出 现合适的梯度,使学生能够“跳一跳,摘到桃子 ” • 案例 – 如《小小画家》第二课“放飞气球”的教学,学生在此之 前已学会用“圆”这工具来画太阳,因为“椭圆”、“方形” 工具的使用与“圆”基本类似所以上新课前,我先与学 生一起复习了太阳的画法,并展示了部分学生的作品 ,接着我便告诉学生本节课的任务是画一些美丽的气 球,工具是“圆”,或者 “椭圆”或者“方形”, 而“椭圆” 、“方形”工具的使用与“圆”基本类似而这节课的表现 结果是大部分学生不经过教师讲解,便能基本完成本 节课的任务 (九)审题导入法• 方法直截了当,切入主题时间快,能够引导学 生立即将注意力指向课题本身,对将要学习的 内容一开始就有清晰的认识 • 案例 – 如在《小小画家》第六课“机器人比武”的教学中,导 入时我展示了事先画好的一个机器人因为机器人 的结构复杂,是学生当时接触最难的一个模型还 记得那时学生的反映“哇,好漂亮我喜欢,但 是我不会是啊,太难了”……于是,我和学生一 起把模型拆分开来,或是圆,或是方形,或是椭圆 形,立刻学生便发现这都是已经学过的内容,积极 性也就开始提升了。
同时我还部分学生上台来用手 势等肢体语言模拟机器人,这下学生的兴趣更高了 ,自信心也提高不少; • 教学导入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哪怕对于 同一教学内容,往往也可以设计出多种导 入的方法,但只要抓住 – 因文(教材、教学内容)而异, – 因人(学生与教师)而别, – 循情(学情及教学时机与气氛)而变, – 循需(教学目的)而发 • 这几点,就能够设计使教学导入方案的设 计“新”、“活”而且“实”四、导入技能训练• 步骤 – 有针对性地选择典型教学内容进行“教学导入 专项方案设计”(例)– 结合所设计的教学导入方案进行实际课堂教 学,并将课堂教学实况进行录像 – 重放录像(录音),根据《教学导入技能评 价表》进行分析评价(量规)四、教学导入技能评价表课题授课人 授课时 间导入技能评价标准权重实际 得 分 1能够引起学生兴趣,集中注意力15% 2导入材料与新知识关系密切,过渡自然20% 3导入内容精要,目标明确15% 4教师语 言表达准确,逻辑严 密,感情真 挚15% 5善于运用多种媒体或手段吸引学生15% 6时间 掌握得当,安排紧凑10% 7能面向全体学生 10% 合计得分 综合评价:导入评价量规二评价项目好 中 差权重目的明确,能将学生导入课题情境 0.2导入吸引全部学生的注意力 0.15导入的方法很有趣 0.15导入用的演示效果好 0.1导入 具有启示性 0.1导入内容与要研究的概念联系紧密 0.1教师教态自然、语言清晰 0.15导入的时间掌握好 0.1导入能面向全体学生 0.05对整段导入教学片断的评价:实验安排• 时间:本周六(11月13日) – 上午1~4组 – 下午5~7组 • 器材: – 相机(每小组一台,教师提供,周五下午领 ) – 笔记本电脑(每小组尽量带一台) – 多媒体教室(周五安排)实验总结• 基本掌握了导入的基本技能 – 运用了各种导入方式(游戏、提问、复习旧 知、作品比较等) – 导入较自然、流畅 – 导入与内容相关性较强 – 语言清晰、表述正确 • 各小组组织严密、工作认真,顺利完成实 验 • 组内同学间相互配合需改进之处• 导入技能本身 – 有的导入中涉及了讲解的内容 – 有的同学导入时间偏短 – 前节复习与导入不太流畅,直接转换 • 内容需进一步熟悉,避免看电脑屏幕或教案稿 • 语言、教态需改进 – 眼神:看大屏幕或低头看电脑屏幕 ,与学生目光交 流少 – 部分同学语速较快 – 口头语:“然后”、“那么”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