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虽有嘉肴ppt课件青松教学.ppt

20页
  • 卖家[上传人]:re****.1
  • 文档编号:593558380
  • 上传时间:2024-09-25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461KB
  • / 2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虽有嘉肴虽有嘉肴 《《礼记礼记》》1C类学堂 背景资料背景资料课文节选自课文节选自《《学记学记》》((《《礼记解集礼记解集》》),),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篇系统性的教育学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篇系统性的教育学论文它对教育作用、教育目的、教育它对教育作用、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学原则、教学方法、学校制度、内容、教学原则、教学方法、学校制度、教师问题以至师生关系等方面,都做教师问题以至师生关系等方面,都做了比较系统而精辟的概括和理论的阐述了比较系统而精辟的概括和理论的阐述2C类学堂 读准字音读准字音嘉嘉肴肴((yáo)) 自自强强(qiǎng) 教(jiāo)学相长(zhǎng)兑兑命(命(yuè)) 学学学半学半((xiào))3C类学堂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虽有嘉肴虽有嘉肴4C类学堂 ((1))虽虽有有嘉肴嘉肴..理解以下词语理解以下词语((2)弗)弗食食,不知其,不知其旨旨 也也((3)虽有)虽有至道至道,弗学,不知其,弗学,不知其善善也也((4))是故是故.学然后知不足,都然后知.学然后知不足,都然后知困。

      困6)故曰:教学相)故曰:教学相长长也也((7))其此之谓也其此之谓也虽:虽:即使;即使;佳:佳:美好;美好;肴:肴:用鱼、肉做的菜用鱼、肉做的菜食:食:吃;吃;旨:旨:味美;味美;至道至道最好的道理;最好的道理; 善:善:好处好处是故:是故:因此,所以;因此,所以; 困:困:不通,理解不了不通,理解不了反:反:反省自己反省自己 自强:自强:自我勉励自我勉励5)知不足,然后能自)知不足,然后能自反反也;也; 知困,然后能知困,然后能自强自强 也也促进,增长促进,增长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5C类学堂 1、虽有、虽有/佳肴,弗食,不知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其旨也;2、虽有、虽有/至道,弗学,不知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3、是故、是故/学学/然后然后/知不足,教知不足,教/然后然后/知困即使有美味的肉食,不去品尝,即使有美味的肉食,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它的味道甘美就不知道它的味道甘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就不知道它的好处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有不懂的地方。

      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有不懂的地方6C类学堂 4、知不足,然后、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能自反也;5、、知困,然后知困,然后/能自强也能自强也6、故曰:教学、故曰:教学/相长也7、、《《兑命兑命》》曰:曰:“学学/学半 ”8、其、其/此之谓乎?此之谓乎? 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然后就能自我反省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然后就能自我反省知道了自己不懂的地方,然后才能勉励自己知道了自己不懂的地方,然后才能勉励自己所以说:所以说:“教教”和和“学学”是相互促进的是相互促进的《《尚书尚书.兑命兑命》》:“教人是学习的一半教人是学习的一半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7C类学堂 即使有美味佳肴,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它的味道鲜美;即使有美味佳肴,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它的味道鲜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有不懂的地方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然后才能自自己有不懂的地方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然后才能自我反省;知道了自己不懂的地方,然后才能自我勉励我反省;知道了自己不懂的地方,然后才能自我勉励。

      所以说,教学与学习是相互促进的,教别人,也能增所以说,教学与学习是相互促进的,教别人,也能增长自己的学问长自己的学问《《兑命兑命》》说:说:“教人是学习的一半教人是学习的一半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虽有嘉肴虽有嘉肴《《礼记礼记》》8C类学堂 字词归纳字词归纳一、通假字一、通假字《《兑兑命命》》曰曰兑,通“说”,指的是殷商时的贤相傅说二、古今异义二、古今异义1、、虽虽有至道有至道古义:即使今义:虽然2、不能知其、不能知其旨旨也也古义:甘美 今义:意义3、教然后知、教然后知困困古义:不通,理解不了今义:困难4、教学相、教学相长长也也古义:促进今义:增长9C类学堂 三、词类活用三、词类活用1、不知其、不知其旨旨也也名词作形容词,甘美2、不知其、不知其善善也也形容词作名词,好处10C类学堂 四、一词多义四、一词多义学学学半:教学学半:向别人学习其其此之谓乎:表推测不知其旨也:它的11C类学堂 五、文言句式五、文言句式1、判断句、判断句弗食,不知其旨也弗食,不知其旨也2、倒装句、倒装句其此之谓乎?(宾语前置)其此之谓乎?(宾语前置)其谓之此乎?其谓之此乎?12C类学堂 小测小测1、解释下列词语、解释下列词语虽虽有有嘉肴嘉肴::即使;即使; 美味的菜;嘉,好、美;美味的菜;嘉,好、美;肴,用鱼、肉做的菜肴,用鱼、肉做的菜不知其不知其旨旨也:也:甘美。

      甘美虽有虽有至道至道::最好的道理至,达到极点最好的道理至,达到极点不知其不知其善善也:也:好处好处13C类学堂 是故是故学然后知不足:学然后知不足:所以所以教然后知教然后知 困困::不通,理解不了不通,理解不了然后能然后能自反自反也:也:反省自己反省自己然后能然后能自强自强也:也:自我勉励自我勉励教学相长教学相长::教和学互相促进,教别人,教和学互相促进,教别人,也能增长自己的学问也能增长自己的学问兑命:命:通通“说说”,指的是殷商时的贤相傅说指的是殷商时的贤相傅说学学半学学半:教人是学习的一半教人是学习的一半其其此之谓乎:此之谓乎:表示推测表示推测14C类学堂 2、翻译、翻译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有不懂的地方之后才知道自己有不懂的地方知困,然后能自强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知道了自己不懂得地方,然后才能勉励自己知道了自己不懂得地方,然后才能勉励自己故曰:教学相长也故曰:教学相长也所以所以“教教”和和“学学”是相互促进的是相互促进的《《兑命兑命》》曰:曰:“学学半《《尚书。

      兑命尚书兑命》》说:说:“教人是学习的一半教人是学习的一半其此之谓乎?其此之谓乎?这话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这话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15C类学堂 语言特点语言特点1、多使用、多使用对偶句对偶句,读来朗朗上口,节奏,读来朗朗上口,节奏感强文章共六句,就有三句采用对偶句文章共六句,就有三句采用对偶句2、有较强的逻辑性先是以、有较强的逻辑性先是以类比类比强调强调学学习,要实践习,要实践,接下来指出,接下来指出“学学”和和“教教”的作用(的作用(知不足和知困知不足和知困),再由此进一步),再由此进一步讨论其效果(讨论其效果(自反和自强自反和自强),最后得出结),最后得出结论文气贯通,层层递进论文气贯通,层层递进16C类学堂 合作探究合作探究1、这篇短文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样的道理?、这篇短文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样的道理?明确:明确:教学相长教学相长人学习之后就会知道人学习之后就会知道不足,知道了不足之处,才能反省自己,不足,知道了不足之处,才能反省自己,提高自己;教人之后才能知道自己有理提高自己;教人之后才能知道自己有理解不了的地方,这样才会自我勉励,不解不了的地方,这样才会自我勉励,不断提高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

      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 17C类学堂 2、文章开头写、文章开头写“虽有嘉肴虽有嘉肴”有何作用?有何作用?明确:从明确:从“佳肴佳肴”写起,是为了由写起,是为了由“佳肴佳肴”、、“至道至道”引出下文对教引出下文对教与学关系的论述,有与学关系的论述,有“佳肴佳肴”、、“至道至道”作作类比类比,教与学的关系就浅,教与学的关系就浅显易懂了,这种说理的方法叫做显易懂了,这种说理的方法叫做“类比推理类比推理”18C类学堂 主题概括:主题概括:文章应用文章应用“类比手法类比手法”引出引出要阐述的观点,讲述了要阐述的观点,讲述了“教学相长教学相长”的道理即的道理即教人和学习是相互促进,教人和学习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告诉我们相辅相成的告诉我们实实践出真知的道理践出真知的道理19C类学堂 拓展延伸拓展延伸结合自身的学习经验,请谈谈结合自身的学习经验,请谈谈“教学相长教学相长”的道的道理给了你怎样的启示?理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1、学是第一位的,不学,则无法获得知识,也无法、学是第一位的,不学,则无法获得知识,也无法知道自己的不足,也就没有完善自己的机会知道自己的不足,也就没有完善自己的机会2“教学相长教学相长”还意味着学习中的互动和交流。

      有时候,还意味着学习中的互动和交流有时候,可以采用教的方式学习比如尝试把自己的理解讲给可以采用教的方式学习比如尝试把自己的理解讲给同桌听,看看他的反应如果他能明白,可能表明你同桌听,看看他的反应如果他能明白,可能表明你确实理解透彻了;如果他仍有疑惑,可能表明你懂得确实理解透彻了;如果他仍有疑惑,可能表明你懂得理解中存在漏洞或缺陷,这时就可以理解中存在漏洞或缺陷,这时就可以“知困知困”而而“自自强强”20C类学堂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