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院士之声-肩负伟大使命,目光投向黎明.docx
16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院士之声:肩负伟大使命,目光投向黎明 报告会上,中国科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白春礼指出:我们现在正处在新科技革命的前夜科技革命在现代人类文明进展历程中占据着特殊位置,它能够塑造人类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与生产方式,变更科学技术的布局体系,牵动全球科技中心转移,推动世界现代化进展进程更重要的是,它直接影响着国家的兴衰以及国家地位在全球竞争格局中的升降第一次科技革命约莫发生在16~17世纪,其标志就是近代科学的诞生,科技革命表现为哥白尼、伽利略、牛顿力学等学说的产生其次次科技革命约莫发生在18世纪中后期,其标志就是蒸汽机与机械革命,科技革命表现为蒸汽机、纺织机、工作母机的展现第三次科技革命约莫发生于在19世纪中后期,其标志就是内燃机与电力革命,科技革命表现为内燃机、电机、电信技术的产生第四次科技革命约莫发生在19世纪中后期至20世纪中叶,其标志就是进化论、相对论、量子论、DNA双螺旋布局等理论诞生,科技革命表现为进化论、相对论、激光、量子力学、高能粒子、DNA与基因等第五次科技革命约莫发生在20世纪中后期,其标志就是电子计算机、信息网络的展现,科技革命表现为电子技术、计算机、半导体、自动化、信息网络等。
其中,英国、美国、德国、俄罗斯、日本等国家,抓住了科技革命的机遇,成为世界强国或成为兴隆国家 白春礼强调,历史深刻地说领略一个道理:科技革命对国家的兴衰具有重大影响目前,世界正处于第六次科技革命前夜,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拂晓,中国再不能与新科技革命失之交臂,务必紧密关注和紧跟世界经济科技进展的大趋势,在新的科技革命中赢得主动,第六次科技革命将是一次难得的机遇,值得科技界和全社会重视和斟酌 白春礼认为,进入21世纪以来,一些重要的科技领域发生革命性突破已经初显端倪新一轮科技革命将表现出新技术革命与新科技革命相伴、互动,多点突破的生动景象,它将既凭借现代化进程强大需求的拉动,又源于学识与技术体系内在规律的突破和创新第六次科技革命的方向很有可能得益于第五次信息科技革命的推动,在物质科学、生命科学等学科及其交错领域开发出新的空间对于复兴中华文明的宏伟事业而言,即将到来的科技革命为我国供给了一次难得的战略机遇2022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界各国纷纷将复苏梦想寄托在即将到临的新科技革命上,谁能提前判断科技革命发生的领域,举行前瞻和重点部署,谁就有可能在新一轮竞争当中抢占先机中国现代化创办是世界现代化进程的重要组成片面。
面对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我们务必实时地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战略机遇走出一条既符合科技进展内在规律,又能有效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道路,推动中国现代化的战略目标自主实现 白春礼指出,现在处于新科技革命的拂晓,挑战与机遇并存第五次科技革命中,中国是一个跟踪者,而且也是一个没有取得优良劳绩的跟踪者;第六次科技革命涉及科学和技术的深刻变革,为中国科技进展供给了难得机遇科技工身处时代潮流,肩负宏伟历史使命,理应将目光投向黎明,勇做第六次科技革命的“领头羊〞我们梦想中国科技工的名字和第六次科技革命一起载入史册,在新科技革命当中,创造一个新的中国的体系 中国工程院院士范维澄: 要重视构建公共安好的科技体系 中国工程院院士范维澄在年会期间,作了?关于公共安好科技的斟酌?的发言他认为,我们国家公共安好的概念涉及到四大方面:一是自然苦难,如地震、台风、滑坡、泥石流、森林火灾;二是事故灾难,环境生态的灾难,安好生产在各个领域的事故;三是公共卫生事情,包括食品安好、群体不明理由的疾病,包括和人类紧密相关的动物的一些疾病,像疯牛病、禽流感;四是社会安好事情,既包括了刑事案件、可怕伏击,也包括了大规模的群体事情和经济安好事情。
面对这么多的领域,如何构建公共安好的科技体系,这是公共安好科技界一向斟酌的问题 范维澄指出,目前,“政、产、学、研、用〞这五个要素,是科技界与教导界一向在研究的课题如何将这五个要素紧密结合起来,并且做到全过程紧密结合,这就需要我们作深入的斟酌 在公共安好和处置突发事情方面,我们的科技工也做了一些工作例如,“十一五〞期间,在科技部科技支撑筹划的支持下,研究了国家信息平台关键技术,其中一片面包含了对于不同类型突发事情进展的预料,关于森林火灾曼延的态势分析,把可燃物的类型、气象要素、地形要素作为输入条件,经过计算机模拟,能够得到火曼延的速度和火烧的强度,以及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这样一些根本的数据,对于森警部队灭火无疑可以起到辅佐的作用 范维澄表示,我们国家一向高度重视公共安好科技对科技部来讲,科技攻关筹划,现在的科技支撑筹划,863、973都对公共安好科技举行了部署;在国家自然基金委员会,它的管理科学部现在唯一的一个重大研究筹划,就是“分外规突发事情的应急管理研究〞;在教导部,“安好科学与工程〞经过了安好教导界的努力,历时将近30年,终究由二级学科变成了一级学科,目前这个学科是作为支撑国家公共安好科技领域的骨干学科;在工信部今年公布的?产业布局调整指导目次?中,新增了“公共安好与应急产品〞的产业类别。
这些都说明,国家在构建公共安好的科技体系上,是分外重视的但是作为政府来讲,应对突发事情,假设仅有个别的模型鲜明是很不够的,还需要举行全系统、全流程和全体系的综合集成 范维澄强调,加强公共安好和应急管理,是事关民生和国家进展的大事,所以无论是政府部门,还是企业与科教工,都理应树立起一种紧迫感,都理应树立起一种共同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 将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管理与社会人文科学结合起来,是世界各国做好公共安好和应急管理的共同趋势公共安好科技蕴含深刻而繁杂的科学技术内涵,具有顽强的生命力,这一领域的科技创新与产业进展,确定会有广阔的前景,所以我们梦想充分借鉴历史上处置类似突发事情的阅历和教训,实时掌管当前态势,预料未来苦难进展的态势和可能带来的后果我们相信,当我们学会了采取应急措施,并重视建立公共安好的科技体系之后,那么这个公共安好的科技体系,就会在我们国家应对更加重大突发事情时,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浩: 当前要迫切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 “中国单位国土面积的水资源量仅是全球平均水平的83%,人均水资源量约2100立方米,缺乏世界人均水平的1/3〞 9月21日,在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开幕式特邀报告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资源所所长王浩表示,中国正常年份缺水约500亿方,海河流域、黄河流域、辽河流域、西北和东部沿海城市等地缺水严重,缺水的范围还在曼延,当前要迫切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
王浩指出,中国面临的水资源问题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水资源供需冲突突出,二是水环境污染严重,三是水生态系统退化,四是极端和突发事情频繁水资源短缺主要理由是经济社会用水量快速增长,这是造成缺水的主因,同时也存在污染型缺水和工程型缺水的问题,北方地区水资源量衰减,加剧了缺水情势淡水生态系统功能整体呈现出‘局部改善、整体退化’的态势〞王浩说 王浩介绍,北方平原区地下水严重超采,形成多个地下水的超采区理由是经济社会用水挤占了根本生态用水,另外河流水域侵占、湿地开发等也是南方水生态退化的重要理由水环境污染,2022年全国废污水排放量达成747亿立方米,全国地表水水功能区达标率为47%,在562眼监测井中水质在四类和五类的监测井占72%,说明地下水污染的也很严重主要理由是排污量增加与水体纳污才能降低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入河排污量超过水体自净才能,这是主因;由于水量裁减和水动力学条件变化导致的水体自净才能下降也是其中因素此外,极端和突发事情的发生频率正在加大近年来,我国北方地区旱灾高发,南方多雨地区季节性干旱也日趋严重,同时突发性的水污染事情发生的频率加大主要理由两方面,一方面是气候变化,一方面是不当的人类活动影响。
国家始终高度重视水资源问题应对和安好保障体系的创办,全国现状供水才能超过7000亿立方米,占全球7%左右的水资源量,支撑着全球22%的人口和超过10%的经济进展速度今年国家发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与进展的抉择?,召开了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确定了水资源问题应对策略 王浩强调,水资源的安好保障战略有赖于四个片面的协同:水资源合理配置与安好供应、节水型社会创办、水生态环境养护与修复、水资源应急风险管理,这就是国家水资源安好保障战略的框架他认为,今后我国水资源科学技术要面向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需求,着力构建流域“自然—社会〞二元水循环模拟与调控的科学技术体系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将其定位为“加快转变经济进展方式的战略举措〞;制定四项制度,即用水总量操纵制度、用水效率操纵制度、水功能区限制纳污制度、管理责任与考核制度;涉及到水资源管理的三大领域:水资源配置、水资源俭约、水资源养护这是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体系的构架,包括目标体系、制度体系、考核体系,也包括保障和支撑体系协调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务必积极推进节水防污型社会创办,当前最迫切的工作是要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
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马佐平: 中国集成电路产业迎来新契机 “中国集成电路〔IC〕产业将迎来新的契机,那就是相变存储器〔PCM〕,它将会使中国成为世界IC王国〞 9月21日,美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耶鲁大学教授马佐平在中国科协年会特邀报告会上分析世界IC产业进展趋势,在所谓的“硅器时代〞,他认为中国IC产业进展急速,未来进展前景广阔 在特邀报告会上,马佐平提出在石器时代、铜器时代、铁器时代之后,人类自20世纪开头进入“硅器时代〞他说,从历史上来看,哪一种器件对我们生活方式影响最大就把它归纳成某种时代,用这种衡量标准,现在是“硅器时代〞因此,对于年轻科技工或学生来说,他建议未来的工作领域是进入有关硅器的领域 目前,电子是多数兴隆国家最大的产业,并且是最急速进展的产业在世界各产业的销售额中,电子工业在多年以前就超过了汽车工业,集成电路也在几年前超过钢铁工业,而且它的成长率更快 马佐平介绍,当前中国IC市场有三个特点:一是市场规模世界第一,二是增长速度世界第一,三是IC外贸逆差国内第一目前,中国仅能自给IC需求的20%他认为,中国IC产业的契机是相变存储器〔PCM〕,它将彻底变更芯片设计布局,也是全新的惟一可量产的存储器。
与闪存存储器相比,PCM较快速,稳当性高,体积小,且较省电未来十年,PCM将取代闪存的一大片面中国没有传统存储器的包袱,国际半导体大厂商,不会轻易采用新技术取代原有的技术,而相变存储器能给中国IC产业带来进展契机,使中国成为世界IC王国 马佐平1945年11月生于甘肃省兰州市,1974年获得美国耶鲁大学博士学位他凭借在研发“互补性氧化金属半导体〞闸介极科技方面的付出,成为美国半导体微电子科技领域的权威2022年选中为美国工程院院士,2022年选中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目前,马佐平正领导着新一代存储设备的研发 中国工程院院士曹湘洪: 我国炼油及石化工业面临挑战梦想天津成为全国节能的模范 中国工程院院士曹湘洪在中国科协年会专题论坛上,作了?中国炼油及石化工业未来之路?的报告他在报告中说:“2022年,我国石油进口依存度已超过55%,2022年有可能超过65%,2030年或将超过70%〞 曹湘洪院士认为,我国的炼油工业正面临着挑战一是原油资源短缺,这是我国炼油工业在进展过程中所要面临的最大挑战据全国新一轮油气资源评价结果显示:我国的石油地质资源量为895亿吨到2022年,我国累计探明石油储量为302.5亿吨;未来20~25年,我国平均每年可新增探明储量1.8亿~2.0亿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