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针灸推拿科痹症(双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doc
5页针灸推拿科痹症(双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一、 定义痹症是由于风、寒、湿、热等邪气闭阻经络,影响血气运行,导致肢体筋骨、关节、肌肉等处发生疼痛、重着、酸楚麻木,或关节屈伸不理、僵硬、肿大、变行等症状的一种疾病,包括西医学中急性风湿性关节炎、风湿热、类风湿关节炎等二、 诊断依据1、 临床表现为肢体关节肌肉疼痛,屈伸不利,或疼痛游走不定,甚至关节剧痛,肿大、强硬、变行2、 发病及病情的轻重长与劳累以及季节、气候的寒冷潮湿等天气变化有关,某些痹症的发生和加重可与饮食不当有关3、 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不同年龄的发病于基本的类型有一定的关系三、 辩证分型1、 风寒湿痹(1) 行痹:肢体关节、肌肉疼痛酸楚,屈伸不利,可涉及肢体多个关节,疼痛呈游走性,初起可见恶风、发热等表证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缓2) 痛痹:肢体关机疼痛,痛势较剧,部位固定,遇寒则痛甚,得热则痛缓,关节屈伸不利,局部皮肤或有寒冷感舌质淡,舌苔薄白,脉弦紧3) 着痹:肢体关节肌肉酸楚、重着、疼痛,肿胀散漫,关节活动不利,肌肤麻木不仁舌质淡,舌苔白腻,脉濡缓2、 风湿热痹:游走性关节疼痛,可涉及一个活多个关节,活动不便,局部烧热红肿,痛不可触,得冷则舒,可有皮下结节或红斑,常伴有发热、恶风、汗出、口渴、烦躁不安等全身症状。
舌质红,舌苔黄活黄腻,脉滑数活浮数3、 痰瘀痹阻:痹阻日久,肌肉关节刺痛,固定不移,活关节肌肤紫暗、肿胀,按之较硬,肢体玩麻活重着,活关节僵硬变性,屈伸不利,舌质紫暗活有瘀斑,舌苔白腻,脉弦涩4、 肝肾两虚:痹症日久不愈,关节屈伸不利,肌肉瘦削,腰膝酸软,舌质淡红,舌苔薄白活少津,脉沉细弱活细数四、 入院指征1、 痹征初发,应积极治疗,防止病邪传变2、 痹征日久不愈者五、 治疗常规(一)1、平素应注意防风、防寒、防潮、避免居暑湿之地;2、平时应注意生活调摄,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有助于提高机体对病邪的抵御能力3、病情较重者应卧床休息,长期卧床者,既要保持病人肢体的功能性,有助于关节功能恢复二)辩证论治1、风寒湿痹(1)行痹治法:祛风通络,散寒除湿方药:防风汤加减 防风、麻黄、桂枝、葛根、当归、茯苓、生姜、大枣、甘草(2)痛不治法:散寒通络,祛风除湿方药:乌头汤加减制川乌、麻黄、芍药、甘草、黄芪、蜂蜜(3)着痹治法:除湿通络,祛风散寒方药:薏米仁汤加减薏米仁、苍术、羌活、独活、防风、麻黄、桂枝、当归、川芎、制川乌、甘草2、风湿热痹治法:清热通络,祛风除湿方药:白虎加桂枝汤蠲痹汤加减石膏、知母、黄柏、连翘、桂枝、防己、杏仁、薏米仁、滑石、赤小豆、蚕砂3、 痰瘀痹阻证治法:化痰行谈,蠲痹通络。
方药:双合汤加减桃仁、红花、当归、川芎、白芍、茯苓、半夏、陈皮、白芥子、竹沥、姜汁4、 肝肾两虚证治法:培补肝肾,舒筋止痛方药:补血荣筋丸加减熟地黄、肉苁蓉、五味子、鹿茸、菟丝子、牛膝、杜仲、桑寄生、天麻、木瓜 (三)特色治疗 本证治疗以驱邪通络为基本原则,分别配以祛风、散寒、胜湿、清热、化痰;久痹正虚者,补肝肾,易气血1、 针刺疗法:肩部去取肩髃,肩贞;肘部取曲池、尺泽;腕部取外关、阳池、阳溪;指关节取后溪、八邪;髋关节取环跳、居髎、阳陵泉;膝关节取内外溪眼、鹤顶、足三里、溪阳关、阴陵泉、阳陵泉;踝关节取解溪、丘墟、昆仑每日交替取一定数量腧穴上电针,根据辩证选择波形,留针30分钟,每日一次2、 灸法:根据部位艾箱,每次20-30分钟每日一次3、 拔罐:适量,每次5分钟,每日一次4、 中频脉冲电治疗:患者适当部位,每次30分钟,每日一次5、 推拿:每个部位30分钟,每日一次6、 熏蒸:每次30分钟,每日一次7、 刮痧:每个部位,3日一次8、 TDP照射:局部,每次30分钟,每日一次六、 难点分析:1、 痛痹久延,阳气衰惫,配关元、肾俞以益火之源,振奋阳气而驱除寒邪。
2、 着痹取商丘、足三里是因水湿停留必先由中土不运,脾主四肢,运脾为治湿之本,取之以健运脾胃而化湿七、 康复指导1、 本病易复发,注意防风、寒、潮、,避居暑湿之地2、 加强护理及功能体育锻炼,增强体质3、 不适随诊八、 疗效评定标准 好转:(1)重者:生活可自理 (2)可从事一般日常生活劳动 (3)轻者可正常生活可自理 未愈:症状无明显改善及加重九、 住院天数住院天数可在2-4周十、 住院费用费用在2500-3000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