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2年普明寺(共4篇).docx

19页
  • 卖家[上传人]:lj157****0132
  • 文档编号:263592062
  • 上传时间:2022-03-09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2.35KB
  • / 1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022年普明寺(共4篇)普明寺(一):《洛阳牡丹记》的语法现象归纳!小女子才疏学浅,未曾参透其中奇妙,恭请诸位高手赐教,小女谢过诸位了!  (1)牡丹出丹州、延州,东出青州,南亦出越州,而出洛阳者今为天下第一.洛阳所谓丹州花、延州红、青州红者,皆彼土之尤杰者.然来洛阳,才得备众花之一种,列第不出三已下,不能独立与洛花敌.而越之花以远罕识,不见齿;然虽越人,亦不敢自誉,以与洛花争高下.是洛阳者,是天下之第一也.  语法现象: 被动句 不见齿 已 :同以  翻译:  牡丹产于丹州、延州,往东则有青州,南面的越州也产牡丹.而洛阳的牡丹,现在是天下第一.洛阳所说的丹州花、延州红、青州红等等,都是那些地方培植最好的品种,可是到了洛阳,这些花才不过充得上众多牡丹中的一种,排列次序,不会超出三等以下的范围,哪一种也不能与洛阳牡丹分庭抗礼.而越州牡丹因产地远,很少见,当然更不为人所重视,而即便是越州人也不敢自夸,拿来和洛阳牡丹一争高下.这样洛阳牡丹就稳稳地享有了天下第一的美誉.  (2)洛阳亦有黄芍药、绯桃、瑞莲、千叶李、红郁李之类,皆不减它出者.而洛阳人不甚惜,谓之果子花,曰某花某花,至牡丹则不名,直曰花.其意谓天下真花独牡丹,其名之著,不假曰牡丹而可知也.其爱重之如此.  注释:减:不及  翻译:  洛阳的花也有黄芍药、绯桃、瑞莲、千叶李、红郁李之类,都不比其他地方出产的差,但洛阳人并不特殊看重,称为果子花,或叫什么花什么花,而到牡丹则不称名称,就干脆叫“花”.这意思就是说天下真正的花就洛阳牡丹一种,它的名声无人不知,不借称说牡丹的名称就知道说的是它.洛阳人对洛阳牡丹的爱就重到了这种程度.  (3)说者多言洛阳于三河间,古善地,昔周公以尺寸考日出没,测知寒暑风雨乖与顺于此.此盖天地之中,草木之华得中气之和者多,故独与它方异.予甚以为不然.夫洛阳于周全部之土,四方入贡道里均,乃九州之中.在天地昆仑磅礴之间,未必中也;又况天地之和气,宜遍被四方上下,不宜限其中以自私.  翻译:  说(洛阳牡丹之所以特殊好的缘由)的人大都认为洛阳处于三河之间,自古就是善地,古时候周公凭借精密计量考察太阳的出没,在这里测知寒暑改变与风雨调顺与不调顺的规律,因而这里是天地的中心,草木开花得到天地中正平和之气最多,所以洛阳牡丹独与其他地方不同.我对这种说法很不以为然.洛阳在周朝所拥有的地域里,四方诸侯来纳贡,道里远近差不太多,是九州的中心,可是在广阔无比的天地之间,洛阳未必处在正中.又何况天地平和之气,应当是遍布四方上下的,不应是局限在某一地区之中而偏私于谁的.  (4)夫中与和者,有常之气,其推于物也,亦宜为有常之形.物之常者,不甚美亦不甚恶.及元气之病也,美恶隔并而不相和入.故物有极美与极恶者,皆得于气之偏也.花之钟其美,与夫瘿木拥肿之钟其恶,丑好虽异,而得一气之偏病则均.  注释 瘿 (yǐng)瘤子  翻译:  所谓中正平和,是一种普遍、一般之气,它推及到各类事物,这些事物也应是普遍、一般的形态.事物的一般形态,是不甚美也不甚恶.到了事物内在之气出了问题,美与恶两种因素的正常转换被阻隔,就导致事物呈现极美与极恶的不同形态,这都是缘于内在之气偏离平和.花卉集中地表现美,瘤子肿块集中地表现恶,在丑与好方面虽然很不相同,但都缘于内在之气偏离常态,这点却是一样的.  (5)牡丹之名,或以氏,或以州,或以地,或以色,或旌其所异者而志之.姚黄、牛黄、左花、魏花,以姓著;青州、丹州、延州红,以州著;绿叶、粗叶寿安、潜溪绯,以地著;一擫红、鹤翎红、朱砂红、玉板白、多叶紫、甘草黄,以色著;献来红、添色红、九蕊真珠、鹿胎花、倒晕檀心、莲花萼、一百五、叶底紫,皆志其异者.  注释:擫(yè)名 命名(动词)  翻译:  牡丹花的命名,或用姓氏,或用州县,或用地区,或用颜色,或显示其作为标记的某种特色.姚黄、牛黄、左花、魏花,是以培植者的姓氏命名;青州、丹州、延州红,是以所产州县命名;绿叶、粗叶寿安、潜溪绯,是以产地命名;一擫红、鹤翎红、朱砂红、玉板白、多叶紫、甘草黄,是以颜色命名;献来红、添色红、九蕊真珠、鹿胎花、倒晕檀心、莲花萼、一百五、叶底紫,都是标记其某种特色.  (6)姚黄者,千叶黄花,出于民姚氏家.此花之出,于今未十年.姚氏居白司马坡,其地属河阳,然花不传河阳,传洛阳.亦不甚多,一岁不过数朵.  翻译:  叫做“姚黄”的,特点是千叶黄花,出于民间姚氏之家.这种牡丹问世,到今日不到十年.姚氏住在白司马坡,那地方属河阳地区,但这种花不在河阳流传,却在洛阳流传.洛阳流传的也不多,一年不过几朵而已.  (7)魏家花者,千叶肉红花,出于魏相仁溥家.始樵者于寿安山中见之,斫以卖魏氏.魏氏池馆甚大,传者云:此花初出时,人有欲阅者,人税十数钱,乃得登舟渡池至花所,魏氏日收十数缗.其后破亡,鬻其园,今普明寺后林池,乃其地,寺僧耕之以植桑麦.花传民家甚多,人有数其叶者,云至七百叶.钱思公尝曰:“人谓牡丹花王,今姚黄真可为‘王’,而魏花乃‘后’也.”  注释:缗(mǐn)一千个钱称一缗,鬻(yù)卖  翻译:  魏家的花,是千叶肉红花,出于当过宰相的魏仁溥家.起初是樵夫在寿安山中发觉这种牡丹花,后砍下来卖给魏家.魏家池塘馆阁甚大,据说这种牡丹初面世时,有想去看一眼的,每人得交十数钱,才让登舟渡池到养花的地方去看,魏家每天可收到上万钱.后来魏家破亡,卖掉了那个园子.现在普明寺后的林木池塘就是魏家养花的地方.寺僧在那里耕作,来植桑种麦.这种牡丹流传到老百姓家的许多.有数过花瓣的,说一朵多到七百叶.钱思公曾说:“人们说牡丹是花中之王,现在千叶姚黄真可以算作‘王’了,而魏花是‘后’.”  (8)牡丹初不载文字,唯以药载《本草》.然于花中不为高第,与荆棘无异.土人皆取以为薪.自唐则天以后,洛阳牡丹始盛,然未闻有以名著者.如沈、宋、元、白之流,皆善咏花草,计有若今之异者,彼必形于篇咏,而寂无传焉.唯刘梦得有《咏鱼朝恩宅牡丹诗》,但云“一丛千万朵”而已,亦不云其美且异也.谢灵运言永嘉竹间水际多牡丹,今越花不及洛阳甚远,是洛花自古未有若今之盛也.  注释:白居易有《惜牡丹》诗说:“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季节动京城.”(刘禹锡《赏牡丹》)元稹诗说:“可怜颜色经年别,收取朱阑一片红.”唐朝人并不是忽视牡丹,南宋洪迈在《容斋随笔》已经指出欧阳修的片面之处.  翻译:  牡丹花最早不见于文字记载,只作为药记载在《神农本草经》上,但在花里面没有很高地位,与荆棘没大差别,当地人砍来当柴火用.自唐代武则天以后,洛阳牡丹起先兴盛,但还没有凭特别名目著称的.唐代如沈佺期、宋之问、元稹、白居易等人都擅长吟咏花草,推想如有像今日这种独具特色的牡丹,那么他们肯定会在诗作中予以表现,可是他们并没有这类诗作流传.只是刘梦得有《咏鱼朝恩宅牡丹诗》一诗,但也只写“一丛千万朵”而已,也没有写出什么美而且特异的地方.谢灵运说永嘉竹林中、水流边牡丹许多,但现在看到南方的牡丹比洛阳的差得很远,这足以说明洛阳牡丹自古以来没有像现在这般兴盛过.  (9)洛阳之俗,大抵好花.春时城中无贵贱皆插花,虽负担者亦然.花开时,士庶竞为游遨,往往于古寺废宅有池台处为市,井张幄帟,笙歌之声相闻.最盛于月陂堤、张家园、棠棣坊、长寿寺、东街与郭令宅,至花落乃罢.  翻译:  洛阳百姓的习俗,是大多喜爱花,一到春天,城里不分贵贱都要插花,即便是挑担子卖苦力的也不例外.花开的时候,士大夫和一般百姓都争着游春赏花.往往在有亭台池塘的古庙或废宅处,形成临时街市,搭上帐幕,笙歌之声远近相闻.最喧闹的要数月陂堤、张家园、棠棣坊、长寿寺、东街与郭令宅等几处.要到花落,街市才会撤掉.  (10)洛阳至东京六驿,旧不进花.自今徐州李相迪为留守时始进御.岁遣衙校一员,乘驿马,一日一夕至京师.所进不过姚黄,魏花三数朵.以菜叶实竹笼子藉覆之,使立刻不动摇,以蜡封花蒂,乃数日不落.  翻译:  洛阳到东京有六个驿站,原先洛阳并不向京城进献牡丹花.自徐州李相迪任“留守”时,才起先向东京进献牡丹.每年派衙校一员,乘驿马,一天一夜赶到东京.所进献的不过是姚黄、魏花三数朵.用菜叶把竹笼子里面垫好、盖好,使花在驿立刻不动摇,用蜡把花蒂封好,就可让花几日不落.  (11)大抵洛人家家有花,而少大树者,盖其不接则不佳.春初时,洛人于寿安山中斫小栽子卖城中,谓之山篦子.人家治地为畦塍种之,至秋乃接.接花工尤著者,谓之门园子.豪家无不邀之.姚黄一接头直钱五千.秋时立契买之.至春见花乃归其直.洛人甚惜此花,不欲传,有权贵求其接头者,或以汤中蘸杀与之.魏花初出时接头亦钱五千,今尚直一千.  注释:畦塍(chéng)塍,田间土埂.直同值.  翻译:  一般洛阳人家家有牡丹,而很少有大树的,缘由是牡丹要嫁接才好,不嫁接品种会退化.初春时,洛阳人到寿安山中砍小枝子到城里卖,称小枝子为山篦子.人们在家里把园中土地整成一小块一小块的,栽下去,到秋天才嫁接.精通嫁接的工人,被称作“门园子”,有钱人家都要邀请这样的人.姚黄一个接头值到五千钱,秋天时立下契约买定,嫁接好,到春天见到开花才付给工钱.洛阳人特疼惜这种花,不情愿公开其中的技术隐私,有位权贵想买姚黄接头(了解其中隐私),有人于是用开水把接头烫死卖给那位权贵.魏花起初一个接头也要值到五千钱,现在也还值一千钱.普明寺(二):洛阳牡丹记节选翻译牡丹出丹州、延州,东出青州,南亦出越州.而出洛阳者,今为天下第一. 洛阳所谓丹州花、延州红、青州红者,皆彼土之尤杰者.然来洛阳,才得备众花 之一种,列第不出三,已下不能独立与洛花敌.而越之花以远,罕识不见齿然, 虽越人亦不敢自誉以与洛花争高下.是洛阳者,是天下之第一也.洛阳亦有黄芍 药、绯桃、瑞莲、千叶李、红郁李之类,皆不减他出者.而洛阳人不甚惜,谓之 果子花曰某花(云云),至牡丹则不名直曰花.其意谓天下真花独牡丹,其名之著, 不假曰牡丹而可知也.其爱重之如此.说者多言洛阳于三河间古善地,昔周公以 尺寸考日出没,测知寒暑风雨乖与顺于此.此盖天地之中,草木之华得中气之和 者多,故独与他方异.予甚以为不然.夫洛阳于周全部之土,四方入贡道里均, 乃九州之中.在天地昆仑旁礴之间,未必中也!又况四方上下, 不宜限其中以自私.所谓和者,有常之气,其推于物也,亦宜为有常之形.物之 常者,不甚美,亦不甚恶.及元气之病也,美恶隔并而不相和入.故物有极美与 极恶者,皆得于气之偏也.花之钟其美,与夫瘿木拥肿之钟其恶,丑好虽异,而 得一气之偏病则均.洛阳城围数十里,而诸县之花莫及城中者,出其境则不行植 焉.岂又偏气之美者,独聚此数十里之地乎?此又天地之大不行考也.已凡物不常 有而为害乎人者曰灾,不常有而徒可怪骇不为害者曰妖.语曰:天反时为灾,地 反时为妖.此亦草木之妖而万物之一怪也.然比夫瘿木拥肿者,窃独钟其美而见 幸于人焉.余在洛阳四见春天:圣九年三月始至洛,其至也晚,见其晚者;明 年,会与友人梅圣俞游嵩山少室缑氏岭、石唐山紫云洞,既还不及见;又明年, 有悼亡之戚,不暇见;又明年,以留守推官,岁满解去,只见其蚤者,是未尝见 其极盛时.然目之所瞩,已不胜其丽焉.余居府中时,尝谒钱思公于双桂楼下, 见一小屏立坐后,细书字满其上.思公指之曰:“欲作花品,此是牡丹名,凡九 十馀种.”余时不暇读之.然余所经见,而今人多称者才三十余种,不知思公何 从而得之多也?计其馀虽出名而不著,未必佳也.故今所录,但取其特著者而次 第之: 姚黄 魏花 绿叶寿女 鞓红(亦曰青州红) 牛家黄 潜溪绯 左花 献来红 叶底紫 鹤翎红 添色红 倒晕檀心 朱砂红 九蕊真珠 延州红 多叶紫 粗叶寿安 丹州红 莲花萼 一百五 鹿胎花 甘草黄 一擫红 玉板白 《洛阳牡丹记》译文 牡丹产于丹州、延州,往东则有青州,南面的越州也产牡丹.而洛阳的牡丹,现在是天下第一.洛阳所说的的丹州花、延州红、青州红等等,都是那些地方培植的最好的品种,可是到了洛阳,这些花才不过充得上众多牡丹中的一种,排列次序,不会超出三等。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