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中药农药留及其检测技术课件.ppt

39页
  • 卖家[上传人]:m****
  • 文档编号:590747638
  • 上传时间:2024-09-15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1.55MB
  • / 3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中药农药残留及其检测技术中药农药残留及其检测技术 农药残留n农药使用后残存于生物体、农副产品和环境中的微量农药原体、有毒代谢物、降解物和杂质的总称 n中药材作为一种特殊食品为患者及体弱者长期服用,如果中药材中的农药残留超过允许的标准,将直接损害人体健康,因此有必要规定中药中农药残留的限量n我国的中药及其制品屡有因农药残留超标等因素而影响其进入国际市场,是制约中药走向世界的“瓶颈”之一 农药的种类n按防治对象分: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杀鼠剂,杀线虫剂,杀螨剂等n按化学结构分:有机氯类,有机磷类,有机氮类,拟除虫菊酯类,无机盐类等 有机氯农药n六六六(BHC)、 滴滴涕(DDT)、五氯硝基苯(PCNB)、艾试剂(Aldrin)、狄试剂、氯丹、毒杀芬等; n属于神经毒物和实质脏器毒物,可致癌,容易在脂肪中蓄积,造成慢性中毒;n残留量大,毒性大,污染性强 ,导致严重的全球性环境污染,我国20世纪50-70年代曾广泛使用,1983年起停止生产,1984年起禁止使用;n化学性质稳定,半衰期很长,降解速度很慢,中药材中有机氯农药检出率仍然很高;n中国药典 2000 年版已记载了有机氯农药的测定方法及限量。

      有机磷农药 n敌敌畏、 敌百虫、 乐果、 内吸磷、 对硫磷、马拉硫磷、 氯硫磷等;n可抑制体内乙酰胆碱酯酶,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紊乱,对人、畜的毒性较大;n化学性质不稳定,不易长期残留,因此已取代有机氯农药,长期大量使用 有机氮农药 n氨基甲酸酯类:西维因、 光百威、 速灭威等;n抑制体内乙酰胆碱酯酶,类似有机磷作用,但毒性较低;n施用后短时间内可降解,但代谢物通常有相同或更强的活性;n由于抗有机磷农药的昆虫品种日益增多,此类农药的用量逐年增加 拟除虫菊酯类n模拟天然除虫菊素,由人工合成的广谱杀虫剂,常用的有丙烯菊酯、氯菊酯、氯戊菊酯等;n用量低,药效好,对温血动物毒性小,目前应用广泛;n化学结构包含多个光学和立体异构体,异构体的生物活性不同,质量控制和残留调查中通常要求测定总酯和最具生物活性的异构体的含量 中药农药污染的途径n在栽培过程中喷洒农药;n已禁止使用的农药在环境中长期残留,被药材植株摄取;n在储藏、加工等过程中受农药污染 中药农药残留的分布特点n中药农药残留污染具有普遍性 ,由于环境污染,野生药材中也可检测到农药残留,残留量比种植药材低;n随不同的药材产地、药用部位和农药种类而异;n中成药中农药残留量一般较低,烧煮、水提取可降低农药残留量。

      n中药农药残留不易发生急性中毒,但蓄积导致慢性中毒不可忽视 中药中残留农药的去除n水洗法n是用清水或水蒸气等对中药材进行清洗,去除残留农药适用于污染植株表面及鲜品中药材的水溶性农药,对于易进入药材内部的绝大多数的脂溶性农药则效果较差 炮制法n将中药材在适当的设备中加热至适当的温度,在不破坏中药材中有效成分的前提下,使中药材中的残留农药降解为无害的物质n此法适用于去除降解温度不太高的农药 超临界 CO2流体萃取法n超临界 CO2流体萃取法能耗低、无环境污染,操作条件温和,适合于处理热敏性物质超临界CO2流体对脂溶性农药溶解度较大,既能去除中药材中残留农药,又不会使中药材的有效成分损失过多 中药农药残留的检测n残留农药的提取和净化n农药残留的分析方法 残留农药的提取和净化n提取:将痕量的残留农药从样品中分离出来n净化:提取、富集后除去干扰物质 提取方法n索氏提取法n超声提取法n微波辅助提取法(MAE)n超临界流体萃取法(SFE) 提取溶剂的选择n纯度:农药残留分析中所应用的溶剂较特殊,必须经过处理并在色谱条件下检验不含杂质峰(重蒸法)n极性:相似相溶原理,极性小的农药应选择低极性溶剂提取,如BHC、DDT等应选用石油醚、正己烷等溶剂;极性相对较强的农药,如有机磷、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应选择二氯甲烷、乙酸乙酯、丙酮等溶剂。

      净化方法n磺化法:用硫酸处理,消除干扰物质,基本适用于各种药材和中成药,适用于耐硫酸处理的有机氯等农药残留样品的净化预处理nFlorisil小柱法:以Florisil硅土为填料作成色谱柱,以二氯甲烷-石油醚洗脱,色谱分离条件温和,可以处理对硫酸敏感的残留农药,但对不同药材,由于干扰物质不同,需调整洗脱溶剂配比,有时需几次过柱或在柱上加少量活性炭才能除去色素及其它干扰物 固相萃取法(SPE)n微型柱色谱方法,萃取、富集、净化一步完成,有商品化的自动固相萃取装置 nSPE与液液萃取相比可以节省时间和溶剂约90%,避免液液萃取中乳化现象的产生;n根据柱填料大体可分为吸附型(如硅胶、大孔吸附树脂等)、分配型(C8、C18、苯基柱等)和离子交换型 SPESPME固相微萃取(SPME)n细石英纤维(170μm)上涂布一层固定相 (吸附剂),将纤维插入水溶液样品中,水中分析物分配到固定相上,取出纤维插入气相色谱仪进行分析,取样、提取、浓缩、进样是一个步骤,全过程无需溶剂n现在SPME有现成的商品化装置供应 农药残留的分析方法n对于农药残留不明的中药样品,一般可测定总有机氯量和总有机磷量,施用过已知农药的中药样品,可用色谱法测定农药残留。

      Ø总氯量的测定Ø薄层色谱法Ø气相色谱法Ø高效液相色谱法 l提取:取供试品细粉适量,加约10倍量的乙腈-水 (65 : 35),高速搅拌后过滤,取滤液用石油 醚(30-60℃)萃取出农药l有机氯转化为无机氯:浓缩萃取液后滴加于不含氯 的滤纸上,待溶剂挥干,氧瓶燃烧法燃烧破坏l测定:于460nm波长处测吸收度,计算总氯量l反应:无机氯吸收入水中,取吸收液,加入硫氰酸汞 试液,再加入硫酸铁铵溶液,生成硫氰酸铁配 位离子 2Cl- + Hg(SCN)2 → HgCl2 + 2SCN- 6SCN- + Fe3+ → [Fe(SCN)6]3- (红色)总氯量的测定 是对农药残留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最常用的方法以气体作为流动相,按柱色谱形式进行分离的色谱法 气相色谱法 Gas Chromatography (GC) 气相色谱法的特点n优点:Ø分离效能好,高灵敏度,强选择性,Ø分析速度快,样品用量少,应用广泛;n缺点:Ø不适于分析挥发性小的样品,能分析约20%的有机物。

      气相色谱法的一般流程气相色谱法的一般流程1.1.气路系统气路系统 2.2.进样系统进样系统 3.3.色谱柱系统色谱柱系统 4.4.检测系统检测系统 5.5.控制和处理系控制和处理系统统 n载气Ø常用载气(流动相) : N2,H2,Hen进样系统Ø 直接进样Ø 顶空进样:静态顶空,动态顶空 色谱柱n填充柱,在管内充满细颗粒的填充物,柱的内径为2-4mm,长度1-10mn毛细管柱,内径0.1-1mm的色谱柱,柱长几十米 内壁涂固定液(固定相)柱管常为弹性熔融石英毛细管分开管型和填充型毛细管柱 capillary column 固定液的分类n化学分类法Ø烃类、硅氧烷类、聚醇类、聚酯类等n极性分类法Ø非极性:甲基硅氧烷(SE-30)Ø中等极性:中苯基甲基硅氧烷(OV-17)Ø极性(氢键型):聚乙二醇20000 (PEG -20M)n农药残留分析多以硅氧烷类为固定液,如OV-17,OV-21,SE-30,SE-54等 氢焰离子化检测器(FID)电子捕获检测器(ECD)火焰光度检测器(硫磷检测器)(FPD)热离子检测器(氮磷检测器)(NPD)光电离检测器(PID)热导检测器(TCD)检测器 中药农药残留检测中检测器的选用n电子捕获检测器(ECD):有机氯、有机氮农药n火焰光度检测器(硫磷检测器)(FPD):有机磷农药n热离子检测器(氮磷检测器)(NPD):有机磷、有机氮农药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用于中药农药残留检测n近年来GC-MS联用技术成为农药残留分析中的常用方法,可检测多类农药,提供所测定农药的结构信息,特别在农药代谢物、降解物的检测和多残留检测等方面具有突出优点。

      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IX Q 农药残留量测定法n有机氯类农药残留量测定ØGC色谱条件Ø弹性石英毛细管柱(30m×0.32mm×0.25μm)SE-54或DB-1701,63Ni- ECD电子捕获检测器……n测定9种有机氯农药残留量ØBHC(α-BHC,β-BHC,γ-BHC,δ-BHC),ØDDT(PP’-DDE、PP’-DDD、OP’-DDT、PP’-DDT),五氯硝基苯(PCNB) 有机磷类农药残留量测定nGC色谱条件Ø弹性石英毛细管柱(30m×0.32mm×0.25μm)DB-17MS或HP-5,氮磷检测器(NPD)……n测定12种有机磷农药残留量Ø对硫磷,甲基对硫磷,乐果,氧化乐果,甲胺磷,乙酰甲胺磷,久效磷,二嗪农,乙硫磷,马拉硫磷,杀扑磷,敌敌畏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量测定nGC色谱条件Ø弹性石英毛细管柱(30m×0.32mm×0.25um)SE-54或DB-5,63Ni- ECD电子捕获检测器……n测定3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量Ø氯氰菊酯,溴氰菊酯,氯戊菊酯 中药农药残留的限量n《中国药典》2005年版规定,以甘草和黄芪为例,有机氯类农药残留量:Ø六六六(总BHC)不得超过千万分之二Ø滴滴涕(总DDT)不得超过千万分之二Ø五氯硝基苯(PCNB)不得超过千万分之一 结 语n开展中药材无污染新技术的研究,加速绿色中药材的生产,是提高中药质量的重要环节。

      包括种植基地应选择农药污染少的地带,种植期间应合理施用农药,药材炮制、贮存过程也应规范管理;n农药残留检测标准应科学化、仪器化、与国际接轨,为中药及其制剂的出口创造方便条件 主要参考文献主要参考文献主要参考文献主要参考文献[1]《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2] 李美发主编. 分析化学 (第6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 胡昌勤编著. 药物残留溶剂分析.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4] 王冬, 关宏峰, 刘晓秋. 中药中重金属和残留农药去除方法研究进展 [J].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09,26(2):152.[5] 何佩雯, 赵海誉, 杜钢, 王一涛. 气相色谱技术在中药农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0,16(2):126. 谢谢大家!谢谢大家!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