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3篇(小学数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docx
5页2022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3篇(小学数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下面是小编分享的2022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3篇(小学数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欢迎参阅2022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1 教学内容: 课本P13~14页,例1、例2及练习三中相应的习题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与实践活动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2、让学生充沛经历“平均分〞的过程,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初步形成“平均分〞的表象 3、引导学生感受“平均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掌握平均分的含义,办法 教学难点: 掌握平均分的办法 教学准备: 各种食物假设干、实物投影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生成问题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些小礼物老师要送给你们请动手把糖果分给小组里的每一位同学,要求把糖果分完每一组的糖果的数量不相同) 二、探索交流 解决问题(一)探究例1 1、各小组动手操作 各小组汇报情况,教师板书 2、察看问题(1)请小朋友察看各小组分的结果,你发现了什么《(2)学生察看汇报3)从察看中我们发现有些组分的同样多,你们能给这样的分法取个适宜的名称吗《(4)学生自己取名。
二)出示课题(1)小朋友取的名称都很好,这些在数学上我们把每份分的同样多叫作平均分板书课题)(2)小朋友再说说刚刚哪些组是平均分,哪些组不是平均分3)刚刚不是平均分的小组你们有什么方法使它平均分《(4)学生交流、汇报(三)教学例2:把15个橘子平均分成5份,怎样分《有几种分法《(1)论分配计划2)各小组动手分一分3)学生汇报分法 A把15个橘子先每个盘子放1个,又在每个盘子放1个,再在每个盘子放1个,也就是一个一个地分,每份分得3个橘子 B先每个盘子放2个,又在每个盘子放放1个,每份分得 3个橘子这样分快些 C在每个盘子放3个,刚好分得每份3个橘子,这样分更快些 D刚刚同学们通过不同的办法,把15个橘子分成5份,每份都是3个橘子这就是把15个橘子平均分5份,每份有3个4)你喜欢哪种分法《为什么《 三、稳固应用 内化提高 1、 分一分:把8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每份应是多少根《(学生动手分一分) 2、 完成课本第14页的做一做,把12瓶矿泉水平均分成3份让学生圈一圈,并说出自己的分法) 3、练习三第2题1)肯定第二种分法是合乎题义的分法2)引导学生察看第3种分法是不是平均分《要使它合乎题意应该怎样做《(3)学生交流讨论汇报。
4、实践活动:插花活动 5、列举生活中平均分的实例 四、回忆整理 反思提升 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想法和收获《2022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2 教学目标: 1、用丰盛、生动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稳固用乘法宽口径求商 2、经历探索乘、除法算式之间的关系,了解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思路 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了解、尝试不同的算法,体会用乘法口诀求商的优点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合理选择计算办法的能力 教法: 实践探索法和演绎概括法加强直观教学的同时,注重从具体到抽象的提升,初步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口算,说出口诀 4×2= 6×5= 2×9= 6×3= 5×5= 3×4= 2×4= 5×4= 20÷4= 35÷5= 12÷3= 10÷2= 学生口算,说出得数,并说说计算时用的是哪句口诀 2、导入新课 师:上节课我们学会了用乘法口诀求商,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用乘法口诀求商中的新知识 二、互动新授 1、谈话:同学们,王师傅包子铺今天开张了,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出例如2图)(1)谈谈你从图中得到了什么信息。
察看并收集信息) 师:每屉蒸笼装4个包子,有6屉,你知道一共有多少个包子吗《(学生答复) 教师追问:为什么用乘法计算《怎样列式《(求一共有多少个包子,表示6个4相加和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列式是:4×6=24) 师:我们在计算这道算式时用的是哪句口诀《(四六二十四)(2)教师提问:提出什么样的问题才能把这个算式转变成除法算式《 学生看图,改变题目,教师出示:一共有24个包子,每4个一屉,可以装多少屉《 怎样列式《(24÷4=6) 你是怎样想的《用的是哪句口诀《(四六二十四)(3)师:还可以怎样问《(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出示题目:一共有24个包子,可以装6屉,每屉装多少个《 怎样列式《(24÷6=4) 你是怎样想的《用的是哪句口诀《(四六二十四) 2、探究乘、除法算式之间的关系 师:察看黑板上的3道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发现的规律根据学生探讨的情况,给予积极评价并且突出强调:乘、除法间的联系,要从算式的变化和算理上理解) 教师小结:通过察看,同学们或多或少都发现了一些规律,都有4、6、24这三个数,这三个数表示的意思一样虽然4、6、24在三道算式中的意思完全一样,但条件和问题不一样,算式也就不同,请大家想一想,4、6、24在乘法算式中分别叫什么《在除法算式中又分别叫什么《很多同学也都发现了刚刚我们计算的这三道算式其中有一道乘法,两道除法,都用了哪个乘法口诀《(四六二十四)同样我们也可以说,一道乘法口诀可以写出三道算式,如“四六二十四〞:4×6=24 24÷4=6 24÷6=4 3、出示一道口诀,让学生写出三道算式。
三六十八 根据学生的交流,教师重述:一个乘法算式可以转换成两个除法算式,相应的问题可以变成求其中的一个乘数这三个数,其中两个数相乘等于一个数,反过来,两个数相除又等于另一个数 三、稳固拓展 1、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第19页“做一做〞的第1题 先让学生说一说题意,再计算计算后,同桌互相说一说,怎样想出商 2、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第19页“做一做〞的第2题 让学生察看每组中的3道题,想一想:怎样很快求出各题的商,每到题的口诀各是什么 3、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练习四〞的第5题 让学生根据小朋友加入“二人三足〞游戏的情境写出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练习时,注意让学生口述图意,提出问题,再写出算式 交流办法请学生说一说除法算式的实际含义,并说出,用哪句口诀想商根据乘法口诀想商,加深对乘、除法关系的了解 四、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你学习了哪些知识《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 这节课我们在复习用乘法口诀求商的同时,还发现了乘法和除法之间的联系,每一组算式里的三个数,其中两个数相乘等于一个数,反过来,两个数相除又等于另一个数,这就是我们过去学过的乘法算式里和除法算式里各局部之间的关系。
找到这样的关系,我们在计算除法时就可以想乘法算除法了2022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3 教学内容: P8 ~9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再探索、练习中继续积累有余数除法的试商经验 2. 提高有余数除法的能力,让学生再探索、发现中体验成功解决问题的喜悦 重点难点: 1.经历试商的过程,逐步到达熟练程度 2.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试商办法体会余数要比除数小 教具准备: 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在有余数除法里,余数一定要比( )小 二、 探索新知 1.探究试商办法1)课件显示P8“分草莓〞的画面,让学生理解题意2)55个草莓平均放在8个盘子里,每个盘子里可以放几个《还剩几个《 列算式:55÷8(3)让学生估算每盘大约放几个 小组讨论:怎么判断估计得对不对 8×7=56 比55大;8×6=48 比55小所有商64)思考::如果商是5可以吗《 如果商是5,那么会出现余数比除数大的情况,所有商不能是5,更不能是比5小的数5)讨论:怎样估计两数相除所得的商《 可以利用乘法口诀,两数相乘的积要最接近被除数,但又要比被除数小6)计算有余数除法的四个步骤:一商,二乘,三减,四比。
2、填空:P4“试一试〞订正时可以让学生口述思路过程) 三、稳固练习 P5“练一练〞的第1 ~ 5题 四、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