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PLC的台式钻床控制系统改造及其进给系统设计毕业论文绝对.docx
38页姓 名: 学 号: 指导教师: 院系(部所): 专 业: 完成日期:学校代码:10904学士学位论文基于PLC的台式钻床控制系统改造及其进给系统设计201115310333机电工程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2013年5月31日学士学位论文基于PLC的台式钻床控制系统改造及其进给系统设计201115310333机电工程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2013年5月31日姓 名:学 号:指导教师: 院系(部所): 专 业: 完成日期:摘要本文介绍的是对台式钻床的改造与设计,通过导入液压进给系统和PLC控制 系统将其改造成为自动钻床设计的过程首先是按照机床的一般设计步骤进行,然后再对进给系统和控制 系统进行具体设计设计的重点在于进给系统的设计和PLC控制系统的设计 液压系统的设计主要是根据已知的条件,来确定液压工作方案、液压泵、液压 缸结构、控制油路的设计PLC控制系统设计主要是电气控制系统硬件和软件 的设计,其中包括PLC机型的选择、I/O端口的分配、I/O硬件接线图的绘制、 PLC梯形图程序的设计最后,利用PLC可编程控制器对液压回路等进行控 制关键词:自动钻床;液压进给系统;PLCAbstractThe bench drill is the metal cutting tools in mechanical machining, this paper is transformation and design of the desktop machine, mainly through the introduction of hydraulic system and PLC control system will be transformed into the automatic drilling machine.The design process is first carried out in accordance with the general machine design steps, and then the feed system and control system were designed in details. The design focuses on the design of feed system design and PLC control system. The design of hydraulic system is based on the known conditions, to determine the design of hydraulic project, hydraulic pump, hydraulic cylinder structure, control circuit. The design of PLC control system is mainly the design of electrical control system of hardware and software, including the choice of PLC models, the IVO port assignment, IVO hardware wiring diagram, ladder diagram of PLC program design. Finally, the programmable controller of the hydraulic circuit is controlled by PLCKey words: Automatic drilling machine; Hydraulic feed system ; PLC第1章绪论 11.1研究的目的意义 11.2问题的提出、分析以及解决方案 1第2章自动钻床的总体设计方案 32. 1自动钻床的改造方案的确定 32.2执行系统的方案设计 32.2.1执行系统的功能原理设计 42. 2.2执行系统的运动规律 42. 2. 3执行系统的协调设计原则 52. 2. 4执行系统的方案评价 52. 3传动系统方案设计和原动机选择 52. 4传动系统方案设计 52.5控制方案设计 62. 6本章小结 7第3章 钻床进给系统的设计 83.1进给系统概述与分析 83.2进给系统方案图的确定 93. 3工况分析 93.4切削力的计算 103.4.1切削刀具及相关参数的选择 103. 4. 2主轴转速及钻孔时间的计算 103.4.3切削力的计算 113. 5钻床主轴设计 123.5.1主轴材料的选择 123.5.2轴的结构设计 123. 5.3 轴强度的校核 133.6进给液压系统设计 143. 6. 1负载分析 143. 6.2液压缸执行元件主要参数的确定 163. 7本章小结 22第4章自动钻床控制系统设计 234. 1自动钻床的自动化控制要求 234. 2可编程控制器PLC的简述 234.3自动钻床主轴进给系统控制流程 244. 4钻床进给系统电气原理图 264. 5 PLC控制系统程序设计如下图 284. 6本章小结 29第5章设计总结 29参考文献 30致谢 31第1章绪论1.1研究的目的意义当今社会,在现实生产中,存在自动化程度不高,难以进行大批量的生 产;工作效率低,且工人的工作环境恶劣;占用人力较多,操作固定不变易出 错;精度不高,工件装夹费时,加工产品质量不高问题,因此,我们要在实现 钻床加工的自动化、减少生产力的投入生产和与其它工艺流程相结合等问题上 来解决这些问题,同时也要考虑经济问题。
我们可以通过对钻床机构的改造来实现自动化控制的要求,提高产品的加工 精度及质量;通过导入先进的控制系统来进行自动操控,从而实现自动化控 制所以,本文研究的是基于PLC的台式钻床控制系统改造及其进给系统设 计1.2问题的提出、分析以及解决方案钻床指主要是用钻头在工件上加工孔的机床通常钻头旋转为主运动,钻 头轴向移动为进给运动钻床结构简单,加工精度相对较低,可钻通孔、盲 孔,更换特殊刀具,可扩、總孔,较孔或进行攻丝等加工加工过程中工件不 动,让刀具移动,将刀具中心对正孔中心,并使刀具转动(主运动)钻床的 特点是工件固定不动,刀具做旋转运动.由现存的状况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机床加工中钻床的加工工作量在总制 造工作量中占有很大的比重钻床为孔加工机床,按其结构形式不同可以分为 摇臂钻床、立式钻床、卧式钻床、深孔钻床、多轴钻床等主要用来进行钻 孔、扩孔、绞孔、攻丝等长期以来我国的机械机械制造工业中孔类加工多数 由传统钻床来完成,但是传统的钻床在大批量生产时存在许多的不足之处:(1) 自动化程度不高.,难以进行大批量的生产;(2) 工作效率低,且工人的工作环境恶劣;(3) 占用人力较多,操作固定不变易出错;(4) 精度不高,工件装夹费时;(5) 加工产品质量不高;针对以上传统钻床的不足之处及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我们有必要对传统钻 床进行结构改进。
通过对传统钻床手动的进给系统、夹紧系统的改进和设计, 从而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实现自动化,降低劳动强度及工作量当前传统钻床问题的存在主要在于自动化程度、生产效率、工作环境及产 品质量在生产过程中,手动的操作、繁锁的装夹、大量生产力的投入和单一 的生产流程导致了钻床加工的自动化程度低、生产效率低、工作环境恶劣和产 品质量不高,因此,我们要解决的问题在于如何实现钻床加工的自动化、减少 生产力的投入生产和与其它工艺流程相结合,同时也要考虑经济问题经过分析,我们可以从机构设计和控制系统两方面去考虑通过对钻床机 构的改造来实现自动化控制的要求,提高产品的加工精度及质量;通过导入先 进的控制系统来进行自动操控,从而实现自动化,便于导入到其它生产流程中 去为了解决问题和便于设计改造,我们将钻床分为进给系统、夹紧系统和控 制系统三部分,下面分别对它们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1) 进给系统传统的钻床主轴进给系统主要由主轴、主轴套筒、主轴套筒镶 套、齿轮齿条和轴承等组成主轴在加工时即要作旋转运动,也要作轴向的进 给运动机床主轴被装置在主轴套筒内,套筒放置在主轴箱体孔的镶套内,主 轴上侧由花键连接机床加工时,旋转运动由花键传入,而进给运动则由齿轮 通过齿条带动套筒在镶套内运动。
为了实现自动化控制的要求,主轴进给机构 改进主要有:主轴旋转运动依然由电动机传入,而进给则由液压传动替代手动 的齿条传动,通过液压控制系统来实现进给动作⑴(2) 夹紧系统传统钻床的夹紧主要是手工操作,由夹具夹紧工件为了便于 实现自动化控制,工件夹紧由夹具完成,动力源由夹紧液压缸导入,通过液压 控制系统来实现夹紧动作的自动化3) 控制系统当前机床控制系统主要由计算机数控、继电器电气控制和PLC 控制等,由于继电器电气控制系统,其联动关系复杂,维修困难,故障率高, 经常影响正常生产,计算机数控造价高、系统复杂,而PLC控制系统可靠性 好、造价低、抗干扰能力强、柔性好、编程简单、使用方便、扩充灵活、功能 完善,所以我们利用PLC控制技术来实现对进给系统和夹紧系统的控制⑵第2章自动钻床的总体设计方案2. 1自动钻床的改造方案的确定与传统台式钻床的制造相比较,改造后的自动钻床基本加工有很大的调整,这其中主要是导入了液压进给系统和PLC控制系统根据生产要求,自动钻床的动作流程如下:启动(电源及控制模块)一放料一自动夹紧一主轴快进一主轴工进一主 轴停留一主轴快退一夹具松开一出料一电机停转钻床主要部分的动作流程图如下(图2T):图2-12.2执行系统的方案设计机械执行系统的方案设计是机械总体方案设计的核心,也是整个机械设计 工作的基础。
执行系统方案设计的好坏,对机械能否完成预期的功能目标,起 着决定性的作用机械执行系统方案设计的过程主要包括七个步骤,分别是:1.功能原理设 计;2.运动规律设计;3.执行机构型式设计;4•执行系统协调设计;5.机构尺度 设计;6.运动和动力分析;7.方案评价2.2.1执行系统的功能原理设计功能原理设计决定产品的技术水平、工作质量、传动方案、结构型式、制 造成本等因此在进行钻床的功能原理设计时,我们应当考虑钻床功能的可行 性、先进性和经济性普通台式钻床的改造主要是实现自动化功能改造后全自动钻床能实现自 动化连续生产,提高了生产率,符合了工厂的生产需求,适应了现代机械加工 业的发展要求⑷2. 2. 2执行系统的运动规律本文设计的重点在于钻床液压进给系统之进给油缸设计,也就是用液压缸 驱动来替代手动进给根据设计,我们要分析的运动规律包括钻头切削运动和 进给液压缸驱动进给运动钻头加工运动包括旋转切削运动和钻头直线进给运动图2-2自动钻床运动规律简图2. 2. 3执行系统的协调设计原则当根据生产工艺要求确定了机械的工作原理和各执行机构的运动规律、并 确定了各执行机构的型式及驱动方式后,还必须将各执行机构统一于一个整 体,形成一个完整的执行系统,使这些机构以一定的次序协调工作,互相配 合,以完成机械预定的功能和生产过程。
这方面的工作称为执行系统的协调设 计⑷执行系统协调设计原则:1) •满足各执行机构动作先后的顺序性要求2) .满足各执行机构动作在时间上的同步性要求3) .满足各执行机构在空间布置上的协调性要求4) .满足各执行机构操作上的协同性要求2.2.4执行系统的方案评价方案评价原则包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