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方经济学》第十章宏观经济政策.doc
9页《西方经济学》第十章 宏观经济政策教学目标及基本要求:宏观经济政策就是根据宏观经济理论而制订的调节经济的政 策,其重点是需求管理政策通过本章的教学,了解宏观经济政策的内容、工具、作用 机制和运用,并进而正确理解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运用教学重点:财政政策的运用;凯恩斯主义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政策工具及运用;教学难点:货币政策工具;第一节宏观经济政策概况宏观经济政策是国家进行总量调控以达到一定目的的手段一、 宏观经济政策目标讨论:政府调控经济的目的是什么?1、 目标一一“两低一高一平衡”“两低S低失业率(充分就业)和低通胀率(物价稳定);“一高S高经济增长率(经济增长);“一平S国际收支平衡我认为,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还应增加“一高一平”即较高的生活水平和公 平分配2、 目标选择:协调与重点%1 协调将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保持在适度范围内;经济要适度增长;国际收支基本平衡1 重点根据经济形势将某一目标作为重点政策目标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比较重视充分就业与经济增长;货币主义经济学家比较重视物 价稳定战后美国:50年代侧重于兼顾充分就业与物价稳定;60年代侧重于充分就业与经 济增长;70年代后侧重于物价稳定与四口标兼顾。
二、 宏观经济政策工具宏观经济政策工具是用来达到政策目标的手段①需求管理需求管理是通过调节总需求來达到一定政策目标的宏观经济政策工具这是凯恩斯 主义重视的政策工具需求管理包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②供给管理供给管理是通过调节总供给來达到一定政策冃标的宏观经济政策工具在短期内影响供给的主要因索是生产成本特别是工资成本;在长期内影响供给的主 要因素是生产能力即经济潜力的增长供给管理包拈控制工资和物价的收入政策、改善劳动力市场状况的人力政策和增长 政策第二节财政政策讨论:20世纪80年代美国总统里根上任时,曾讥讽前任使美国的国债达到这一程 度:如果以每张票面值1000美元的钞票摞一起,其高度可达67英里里根一再声称 要解决这一问题但实际上到1983年底,里根把这一纪录加高到近100英里这是为 什么?一、财政政策的内容与运用财政政策是通过政府支出与税收来调节经济的政策1、 财政政策的内容(1) 财政支出:•政府购买:对产品与劳务的购买•转移支付:各种福利支出、补贴•政府公共工程支出:政府投资2) 财政收入•个人所得税;公司所得税;其他税收(财产税)等2、 财政政策的运用扩张性财政政策是通过增加政府支岀和减少税收來刺激经济的政策。
紧缩性财政政策是通过减少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来抑制经济的政策经济萧条时期,扩张性财政政策=减税和增支减税:增加企业和居民的可支配收 入,增加消费和投资;增加政府支岀:直接刺激总需求,使经济走岀萧条通货膨胀时期,紧缩性财政政策=增税和减支增税:减少居民和企业的消费和投 资;减少政府支出:直接使总需求下降时 期总供求关系主要 问题财政 政策财政支出财政收入政府购买转移支付政府投资个税企税其它税经济 萧条总需求小 于总供给失业扩张性增加增加增加减少减少减少经济 繁荣总需求大 于总供给通胀紧缩性减少减少减少增加增加增加二、 内在稳定器某些财政政策具有门动调节经济使经济稳定的机制,被称Z为内在稳定器(口动稳 定器)具有内在稳定器作用的财政政策,主耍是个人所得税、公司所得税以及各种转移支 付具有内在稳定器的功能,也就是自动在经济过热的时候使其降温,而在经济过冷的 时候使其升温调节经济波动的第一道防线,适用于轻微经济波动内在稳定器的局限性:内在稳定器可缓解经济过热或者过冷,但调节作用有限,不 能改变萧条与通胀的总趋势内在稳定器只能起到配套作用,不能代替财政政策三、 赤字财政政策1、 实行赤字财政的必要性经济萧条时期,增加政府支出,减少政府税收,出现支出大于收入的财政。
凯恩斯 认为,财政政策应为实现充分就业服务2、 实行赤字财政的可能性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认为,赤字财政政策不仅是必要的,而且也是可能的1 债务人是国家,债权人是公众,国家与公众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国家欠公众的 债,也就是自己欠自己的债1 政权稳定,债务偿还有保证,不会引起信用危机1 债务用于发展经济,使政府有能力偿还债务,弥补赤字借债发展,发展还债3、 实行赤字财政的方式——发行公债弥补赤字的途径:%1 向银行借债——把债券卖给央行即货币筹资央行以政府债券作准备金增发 货币,结果是易引起通货膨胀1 向国内公众(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企业、居民)和国外借债国内借债——是 购买力向政府的转移不会直接引起通货膨胀,但政府需还本付息,加大了财政负担 外债——构成真实负担若推迟外债归还会大大影响政府信誉,使用要更为谨慎第三节货币政策讨论:在美国甚至全世界,美联储主席的一言一行备受关注他被认为是美国仅次 于总统的第二号人物,在经济方面,甚至比总统地位还高为什么?一、货币政策的基本知识货币政策涉及到银行、银行创造货币、金融市场等有关知识1、银行制度西方国家的银行分为两类:•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和其它金融机构中国的银行分几类?中国的银行分三类:中央银行、政策性银行和商业银行。
性质地位职能(业务)目的中央银行金融管理机构核心地位发行的银行; 银行的银行; 国家的银行;确保币值稳定,促进 国家宏观经济口标的 实现;商业银行金融企业上体地位负债业务; 资产业务; 中间业务;获取利润;2、商业银行信用创造商业银行信用创造是指商业银行通过贷款和投资等资产业务创造存款货币,增加货 币供应量商业银行信用创造的前提条件:①法定准备金制度;法定准备率是银行以法律形式规定的商业银行在所吸收存款中必须保持的准 备金的比例②转达账结算制度;转账结算制度(非现金结算制度):指银行客户通过开支票由银行代为办理转账以 清偿债务和支付贷款的制度银行创造货币机制商业银行体系所能创造出來的货币量与法定准备率成反比,与最初存款成止比货币乘数是指中央银行发行的货币量所引起的实际货币供给量增加的倍数用H表 示高能货币或基础货币(央行发行的货币),用M表示货币供给量,用m表示货币乘数, 则:货币创造总量=最初存款Xm3^金融市场金融市场又称公开市场,是各种金融工具交易的场所,包括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货币市场是从事短期信用工具买卖的金融市场包括:商业票据、国库券、银行承 兑汇票、可转让的定期存单资本市场是从事长期信用工具买卖的场所。
包括:公债、公司债券、股票以及房地 产抵押单等二、凯恩斯主义货币政策(-)货币政策的内容和传导机制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通过调节货币供给量来影响利率,再通过利率影响总需求的 经济政策1、货币政策的内容•①实施主体:中央银行•②实施口标:直接口标是利率;间接口标是经济发展(总需求)债券收益利息率货币量—►利息率—►总需求• 2、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指货币政策发生的过程①货币供给量影响利息率(反向)债券价格=货币童增加,债券购买童 增加,债券价格上升,啊 息率就会下降;反之,货币量减少,债券 购买童减少,债券价格下 吟,利魚率就会上升;②利息率影响总需求(反向)利息率影响投资:利息率下降,一方面投资者贷款利息减少,投资成木降低,另一 方面利息率下降也会使人们更多地购买股票,从而有利于刺激投资;反之,则抑制投资利息率彩响消费利息率下降,人们会减少储蓄,增加消费;反Z,则增加储蓄, 减少投资货币政策工具1、 公开市场业务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卖政府债券,以增减商业银行准备金从而影响货币供给量 的一种政策措施在经济萧条时,央行在公开市场上买进政府债券,付出货币,则货币供给量增加; 在经济膨胀时,央行在公开市场上卖出政府债券,收进货币,则货币供给量减少;2、 再贴现率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贷款所付的利率就称再贴现率。
政策冇:变动贴现率,变动贴现条件如降低贴现率,放松贴现条件,商业银行得到的资金增加,则流通中的货币供给量 壇加,降低利息率如提高贴现率,收紧贴现条件,商业银行得到的资金减少,则流通中的货币供给量 减少,降低利息率3、 法定准备率指中央银行以法律形式规定商业银行在所吸收的存款中必须保持的准备金的比率目的:保证存款人及时、足额地提取;规范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活动,防止它们不 适当地扩张存款,增加银行体系的风险;调节货币供应量如降低准备率,增加货币量,利率下降;如捉高准备率,减少货币量,利率上升三)货币政策的运用繁荣时期:紧缩性货币政策央行公开市场抛出债券,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再 贴现率,严格贴现条件,减少货币供给,遏制总需求的作用,降低通货膨胀率萧条时期:扩张性货币政策央行公开市场买入国债,降低存款准备金率,降低再贴现率,放松贴现条件增加货币供给,刺激总需求,使经济摆脱萧条,增加就业经济 状态主要 问题原因货币 政策政策工具货币 供 给量利率投资消费总 需求政策 效应公开 市场贴 现率准 备率过热通胀过度 需求紧缩 性卖出 证券提高提高减少提高减少减少减少抑制 通胀萧条失业需求不足扩张性买进 证券降低降低增加降低增加增加增加减少失业三、货币主义货币政策1、 强调货币政策的主导地位。
货币主义者反对凯恩斯的财政政策,但赞成运用货 币政策,并主张货币政策应该居主导地位2、 强调价格稳定为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认为从长期看,货币供给量主要影响价 格,而不是影响就业量和实际国民收入弗里德曼认为货币政策控制通膨比减少失业更 具意义3、 实行有规则的货币政策①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是货币供给量,它克接影响国 民收入和价格水平;②利率(再贴现率)不应作为货币政策工具,其效应可由公开市场 业务来代替;③规定货币供给量年固定增长率为货币政策工具凯恩斯主义与货币主义的货币政策的比较直接目标手段机制r.Jl最终目标凯恩斯主义利率调节货币量货币量f利率 f总需求公开市场业务 贴现政策 准备金总需求变动货币主义货币量控制货币供给量货币量f物价货币存量稳定物价一国民收入稳定经济第四节供给管理政策一、收入政策收入政策是通过控制货币工资和物价来抑制通货膨胀的政策收入政主要有三种形式:1、工资•物价管制政府采用法律手段禁止在一定吋期内提高工资与物价2>工资与物价指导线政府为了抑制通胀,根据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和其它因索,规定工资和物价上升的 限度,其中主要是规定工资增长率(又称工资指导线)3. 税收刺激计划以税收手段来控制工资的增长。
如果工资增长率超过工资指导线则课以重税,反之 就予以减税二、指数化政策定期地根据通货膨胀率来调整各种收入的名义价值,以使其实际价值保持不变■工资指数化按通货膨胀率指数来调整名义工资,以保持实际工资水平不变工资指数化可以使实际工资不下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