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小儿急性偏瘫.doc

2页
  • 卖家[上传人]:l****6
  • 文档编号:39050255
  • 上传时间:2018-05-1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3KB
  • / 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小儿急性偏瘫1 病史摘要 患儿,男,8 岁因急性左侧肢体偏瘫 2 天而入院患儿入院前 2 天不明原因突然出现左侧肢体偏瘫,行走跛行无发热、恶心、呕吐,无抽搐及昏迷病后精神差,大小便正常无外伤史体格检查:T37.2℃,P90 次/分,R26 次/分神志清楚,皮肤无黄染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颈无抵抗,咽充血、扁桃体无肿大心音有力、律齐,无杂音,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性罗音腹平软,肝、脾肋下未触及,左侧肢体偏瘫,左上肢肌力Ⅱ~Ⅲ级,左下肢肌力Ⅰ~Ⅱ级,右侧肢体肌力正常生理反射存在,脑膜刺激征(-),巴彬斯基征(-)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示 WBC8.7×109/L,N0.62,L0.38,RBC4.3×1012/L,Hb120g/L血液生化检查示血钾 4.0mmol/L,血糖 4.4mmol/L特殊检查:脑电图(EEG)示右侧脑叶局灶性不对称性慢波增多头颅 CT 扫描示右侧顶叶、基底节密度减低影初步诊断:瘫痪综合征 入院后给青霉素防治感染,并予脱水剂、激素、能量合剂、胞二磷胆碱(CDPC)等综合治疗,效果欠佳 2 讨论 医师 A(随州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儿科):小儿急性偏瘫是由多种原因所致的后天获得性病症。

      多因脑血管狭窄闭塞造成局部脑组织缺血坏死引起[1]患儿血液生化检查基本正常可排除低血钾、低血钙、低血糖无颅脑外伤史,头颅 CT 未见颅内出血灶,故颅内出血可排除需进一步作腰穿检查脑脊液,以诊断或排除颅内的感染性疾病 医师 B(随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科):追问病史,患儿于 1 周前曾患“感冒”,有鼻塞、流涕、头痛、发热(体温不详),曾抽搐 2 次,进行过不正规治疗,稍有好转,具体不详今日为入院第 2 天,作腰穿脑脊液检查示:压力 290mmH2O,外观无色透明,2细胞数 210×106/L,中性粒细胞 0.34,淋巴细胞 0.66,蛋白 450mg/L,糖3.2mmol/L,氯化物 121mmol/L涂片、培养均(-),未分离出病毒根据上述资料分析,病毒性脑炎诊断成立 直接从患者脑脊液中培养和分离出病毒对病毒性脑炎的诊断有决定性意义,称其为“金标准”但脑脊液中病毒的检出率很低,其阳性率占 22.2%[2] 医师 C(随州市中心医院儿科主任):小儿急性偏瘫的病因多而复杂,大致可分为七大类:①脑血管障碍②脑肿瘤③炎症性疾病④交叉性偏瘫⑥偏头痛⑦病因不明 根据患儿病史特点可排除交叉性偏瘫、偏头痛及癫痫。

      头颅 CT 可排除脑肿瘤病史、脑脊液检查可排除化脓性脑膜炎和结核性脑膜炎本病病毒性脑炎诊断明确 医师 D(随州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儿科主任):患儿诊断明确后,于第 2 天开始加病毒唑 10mg/kg/d×12d,a 干扰素 300ⅠU/d×5d,其他治疗基本不变住院 14 天,患儿病情明显好转,左上肢肌力恢复正常,左下肢肌力上升为Ⅲ~Ⅳ级,在家长强烈要求下而自动出院 该病发病机制为:病毒首先侵入呼吸道增殖后进入血流,引起病毒血症,然后进入神经细胞内繁殖,破坏神经组织,导致脑组织水肿、软化、坏死,脑叶局部血管闭塞,供血不足,引起对侧肢体功能障碍(偏瘫) 干扰素通过诱导 2’~5’寡聚腺苷酸合成酶,与病毒双股 RNA 酸腺苷(ATP)作用合成 2’~5’腺苷酸,使核酸内切酶活化切断病毒 RNA;或诱导细胞内干扰素基因生成特异性 mRNA,再转译成干扰素调控蛋白,从而阻断病毒 mRNA 翻译,阻断病毒复制[3] 病毒性脑炎预后大多良好,昏迷持久、抽搐频繁者预后差患儿治疗效果满意,与我院早用胞二磷胆碱及联用干扰素、病毒唑抗感染等措施有关。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