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中职学校钳工技能实训教学过程的探究2100字.docx

8页
  • 卖家[上传人]:ji****81
  • 文档编号:316665727
  • 上传时间:2022-06-24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1.26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中职学校钳工技能实训教学过程的探究2100字    中职学校钳工操作实训课教学过程的探究摘要:实训教学是职业教育学生操作培养的起点,是学生由书本走向实习和就业的接口,是学生养成良好职业道德、严谨作风和提高素质的重要平台而钳工操作实训教学的特点决定了教学过程的灵活性、分散性和复杂性如何组织这一过程,是决定钳工操作实训能否达到预定目标的关键,本文就实训教学过程进行探究关键词:中职;钳工操作实训;教学过程;探究教育学理论认为:教学过程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基本操作,发展认识的过程教师、学生和教学内容,构成了教学过程的三个基本要素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只能启发、引导、帮助他们,而不能代替他们钳工操作训练的教学内容,是钳工操作基本操作这些操作,是前人通过大量的实践总结出来的经验但这些对学生来说,是间接经验,要使他们真正掌握这些操作,必须让学生动手操作,让他们在操作中总结和体会一个成功的实训教学过程,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操作,还要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组织这一过程,是决定钳工操作实训能否达到预定目标的关键一个完整的钳工实训教学过程,应包括以下几个环节,每个环节的注意事项和目标都必须合理把握。

      一、进行实训前的考勤与分组在钳工实训课教学中,当学生进入实训场地,教师首先要进行考勤,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点名”表面上看这是一个很小、且程序化的过程,但由于钳工训练场地比较分散,这个环节就显得尤为必要同时,应根据考勤情况,及时确定或调整分组在这一过程中,每一个指导教师应对自己所带的实训人员了如指掌二、对实训内容进行工艺分析和操作示范钳工的实训内容,很多情况下是加工一个具体的零件,此时,就要对该零件的加工工艺进行分析在这一阶段,教师不能每次实训都亲自给学生进行加工工艺的分析,这样会使学生无法真正掌握零件加工的方法教师应当逐步引导学生自己编排零件的加工工艺分析工艺以后,教师可以向学生操作、示范并讲解实训内容,以使每位学生清楚地了解训练的重点和难点指导教师在示范操作时必须关注学生的听课状况,穿插说明操作要领三、强调实训安全与注意事项在工艺分析和操作示范过程中,学生已经对所要学的知识有了初步了解,指导教师应立即引导学生对实训安全和注意事项进行思考,这是实训课中非常关键和重要的部分指导教师介绍实训所用工量具、刀具和设备的名称、作用,引导学生思考它们的使用注意事项,并通过示范操作再次强调安全操作规范。

      此过程以指导教师讲解、示范为主,可以允许学生随时提问四、布置实训操作的具体内容当分析、示范、强调之后,学生进入操作练习之前,教师要先对每位学生布置任务任务一般以书面形式为好,如按图样要求完成具体零件的加工并做到分工到人、记录清楚、明确任务,便于进行任务完成情况点评学生操作训练形式可多种多样,如小组协作或2人配合或1人独立完成等,必要时可对每位学生的训练进行时间上的限制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倡导学生之间进行相互竞争,以促使他们更加认真地训练五、进行个别的学生在接到任务并分别进行操作训练后,即进入个别阶段这一阶段是学生通过训练,理解知识、掌握操作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巡视,注意观察学生对操作要领的掌握程度,必要时要及时终止操作,消除不安全因素,确保实训操作安全对个别学生操作中出现的错误,发现后要立即进行教育,并给予学生一个正确的操作示范,以强化教学效果对极个别后进学生的散漫表现要给予批评,督促其完成任务这一阶段对于品质优秀的学生来讲是让其全方面感受专业氛围的最好机会,而对于后进学生来讲则是可以放松、散漫的好机会,对指导教师来说也是对后进生管理难度最大的阶段所以指导教师一定要多与学生进行交流,并加强教育,一旦发现不良现象,就要及时、有效地进行批评教育。

      六、对任务完成情况点评每一位学生主动完成了所要求的实训内容后指导教师一定要进行必要的点评指导教师应以激励、促进学生发展为主的思想,重点对本次实训中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点名表扬,特别是对表现好的后进生教师在点评过程中切不可过于严肃、教条,尽量做到轻松、活跃、人性化,要把这个过程作为师生感情交流的平台,以促进下次实训教学同时,应对学生在训练过程中出现的典型错误进行分析,避免学生今后出现类似的错误七、整理清扫实训工位在点评结束后,指导教师应立即安排学生对实训设备和场地进行维护、整理和清扫具体要求是学生在教师安排、监督下进行设备(车床)的维护和保养,对工量具进行整理并使其恢复到初始状态,对场地进行清扫八、进行实训小结及布置实训作业这一阶段是指导教师就当天的实训内容结束后进行实训小结并布置实训作业的过程指导教师重点就本次实训报告的内容和写作要求进行说明这也是学生回顾总结本次实训的重要环节从以上所述可以看出,中职学校钳工操作实训的教学过程既有一般教学过程的共同点,又具有它本身的特点,认真研究并探索中职学校钳工操作实训教学过程的特点,对提高中职学校钳工操作教学的教学质量,无疑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参考文献:1. 钳工技能训练(第四版)20xx年出版2. 机修钳工技能训练(第二版)20xx年出版3. 机修钳工工艺学(第二牍)20xx年出版4. 我国现代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机械工程,20xx(3)5. 现代机械制造技术及其发展趋势.石油机械,20xx(11)6. 机械制造技术新发展及其在我国的研究和应用.机械制造与自动化,20xx第二篇:中职学校电工电子实验教学改进的探索 1500字中职学校电工电子实验教学改进的探索【摘 要】实验教学在中职学校有着很大的比重,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效果,是每一中职教师应尽的义务。

      本文从实验目的的改进,实验步骤的改进和实验成绩评定的改进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关键词】改进;实验步骤;实验评价在很多的教学过程序中,实验是理论联系际的重要环节通过学生认真完成任务实验,既巩固和验证了所学的知识,又进行了实验动手操作的技能训练为将来岗位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实验是一个手脑并用的过程,也是一个注意力高度集中的过程序同样内容的实验,不同的组织方式,会达到完全不同的效果不断探索对实验的改进,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也是对教学进步的促进1 对实验目的改进实验的目的性本身是一个简单的问题,没有无目的实验但是,把一个实验在常规的要求上再增加一些相关的要求,仅增加了很少的实验量,却使学生的知识量成倍的增加例如,电工实验中,利用电流电压表测量电灯的电功率,这是一个很典型的电工实验给一个电灯通上额定电压,只要测出电灯的电流,就可以计算出电灯的电功率学生对这个实验是心中有数的,因为这个实验比较简单,另外,一般电灯上是标注电功率的,只要通过少量的心算,就可以从已知的电压和功率计算出电流来,实验中,电流表的读数和刚才计算出的电流值大小相近既可,这样的实验知识含量较少这个实验的改进是:目的不变,用电流电压表测量电灯的电功率。

      但是要增加一项要求,在测量电路中,串联一个已知电阻一个小小的改动,知识点发生了巨大变化,此时增加了两个基本知识点,一个是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另一个串联电路有分压作用要想给电灯加上额定电压,必须要计算串联电阻的分压值这就要求学生在给电路通电以前,计算要通多大的电压通过相应的计算,通上合适的电压,读出电流读数,可以验证功率公式实验工作量增加了很少,但实验的知识量增加了很多,把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串联电路的分压作用,进行验证2 对实验步骤改进对一项典型的实验,实验步骤都是前辈们精心设计,不断探索,认真总结出来的,有很强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大多教师都是拿来主义,要求学生按照要求,一步一步完成,这是无可厚非的如果在满足安全的前提下,我们对其中的步骤进行不同程度的增减,就会使学生对本实验或相关实验的理解大大增加了例如,工厂电控实验中,三相异步电机单向连续运转是一个典型实验主电路对开关、熔断器、接触器、热继电器和电机依次相连,控制电路对熔断器、热继电器、按钮、接触器按要求连接学生很快就会完成实验这个实验的改进是,在满足电机单向连续运转,同时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可以省去那些步骤?其一,可以省去热继电器,因为实验电机只是短时间工作不会产生过热现象。

      其二,或以省去开关,,用电源的通断来代替其三,如果省去接触器,电机可以实现单相连续运转,但操作的安全性与方便性能下降了通过对每一步是否可以省去,或省去会产生怎样的后果让学生分析,并动手去验证,使学生能够产生极大的学习兴趣,也使学生对该块知识有了更深的理解3 对实验成绩评定改进我们经常是由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验,出勤,作业等来给学生综合评定这样,学生只是被动的学习如何能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一个改进的方法是:每个组抽出一名认真负责的学生,组成评分委员会,让他们讨论,出一套评分方案,报教师批准再由刚才评分委员会成员回原小组当组长,由组长带领组员完成实验最后,由评分委员会完成评分工作,并写明加分与扣分的详细理由教师应充分肯定学生的工作并作出相应的点评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有了责任感,能更好得完成实习任务对于中职学生实验的改进有很多的尝试,通过每次的改进与原来方法的对比,总结出利与敝,找到有利的方法,继续深入改进,不断总结,不断改进,最终使教学能更加有效的完成参考文献】[1]毕淑娥,主编.电工学[M].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xx.[2]秦曾煌,主编.电工学.下册[M].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