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教案第1课时 认识公顷.doc
5页四年级数学教学教案人教版二、公顷和平方千米公顷和平方千米是两个较大的面积单位,一般用于计量大面积的土地在三年级(下册)教学了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等面积单位,这些单位比较适用于计量物体表面、平面图形以及小块土地的面积如果用于计量面积很大的土地,则很不方便,因此需要公顷和平方千米本单元的教学任务是,使学生初步形成1公顷、1平方千米的观念,联系实际体会它们大致是多大,在头脑里留下比较清楚的印象;结合土地面积计算,应用平方米与公顷、平方米与平方千米间的进率,感受用公顷和平方千米能方便地表达土地的大小,从而体会土地的面积;整理先后教学的全部单位,组织新的认知结构,合理地应用面积单位教材中先教学公顷,再教学平方千米把体验公顷和平方千米作为教学重点和活动目的1.在有吸引力的情境中首次呈现公顷和平方千米2.在丰富、多样的活动中感受1公顷和1平方千米学生已经掌握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米、平方分米和常见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教学时可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测量、计量等推想出较大的土地面积单位的大小,算一算1公顷、1平方千米分别是多少平方米1.知道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公顷、平方千米;通过观察、计算、推理和想象等活动,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发现平方米、公顷和平方千米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间的换算。
2.会估计或计算相关的土地面积3.引领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认识1公顷、1平方千米,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发现平方米、公顷和平方千米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间的换算教学中要通过计算,联系熟悉的场地等让学生体会1公顷、1平方千米的大小共3课时1.认识公顷1课时2.认识平方千米1课时3.练习六1课时第1课时 认识公顷教科书第34页的内容和练习六第1、2、3、4题1.知道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公顷,通过实际观察与推算,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建立1公顷的表象,知道1公顷=10000平方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2.能应用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和有关面积单位换算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3.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互动能力了解公顷,感知1公顷的大小感知1公顷的大小一、创设情境,引入公顷1.谈话引入: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了一些常用的面积单位你知道教室的地面有多大吗?用什么面积单位计量比较合适?先请同学们欣赏下面一些图片(呈现“鸟巢”、中华世纪坛、台湾日月潭和我国大片森林的画面,并出示相应的文字说明),让学生自己读一读图片中的文字2.教师提问:这些文字中都使用了什么面积单位?3.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公顷”这一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
二、自主探究,认识公顷1.教学例1(1)认识1公顷的含义(2)谈话:100米有多长?你能结合实际说一说吗?想象一下,边长1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有多大?指出:像这样的正方形的面积就是1公顷(3)引导:1公顷有多少平方米呢?先独立算一算,再与同桌交流在交流的基础上得出:1公顷=10000平方米2.出示教材第34页“做一做”(1)边长是10米的正方形,面积有多大?多少块这么大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公顷?引导学生推算出结果(2)提问: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1公顷,下面我们再去实际感受一下(把学生带到操场)让学生先量出边长是1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再让学生数一数围的人数,再把这块土地的大小估一估,说明这么大是100平方米刚才我们已经计算出100个这样的正方形面积大约是1公顷,让学生闭眼想一想1公顷有多大也可以将学生带到篮球场)三、实践应用1.教材“练习六”第1题教师提供数据(或学生课前准备),学生独立计算出学校操场的面积,看够不够1公顷2.教材“练习六”第2、3题(1)第2题先由学生独立完成,然后让学生说说这两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提醒学生进行单位换算时,要根据不同的要求采用不同的方法。
(2)第3题在学生完成后,及时组织反馈,帮助计算错误的学生分析原因,指导他们订正小结:进行单位转换时,要先想清楚这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如果把高级单位改写成低级单位要乘进率,如果把低级单位改写成高级单位要除以进率3.教材”练习六”第4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交流计算的结果和思考过程四、课堂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五、变式练习1.一块长方形稻田长80米,宽25米,几块这样的稻田面积约是1公顷?2.一块占地1公顷的正方形苗圃,边长增加100米,苗圃的面积增加多少公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