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苗寨小学课题芦笙舞.doc

11页
  • 卖家[上传人]:mg****2
  • 文档编号:207368088
  • 上传时间:2021-11-03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62.50KB
  • / 1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年度2011年编号省雷波县教育科研课题申请评审书课 题 名 称 苗族芦笙舞与苗寨小学校园文化建立的整合研究选 题 分 类 民族教育课题申请人〔负责人〕 银仲斌 申请人〔负责人〕所在单位 雷波县箐口乡苗寨小学 填 表 日 期 2011年3月6日雷波县教研室2009年制申请者的承诺:本人自愿申报省雷波县教育科研课题我保证如实填写?省雷波县教育科研课题申请评审书?〔以下简称?课题申请评审书?〕各项容如果获准立项,我承诺以?课题申请评审书?为有约束力的协议,承受雷波县中小学教学研究室的管理,遵守有关规定,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认真开展研究工作,取得预期研究成果申请者〔签章〕:银仲斌2011年3月 填表要求一、请用计算机或钢笔准确如实填写各项容,书写要清晰、工整二、本表报送一式2份复印请用A4复印纸,于左侧装订成册三、封面上方2个代码框申请人不填,其他栏目由申请人用中文填写。

      四、请按要求,准确、清晰地填写表中各栏容假设有其他不明问题,请与县教研室联系1.课题名称应准确、简明,能反映研究容,最多不超过40个汉字〔包括标点符号〕2.选题分类在封面上请选项填写,限填1项,如德育研究、课程〔教材〕改革研究、学科教学研究、评价与考试研究、学生学习研究、心理安康教育研究、艺体教育研究、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教师专业开展研究、学校管理研究、综合研究等在“课题研究人员根本信息〞栏中的“选题分类〞后请填写上相应的文字4.“参加研究人员〞指:在研究中真正承当研究任务的研究人员五、本表须经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领导审核,签署明确意见,承当信誉保证并加盖公章前方可上报六、未尽事宜,请与县教研室联系 :省雷波县中小学教学研究室联系:〔0834〕8823542 电子信箱:lbxjys42163.一、课题研究人员根本信息课题名称苗族芦笙舞与苗寨小学校园文化建立的整合研究选题分类民族教育负责人银仲斌性别男出生年月1976年3月行政职务校长职称小学一级教师研究专长民族教育工作单位雷波县箐口乡苗寨小学 邮政编码616550联系参加研究人员性别年龄职称〔职务〕研究专长在课题中承当的工作余凤才男34副教诲主任素质教育设计方案,撰写报告伍平女29少先队员少先队收集资料,调查研究德容女29小学一级教师素质教育收集资料,调查研究吴波男29小学一级教师素质教育收集资料,调查研究二、课题研究方案〔一〕课题提出的背景与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课题提出的背景:在教育教学改革飞速开展、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推进的形势下,民族聚集区的农村小学在缺少必要的教学设备和资金的情况下,如何利用当地民族文化资源来促进学校校园文化建立,为教育教学效劳,加速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是我们深入研究的题材。

      在民族聚集区,经济开展相对滞后,政府和社会各方面对学校的关注和投入远不能满足学校开展的需要苗族芦笙舞文化,是苗族先辈们遗留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丰富的涵和强大的社会作用它反映了苗族人民的生产生活,劳动习惯,还表达男女爱情及审美情趣,是一种独特的民族文化作为苗族聚集区的学校,为了加速学校的开展,冶学生情操,提高校园文化品位,应充分利用苗族文化在校园文化建立中的独特作用同时,作为苗族聚集区的学校,有责任为苗族文化的传承奉献一份力量让学生学习、继承和宏扬苗族先辈们优秀的民族文化,使学生在灵魂深处夯筑起民族文化殿堂的根底,初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现阶段,学校教育教学受到社会环境的干扰,各种各样的因素影响着学校的教育教学,影响着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尽管政府采取了许多措施,但是在短期优化社会大环境不可能学校不但是学习文化知识的场所,更重要是育人的阵地在学校承受教育的青少年学生,生理、心理尚未成熟,可塑性大,模仿性强,辨析能力差,很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根底教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最紧迫的任务就是要转向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容包括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要注重德智体美劳全面开展,要让学生主动开展,这就要求我们加强校园文化建立。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对学生的安康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其目标就是要创设气氛,以期冶学生情操,构建学生安康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在校园文化建立中,学生既是校园文化建立的主力军,又是行为主体,是校园文化参与者和组织者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是一股强大的力量,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兴趣及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可以磨练学生意志,提高学生组织管理能力,为学生以后的开展奠定坚实的根底利用苗族芦笙舞文化促进校园文化的建立,通过校园文化无形的推动力,使苗族聚集区学校的学生素质得到提高,不断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加快学校的开展基于以上思考,我们提出了“苗族芦笙舞文化与苗寨小学校园文化建立的整合研究〞这个课题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1.收集整理苗族芦笙舞文化资源2.充分利用苗族芦笙舞文化资源丰富师生文化生活3.研究、传承苗族芦笙舞文化4.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建立5.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加快学校开展〔二〕课题界定1.苗族芦笙舞文化:苗族芦笙舞将舞蹈动作与传统乐器芦笙相结合,用丰富的舞蹈语汇和鲜明的芦笙伴奏,演绎苗家多姿多彩的现实生活,既有音乐的鲜明节奏,又有舞蹈的舒展优美!芦笙既是心声的流露,又是情感的喧泄,既是苗家神韵所在,又是苗家文化的精华。

      本课题研究的“苗族芦笙舞文化〞主要是指凉山州雷波县箐口乡苗寨的苗族芦笙舞文化资源,还包括上千年来积淀下来的苗族民族精神、英雄情结等无形精神因素2.校园文化:校园文化是学校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称它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及课余文化,舆论文化,人际关系等组成的精神文化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对学生的安康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它的终极目标就在于创设一种气氛,以其冶学生情操,构建学生安康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3.苗族芦笙舞文化与校园文化的整合:苗族芦笙舞文化是苗族先辈们在历史的长河中经过无数代人磨炼而成的一种独特文化,是苗族文化的重要标志和精华作为苗族聚集区学校在办学过程中,在资源有限的环境下加强校园文化建立,充分利用本地民族文化资源是一种探索,让苗族聚集区学校的苗族学生通过本民族文化的学习和研究来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提高学校的校园文化品位,不仅使苗族文化得到传承,更能促进学校的开展,使学校进入良好的开展中来,苗族芦笙舞文化与校园文化一定能够“ 结婚生子 〞芦笙舞是苗族人民祭祖或节日、喜庆的主要舞蹈之一但由于历史上民族压迫和阶级压迫等原因,相当一局部苗族村寨已失传,现尚保存芦签舞蹈较好的有交下、巫忙、党道、南宫、反排、番召、革东、宝贡、台盘等地。

      芦笙与芦笙舞在苗族地区的历史源远流长 芦笙和芦笙舞,苗家人认为它是始祖母创造出来的,象征苗家人的母亲,它的声音也是母亲的声音芦笙的创造和芦笙舞蹈的起源,传说均源于两位女性相传远古时雷公山脚有一苗族姑娘长得很漂亮,一天突然被一野鸡精抢入洞穴中在姑娘万般无奈之时,连续两天听见洞外有竹管声,姑娘在洞中用口哨声和竹管声对吹,最后被这个吹竹管的青年男子寻声找到洞,并将分管交给这个女孩吹奏娱骗野鸡精,男孩伺机将野鸡精杀死救出女孩之后;就将那根救了女孩性命的竹管制成了芦笙这是芦笙制作的传说而芦笙舞蹈的起源传说是某苗寨有一姑娘,名叫仰香;长得很漂亮,已与一个穷苦青年相播相亲相爱,然而有一财主想去霸占一天仰香与相播双双相约远离他乡但却被财主知道了,带家丁尾追二人当追至一山崖时,相播摔下悬崖身亡仰香为此悲愤不已,便在大年初一邀约同伴一起吹空舞蹈,以悼相播在夭之灵当大家舞蹈至天黑时,仰香倒地,气绝身亡后来苗族人民为了纪念这两位苗族男女青年的纯真爱情,每每在过年过节吹芦史舞蹈以示纪念汉族史籍里也对苗族芦笙文化的生动记载:参差六竹管,长声黄钟涛,短声清微散,舞来随节旋,吹去别促缓,苗女共苗男,明月花满山如今,三大方言的苗族,无论居住何处,仍以芦笙作为本民族文化的一种表现形态。

      芦笙的舞曲及舞步,各地小异芦笙舞曲容可分为礼乐曲、叙事曲、进展曲、歌体曲与舞曲等芦笙演奏与芦笙舞的形式可分为吹笙伴舞、吹笙领舞与吹笙自舞,前两者吹笙可以是七、九、十一或更多人吹笙伴舞及吹笙者不舞或在场中小舞,周围男女群众层层环绕舞蹈;吹笙领舞及吹笙者在前边吹边舞,男女群体结队绕圈踏声舞蹈,场面尉为壮观吹笙自舞指小集体、双个或单个吹笙者用小芦笙表演,亦吹亦舞、舞蹈动作高难,配合默契芦笙舞蹈动作可概括为走、移、跨、转、立、踢、别、勾、翻等芦笙舞动作表现或庄重肃穆;或节奏紧凑,动作剧烈;或轻松明快、活泼敏捷,都因适用的不同而有异芦笙曲与芦笙舞表达出苗族人民的各种生活与文化形态〔三〕研究容〔含子课题设计〕1.同当地文化部门、苗族芦笙舞文化传承人合作,研究苗族芦笙舞文化存在的区域、形式和类型2.在解读民族文化典籍,开掘与研究家乡传统文化的根底上,收集、整理、研究、筛选适合我校学生认知特点和认知水平的苗族芦笙舞文化容,实现苗芦笙舞文化向校园文化的转化3.民族民间文化进入学校教育后的开课形式和活动形式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根据教学的容和学生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活动模式积极探索活动模式的多样性4.研究评价与展示。

      通过竞赛、汇演、表演、交流会等形式及时地把学生丰富多彩的阶段性成果展示出来如文艺汇演、艺术节、演讲、舞蹈、、摄影、表演剧等集中展示出来,供人品评同时运用文本、多媒体、网络等途径展示课题研究成果〔四〕研究方法、研究过程1.本课题研究方法:①调查法通过谈话,走访家庭,调查学生、家长对民族文化的了解程度,为课题提供背景材料包括问卷调查、访问调查 ②文献研究法搜集和查阅有关文献资料,为课题研究提供科学的论证资料和研究方法,对新教材有关表达民族文化的容进展挖掘、分析和归类③行动研究法:通过开展学习研究、实践探究以及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引导学生了解各民族文化,传承民族文化 ④经历总结法根据教育实践所提供的事实,分析概括苗族文化的教育现状,挖掘现有的经历材料,并使之上升到教育理论的高度,从而更好地开展教育活动2.本课题研究的过程:本课题的研究周期为二年〔2011年3月—2013年2月〕准备阶段〔2011年3月—2011年5月〕课题组成立学习研究方案和相关材料,明确课题研究 的容,各成员确定各自的研究侧重点制定出研究方案,明确研究分工完成课题申报实施阶段〔2011年6月-2012年6月〕①2011年6月-2011年9月A成立苗族芦笙舞文化调查收集小组,开展调查研究。

      B带着学生走访苗族芦笙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C请本地区对本地文化有相当理解的先辈或文化名人来我校讲学,让学生了解苗族芦笙舞文化的丰富涵②2011年10月-2011年12月A教师和学生一起到各地调查和搜集苗族芦笙舞文化的相关资料B组建苗族芦笙舞蹈队、美术队③2011年12月-2012年6月A学生进展苗族芦笙舞的训练B美术队以绘画、摄影等多种形式对芦笙舞、芦笙舞的。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