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上海市高三二模语文试题汇编:古诗鉴赏(教师版).pdf
16页2023高三二模古诗鉴赏汇编【23二 模 徐 汇 区 (缺)2 3 二模金山区】三、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第12-14题8 分)五月十九日大雨刘 基风驱急雨洒高城,云压轻雷般地声雨过不知龙去处,一池草色万蛙鸣白帝杜 甫白帝城中云出门,白帝城下雨翻盆高江急峡雷霆斗,古木苍藤日月昏戎马不如归马逸,千家今有百家存哀哀寡妇诛求尽,恸哭秋原何处村?12.下列拟编撰的诗歌选集,适宜收录以上两首作品的一项是()1分)A.古代格律诗选编 B.唐宋古体诗选编C.古代乐府诗选编 D.唐宋长短句选编13.下列对两首作品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 分)A.刘诗在震耳欲聋的雷声雨声后,又写蛙鸣声,起到了以乐衬哀的表达效果B.杜诗用“高江急峡”表现峡内流水湍急,若山水齐奔,比“急江高峡”更具表现力C.刘诗写雨后恬静平和的景象,实为烘托大雨的猛烈,表达出对现实的强烈批判D.杜诗状雨景之猛烈,以“雷霆斗”暗喻安史之乱,起到借古讽今的作用14.有人评价刘基的这首诗摹写风云雷电脱胎于杜甫的 白帝,但承中也有创新你是否同意这一说法,请加以分析5 分)(三)8 分12.(1 分)A13.(2 分)B114.(5 分)【答 案 示 例】赞 同。
杜诗借助“云出门”“雨翻盆”“雷霆斗”和“日月昏”等意象描绘了 白 帝 城 云 雨 翻 腾 之 景 象;刘诗以“风”“雨”“云”“雷”“高 城,这些意象组合来展现风 急 雨 大 的 景 象,对 杜 诗 有 所 传 承;而 刘 诗还通过“驱”“洒”“压”“过”等动词突显出 风 雨 的 气 势 磅 礴,他 的 创新在将雨过天晴后的恬淡惬意来对比下雨时的雷电交作、气 势 雄 峻,并 借 景 言 理,即 风 雨 再 猛 烈,终 会 过 去,当 人 遇 到 困 难,要 坚 持,难 关 也 像 风 雨 般 终 会 过 去传 承 2 分;创 新 2 分;整 体 1 分)23二模嘉定区】(三)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第12-14题8 分)行香子过七里漱苏 轼一叶舟轻,双桨鸿惊水天清、影湛波平鱼翻藻鉴,鹭点烟汀过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重重似画,曲曲如屏算当年、虚老严陵君臣一梦,今古空名但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注释:这首词系苏轼任杭州通判,途经富春江七里漱时所作0严陵:曾力助刘秀起兵刘秀称帝后,他拒官隐居,终日垂钓富春江上12.“行香子”是 这 首 词 的()(1分)A 词题 B 词调 C 词牌 D 词韵13.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 分)A.上片“一叶舟轻”既实写经历,又体现心境,借小舟轻行水上写内心轻松愉悦。
B.上片“鱼蒯”画出鱼儿翕忽腾跃,“鹭息”写出鹭儿体态轻盈,一字一个境界C.下片开头“重重”曲曲”运用叠词,音韵和谐,写出了群山连绵曲折之美D.下片“算当年、虚老严陵”借典抒情,表达对超然世外、功成身退的严陵的推崇14.这首词意象的组合和转换颇有特色,结合画线句对此加以赏析5 分)(三)(8 分)12.(1 分)C13.(2 分)D14.(5 分)答案示例:1 上片结句以“过”字领起“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 一组江溪之景,意象空间转换也是时间推移;急、冷、明,高度简练概括舟行溪上的湍急清冷明净的主观感受、情绪波动2 下片结句“但”字领“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一组山的意象组合,有远近高低视线变化,色彩明暗变化;自然之山与历史人物幻灭形成对比,暗含人事虚空、江山永存的感慨3 上下片分别以山、水意象组合结句,遥相呼应,以景结情,异曲同工;水光山色转换之中寄寓人生历史沉思,隽永含蓄,韵味无穷说明:意象组合分析各2 分,上下片联系1 分22 3 二模杨浦区】(三)(8 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念奴娇(南宋)姜夔余客武陵,湖北宪治在焉古城野水,乔木参天余与二三友,日荡舟其间薄荷花而饮,意象幽闲,不类人境。
秋水且涸,荷叶出地寻丈,因列坐其下,上不见日,清风徐来,绿云自动,间于疏处,窟见游人画船,亦一乐也玛来吴兴,数得相羊荷花中又夜泛西湖,光景奇绝故以此句写之闹红一舸,记来时,尝与鸳鸯为侣,三十六陂人未到,水佩风裳无数翠叶吹凉,玉销酒,更洒菰蒲雨嫣然摇动,冷香飞上诗句日暮,青盖亭亭,情人不见,争忍凌波去?只恐舞衣寒易落,愁入西风南浦高柳垂阴,老鱼吹浪,留我花间住田田多少,几回沙际归路注:揭:来,来到相羊:“相徉”,徘徊菰蒲:水草12.对本词艺术手法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以乐衬哀 B.叙议结合 C.一语双关 D.烘托拟人13.有词评家认为,“白石小序甚可观,苦与词复”,那么本词的序与正文是否有重复之嫌?请从内容和形式的角度加以分析答案】12.D 1 3.不重复:内容:序,叙述观荷原因、时间、地点等观荷的内容,而词则细描工笔描写荷花之风神,如写荷花以水为佩,以风为裳,将荷花在风中水中摇曳的风姿写活了序的手法白描,词的主要手法拟人、比喻序是词的造境之语序还是词的造境之语,词中荷花化身为女神,在水中情态嫣然,但荷塘之境,却由序言创造,一片荷塘在古城野水古木参天之间,清风白云之下,在序言中不似人境的环境塑造,更让人有一窥词作中荷花风姿的愿望。
序的散文形式和词的韵文形式的表达不同,序侧重对游览事件、荷塘环境的客观叙述,而词则更聚焦于荷花用生动荷花意象创造意境序更客观,词的想象力更强重复:词评家认为姜夔词作“序与词复”,一是序中也写到荷花出地寻丈,高高挺立,二也写到自己徘徊在荷花之中,不忍离去3【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D.“日暮青盖亭亭,情人不见,争忍凌波去”拟人的手法,把绿荷拟人化,时间在悄悄过去,己是日暮时分,只见那车盖般的绿荷,亭亭玉立,就像那等候情人的凌波仙子,情人未见,欲去还留水佩风裳无数翠叶吹凉,玉销酒,更洒菰蒲雨”,无数映水的荷花衬着荷叶在微风中摇曳,就像系着佩带和裙裳的美女翠碧的荷叶间吹过凉风,花容粉艳仿佛带着残余的酒意,更有水草丛中洒下一阵密雨烘托作者对荷花的喜爱之情1 3 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不重复:内容:“余客武陵,湖北宪治在焉古城野水,乔木参天余与二三友,日荡舟其间”“又夜泛西湖,光景奇绝”“秋水且涸,荷叶出地寻丈”“清风徐来,绿云自动,间于疏处,窥见游人画船,亦一乐也”交代了观荷时间地点,荷花的亭亭玉立,出地寻丈可概括为:序,叙述观荷原因、时间、地点等观荷的内容。
水佩风裳无数”无数映水的荷花衬着荷叶在微风中摇曳,就像系着佩带和裙裳的美女荷花摇曳,风姿绰然可概括为:词细描工笔描写荷花之风神,如写荷花以水为佩,以风为裳,将荷花在风中水中摇曳的风姿写活了古城野水,乔木参天”“清风徐来,绿云自动,间于疏处,窥见游人画船,亦一乐也”运用了白描的手法,一片荷塘在古城野水古木参天之间,清风白云之下,密波之间,可窥游乐之境可概括为:序是词的造境之语序还是词的造境之语,词中荷花化身为女神,在水中情态嫣然,但荷塘之境,却由序言创造,一片荷塘在古城野水古木参天之间,清风白云之下,在序言中不似人境的环境塑造,更让人有一窥词作中荷花风姿的愿望日暮,青盖亭亭,情人不见,争忍凌波去”拟人的手法,把绿荷拟人化,时间在悄悄过去,已是日暮时分,只见那车盖般的绿荷,亭亭玉立,就像那等候情人的凌波仙子,情人未见,欲去还留水佩风裳”比喻,本指美人妆饰,代指荷叶荷花,可概括为:词的主要手法拟人、比喻余客武陵,湖北宪治在焉古城野水,乔木参天余与二三友,日荡舟其间”“又夜泛西湖,光景奇绝”“秋水且涸,荷叶出地寻丈”“清风徐来,绿云自动,间于疏处,窥见游人画船,亦一乐也”交代了观荷时间地点,和观荷的环境更加客观,写景散文。
日暮青盖亭亭,情人不见,争忍凌波去荷花对词人深情如此,词人对荷花呢,“只恐舞衣寒易落,4愁入西风南浦”,也是无限依恋想象力丰富可概括为:序的散文形式和词的韵文形式的表达不同,序侧重对游览事件、荷塘环境的客观叙述,而词则更聚焦于荷花用生动荷花意象创造意境序更客观,词的想象力更强重复:“秋水且涸,荷叶出地寻丈”“揭来吴兴,数得相羊荷花中荷花的亭亭玉立出地寻丈也写到自己徘徊在荷花之中,恋恋不舍,不忍离开只恐舞衣寒易落,愁入西风南老鱼吹浪,留我花间住”只恐怕寒秋时季,舞衣般的荷瓣容易凋落,西风吹得南浦一片狼藉,使我愁恨悲凄写出对荷花的一片怜惜爱护之情那高高的柳树垂下绿荫,肥大的老鱼将浪花吹起,仿佛拘留我在荷花间留居多少圆圆的荷叶啊,曾知我多少回在沙岸边的归路上徘徊,不舍离去表达了作者留连忘返之意,情深意切,使人感到作者胸襟之旷荡,心情之依恋可概括为:词评家认为姜夔词作“序与词复”,一是序与词中写到荷花出地寻丈,高高挺立,二序与词中也写到自己徘徊在荷花之中,不忍离去2 3 二模浦东区】(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 2-1 4 题8分)【甲】赠吴均(南北朝)柳,阵寒 云 沧 州,奔 潮 溢 南 浦。
相 思 白 露 亭,永 望 秋 风 渚心 知 别 路 长,谁 谓 若 燕 楚?关 候 日 辽 绝,如 何 附 行 旅?愿 作 野 飞 鸟,飘 然 自 轻 举乙】答柳悻(南北朝)吴均清 晨 发 陇 西,日暮飞孤谷秋 月 照 层 岭,寒 风 口 高 木雾 露 夜 侵 衣,关山晓催轴君 去 欲 何 之?参 差 间 原 陆一 见 终 无 缘,怀 悲 空 满 目1 2 .请选择你认为最恰当、最精彩的一组词语填入诗歌的空白处(1 分)A.卷、呼 B.笼、落 C.晦、扫 D.浮、摧1 3 .以下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甲诗风格飞扬健举B.乙诗格调深沉悲凉C.甲诗寓情于景物之中D.乙诗起兴与比喻兼用1 4 .两首诗均借助想象抒发情感,请结合两诗的画线部分加以赏析5分)(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 2-1 4 题8 分)12.(1 分)C1 3.(2 分)D1 4.(5 分)甲诗由路途遥远,难以相伴的现实,想象自己变为天上自由翱翔的飞鸟,无拘无束地与友人相伴相随的情景1 分)借以抒发挚友间相怀相望的深情1 分)乙诗则由“君去欲何之”的发问,想象对方行路艰难,担忧今后会面恐不容易1分)直接抒发诗5人与友人分别时的悲哀与欲留不得的无奈。
1分)两首诗均借想象拓展意境,情感表达更加形象,(1分)(评分说明:情 感2分,结合内容分析2分,效 果1分)2 3二模奉贤区】(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 成 第1 2-1 4题8分)衡阳与梦得分路赠别唐 柳宗元再授连州至衡阳酬柳柳州赠别唐 刘禹锡十年憔悴到秦京,谁料翻为岭外行伏波故道风烟在,翁仲遗墟草树平直以慵疏招物议,休将文字占时名今朝不用临河别,垂泪千行便濯缨去国十年同赴召,渡湘千里又分岐重临事异黄丞相,三黜名惭柳士师归目并随回雁尽,愁肠正遇断猿时桂江东过连山下,相望长吟有所思注】元和十年,柳宗元、刘禹锡奉诏结束贬谪生活返回长安,因写诗讽刺权贵,再次被贬至更加偏僻的柳州与连州;伏波故道,指 伏波将军 马援率领军队攻打越南曾走过的路;翁仲,秦时巨人,始皇依照其形铸金人,后称石像或墓道石为翁仲;慵疏:懒散粗疏;黄丞相,西汉时贤相黄霸;柳士师,即柳下惠,曾因正直不阿著称1 2.以下人物称呼方式和其他三项不同的是()1分)A.刘 梦 得(刘禹锡)B.柳 柳 州(柳宗元)C.白 乐 天(白居易)D.王 摩 诘(王维)1 3.以下对这两首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柳诗颔联即景抒情,描写故道荒凉,讽刺当朝衰微,再次表达自身“憔悴”之境。
B.柳诗尾联扣住“赠别”主题,以夸张手法表达对朋友的深厚情谊,哀叹身世之悲C.刘诗颔联用典,一方面表达自己为官获得清名的渴望,一方面表达对朋友的赞颂D.刘诗颈联以“回雁”“哀猿”等意象衬托别绪,展现两位友人分手时凄厉的诗境14.酬和诗,是诗人相互间应答酬谢所作的诗,内容和情感上有所衔接、呼应请分析刘诗是如何回应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