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河南)濮阳职业技术学院石油工程技术专业建设方案.doc

70页
  • 卖家[上传人]:bin****86
  • 文档编号:55183536
  • 上传时间:2018-09-25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740.50KB
  • / 7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濮阳职业技术学院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 石油工程技术专业 建设方案二二 O 一一年十月一一年十月目目 录录一、专业建设背景分析一、专业建设背景分析.4 1..行业背景行业背景.4 2.中原油田一线石油工人的需求状况预测.中原油田一线石油工人的需求状况预测.5 3.石油职业教育的趋势.石油职业教育的趋势.5 二、专业建设基础二、专业建设基础.6 1.师资条件基础师资条件基础6 2.课程条件基础课程条件基础6 3.实训实习项目基础实训实习项目基础6 4.人才培养模式基础人才培养模式基础6 5.毕业生能力基础毕业生能力基础7 6.实验实训设备与条件基础实验实训设备与条件基础7 三、专业建设三、专业建设.7 1.指导思想指导思想7 2.专业建设目标专业建设目标7 ((1)总体目标)总体目标.7 ((2)具体目标)具体目标.8 3.专业建设内容专业建设内容9 ((1)实验实训条件建设)实验实训条件建设.9 ((2)实验实训内涵建设)实验实训内涵建设.10 ((3)师资队伍建设)师资队伍建设.11 ((4)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课程体系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课程体系建设.13 ((5)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16 ((6)推进)推进““双证书双证书””制度制度.16 ((7)社会服务)社会服务.17 ((8)建立第三方评价制度)建立第三方评价制度.17 四、资金分配四、资金分配.17 五、建设进度及预期绩效五、建设进度及预期绩效.21 1.建设进度与监测指标建设进度与监测指标21 2.预期绩效预期绩效24 ((1)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24 ((2)建成完备的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建成完备的校企合作实训基地.25 ((3)打造一支专兼结合的高水平)打造一支专兼结合的高水平““双师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结构专业教学团队.25 ((4)实现资源共享,带动专业群建设水平整体提高)实现资源共享,带动专业群建设水平整体提高.25 六、改革举施与保障六、改革举施与保障.25 1.改革举措改革举措25 ((1)要解决的关键问题)要解决的关键问题.25 ((2)采取的主要方法)采取的主要方法.25 2.保障措施保障措施26 ((1)组织保障)组织保障.26 ((2)制度保障)制度保障.26 ((3)人员保障)人员保障.26 ((4)经费保障)经费保障.27 ((5)政策保障)政策保障.27 ((6)质量控制保障)质量控制保障.27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石油工程技术专业建设方案石油工程技术专业建设方案一、专业建设背景分析一、专业建设背景分析1..行业背景行业背景石油是重要的战略物资,被称为“黑色黄金”,“工业血液”,影响着世界局势。

      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以石油为原料的石化工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同时,我国又是一个缺油的国家,2009 年国内炼油厂加工量增长 7.3%,而原油产量仅上升1.9%,这意味着国内炼油厂对进口原油的依赖进一步加重1)石油工业现状及趋势石油是一种优质能源,但因其埋藏深,储层条件复杂,所以勘探和开采的难度也大据了解,利用目前常规开采技术,只能开采 1/3 左右的石油,尚有 2/3 的石油被遗留在地下目前我国已开发油田标定的采收率平均为 34.7%,这与美国、俄罗斯等国家的33%-36%相近,但各油田之间悬殊较大除大庆油田达到 47.47%外,其他油田平均为25.5%,低于发达国家的采收率,因此,如果多数油田提高了石油工程技术水平,在提高采收率方面还有较大潜力石油供应是我国亟待解决的重要战略问题,因此,我国将致力于加大国内外油气勘探开发的力度,并提高已开发油田的采收率提高我国油田的采收率,解决我国的石油短缺问题,从根本上讲靠的是一批高素质的一线石油专业人才队伍2)中原油田一线石油工人的素质状况中原油田是我国规模较大的油田之一,其人才状况可代表我国油田的一般情况目前中原油田共有职工 62952 人,其中一线石油从业人员 16884 人,大专以上学历所占的比例仅为 32%,具有高级工资格证书以上的人员仅占全部从业人员的 24%,整体上低学历、低职称的工人比例远远高于高学历、高职称的工人。

      3)中原油田一线石油工人队伍素质存在的问题人才总量不足:从事一线生产的石油工人数占整个行业人数的比例仅为 26.8%,石油一线高技能工人仅占整个行业人数的 10%专业人才结构不合理:大专以下一线石油工人为 68%,大专以上专业对口的仅占2%职工队伍整体素质不高:职工受教育的平均年限为 5 年2.中原油田一线石油工人的需求状况预测.中原油田一线石油工人的需求状况预测随着中原石油发展战略的实施,必然需要一大批高素质的石油一线人才充实到石油队伍中来,今年石油行业就需要增加 1500 人,到 2020 年,共需要约 8000 人,今年补充到石油行业的大专以上的人数不足需求的 2%,远不能满足需要高素质工程技术人员的短缺必然会造成石油行业的职工队伍整体素质下降,制约石油行业的发展3.石油职业教育的趋势.石油职业教育的趋势随着我国石油职业教育的改革、石油行业对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要求,中等职业学校发挥着基础作用,重点培养技能型人才,高等职业学校发挥引领作用,重点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推进中高职协调发展,培养一线的专业技术人才中原油田地处濮阳腹地,我院石油工程技术专业能充分利用油田地理、资源等优势,开展校企合作办学,为油田培养输送大批合格的高素质石油一线工人,为我国石油业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综上所述,石油行业是我国的重要能源部门,高素质的石油专业技能人才短缺国家要实施石油可持续发展战略,《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和河南省“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积极推动濮阳、鹤壁等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石油化工是濮阳市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濮阳地下石油天然气储量丰富,是中原油田开发腹地,国家和省重点建设的石油化工基地,对高素质一线石油专业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将是长期的,数量是巨大的;利用濮阳作为石油城的优势,响应国家的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战略,开展校企合作办学,必会为我国的石油行业尤其是中原油田输送大批的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二、专业建设基础二、专业建设基础1.师资条件基础师资条件基础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共有教师 28 名,其中副高级以上职称 9 人,占 32%,研究生学历教师 5 人,占 17.8%,“双师型”专业技能教师达 50%以上,教学团队职称及年龄结构合理,教学经验丰富,科研成果丰硕近年来,教师先后出版专著 4 部,发表专业论文 40余篇,参与科研课题 10 余项,有多项研究成果获省、市奖励该专业已形成一支既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又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的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

      2.课程条件基础课程条件基础石油工程技术专业坚持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依据钻、采需要的一线生产和技术管理的核心能力要求,精选教学内容,优化课程体系;突出实践教学,课程教学采取“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方式,边讲边练,讲练结合;课程考核采取教考分离、实际操作及“以证代考”等方式;每门课程制定有详细、规范的课程标准和考核标准;注重教学过程管理,严格执行“四评两查一考核”质量监控工作方案,校企合作开发适合专业人才培养需求的课程体系3.实训实习项目基础实训实习项目基础石油工程技术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以“认知实习——课程设计、实训、实习─—顶岗实习、毕业设计——职业技能鉴定”为构成要素,合理安排采油认知实习、钻井认知实习、井下作业实训等实习实训项目4.人才培养模式基础人才培养模式基础石油工程技术专业积极推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施“2+1”分段式和“3+2”、“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专业教师积极开展教学研究,2008 年“石油工程技术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改革方案与研究”、“石油工程技术专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与实践”、“三年制高职石油工程技术专业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改革与建设的研究”3 个教研项目已向河南省教育厅申请立项,将为石油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起到极大地指导和促进作用。

      5.毕业生能力基础毕业生能力基础石油工程技术专业自 2007 年开办以来,积极探索办学经验目前,该专业毕业生累计达到 242 人96%以上的毕业生从事专业技术和管理工作,成为生产技术骨干近几年来,该专业强化技能训练,注重职业素质的培养,坚持“双证书”制度,毕业生“双证率”达到了 90%,一次就业率达 96%,企业的满意率达 97%6.实验实训设备与条件基础实验实训设备与条件基础该专业紧紧依托中原油田,建立了钻井模拟井场、采油模拟井场、金工实验室 3 个实验实训基地1)钻井模拟井场:主要有钻机设备一套、采油机组、泥浆池、井架及配套设施等2)采油模拟井场:主要有采油井场一套、自喷井、抽油机等3)金工实验室:主要有钳工、电工设备及操作工位各 80,车工、焊工设备及操作工位各 40三、专业建设三、专业建设1.指导思想指导思想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工学结合为平台,深化专业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实验实训硬件建设,强化实验实训内涵建设,以本专业为龙头,带动应用化工技术、环境检测与治理等专业群建设水平整体提升,为油田生产一线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紧缺人才发挥积极作用2.专业建设目标专业建设目标((1)总体目标)总体目标按照国家教育部对高等职业教育专业重点建设的总体要求,围绕区域发展总体规划和主体功能区定位对不同层次、类型人才的需求,合理确定中等和高等职业学校的人才培养规格,注重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在培养目标、专业内涵、教学条件等方面的延续与衔接,明确本专业建设目标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提高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输送大批满足石油行业需求的紧缺优秀技能型人才。

      建设符合石油工程技术专业培养特点的具有真实生产场景和模拟仿真效果的实验实训室;建立合理有效的实训基地运行、管理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验实训教学内容和方法;打造一支专兼结合的高水平“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构建知识、能力结构合理的课程体系,建设体现石油工程钻采岗位技能要求、能够促进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培养的工学结合的优质核心课程;增强社会服务能力,深化校企合作;完善健全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制度2)具体目标)具体目标①加强专业实验实训基地建设新增井控技术模拟实训室、钻采模型室、采油实验室需新增主要设备:油水相对渗透率仪、气体渗透率仪、岩石比面仪、岩心快速洗油仪、单向流实验装置、抽油机仿真模型、钻井模拟教学平台、平面径向流实验装置等可为学生提供生产性操作环境,强化实践育人②实验实训内涵建设建立实训基地运行、管理机制,构建工学结合的实验实训教学体系,制定实习标准,校企合作开发 3 门课程实训指导手册③优化教学团队培养专业带头人 1 名,专业骨干教师 4 名,“双师型”教师达 60%以上(再培养 4 名),聘请 10 名石油企业高级工程技术人员、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④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课程体系推进产教合作对接,强化行业指导作用,根据中原油田人才需求预测,油田企业积极参与中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和建设,深化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进一步完善“2+1”、 “3+2”及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贯通的人才培养模式。

      优化整合课程体系通过更深入地课程改革,与企业合作共同开发设计课程,创建 3门工学结合的优质核心课程;建设 1-2 门工学结合的精品课程;校企共同开发 1-2 种校本特色教材⑤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改造提升传统教学,加快信息技术应用推进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方法改革,建设宽带、融合、安全的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推动信息化与职业教育的深度融合⑥促进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提高就业能力充分考虑石油行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建立与职业技能培养相配套的实践教学体系,使学生在获取毕业证书的同时取得和职业技能相配套的职业资格证书强化学生素质培养,改进教育教。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