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机械情况报告3篇.docx
13页2024年机械情况报告3篇 目录 第1篇花生生产机械化情况调查报告 第2篇县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落实情况调研工作报告 第3篇关于镇基层农村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花生生产机械化情况调查报告 ××乡被××市农机局确定为市级农业机械化示范乡镇二年来,按照“立足大农业,发展大农机,服务新农村”的要求,紧紧围绕农业增效、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目标,坚持县、乡共建、协同推进的原则,积极探索农机化发展的新机制,健全完善农机科技推广、人员培训、安全生产、修配市场、农机合作组织等社会化服务体系,推动了××乡农机化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为切实加强农业机械化示范乡镇建设,现对××乡的花生生产机械化示范乡镇建设情况调查报告如下: 一、××乡基本情况 ××乡位于××县城北9公里,面积83.5平方公里,总人口4.07万人,辖31个行政村,耕地面积4.5万亩,为半山区乡,北部以丘岭山地为主,种植花生、薯类作物,南部主要是平原,种植花生、小麦、玉米等作物,全乡花生种植面积1.8万亩,拥有农机总动力3.21万千瓦 二、工作开展情况 二年来,3个项目投入××乡,共投入农机化发展资金274.16万元,中央、省财政项目1个,资金6万元,市级财政项目1个,资金9.82万元,农机购置补贴资金68.83万元,其中中央、省财政资金62.8万元,购买机械238台(套),市级财政资金2.03万元,购买机械8台(套),县级财政资金4万元,购买机械3台(套),共带动农民投入资金189.51万元。
根据××乡实际,确定了3个农机化创新示范基地:南部的却庄村和北部的马家峪村、尧山村,xx年却庄村和尧山村均配备了29马力小四轮拖拉机1台,12马力手扶拖拉机2台,花生覆膜播种机5台,花生收获机1台,推广花生机械覆膜播种机40台,召开花生机械覆膜播种演示会3次,花生机械化覆膜播种面积0.94万亩,占花生种植面积的55%xx年马家峪村、尧山村均配备了29马力小四轮拖拉机1台、花生收获机1台和花生覆膜播种机1台,召开花生机收演示会、短训班3次,花生机收面积0.12万亩 截至目前,××乡农机化基地示范村3个,500亩以上的示范区3个,有农机安全管理组织(或农机安全管理员)的村26个,村级农机合作服务组织14个,开展农机示范创建活动的村17个,农机驾驶人员持证率达到83%,农机登记率达到89%,农机年检率达到85%,农作物耕种机械化水平达到74%,粮食作物耕种机械化水平达到79%,玉米机收率达到45%,小麦机械化免耕播种覆盖率达到26%,××乡花生生产机械化水平处在了全县上游水平 三、主要工作做法 1、组织领导到位乡政府成立了由乡长任组长,分管乡长任副组长,各管区主任、农技站长、农机站长、村支部书记等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农机化示范乡镇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地点设在乡农机站,农机站站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落实农机化示范乡镇建设的各项工作。
2、因地制宜,突出当地特色强化农业机械技术的宣传和培训工作,因地制宜地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和技术培训通过各种媒体、现场会、明白纸等形式宣传技术,宣传心得采取科技下乡入户、举办技术讲座、开演示会等形式,大力宣传建设农业机械化示范乡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高各级领导和广大群众对示范乡镇建设的认识让农民熟悉与农业机械有关的法律、法规,了解农机市场的最新信息在北部丘岭山区大力推广花生生产机械化,以此带动南部平原地区的花生机械化生产,在南部,大力推广玉米机收、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等农机化新技术 3、协调配合构建多元投入机制积极争取县发改局、财政局等部门给予农机化示范乡镇建设的各种扶持,充分利用市级财政对示范乡镇的资金支持,重点搞好试验、示范,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鼓励社会资金投入示范乡镇建设,积极引导广大农民参与示范乡镇建设 4、统筹兼顾,抓好三个结合的文章一是与农机购置补贴相结合凡购买花生种植、收获机械的优先享受国家的补贴政策;二是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将示范基地建设纳入现代化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使农机化的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三是与强化农机化管理相结合。
将示范基地村建设与创建平安农机、和谐农机相结合,促进农机管理规范化、推进全乡农机化建设的全面发展 四、存在问题和今后发展建议 目前,主要粮食作物小麦、玉米的种、收已经实现了机械化,而花生生产机械化还处于发展阶段因此,发展花生的种、收机械化是目前重点解决的问题 1、存在的问题 ××乡花生种植地块大多在山区,地块小且分散,由于受本身种植特性和农民传统种植习惯的影响,没有形成规模化种植,种植区域较为分散,种植面积相对较小,地高凹不平,造成机械不能较大规模作业,直接影响了作业效率和收益,影响机械的有效推广应用造成用机械进行多功能覆膜播种和收获的面积不大,程度不高,分布不均,适用机械品种较少花生种、收机械的研发和示范推广滞后于粮食作物机械,机械市场投放量少,作业适应性差,机械性能低,尤其是在花生收获环节更为突出,造成农民群众认知程度低,农民使用机械作业积极性不高,机械化作业难度较大,成为阻碍花生生产机械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2、发展建议 (1)、争取政府支持、积极培育市场各级财政要加大对此项技术的资金扶持和补贴额度,制定促进花生机械化生产的发展政策,从多方面对花生种植、收获机的生产、购买、使用予以支持,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依靠市场,推动花生生产机械化的快速发展。
(2)、搞好农机与农艺的有机结合加大花生生产机械的科研力度,提高机械质量,鼓励科研单位和生产企业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国内外先进技术与加强国内研制开发并举,组织科技攻关,切实解决花生收获机械化的关键技术问题生产一批适应山区、丘陵地块的小型机械,对花生生产,从播种、收获进行机具配套,找出花生生产全过程的机械化模式,为花生机械化收获创造良好条件 (3)、加强花生种植、收获技术培训摸索一条适用、高效的花生种植、收获技术路线 县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落实情况调研工作报告 为认真贯彻党的强农惠农政策,落实科学发展观县农机局积极争取省、市主管部门的支持,已连续6年实施了农机补贴项目工作累计投入中央财政资金900万元其中目前实施的资金(中央财政)为510万元现 将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政策落实情况 县中央财政农机购置补贴工作于3月初正式启动实施至目前为止,我县已累计签订农机补贴协议730份,补贴资金450万元,带动农民直接投入1300万元农机购置补贴惠及全县15个乡镇,直接受益农户700户其中小池留芳农机合作社、徐桥合民农机合作社成员申报补贴5台,补贴资金占25万元。
目前主要补贴的轮式拖拉机、水稻插秧机、育秧设备和耕作机械等已于3月底报省局结算补贴资金近期主要补贴的机具种类为联合收割机、谷物烘干机、茶叶加工机械、插秧机等(资金安排和执行情况详见附表) 二、农机补贴工作的主要做法 1、政策宣传 根据全省农机补贴资金使用方案的总体需求和省安排我县的资金计划,县财政局、农机局制定“县中央财政农机购置补贴资金使用方案”,并上报市财政局、农机局市财政、农机局审核批复后,我局即通过报纸、电视滚动字幕、乡镇张贴公告等形式把农机补贴的有关政策向全县公示,并利用乡镇政府召开的有关农业工作会议、农机驾驶操作人员技术培训班等向参加会议和培训的人员进行政策宣传力求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2、补贴程序 农机购置补贴按照以下程序办理: 1)农民申请 农机补贴政策启动实施后,县农机局即开始受理农民购机申请为方便用户,各乡、镇农民可就近到农机管理站提出申请,并提交身份证明,填报农机购置补贴申请表农民申请前需确定拟购买的机具名称、型号规格等 2)审查公示 农民提交申请后,各乡、镇农机管理站即对其申报的资格进行审查,一是确认农民身份,二是对提交资料的齐全、有效、合法性进行审查,三是对申请人有无违反过农机购置补贴相关政策等。
审查合格后,报县农机局审核确认,县农机局根据方案规定按优选条件和申报登记的先后顺序确定补贴对象被确定为补贴对象的,对农民购机情况在其申请所在地张榜公示,公示内容包括申请人姓名、住址、、购机型号名称、价格、补贴额等公示7天无异议后,由当地村委会盖章确认 3)签订协议 县农机局对经公示无异议的申请者签订中央财政农机购置补贴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责任和义务规定农民的提机时间、补贴机型、补贴额,要求农民在协议规定的时间内自主提机 4)差价购机 农民凭与县农机局签订的农机购置补贴协议到约定的经销商处购置协议上载明的农业机械,并提交协议给经销商提机时只需交纳补贴款外的差价款部分,即差价购机 农民提机后,经销商凭农民提交的农机补贴协议向省农机局提出补贴资金结算申请农机补贴资金结算分四次,每季度一次第一批资金结算申请于3月31日提交省局省局根据县农机局的核实报表,审查资金结算情况并拔付资金 3、管理措施 一是严格按照申报审批程序办理农机购置补贴并在补贴过程中做到公正、公开、透明落实谁签字谁负责,层层把关,一级对一级负责; 二是加强对补贴机具的动态管理工作。
根据规定享受补贴的农业机械两年内不得擅自转卖或转让,一经发现,将取消其五年内享受农机购置补贴的申报资格,追回补贴资金,补贴机具的动态管理由各乡、镇农机管理站组织实施,县农机局不定期进行抽查; 三是加强对农机补贴产品经销商的管理工作县农机局专文出台了“县关于实施安徽省农机补贴产品经销商管理办法的意见”,组织召开了农机管理站长和农机补贴产品经销商工作会议,强调农机购置补贴工作的政策要求、工作经验,并加强对农机补贴产品质量及售后服务等的管理工作 三、社会和经济效益 1、社会效益: 一是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实施极大地刺激了农民的购机欲望,农民踊跃购买农业机械;二是农机补贴政策的实施,促进了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全县农机装备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插秧机、联合收割机、粮食烘干机等农机化技术、新机具推广进度加快,拥有量快速增长趋势明显,水稻生产机械化技术应用以点带面,逐步向全县范围辐射;三是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大实施拉动了内需,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环境下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经济效益 一方面,农机补贴政策的实施让一部分农民用上了物美价廉的农业机械,农民种田成本大幅降低,机耕、机插、机收三大环节每亩可节约成本合计约100元,机插秧能使粮食增产增收,机收能降低收割损失,亩增收约100元,农机化作业能使农民每亩增收节支总计200元。
另一方面,农机补贴政策的实施发展壮大了农民合作社等民营经济组织,农机合作社成员逐年增多,新机具应用广泛,组织规模扩大,服务能力增强 四、存在问题及建议 农机补贴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财政投入不足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项目资金量不能全面满足全县农民申报补贴,因此我局只能采取按优先条件和登记的先后顺序实施补贴,补完为止;二是工作经费严重不足,项目资金量越大,惠及农户越多,实施农机补贴的工作经费就越多实施农机补贴过程中,一个乡镇农机站的核实、打印等费用就达数千元 鉴于此,建议一是争取国家加大农机补贴资金投入力度;二是财政需安排足够的农机补贴专项工作经费 关于镇基层农村农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