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矿产勘探中的地球物理技术.pptx
25页数智创新变革未来矿产勘探中的地球物理技术1.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在矿产勘探中的应用1.地面地球物理勘查方法1.航空地球物理勘查方法1.海洋地球物理勘查方法1.地球物理勘探技术与地质模型构建1.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在矿体评价中的作用1.地震勘探技术在构造解释中的应用1.地球物理技术在矿产资源评价中的贡献Contents Page目录页 地面地球物理勘查方法矿产矿产勘探中的地球物理技勘探中的地球物理技术术地面地球物理勘查方法重磁法1.重磁法利用地球重力和磁场的变化来探测地下地质结构2.重力勘探测量地球重力加速度的差异,这些差异与地下密度变化有关3.磁力勘探测量地球磁场的变化,这些变化与地下磁化率变化有关电磁法1.电磁法通过向地下注入电能并测量地表电磁场的变化来探测地下地电结构2.交流电磁法利用交流电场和磁场,具有探测深度较浅但分辨率较高的特点3.直流电磁法利用直流电场和磁场,具有探测深度较深但分辨率较低的特点地面地球物理勘查方法1.电法利用电极注入或提取电流,并测量地表上的电势或电阻率来探测地下地电结构2.电阻率法测量岩石和土壤的电阻率,与孔隙度、含水量和矿物组成等因素有关3.电位法测量地表的电势分布,可以探测矿体的极化性和电导性。
地震勘探法1.地震勘探法利用人工或自然地震产生的地震波来探测地下地质结构2.反射地震法利用地震波的反射来成像地下层界面,具有高分辨率和深探测能力3.折射地震法利用地震波的折射来确定地下地质构造,常用于浅层勘探电法地面地球物理勘查方法地热勘探法1.地热勘探法利用地下温度的变化和地表热流的分布来探测地下地热资源2.温差法测量地表和地下不同深度处的温度差异,以确定地热储层的分布3.热流法测量地表到一定深度的单位面积热通量,可推断地下地温梯度和地热潜力浅层钻孔技术1.浅层钻孔技术用于获取地下岩芯样品或进行地下水监测2.钻孔方法包括回转钻进、泥浆钻进和冲击钻进等3.通过岩芯分析和地下水采样,可以获得地下地质、水文和环境信息航空地球物理勘查方法矿产矿产勘探中的地球物理技勘探中的地球物理技术术航空地球物理勘查方法航空磁法勘查1.利用磁力计测量地磁场,识别地壳中富含磁性矿物的异常体2.可快速覆盖大面积区域,发现深部磁性矿体,如铁矿、铜矿等3.缺点是分辨率较低,难以区分不同类型的磁性矿物航空重力勘查1.测量地球重力场,识别地壳中密度不同的异常体2.可推断地壳深部的密度分布,发现重力异常与矿化区域的关联3.受地形、地表密度变化的影响较大,需要进行复杂的校正处理。
航空地球物理勘查方法航空电磁法勘查1.利用电磁感应原理,测量地壳中电导率的分布2.可探测导电性矿体,如硫化物矿、石墨矿等3.穿透深度较小,适合浅部矿体勘查航空放射性勘查1.测量地壳中铀、钍、钾等放射性元素的分布2.可探测放射性矿体,如铀矿、钍矿等3.易受地形、植被和地表覆盖物的影响,需要综合其他方法进行解释航空地球物理勘查方法航空热红外勘查1.利用热红外相机测量地表温度分布,识别地热异常区域2.可辅助找矿,如通过识别火山岩体与矿化的相关性3.受天气条件和地表覆盖物的影响较大航空激光雷达勘查1.利用激光雷达技术获取地表高程和纹理信息2.可生成高分辨率的地形图,辅助矿区地质制图和构造分析海洋地球物理勘查方法矿产矿产勘探中的地球物理技勘探中的地球物理技术术海洋地球物理勘查方法被动式海洋地球物理勘查方法-地震反射勘探法:利用地下地质界面的弹性波反射特征,通过接收地震波得到地质剖面信息,识别潜在的油气储层重力勘探法:测量地球重力场异常,确定地下密度分布,推断出地质构造和油气聚集区磁力勘探法:测量地球磁场异常,识别不同磁性岩石和地质构造,协助油气勘探和识别火山岩主动式海洋地球物理勘查方法-单道声纳测深:发射声波,接收反射波,获取海底地形和水深信息,用于绘制海底地图和寻找沉积物结构。
多道声纳测深:发射一系列声波,接收多道反射波,通过数据处理获得高分辨率的海底地质层信息侧扫声纳:发射扇形的声波,接收海底反射波,生成海底表面的详细图像,用于调查海底地貌、沉积物类型和人工制品地球物理勘探技术与地质模型构建矿产矿产勘探中的地球物理技勘探中的地球物理技术术地球物理勘探技术与地质模型构建1.重力场反映了地下的密度分布,可用于推断地下地质构造和矿体位置2.重力异常的形态与地质构造密切相关,如反重力异常对应浅部密实地层,正重力异常对应深部密疏地层3.重力数据处理和反演技术的发展,提高了重力模型的精度和分辨率,为地质模型构建提供了可靠依据地质模型构建中的磁法数据应用:1.磁场源于地质体的磁化程度和磁性分布,可用于推断地下磁性矿体和构造2.磁异常的形态与地质构造和磁性矿体的位置有关,如高磁异常对应磁性矿体,低磁异常对应非磁性或减磁地层3.磁法数据处理和反演技术的发展,提升了磁法模型的精细程度,为地质模型构建提供了重要补充信息地质模型构建中的重力数据应用:地球物理勘探技术与地质模型构建地质模型构建中的震源定位数据应用:1.震源定位技术可准确获取地下微震事件的位置和震源机制,为地质构造破裂特征和矿体破裂带分布提供信息。
2.微震监测技术能够连续动态地监测地下微震活动,有助于研究矿山围岩稳定性、断层活动和构造应力变化3.地震层析成像技术的发展,提高了震源定位的精度和分辨率,为地质模型构建提供了更为精细的地震波速模型地质模型构建中的电磁数据应用:1.电磁场受地下地质体的电磁特性影响,可用于推断地下电阻率分布和电磁异常体2.电磁异常的形态与地质构造和矿体的导电性有关,如高阻异常对应绝缘地层或矿脉,低阻异常对应导电层或矿体3.电磁数据处理和反演技术的发展,增强了电磁模型的解释能力,为地质模型构建提供了地下电磁特性的信息地球物理勘探技术与地质模型构建地质模型构建中的地质雷达数据应用:1.地质雷达是一种高分辨率的地球物理技术,能够探测地下浅层的介电特性分布,用于研究地质构造、岩性识别和地下水分布2.地质雷达剖面可直观地展示地下结构,有助于地质层位的划分和断层破碎带的识别3.地质雷达技术的快速发展,提高了探测深度和分辨率,为地质模型构建提供了浅层精细的信息地质模型构建中的核辐射数据应用:1.核辐射数据可探测地下放射性元素的分布,用于推断放射性矿体和地质构造2.放射性异常的形态与放射性矿体的类型、产状和矿化强度有关,如高辐射异常对应高放射性矿脉或区域,低辐射异常对应低放射性地层或非矿化区。
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在矿体评价中的作用矿产矿产勘探中的地球物理技勘探中的地球物理技术术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在矿体评价中的作用地球物理物性评价方法1.测量与矿体赋存相关的物理量,如电阻率、磁化率、介电常数等2.通过物理量的差异构建数学模型,反映地下地质结构和矿体分布情况3.结合钻孔和地质资料,进行综合解释,确定矿体形状、赋存深度和矿石性质重力勘探1.通过测量地表的重力异常,推断地下密度的分布,从而探测深部矿体2.重力勘探适用于寻找密度较大的矿床,如铁矿、铜镍矿等3.重力勘探可以快速覆盖大面积区域,提供区域性矿产分布信息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在矿体评价中的作用磁法勘探1.测量地表磁场的异常,推断地下磁性体的分布,探测含磁矿体2.磁法勘探适用于寻找磁性矿床,如磁铁矿、赤铁矿等3.磁法勘探具有灵敏度高、探测深度大的特点,可用于找矿和矿体评价电磁法勘探1.通过电磁场的激发与测量,探测导电性矿体的分布2.电磁法勘探适用于寻找电导率较大的矿床,如硫化物矿、铜钼矿等3.电磁法勘探具有分辨率高、探测深度适中的特点,可用于精确评价矿体形状和赋存特征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在矿体评价中的作用1.通过地震波的激发与接收,探测地下岩石的弹性参数,从而推断地质结构和矿体分布。
2.地震勘探适用于寻找地震波速异常的矿体,如煤层、油气藏等3.地震勘探可提供高分辨率的地下图像,用于精细评价矿体形态和规模综合地球物理勘探1.结合多种地球物理勘探方法,综合分析物理参数的差异,提高矿体探测和评价的精度2.综合地球物理勘探可解决单一方法的局限性,提供全面的地下地质信息地震勘探 地震勘探技术在构造解释中的应用矿产矿产勘探中的地球物理技勘探中的地球物理技术术地震勘探技术在构造解释中的应用反射波成像在构造解释中的应用:1.利用反射波成像技术获取地下构造的剖面图像,揭示断层、褶皱等构造特征2.通过识别反射波波形的变化,判断断层性质,如正断层、逆断层等3.通过反射波传播速度的异常,推断构造的应力场和流体活动情况断层属性分析在构造解释中的应用:1.利用地震波在地震断层处的异常传播特性,进行断层属性分析,如断层的走向、倾角、滑移量等2.通过断层属性分析,可以识别地震危险断层,评估地震危险性3.通过断层属性比较,可以研究断层演化的历史,为构造应力分析提供依据地震勘探技术在构造解释中的应用裂缝分布分析在构造解释中的应用:1.利用地震波敏感性高这一特性,通过地震波传播速度和衰减特征异常,识别地下裂缝分布。
2.通过分析裂缝分布特征,可以推断构造活动,如断裂带的形成与演化3.通过裂缝分布与流体活动的关联,可以为勘探油气等资源提供靶区应力场分析在构造解释中的应用:1.利用地震波在地震构造应力场中的异常传播特征,进行应力场分析,如主应力方向、应力大小等2.通过应力场分析,可以推断区域构造运动和地震发生机制3.通过应力场与断层活动的关系研究,可以为地震预测和预防提供依据地震勘探技术在构造解释中的应用流体分布分析在构造解释中的应用:1.利用地震波对流体的敏感性,通过地震波传播速度和衰减特征异常,识别地下流体分布2.通过分析流体分布特征,可以推断构造活动,如泥石流带的形成与演化3.通过流体分布与油气资源的关联,可以为勘探油气等资源提供靶区构造演化分析在构造解释中的应用:1.利用以上各类地震勘探技术获取的构造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推断区域构造演化历史2.通过构造演化分析,可以揭示构造运动的规律,为区域地质调查提供依据感谢聆听Thankyou数智创新变革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