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pdf

8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29809663
  • 上传时间:2018-01-25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13.14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 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及素质教育初探内容提要:近年来 , 随着我国教育和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 , 高等职业教育面临着巨大的机遇与挑战如何主动地适应形势的发展 , 明确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深化教学改革 ,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 已经成为高等职业教育迫在眉睫的中心工作本文以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及素质教育初探为题,围绕以下几个问题进行了论述一、高职教育培养目标不清晰的部分原因(一)缺乏对高职生整体文化素质的分析(二)虚假的声誉及 ?以优掩劣 ?的质量观二、高职生究竟 ?下哪儿去 ?的思考(一)去向与定位(二)高职生如何才能 ?下得去?(三)进行课程改革三、把握素质教育的内涵(一)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和迎接国际竞争的迫切需要(二)实施素质教育是迎接 21 世纪科技挑战的需要(三)实施素质教育既是社会的要求 , 又是教育领域自身的要求(四)着眼社会发展实际 , 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大力实施素质教关键词:高职教育 素质教育 质量观 内涵近年来 , 随着我国教育和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 , 高等职业教育面临着巨大的机遇与挑战如何去主动的适应形势的发展 , 明确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深化教学改革 ,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 已经成为高等职业教育迫在眉睫的中心工作。

      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清晰准确地提出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 ?高等职业教育应以服务为宗旨 , 以就业为导向 , ……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 、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2 在相同的教学条件下 , 能够培养出岗位针对性、实用性强 , 业务知识结构、文化知识素质与能力要求有所侧重的人才吗 ? 管理人员、策划设计、销售人员目标岗位不一样 , 在课程设计、知识结构等方面能实施同样的培养模式吗 ? 如果缺乏对社会需求和市场需求的调研 , 不了解用人单位的需求 , 片面迎合家长和学生的就业期待设计培养目标 , 就不可能培养出 ?适销对路? 的实用人才 , 也不可能办出自己的特色和水平首要目标是 ?下得去? , 然而 ?下得去 ?只是一个笼统的概念 , 职业院校对学生应该 ?下哪儿去 ?的标准认识不一和认识中存在的误区 , 培养目标不清晰产生的 ?下哪儿去 ?的疑问,就会导致目前职业院校人才的 ?下不去? 一、高职教育培养目标不清晰的部分原因(一)缺乏对高职生整体文化素质的分析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建立在优秀或合格基础教育对象的前提下 , 目前 , 多数省份高考总分是 750 分 , 本科录取最低分数线平均控制在 500 分以上 , 而高职录取最低分数线一般在 200~ 300 分之间 , 平均每科考分在 30 ~ 50 分的范围之间 , 高职生的分数在高考录取分数线的最底层 , 整体文化素质相对较差 , 这是不争的事实。

      然而 , 忽视他们的文化素质基础与能力实际 , 缺乏务实的态度 , 制定连优秀本科院校都很难完全实现的目标 , 这正是离开基础谈目标 , 离开起点谈终点 , 离开现实谈发展 , 在不恰当的对象身上实施错位的教育由于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建立在忽视了教学对象的基础上 , 那么 , 无论教学内容多么完善 , 教学目标多么合理 , 要真正实现也是不现实的二)虚假的声誉及 ?以优掩劣 ?的质量观由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起步晚 , 社会声誉不高 , 受传统学历层次等级偏见的影响 , 生源质量远远低于本科院校一些高等职业院校为了生存 , 片面迎合家长和学生的就业期待 , 拔高培养目标不可否认 , 的确有极少数优秀的高职生达到了这个拔高了的培养目标 , 但是把偶然出现的现象当成一般的培养目标和规律 ,以个别优秀学生的质量当成学校的整体质量 , 是对大多数学生的不负责以市场营销专业为例,某职业技术学院职业与岗位的就业方向为:1 工业企业销售业务部门的销售人员;3 2 工业企业销售管理部门的调研、策划、广告、公关等技术管理人员;3 商业企业的营销人员及基层管理人员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 , 从事企业商品与服务市场营销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通过三年的专业学习以及高级营销员和营销师的技能培训 , 使学生熟练掌握企业的营销实务、市场调研、评估、定位与开发技术 , 商品流通的组织与管理技术 , 产品的推销与谈判技术 , 商业外语和电子商务的应用技术 , 具备对企业进、销、运、存各环节的经营决策能力和人财物各要素的管理能力 , 成为既懂企业商品经营又懂企业管理业务的复合型人才在此专业目标中 ,让笔者产生了一系列的疑问 : 本专业职业分析中针对的多个岗位 , 培养的人才到底该去哪个岗位 ?没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和优秀的营销业绩能直接进入管理工作吗 ?笔者认为 , 高等职业教育市场营销专业的培养目标应以营销为主 , 以管理为辅营销专业重点培养学生怎样做调研、如何做策划、广告如何发布、公关如何处理的实务与技能 , 培养目标就是销售人员 , 更高的发展目标是优秀的销售人员 , 即使因业绩与技术突出的个别学生得以提升从事管理工作 , 也不能因个别人基础扎实而片面地拔高培养目标 , 不宜把目标定位在管理层次从事管理是学生经过工作实践以后的走势 , 因此 , 培养计划中要适当增加管理学知识 , 但不能把它作为主干课程 , 其目的只是让学生了解从事管理工作须学习哪些管理学知识、如何学习管理知识、重点在何处、方向在哪里。

      如果把目标定位在营销管理、营销设计、组织管理、对外开拓、外语应用等 , 就有目标理想化的拔高倾向再以某职业技术学院经贸英语专业培养目标为例,(1) 就业岗位:商务文秘、商务翻译、商务助理、外贸行政管理人员、外贸业务代理2)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及对外开放事业所需要的 , 能以英语为工具 , 掌握对外经贸知识 , 熟悉对外贸易及文秘工作 , 能够使用多种现代化办公设备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经贸人才该专业毕业生在听、说、写、译方面均能以英语为工具语言 , 掌握外经贸活动的知识、运作程序和环节 , 胜任对外经贸及文秘的具体工作3) 专业基本要求:①熟练的英语交际能力 , 要做到 ?五会? ( 即听、说、4 读、写、译 ) 等 ; ②掌握商务知识 , 对国际贸易、国际商法、会计原理、汇兑与结算等与涉外工作相关的知识有较全面的了解 , 有从事商务翻译工作的能力 ; ③熟悉对外贸易工作的知识、程序与环节 , 熟悉文秘工作 , 能够处理办公室有关工作 ,安排工作会议 , 草拟各种文件 , 熟练使用现代化办公设备 ; ④毕业时须获得以下证书 : 剑桥商务英语 (BBC)二级证书、计算机证书、文秘工种证书、外销员证书。

      此专业忽视培养对象基础,培养目标有明显的盲目拔高二、高职生究竟 ?下哪儿去 ?的思考( 一 )去向与定位1 层次性:高职毕业生要到生产、建设、管理、服务需要的 ?一线 ?去 ?一线 ?就是最基层、最基础的岗位 , 这就决定了高职毕业生在就业走向上具有基层性的特点如市场营销专业 , 学生一定要从营销岗位做起 , 自己就是销售人员但是 , 在目前所有高职院校的教学计划中 , 培养目标最后基本上都落脚到高级专门人才从高职毕业生的实际技能技术水平来看 , 根本不可能达到 ?高级 ?的目标 , 因此 ,?高级 ?困扰着高职的发展 , ?高级 ?制约着办学的思维 , 实际上是误区2 身份性:高职生要以普通劳动者或普通劳动力的身份给自己定位 , 这样的定位不仅不会降低身份 , 而且也有利于面对当前和图谋发展高职生以 ?大学生? 、 ?天之骄子? ?、人才 ?等 ?华而不实 ?的自我定位 , 在表面上提高了身份 , 满足了虚荣心 , 实质上是一种错位 , 值得每位职业教育的研究者和实践者再思考 二 )高职生如何才能 ?下得去?1 着眼要低目前 , 职业教育中存在着这样的误区 , 即中等职业培养中级工 ,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高级工 , 实际上 , 高职院校是不可能培养出高级工的。

      高职生与中职生在技能熟练程度上没有显著差别由此 , 要让高职生低下头 , 弯下腰 , 从生产、建设、服务的最基层起步2 要有自信心5 高职生的年龄、 知识结构、 文化素质优于中职生 , 进入职业岗位后 , 胜任岗位及技术提高速度整体上要高于中职生? , 起点低、进步速度快 ?是高职生的明显特征职业院校要鼓励高职生从低处着眼和起步 , 凭个人的知识技能、吃苦耐劳的实干精神 , 成长为行业状元、在生产第一线建功立业3 要有长期坚持的心理准备让高职生树立在本职岗位上创造优秀的思想人才的成长有着自身的规律 ,遵循由低到高、由浅到深、由粗到精不断提高与发展的过程要想实现这个过程 , 就应有长期坚持的心理准备和决心 , 见异思迁不可能达到技术的高层次高职生要 ?弯下腰? , 但是 , 低起点并不是永远低水平 三 )进行课程改革目前 , 我国一定程度上存在着高职生就业难问题 , 与社会对技术应用型人才大量需求不相适应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是目前高职院校由于对学生 ?下哪儿去 ?不明晰 , 课程设置不合理 , 培养的学生的知识结构不合理 , 不能与社会广泛需求的职业群及相关的职业岗位相适应有些学校的课程设计过分强调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 , 形成了学科型的课程体系 , 具有 ?本科压缩型 ?课程体系的特点 , 导致大量知识学而无用 , 不能支撑就业技能的发展需要 ; 也有一些学校狭义理解职业技术教育的定位和涵义 , 过分强调职业发展要求 , 形成了培训型课程体系 , 造成学生择业能力差 , 自我完善和发展的知识结构基础薄弱 , 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只有明白培养的学生 ?下哪儿去? , 方能建立适应社会需求的高职课程体系 , 更好地贴近社会办学 , 传授学生 ?用得上 ?的知识和技能 , 提高就业率和人才培养的水平 , 最终实现高等职业教育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 ?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 、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目标三、把握素质教育的内涵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迎接 21 世纪挑战 , 提高国民素质 , 培养跨世纪人才的战略举措根据社会发展需要 , 充分认识实施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和迫切性素质的含义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素质概念是生理学和心理学意义上的素质概念 ,即 ?遗传素质? 广义的素质是指 ?人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在后天通过环境影响6 和教育训练所获得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身心特征及其基本品质结构 , 主要包括人的道德素质、智力素质、身体素质、审美素质、劳动技能素质等 ? 素质教育中的素质 , 指的是广义素质 国家教委曾作了明确解释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 , 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 , 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 , 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一)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和迎接国际竞争的迫切需要在实现现代化这一宏伟实践当中 , 我们面临最大的问题是素质和人才问题正如《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所指出的 : ?发展教育事业 , 提高全民族的素质 , 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 , 这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条必由之路 ?(二)实施素质教育是迎接 21 世纪科技挑战的需要当代科学技术发展速度加快 , 新领域突破增多 ; 学科高度分化而又高度综合 ;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大大缩短 ; 知识信息传播超越时空所有这些都对未来人的素质的培养和教育提出了新要求三)实施素质教育既是社会的要求 , 又是教育领域自身的要求素质教育是我们时代和社会的需要 , 是我们教育改革的时代主题另一方面 ,一些高等职业教育只重视职业技术培训 , 而忽视了职业道德教育。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