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国学论文 郭齐勇:郭店楚简《五行》的身心观与道德论(3).docx

2页
  • 卖家[上传人]:壹****1
  • 文档编号:428407113
  • 上传时间:2023-03-20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2.16KB
  • / 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国学论文 郭齐勇:郭店楚简?五行?的身心观与道德论〔3〕 三、"中心"与"外心" 楚简?五行?对形于内的"中心"与发于外的"外心"的讨论亦格外引人注目"君子亡中心之忧那么亡中心之智,亡中心之智那么亡中心[之悦],亡中心[之悦那么不]安,不安那么不乐,不乐那么亡德"(第5、6简)"颜色容貌温,变也以其中心与人交,悦也中心悦旃,迁于兄弟,戚也戚而信之,亲[也],亲而笃之,爱也爱父,其攸爱人,仁也"(第32、33简)"中心辩然而正行之,直也直而遂之,肆也肆而不畏强御,果也不以小道害大道,简也有大罪而大诛之,行也贵贵,其等尊贤,义也"(第33-35简)"以其外心与人交,远也远而庄之,敬也敬而不懈,严也严而畏之,尊也尊而不骄,恭也恭而博交,礼也"(第36、37简)"中心"是内在之心,是"德之行五和谓之德";"外心"是内心的发用,是"四行和谓之善"与前引简书第5、6简相对应的帛书?五行?经部,还有一句:"君子无中心之忧那么无中心之圣,无中心之圣那么无中心之悦,无中心之悦那么不安,不安那么不乐,不乐那么[无]德""忧"即"思",指深深的思虑忧思又与仁爱之心相连,因此"中心之忧"与"仁之思"相对应相应地,"中心之智"与"智之思"对举,"中心之圣"与"圣之思"对举。

      仁之思、智之思、圣之思都是"中心"之思,依次递进"中心之悦",是内在的愉悦,超越世俗苦乐之外的安乐楚简?五行?的逻辑很有意思,让我们对照以上引文的四段:第一段连同帛书的补充,是"中心"与天道的契合第二段,由内在的仁心、愉悦出发,把诚挚的亲爱亲人(父母兄弟)的感情推扩出去,关爱他人,这个过程就是仁这是仁德的内收与外扩第三段,由内在的理智、分辩出发,区分直曲、是非、善恶、大道小道、贵贱、贤不肖,这个过程就是义这是义德的内收与外扩第四段,把内在的道德的知、情、意发用出来,与人交往,在交往过程中产生庄敬、严畏、恭敬之心,并实践一定的仪节,这个过程就是礼与身形相连的礼仪是内在性的仁、义、礼德的外在化所以我认为,竹简?五行?的"心"是近于子思、孟子的意味的请注意,以上所引第二段其实是说的"仁者人也,亲亲为大"第三段是说的"义者宜也,尊贤为大"第四段是说的"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生也"这几句话合起来,不正是?中庸?所记载的孔子答哀公问政的一段话吗?关于"内心"与"外心",?语丛一?简20、21、25:"天生百物,人为贵人之道也,或由中出,或由外入""由中出者,仁、忠、信由[外入者,礼、乐、刑]""……生德,德生礼,礼生乐,由乐知刑。

      "从?五行?和上引?语丛一?诸简来看,仁义忠信显属内在,礼乐刑政那么属外在这与子思、孟子的思想相一致,而与告子的"仁内义外"思想不同,亦与楚简?六德?的思想有区别六德?简26、27:"仁,内也义,外也礼乐,共也"?五行?、?语丛一?强调道德的内在性与主体性,对举"中心"、"外心",肯定二者的一致和区分,把形式化的礼乐和刑政作为内心的发用竹简?五行?区分"内心"与"外心",说明作者认识到"心"的功能是复杂的,与"天道"、"圣"境界相连的体验是内在之心的体验在一定意义上,此"心"是可以暂时地摆脱形躯之累的,这就与下面我们将要说到的"独"、"舍体"可以联系起来"内心"与形上、超越之"心"可以相连,亦可与"外心"相连我们不妨以下图表示:"独心"-----形上、超越之心↑上达"中心"---五德形之于内,仁之思、智之思、圣之思---仁、义、忠、信↓下学"外心"---四德行之于外---礼、乐、刑、政。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