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课件解析49(说课)-人教课标版.ppt
17页Click to edit Master title style,Click to edit Master text styles,Second level,Third level,Fourth level,Fifth level,*,,*,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世界是普遍联系的,,,陈薇,世界是普遍联系的,1,一、说教材,二、说课标,三、说学生,四、说教法、学法,五、说过程,六、说训练,说课流程,一、说教材说课流程,2,一、说教材,(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1,、本单元的地位和作用,2,、本课的地位和作用,3,、本框的地位和作用,一、说教材(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3,(二),说教学目标,1,、,知识方面,:(,1,)识记联系的含义,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2,)理解联系的多样性,2,、,能力方面,:通过本框学习,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初步具有从错综复杂的联系中认识和发现事物本质的固有的、内在的联系的能力,初步学会用全面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树立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自觉抵制形而上学的孤立观,(二)说教学目标1、知识方面:(1)识记联系的含义,联系的普,4,(三)说教学的重、难点,重点:事物联系的三个特点,(,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难点:事物联系的客观性与人的实践活动的关系,(三)说教学的重、难点重点:事物联系的三个特点(普遍性、客观,5,二、说课标,观察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领会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学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二、说课标观察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领会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学会,6,三、说学生,高中阶段学生看问题处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发展的阶段,形象思维比较强,抽象思维在逐步发展,但因没有实际的体验而无法理解哲学抽象的理论,造成学习上的困难,因此在教学中结合身边具体事例和当今时政,善于利用学生身边的,贴近学生生活的例子创造教学情境三、说学生高中阶段学生看问题处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发展的阶段,7,四、说教法和学法,直接演示法,,活动探究法,,集体讨论法,四、说教法和学法直接演示法,8,五、说过程,(一)导入新课,,蝴蝶效应说明了什么?,五、说过程(一)导入新课,9,(二)讲授新课,1,、联系含义,请同学们说说身边存在的具体联系,设计意图:了解学生对“联系”的初步认识,引出“联系”的含义,(二)讲授新课1、联系含义,10,2,、联系的普遍性,展示图片:日本地震的影响,分析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理解联系普遍性三方面的含义,这给我们什么启示?得出方法论: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探究:你和撒哈拉沙漠的沙子有联系吗?,目的:让学生理解并得出普遍联系是绝对的但同时联系又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这一结论2、联系的普遍性展示图片:日本地震的影响,分析自然现象和社会,11,3,、联系的客观性,展示图片得出联系是客观的,对之前列举的联系进行分类,:,自在事物联系和人为事物联系,分别举例说明其客观性,通过当前环境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得出联系客观性的方法论启示,3、联系的客观性展示图片得出联系是客观的,12,4,、联系的多样性,通过学生举的联系的例子分析,这些联系都有哪些表现,并展示图片一个人在社会上扮演的不同角色进一步说明我们应该如何评价一个人从而得出联系多样性的原理,方法论要求及其意义,4、联系的多样性通过学生举的联系的例子分析,这些联系都有哪些,13,(三)课堂小结,1,、联系含义,,,2,、联系特点,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原理,,,,方法论,,,,(三)课堂小结1、联系含义 2、联系特点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原,14,六、说训练,1,、思维训练,提高思辨能力,,2,、口述训练,提高归纳能力,,3,、选择题训练,加强应试技巧,六、说训练1、思维训练,提高思辨能力,15,教学反思,,课堂教学结束后及时进行教学反思:本节列举的事例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在教学中通过生活中事例引导学生通过感性材料去理解理论知识,让学生积极思考,参与讨论,自主探究,增强参与能力,要学生多说才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但要注意把握好时间否则有些需要细讲的内容因时间不足而没有能够很好进行深入。
教学反思 课堂教学结束后及时进行教学反思:本节列举的事例贴近,16,[,对点训练,],“十三五”规划纲要描绘了我国未来五年的发展蓝图某校高三,(6),班同学以“十三五时期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同学甲说:“,‘,十三五,’,规划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完善基层民主制度,畅通民主渠道,要健全基层选举、议事、公开、述职、问责等机制,积极推进基层民主自治进程,落实这一要求对我们共创幸福美好家园具有重要意义同学乙说:“近年来,国家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创造条件让,‘,民众说话,’,,充分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越性1),结合同学甲的观点,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我们应怎样推进基层民主自治进程2),结合同学乙的观点,运用公民政治参与的知识,说明国家让“民众说话”的理由解析:第,(1),问,设问的关键词为“怎样推进基层民主自治进程”,可以从民主选举村委会或居委会成员、村民会议或居民会议、制定自治章程和办事公开制度等方面围绕主题组织答案第,(2),问,分析国家让“民众说话”的理由,可以从我国国家性质角度分析原因,从国家与公民两个方面分析其意义答案:,(1),①通过直接投票选举村委会或居委会成员,积极参与民主管理,推进基层民主自治进程。
②通过村民会议或居民会议等形式,发表意见,积极参与本村或社区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的决策与管理③通过制定自治章程等形式,规范自己和基层干部的行为,运用民主的办法来管理日常事务④通过办事公开制度、民主评议基层干部等形式,监督基层干部的行为和村委会、居委会的工作,使基层民主自治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2),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②让“民众说话”有利于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充分调动人民群众政治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③让“民众说话”有利于推进党和国家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促进被监督者改进工作,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对点训练],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