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庆市新优观赏花卉紫娇花的特征特性及其园林应用.doc
4页重庆市新优观赏花卉紫娇花的特征特性及其园林应用摘要 报道了新优观花植物――紫娇花在重庆地区的适应性表现及园林应用配植模式结果表明:紫娇花能较好地适应重庆高温高湿的自然气候条件,生长强健,观赏性状稳定,花期长,与其他树种搭配成景,可以取得较佳的园林观赏效果此外,本文亦对该种的形态特征、观赏特性做了简要探讨,建议紫娇花在南方园林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 紫娇花;新优观赏花卉;特征特性;园林应用;重庆 1 形态特征 紫娇花(Tulbaghia violacea)为石蒜科(Pyrolaceae)紫娇花属(Monotropa)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南非株高30~50 cm,具有肥厚的鳞茎叶为半圆柱形,中央稍空,长约30 cm,宽约5 mm花葶直立,高30 cm,顶生伞形花序,花紫色,花被片卵状长圆形,长4~5 mm,基部稍结合,花有香味蒴果三角形 2 适应性 据观察研究,紫娇花在重庆的适应性极强,耐旱、耐热、耐高温,夏天在40 ℃左右的高温下也能够正常生长在重庆0 ℃以上地区能够安全越冬,常绿,不倒苗对土壤的要求不高,而且较耐粗放管理,没有发现病虫害但紫娇花在冬季0 ℃以下低温地区,地上部分易枯黄萎凋,待温度上升又萌芽长叶。
3 观赏性 紫娇花的茎纤细通直,花紫色明艳,是夏季极具观赏价值的冷色系观赏花卉紫娇花在重庆地区的种植表现较好,植株强健,花色纯正,花期长从3月下旬开始开花,4月进入盛花期,4―7月花色烂漫,朵朵摇曳,片片紫色散发出清新灵动的气息,紫娇花也可以与其他树种搭配,能够形成较好的景观效果;8―9月紫娇花花量开始逐渐减少 4 配植应用模式 4.1 花坛 紫娇花可在公园、广场、道路中央及建筑物两侧的花坛中,与虞美人(Papaver rhoeas)、百日菊(Zinnia elegans)、醉蝶花(Tarenaya hassleriana)等花卉配植,紫娇花亮丽的紫色与其他暖色系花卉如红色、黄色、粉色等搭配,相得益彰,组成美丽的纹图花型,取得较佳的观赏效果此外,紫娇花可以搭配红花木(Loropetalum chinense var.rubrum)、梳黄菊(Euryops pectinatus)等植于道路一侧,配以羊蹄甲(Bauhinia purpurea)、垂枝榆(Ulmus pumila ′Tenue′)及麦冬(Ophio-pogon japonicus),形成优美盎然的园林景色,达到较好的绿化、美化效果。
4.2 花境 花境是模拟自然界中林地边缘多种野生花卉交错生长的状态,以达到较好的园林绿化、美化效果[1]在垫江南阳公园的草坪中央,以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树丛为背景[2],紫娇花与火把莲(Kniphofia uvaria)、大花金鸡菊(Core-opsis grandiflora)等以块状方式混合配植[3],呈现出自然群落野趣的美感其中,紫娇花清凉紫色的加入,不仅提升了花境的立体感,亦丰富了整体花境的色彩质感,是夏季南方花境植材的不二选择[4-5] 4.3 花台 在璧山区秀湖公园,以紫娇花为主景的小型花台建在庭中,清新脱俗,颇具美感;而在观音塘公园的花台则依墙而立,自然曲折,富有空间变化花台在园林造景中常常能够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花色丰富的花台材料是提升园林观赏效果、增加景观丰富度的关键因素紫娇花作为冷色系花卉的植入,充分体现了花台的这一园林装饰功能,让花台发挥更好的作用 4.4 道路分车带 紫娇花以花带的形式栽植于道路分车带,结合麦冬、红叶石楠(Photinia × fraseri)、小叶女贞(Ligustrum quihoui)、木槿(Hibiscus syriacus)、雪松(Cedrus deodara)等营造生态景观,打造乔灌草的复式组合结构,起到道路隔离美化的生态园林效果。
5 结语 通过对紫娇花在重庆连续3年的适应性及园林应用观察,发现紫娇花能够很好地适应山城高温高湿的自然气候条件,表现出生长强健、观赏性状稳定、花期长的特点与其他园林植物共同造景,能够极大限度地发挥城市园林绿化美化的功能 目前,紫娇花已在重庆主城、垫江、璧山等多地运用成功,凭借出众的花色优势――清凉紫色,结合地被植物、花卉及乔灌木,在公园、道路、草坪、林缘及水边均可营造出自然、生态、立体的现代园林景观,在炎炎夏日给市民带来清新的感觉综上所述,建议将紫娇花作为新优观花植物在南方推广应用 6 第 4 页 共 4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