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参考)《囚绿记》导学案(学生版).doc
5页《囚绿记》导学案(学生版)学习目标:1.了解当时的社会环境,明确整理在抒写对绿的挚爱之情中,表达对生命的爱,对光明、自由的向往,对坚贞不屈的抗敌精神的歌颂 2.学习本文借物抒情的写法3.反复读文,体会整理的情感,感知散文的语言风格 学习重点:巩固把握散文主旨的一般方法:从品味关键句——凝聚着整理感情体验和理性思考的语句入手 学习难点:借物抒情的写法 学习方法:从圈划、品味凝聚着整理感情体验和理性思考的语句、含有言外之意的语句入手,把握本文的主旨,提高感悟能力 教学时数:一课时 知识链接1、整理简介 陆蠡(1908—1942),原名圣泉,浙江天台人现代散文作家、翻译家1931年毕业于上海国立劳动大学,后与友人创办泉州语文学社1933年至1934年在泉州中学教书,同时开始写作散文1935年任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编辑,业余从事散文创作和翻译1938年创办科学、文化综合性杂志《少年读物》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进驻上海租界,由于在沦陷后的上海坚守文化工作岗位,他于1942年4月13日被捕,不久由捕房转到虹口日本宪兵拘留所,刑审数月,惨遭杀害,时年34岁 陆蠡是现代文学史上卓有成就的散文作家他以散文诗集《海星》步上文坛,崭露头角。
后来又出版了散文集《竹刀》和《囚绿记》他的散文从琐细的生活情节中,挖掘出某种耐人寻味的人生哲理,透出了整理真诚、淳朴心灵的闪光,作品大都瞩目现实社会和下层人民的贫穷疾苦,通过对劳动人民的勤劳、勇敢、淳朴的优良品质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的颂赞,表现出作家爱国忧民的高尚情怀和可贵品格在艺术上,那乡野泥土的气息,忧郁动人的故事情调,优美清丽的文笔,严谨的构思,形成他自己独特的风格其文笔缜密、漂亮、醇厚,感情深沉、诚挚、朴实 2、背景资料 本文选自《中国现代散文(1918~1949)》(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四卷,写于1938年秋,当时正是抗日战争时期 《囚绿记》所表现的坚贞不屈的精神,其实正是他的心灵的写照 3、解题标题中的绿是什么?“囚绿”是怎么回事?陆蠡“囚绿”的初衷是什么?学习过程 一、基础知识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猗郁() 蕈菌( ) 揠苗助长( ) 移徙( ) 淅沥( )( )涸辙( )( )瞥见( )陆蠡( ) 解释下列词语 涸辙: 揠苗助长:淅沥: 二、初步感知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如高声朗读、轻声朗读、一个人读,找个伴儿一起读等不同形式)自由朗读课文,并明确下列问题。
要求:标注段落,圈划疑难字词或结合课后注释,或同学相互讨论,合作解决,实在不能解决的,也可当场求助老师 1、整理为什么要囚绿?( ) 2、他把绿“囚”牢了吗?( ) 3、离开了绿,他对绿的感情又是怎样的呢?( ) 三、梳理概括 请快速阅读课文,圈划关键句(即那些写行动的句子)这样也就理清了全篇的思路,试像“囚绿”那样用两个字概括本文思路 四、研讨探究1.哪些语言直抒了他对绿的爱意呢? 2.我们不仅能从正面的抒情中看到了整理喜爱绿,还能从侧面的描写中看到他对绿的执着? 3.这绿色囚得住吗? 五、品味欣赏 这分执着的珍爱必然引发极细致的欣赏,但欣赏的似乎是常春藤外在的生长,其实更欣赏的是绿的生命,绿的希望。
而这欣赏最终演变成了自私的占有整理要用绿色来装饰我过于抑郁的心情到此我们会发现整理在前文就说自己疲累、孤独,了解起来我们不觉奇怪吗?抑郁有何深意? 六、理解运用 什么是象征?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说说“绿”的象征意义七、总结指导:我们从品味关键句入手,读懂了这篇优美的散文,感受到整理那黄金的心由此可见,我们要快速读懂一篇散文,可以在理清思路的基础上,从品味凝聚整理感情体验,理情思考的语句,从含有言外之意的语句入手,把握主旨而其中借物抒情,托物寄意类文章,应从物的特点思考,展开联想,了解相似点,明确象征意义 当我们自己写作时,应在文章的显要处文首文尾,段首段尾,写上凝聚自己感情体验与理性思考的语句,使文章脉胳清楚,更深刻感人九、课后作业: 课文《囚绿记》在表现手法上有许多可供我们鉴赏学习的地方如: ① 文章的结构清晰,简繁得当,各尽其妙 ②借物抒情,托物寄意的象征手法 ③善用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 ④文字表达细腻、质朴等 同学们从表现手法角度好好品味一番,就你感受最深的某一特色,写一段200字左右的鉴赏文字 十、拓展延伸 1.不应凋零的绿叶 ①台湾著名作家----三毛因丈夫遇难无限郁闷,用粉红色的丝袜缠到自己的脖子上…… ②中国天才青年诗人---海子在诗歌和人生的理想幻灭后,万念俱灰,把头枕在冰凉的铁轨上…… ③20世纪美国最伟大的小说家.1946年,因高血压、糖尿病、皮肤癌,精神抑郁症,海明威健康每况愈下。
他开始变得异常烦躁,尝到了自我怜悯的痛苦终于在1961年7月2日,用双筒猎枪伸进嘴里扳动了扳机…… ④茨威格1942年2月22日,享有世界声誉的奥地利作家伟大的反法西斯斗士最终无奈于它的猖獗,在目睹他的“精神故乡欧洲”的沉沦后,与其夫人在里约内热卢双双吞下剧毒药物…… ⑤荷兰天才画家----印象派大师---文森特.凡高因爱情的挫折、生活的残酷用手枪对准自己的心脏…… 自杀者的共同特点:对自己对人生都失去了希望 2.永不屈服黑暗的绿叶 ①司马迁,受宫刑,却能忍受这世间最大的耻辱,因为他心中有未完成的《史记》 ②史铁生,北京市人,“文化大革命”初期响应号召由北京赴陕西务农,因积劳致残下肢瘫痪,后返回北京,顽强生活,潜心文学创作,现为专业作家作品主要有《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插队的故事》《夏日的玫瑰》《合欢树》等等 ③海伦•亚当斯•凯勒(HelenAdamsKeller,1880年6月27日-1968年6月1日),是美国一位残障教育家她在19个月大时因为一次高烧而引致失明及失聪后来借着她的导师安•沙利文(AnneSullivan)的努力,使她学会说话,并开始和其他人沟通,并且毕业于哈佛大学. ④中国的“海伦•凯勒”从小失去听力,曾是个全聋全哑的小女孩周婷婷是我国第一位少年聋人大学毕业生、中国的“海伦•凯勒”。
周婷婷年被美国加劳德特大学录取,在所世界上一流的聋人大学攻读心理咨询专业硕士学位 ⑤汶川地震中的坚强,残奥会上的坚强 友情提示:部分文档来自网络整理,供您参考!文档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5 /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