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海洋地质灾害研究与防治.ppt

27页
  • 卖家[上传人]:小**
  • 文档编号:57365766
  • 上传时间:2018-10-21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2.83MB
  • / 2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海洋地质灾害研究与防治,讲解人:溪水,讲解的四大方面,一、海洋地质灾害的概念 二、研究海洋地质灾害的目的 三、海洋地质灾害的种类及其危害性 四、防治对策 五、相关法律,一、海洋地质灾害的概念,地质灾害:由于地质作用使地质自然环境恶化, 并造成人类生命财产毁损以及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环境严重破坏的事件海洋地质灾害:在海洋中发生的地质灾害—由于地质作用使自然环境恶化,造成人类生命财产毁损及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环境严重破坏的事件二、研究海洋地质灾害的目的?,我国濒临西北太平洋,拥有辽阔的领海和漫长的海岸线,沿海地区资源丰富,交通便利,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城市和工业比重较大海洋地质灾害常给沿海工业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 因此,提高海洋地质灾害的防灾、抗灾和预报能力开展海洋地质灾害调查研究,摸清其发生、发展规律,从而减少海洋地质灾害给我国带来的经济损失和人员的伤亡三、海洋地质灾害的种类及其危害性,,具体的类型,3.1 地震海洋地震(seaquake)是指震中位于海洋的地震海洋地震可造成海底断层,引起海啸由于海水不能传播横波,因此海震时在海面上感受到的震动仅是纵波的冲击,当冲击力量大到一定程度时,才能使船上的人有触礁的感觉。

      海底地震主要分布在 ①活动大陆边缘地震带 ②大洋中脊地震带3.2 海啸,海啸就是由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海底滑坡或气象变化产生的破坏性海浪,海啸的波速高达每小时700~800千米,在几小时内就能横过大洋;波长可达数百公里,可以传播几千公里而能量损失很小;在茫茫的大洋里波高不足一米,但当到达海岸浅水地带时,波长减短而波高急剧增高,可达数十米,形成含有巨大能量的“水墙” 海啸的形成,海啸是一种灾难性的海浪,通常由震源在海底下50千米以内、里氏震级6.5以上的海底地震引起水下或沿岸山崩或火山爆发也可能引起海啸在一次震动之后,震荡波在海面上以不断扩大的圆圈,传播到很远的距离,正象卵石掉进浅池里产生的波一样海啸波长比海洋的最大深度还要大,轨道运动在海底附近也没受多大阻滞,不管海洋深度如何,波都可以传播过去1960年5月,智利中南部的海底发生了强烈的地震,引发了巨大的海啸,导致数万人死亡和失踪,沿岸的码头全部瘫痪,200万人无家可归,这是世界上影响范围最大、也是最严重的一次海啸灾难2004年12月26日 印度洋海啸成为史上第二强震及海啸到2005年1月10日为止的统计数据显示印度洋大地震和海啸已经造成15.6万人死亡,这可能是世界近200多年来死伤最惨重的海啸灾难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9.0级地震,引发巨大海啸,死亡失踪近30000人。

      环太平洋国家受灾北京时间4月2日7时46分45秒,智利西北部附近海域发生8.0级地震,海浪约高6.9英尺(约合2.1米,,,,,3.3 海底滑坡,海底斜坡上未固结的松软沉积物或有软弱结构面的岩石,在重力作用下沿斜坡中的软弱结构面发生滑动的现象3.4 海水入侵,海水入侵是源于“人为超量开采地下水造成水动力平衡的破坏”海水入侵使灌溉地下水水质变咸,土壤盐渍化,灌溉机井报废,导致水田面积减少,旱田面积增加,农田保浇面积减少,荒地面积增加最严重的会导致工厂、村镇整体搬迁,海水入侵区成为不毛之地3.5 海岸侵蚀,海岸侵蚀是指在自然力(包括风、浪、流、潮)的作用下,海洋泥沙支出大于输入,沉积物净损失的过程,即海水动力的冲击造成海岸线的后退和海滩的下蚀海岸侵蚀现象普遍存在,中国70%左右的砂质海岸线以及几乎所有开阔的淤泥质岸线均存在海岸侵蚀现象举例:,英国约克郡东雷丁地区的霍尔德内斯海岸遭受最严重的海岸侵蚀在这段长达61公里的海岸线上,有多个村庄受到海岸侵蚀的威胁这里的年侵蚀速度大约为每年两米多个村庄已经因为海岸侵蚀慢慢被大海吞没海洋地质灾害具体造成的影响范围?,,四、防治对策,.4.1 加强海岸防护工程的建设为了防止或减轻由于海水入侵和海岸侵蚀后退等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必须加强海岸 防护工程的建设,特别是对经常遭受侵蚀破坏和地势较低洼而问题又较多的岸段,如废弃河 口三角洲、现代河口三角洲和堆积性海岸,不仅要加固和加高护岸堤坝,而且还要在其岸外 建造一些,如防波堤等坚固的护岸设施。

      另外,还可以建造生物护岸工程,如扩大和发展红 树林,大力推广种植大米草等,可起到促淤、保滩和护岸的作用4.2 严格控制滨海地区地下水的开采,随着沿海地区工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的需求量日益增大,超量开采地下水已造成地面不断沉降,导致大片土地盐碱化和海水倒灌的恶果有关部门应引起重视并采取有效的措施,特别对渤海湾、莱洲湾和长江口等沿岸,采用严格控制开采地下水和人工补给地下水办法,缓解地面沉降和海水倒灌,减轻经济损失4.3 加强对海岸带地区资源开发利用的管理,对海岸带地区要实行统一管理,要建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制定一套完善的海岸带管理办法对开发利用海岸地区各种资源和各种工程项目的建设,均按有关法律条文规定执行,杜 绝各自为政,多头领导的现象产生4.4 加强对海洋地质灾害的科学研究和预报,人类在自然界中生活的过程,就是同各种自然灾害(包括海洋地质灾害 )作斗争的过程我们要争取主动战胜海洋地质灾害,就得对各种海洋地质灾害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进行深入 系统的分析与研究,找出规律,然后作出科学的预报,及时采取预防措施,提高抗灾能力,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五、相关法律,,参考文献:[1] 黄玲玲,成建梅,刘军,徐子东. 海岸带地质灾害评估理论与方法研究进展[J].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09(01)[2] 夏真,郑涛,庞高存. 南海北部海底地质灾害因素[J]. 热带海洋. 1999(04)[3] 杨新安,于敏,程军. 中国沿海城市地质环境灾害及其防治对策[J].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05)[4] 陈东景,李培英,刘乐军,杜军,李萍. 海底地质灾害对社会经济发展影响的理论分析与普适性对策[J].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09(09)[5] 温孝胜. 海洋地质学的发展现状与未来展望[J]. 海洋通报. 2000(04)[6] 王振红,潘国富,李冬,竺玮煌. 杭州湾海底地质灾害初步调查[J]. 海洋地质前沿. 2011(08)[7] 王圣洁,蓝先洪,刘锡清,韩春瑞. 我国海岸带灾害地质因素发育基本特征[J].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06(04)[8] 鲍才旺,姜玉坤. 中国近海海底潜在地质灾害类型及其特征[J]. 热带海洋. 1999(03)[9] 刘守全,张明书. 海洋地质灾害研究与减灾[J].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1998(S1),谢谢!!!,。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