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案例.doc
11页——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案例学校:市江宁区龙都中学【内容摘要】语文综合性学习是课程创新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教育创新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次开展的探究实践活动,是一次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成功尝试它加强了“生活即是语文,语文即是生活〞的联系;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了学生学会在分享他人的成果同时学到知识,体验学习的快乐;让学生了解并吸收中华民族传统中的“营养〞与“智慧〞关键词】自主 合作 探究: 周 小 花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案例——走进端午节策 划 者:江宁区龙都初级中学 周小花工程创意:加强“生活即是语文,语文即是生活〞的联系 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学会在分享他人的成果同时学到知识,体验学习的快乐 让学生了解并吸收中华民族传统中的“营养〞与“智慧〞工程名称:走进端午节时间围:2006年5月——6月参加人员:八〔8〕班全体学生、语文教师和班主任主要活动:搜集资料,分析整理,完成作品,演示作品,总结交流活动时间:用两周时间,学生课外分组搜集整理资料,课小组交流并全班展示[过程描述]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是中国传统的节日——端午节,可是这个时候却是同学们学业最繁忙之际。
为了让同学们感受学习之余的快乐,同时也为了能让同学们对中华节庆文化有一些粗浅的了解,吸收节庆文化、民俗传统中的“营养〞与“智慧〞,激发他们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根据新的课程标准关于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要求,我决定在班上开展以“走进端午节〞为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让学生自己实践调查端午节的来历,人们的庆祝方式,由端午节想到的等问题,然后以自己最喜欢、最擅长的方式在全班上汇报调查结果我选择这个主题有以下的原因:首先端午节马上就到了,同学们可以亲身直接经历,让学生感受到生活处处是学习语文的大课堂;其次同学们虽有一定的综合性学习的根底,但并没有好好的落实这一次的主题难度不太大,可以激发学生对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兴趣;再次可以设计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和擅长的方式汇报活动成果,扬学生的个性为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和热情,在端午节即将降临的前两周的语文课上我对我班的学生说:“同学们,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就要到了,每年的端午节我们都将与亲人团聚一堂,吃粽子、挂鸭蛋、叙亲情、享欢乐可你知道我们中华民族为什么要重视这一天吗.想不想了解这一节日的来历.围绕这个节日人们都用那些方式庆祝呢.你们已经读了很多的书,掌握了很多的知识,现在我们就用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动脑筋想方法亲自去查一查、找一找、问一问,再把了解到的情况以自己最喜欢和最擅长的方式向同学和教师汇报,好不好.〞具体要:1.了解端午节的来历〔最少搜集一个关于中秋节的民间故事〕;2.中华民族为什么重视端午节这一天.3.调查人们用那些方式庆祝端午节;〔国家庆祝中秋节举行了什么活动.活动的容主要有那些.〕4.搜集关于描写端午佳节的文章或优美诗句;5.写出自己的活动总结报告;6.设计自己最喜欢和最擅长的汇报方式;〔歌舞、文章、书画等形式不限〕7.在全班汇报自己的活动成果;顿时,教室里一片欢呼声,同学们虽然过了很多个端午节,但是还真不知道端午节的来历,人们除了吃粽子以外还有那些庆祝方式,最令同学们快乐的是有了自己的实践时机,可以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调查、研究,还可以把自己最拿手的绝活在新同学面前露一手,岂不快哉.为了使活动能到达预期的目的,我告诉大家要注意以下问题:1、这不是一般的家庭作业,而是很重要的一次独特尝试,要想千方百计完成好,但无论是查找、还是整理、汇报,重在过程的参与,不能以查找的知识多少论成败;2、可以个人单独完成,也可以根据同学们的兴趣、爱好或居住位置自己成立小组共同完成。
如果是小组合作就应该既要注意小组成员之间的分工要合理又要注意整体协作,既要尽可能独立调查研究,但也要注意合作、交流,*些问题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共同完成,形成资源共享;3、不会完成的事情可以请教教师、同学和家长,但不能出现家长包办代替的情况;4、调查、汇报的准备时间是节假日、以及在家时的语文晚自习;5、需要在互联网上查找资料的可以与教师联系,不能擅自出入网吧;6、调查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平安,可以邀请自己的父母共同参与调查研究和设计汇报形式承受任务后的同学们开场兴致勃勃地行动起来为了让同学们做到有的放矢,在明确各同学〔组〕的调查要求,尊重学生己的调查意见的根底上,我不失时机的帮助其修改和制定切实可行的调查方案,让学生知道综合性学习制订方案或调查方案的重要性我对学生第一次的调查实践主要是进展有重点地指导,随机进展检查,适时地教给学生方法帮助学生完成活动任务为了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去进展调查搜集关于端午的知识,除了语文学科有意识少布置或者不布置课外作业外,我还与班主任士平教师商量其他学科星期日尽量也少布置课外作业,各学科教师都能积极配合,为学生留出了很多调查和研究的时间学生调查研究三周后我开场准备成果汇报活动的相关事项,由个人〔或活动小组〕提交自己的活动汇报形式,然后由班级文娱委员根据汇报形式编排成一个活动汇报节目单。
一个月后的星期一下午是学生活动的成果进展汇报的时间,这天下午,我特意邀请了学校的领导,本班的所有科任教师参加学生汇报活动同学们这次的综合学习活动,是一次创造性的尝试,他们既兴奋又自豪,参加汇报活动积极踊跃,丝毫看不出平时的害羞和扭捏,确实让我对他们的表现刮目相看:第一汇报单元:端午节的传说班长祁俊首先说:我所了解的端午节传说与爱国诗人屈原有关 〔故事情节略〕平时不爱说话的宽接着说:我知道端午节的另一个传说,与唐僖宗年间,黄巢领兵造反有关〔故事情节略〕第二个汇报单元:我了解端午节知识佘成雅同学关于端午节别称的调查汇报:据统计,端午节的名称在我国所有传统节日中叫法最多,达二十多个,堪称节日别名之最如有端午节、端五节、端阳节、重五节、重午节、天中节、夏节、五月节、菖节、蒲节、龙舟节、浴兰节、粽子节等等康同学关于“吃粽子〞的调查汇报:端午吃粽子,现在人们只知道这是为了纪念伟大诗人屈原但据专家考证,粽子只不过是民间普通食品,最初吃粽子也不固定在端午;说端午食粽是祭屈原,是后人附会而形成的,仅反映民众的心愿而已实际上,为了纪念春秋时晋国的介子推而形成民间节俗的“寒食节〞〔清明前一天〕吃粽子,起源要比端午食粽早。
至今,许多地方仍通行清明前一天与清明食粽的民间风俗端午食粽作为全国性风俗最早始见于西晋周处撰的?风土记?:“仲夏端午,烹鹜角黍〞到了唐、宋时,粽子已经成为端午节的必备食品青青同学关于“粽子〞的调查汇报:由粽子话沿革 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 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米外,还添加中药材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 唐代:粽子用米已“白莹如玉〞,粽的形状出现锥形、菱形日本文献中就记载有“大唐粽子〞 宋代:有“以艾叶浸米裹之〞的“艾香粽〞,还有“蜜饯粽〞,见东坡“时于粽里见梅〞的诗名这时还出现用粽子堆成楼台亭阁,木车牛马作的广告,说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时尚 如今粽子更是千品百种,璀灿纷呈现今各地的粽子,一般都用箬壳包糯米,但涵花色则根据各地特产和风俗而定,著名的有桂圆粽、肉粽、水晶粽、莲蓉粽、蜜饯粽、板栗粽、辣粽、酸菜粽、火腿粽、咸蛋粽等等 第三汇报单元:关于端午节的风俗邓庆同学:旧日的端午节有两种非常独特的习俗一是插艾蒿据说满城人一大早就奔赴四周的郊野采摘艾蒿这种植物有驱温解毒的作用,因此人们把它们挂在门口、插在头上。
二是喝雄黄酒 雄黄是一种红黄色的粉状物,也有驱毒的作用成年人和酒吃下,儿童则涂在额头上,有的还写上一个“王〞字,这样,夏日的署毒便不能为害了 据说屈原投江的那天是五月五日,从此以後,每年到了五月五日,人们都要划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来纪念屈原有些地区,则在端什节插菖蒲或艾草於门上亮同学:端午节各地的习俗其实不尽一样省邹平县端午,每人早起均需饮酒一杯,传说可以避邪日照端午给儿童缠七色线,一直要戴到节后第一次下雨才解下来扔在雨水里临清县端午,七岁以下的男孩带符〔麦稓做的项链〕,女孩带石榴花,还要穿上母亲亲手做的黄在鞋,鞋面上用毛笔画上五种毒虫意思是借着屈原的墨迹来杀死五种毒虫即墨在端午节早晨用露水洗脸省兴安州端午,地方官率领僚属欣赏竞渡,称之“踏石〞兴平县端午以绫帛缝小角黍,下面再缝上一个小人偶,称为“耍娃娃〞同官县端午以蒲艾、纸牛贴门,称为“镇病〞地处亚热带,早期来自大陆的移民多无法适应这里的气候,死于瘴疠时疫者,时有所闻因此,端午这个以驱疾避疫为根本精神的节日,便显得格外重要划龙舟,称为“扒龙船〞据?民俗?一卷六号上记载,日据时代士林的端午龙舟的习俗如下:自五月初一起,就先到水边“迎水神〞。
初五正午,即敲响锣鼓,扛起龙舟到河岸,途都有居民烧香礼拜俗语说:“五月五龙船鼓,满街路〞表示欢迎,称为“接龙船〞赛过龙舟,还要于初十“送水神〞,并举行“江〞的仪式 时文强同学:当时楚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死去,于是有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是为龙舟竞渡之起源,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 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尸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清乾隆二十九年开场有龙舟竞渡,当时知府元君曾在台南市法华寺半月池主持友谊赛现在每年五月五日都举行龙舟竞赛有竞渡,近来英国人也有仿效我国人作法,组织鬼佬队,进展竞赛活动第四汇报单元:关于端午的诗词教室里响起了撒克司名曲?回家?在乐曲声中,文畅同学朗读起诗人耒的?和端午?: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接着康同学声情并茂地背诵诗人贝琼的?己酉端午?: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最后承建同学也朗读了一首汤显祖的?午日处州禁竞渡?: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情知不向瓯江死,舟楫何劳吊屈来第五汇报单元:关于端午的歌谣肖红等同学搜集了关于端午的歌谣:“棕子香,香厨房。
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 五月节,天气热,放下锄头歇一歇;山上清风爽,梅红出血 五月五,是端午,背个竹篓入山谷;溪边百草香,最香是菖蒲五月五日午,天师骑艾虎;薄剑斩百邪鬼入虎品〔〕 民间流行着一首?重五谣?: 吃爻雄黄酒,毒蛇远远游 重五草头汤,疤瘰洗精光 重五吃麦麦,字眼学起快 吃爻重五卵,做个生员卵重五吃大蒜,读书做高官第六汇报单元:关于端午节的愿望姝等同学分别就祖国统一、回归祖国、祝愿每个家平平安安等主题进展了汇报第七汇报单元:展示自己关于端午的书画、手抄小报和摄影作品汇报活动完毕后,校领导、班主任和听课教师代表分别对同学们的调查汇报作了肯定,并鼓励同学们今后要多自主参加这样的活动最后我作了总结:同学们,端午节,是我们中华民族大家的节日,虽然人们所处的地域不同,欢度节日的方式也不尽一样,但在这个节日里人们都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了对桔祥平安的祈求在我们这次活动的过程当中,同学们能够运用我们掌握的知识和生活的经历向家长请教,向图书馆请教……总之同学们用很多的方法获得了许多有价值的信息,有的制成了卡片,有的装订成了小“书〞,还有的自办了很有特色的“手抄报〞……大家的汇报很有创意,特别显现了你们的合作精神,教师非常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