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场营林工作问题汇报 试稿.docx
22页20林场营林工作问题汇报 试稿林场营林工作问题汇报一、影响造林质量原因____1、树种选择不当,由于受投资等因素影响,工程实施前期选择了苗木培育难度小、当年造林成活高的刺槐,但是刺槐对水肥条件要求很高,在土层深厚、背风向阳、阴坡成活和生长很好,在土壤瘠薄、梁顶风口成活和生长就很差,即使成活生长也极差,同时野兔危害严重,当年春季栽植后成活率可达90%以上,越冬后保存率很低,保存下的幼苗在翌年遭受天旱,由于土壤瘠薄又再次枯干死亡2、追求造林数量,忽视了造林技术科技含量,受投资限制对于营养袋、保水剂、生根粉等林业科技技术应用少3、栽后管理抚育跟不上,这主要存在物价和社会工资不断升高,林场经济都比较困难,有限的投资无法满足抚育的需要,造成杂草比苗高、壮,幼苗在小环境中竞争力低下,一部分幼苗在竞争过程中死亡4、造林地理地条件就我场造林地而言可以分为三类,①裸岩地,其土壤为沙质土,灌木盖度不足10%,土层厚度在20㎝以下,肥力差,大多为阳坡,且为我场六、七十年代造林遗留下的林地下半部,主要分布于我场安沟和十里管护站辖区;②灌木林地,其土壤为壤土,土层厚度在30㎝以上,肥力较好,多为阴坡,但是灌木盖度在70%以上,平均高度达2米,主要分布于我场柿庄管护站辖区;③牧草地,其土壤为沙壤土,土层厚度在10—30㎝之间,肥力一般,灌木盖度在5—15%之间,为我场六、七十年代造林给老百姓留的牧坡,牛羊危害严重,主要分布于我场十里管护站辖区。
二、解决措施1、设计是工程实施的指导性文件,是组织施工的依据,为避免机械执行技术规程,更好地做好作业设计,我们应该仔细研究造林技术规程,从中就培育对象、树种选择、混交比例、栽植密度、苗木规格等制定适合的实施细则,来指导工程作业设计,根据实施细则解决设计中的实际问题,有利于工程组织实施比如树种选择,要根据立地条件、地面植被生长量、改变土质环境情况等来确定树种,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宜草则草,先草后灌,先灌后乔,逐步就生态环境进行改善在封山育林培育对象的确定中要充分考虑到土层厚度因素,对于灌木较大,但是土层较薄的地块,不适宜乔木树种生长,也可以封育灌木型,以培育有经济价值的灌木为目的2、因地制宜从投资、经营目的等实施分类经营,集中投资、人力、物力,整沟整梁区域综合治理,综合治理区应结合林场产业结构调整,立足于长远实现林场可持续发展,培育林场后备经济型资源,为林场将来经济持续增长、职工增收提供保障,可根据地类、地上资源、地下资源等分别制定详细的经营方式,实施分类经营①有林地根据林相、林木生长量情况,结合森林防火和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确定为抚育型和改造型抚育型以通过对林相整齐、林木生长良好、土层深厚、土壤肥力好的林地林木进行修枝、定株、施肥等措施促进林木生长量、培育园林绿化林,全面提升林地生产力;改造型以通过对林相差的林地实施改造,一部分成为防火隔离带,一部分条件较好的林地营造阔叶树种或有经济价值的灌木林,形成针阔灌混交,全面提高林地抗病抗害能力。
②疏林地和无林地实施全面封育,宜封则封,宜造则造,结合本地实际情况,规模性发展有经济价值的乔木和灌木树种③利用水、房屋资源养鱼、养鸡,发展绿色产业,利用闲置土地发展规模性苗圃基地,培育优质乡土树种苗木,一方面满足本单位生态工程苗木,为提高造林成活率奠定基础,另一方面培育绿化工程大苗,发展林场苗木产业,为林场后续产业发展奠定基础3、严格造林程序,按操作规程进行作业①提前一个年度安排任务和投资进行预整地,根据预整地情况及时设计,安排翌年造林任务投资分程序拨付,验收一道程序投资一道程序,避免随整随造②根据长远规划提前培育优质苗木,把好种苗质量关减少外调或不外调苗木,造林树种选择适宜当地生长的乡土树种,栽植时严把苗木起运关和栽植关,做到苗木少损耗和不损耗③造林栽植要把握时间和季节,裸根苗适宜早春栽植,宜早不宜晚,营养袋苗适宜雨季栽植和秋季补植,阔叶树种落叶后上冻之前栽植④实行专业队伍营造,合同化管理,投资与质量挂钩,分阶段付款⑤层层签定责任状,不单纯同主管副场长、技术人员、施工人员签定,而要具体到作业施工队、施工作业小组,明确责任,奖罚分明,利益挂钩4、重视科技技术,广泛应用林业科技新技术①对于新技术应用从投资和规程上纳入设计,在设计中明确体现营养袋苗木、生根粉、保水剂、根保、防啃剂等新技术的应用比例和数量,投资单列。
②总结以往营造林工作经验,对于“直壁靠边栽植法”、“三埋两捣一提苗”进一步总结和发挥③开展新技术研究探讨比如栽植点的选择,要做到有利于幼树成活和生长,减少太阳辐射,蓄水、蓄肥;采用石块和增效板覆盖,减少幼苗水分蒸发和杂草5、造管并重①适时进行幼林抚育,将幼林地郁闭前抚育从投资和规程上纳入造林环节,幼林抚育年限以苗木超过林地灌木高度为标准②对于幼林地中有优势、有经济价值的大灌木抚育时,采取修枝定株抚育培育,并纳入造林设计,记入造林株树③针对牛羊危害的地块,采取药物围栏、生物围栏、机械围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管护和管理第二篇:林场营林工作问题汇报林场营林工作问题汇报自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以来,截止到今年年底,**林场共计营造生态林***亩,其中20—20年完成18587亩,由于种种原因成活保存率不高,形成了造林欠账,从去年以来林场采取了一些积极的措施,投入了大量人力和物力,但是效果不明显一、影响造林质量原因____1、树种选择不当,由于受投资等因素影响,工程实施前期选择了苗木培育难度小、当年造林成活高的刺槐,但是刺槐对水肥条件要求很高,在土层深厚、背风向阳、阴坡成活和生长很好,在土壤瘠薄、梁顶风口成活和生长就很差,即使成活生长也极差,同时野兔危害严重,当年春季栽植后成活率可达90%以上,越冬后保存率很低,保存下的幼苗在翌年遭受天旱,由于土壤瘠薄又再次枯干死亡。
2、追求造林数量,忽视了造林技术科技含量,受投资限制对于营养袋、保水剂、生根粉等林业科技技术应用少3、栽后管理抚育跟不上,这主要存在物价和社会工资不断升高,林场经济都比较困难,有限的投资无法满足抚育的需要,造成杂草比苗高、壮,幼苗在小环境中竞争力低下,一部分幼苗在竞争过程中死亡4、造林地理地条件就我场造林地而言可以分为三类,①裸岩地,其土壤为沙质土,灌木盖度不足10%,土层厚度在20㎝以下,肥力差,大多为阳坡,且为我场六、七十年代造林遗留下的林地下半部,主要分布于我场安沟和十里管护站辖区;②灌木林地,其土壤为壤土,土层厚度在30㎝以上,肥力较好,多为阴坡,但是灌木盖度在70%以上,平均高度达2米,主要分布于我场柿庄管护站辖区;③牧草地,其土壤为沙壤土,土层厚度在10—30㎝之间,肥力一般,灌木盖度在5—15%之间,为我场六、七十年代造林给老百姓留的牧坡,牛羊危害严重,主要分布于我场十里管护站辖区二、解决措施1、设计是工程实施的指导性文件,是组织施工的依据,为避免机械执行技术规程,更好地做好作业设计,我们应该仔细研究造林技术规程,从中就培育对象、树种选择、混交比例、栽植密度、苗木规格等制定适合的实施细则,来指导工程作业设计,根据实施细则解决设计中的实际问题,有利于工程组织实施。
比如树种选择,要根据立地条件、地面植被生长量、改变土质环境情况等来确定树种,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宜草则草,先草后灌,先灌后乔,逐步就生态环境进行改善在封山育林培育对象的确定中要充分考虑到土层厚度因素,对于灌木较大,但是土层较薄的地块,不适宜乔木树种生长,也可以封育灌木型,以培育有经济价值的灌木为目的2、因地制宜从投资、经营目的等实施分类经营,集中投资、人力、物力,整沟整梁区域综合治理,综合治理区应结合林场产业结构调整,立足于长远实现林场可持续发展,培育林场后备经济型资源,为林场将来经济持续增长、职工增收提供保障,可根据地类、地上资源、地下资源等分别制定详细的经营方式,实施分类经营①有林地根据林相、林木生长量情况,结合森林防火和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确定为抚育型和改造型抚育型以通过对林相整齐、林木生长良好、土层深厚、土壤肥力好的林地林木进行修枝、定株、施肥等措施促进林木生长量、培育园林绿化林,全面提升林地生产力;改造型以通过对林相差的林地实施改造,一部分成为防火隔离带,一部分条件较好的林地营造阔叶树种或有经济价值的灌木林,形成针阔灌混交,全面提高林地抗病抗害能力②疏林地和无林地实施全面封育,宜封则封,宜造则造,结合本地实际情况,规模性发展有经济价值的乔木和灌木树种。
③利用水、房屋资源养鱼、养鸡,发展绿色产业,利用闲置土地发展规模性苗圃基地,培育优质乡土树种苗木,一方面满足本单位生态工程苗木,为提高造林成活率奠定基础,另一方面培育绿化工程大苗,发展林场苗木产业,为林场后续产业发展奠定基础3、严格造林程序,按操作规程进行作业①提前一个年度安排任务和投资进行预整地,根据预整地情况及时设计,安排翌年造林任务投资分程序拨付,验收一道程序投资一道程序,避免随整随造②根据长远规划提前培育优质苗木,把好种苗质量关减少外调或不外调苗木,造林树种选择适宜当地生长的乡土树种,栽植时严把苗木起运关和栽植关,做到苗木少损耗和不损耗③造林栽植要把握时间和季节,裸根苗适宜早春栽植,宜早不宜晚,营养袋苗适宜雨季栽植和秋季补植,阔叶树种落叶后上冻之前栽植④实行专业队伍营造,合同化管理,投资与质量挂钩,分阶段付款⑤层层签定责任状,不单纯同主管副场长、技术人员、施工人员签定,而要具体到作业施工队、施工作业小组,明确责任,奖罚分明,利益挂钩4、12全文查看第三篇:林场营林工作情况汇报造林效益最佳化,即生态效益、经济效益、景观效益三者的统一发挥和实现如何实现造林效益最佳化,浅探如下:营造林的目的是实现造林效益最佳化。
实现造林效益最佳化的首要基础是确保造林成活保存率要求造林树种一要适生,二要经济价值高,三要抗性强;其二是结合区域位置,考虑造林成林后的景观效应,即要绿化又要美化一、横河林场林地基本情况海拔高度在732米至20米之间,相对高差1288米,地貌属大起伏侵蚀,林地坡度大多在30°以上年均气温9.85℃,年降水量70000mm,多集中在7月份,表现为春季、夏初、冬季干旱少雨,降水严重不均土壤为山地褐土、山地棕壤,土壤组成以沙壤为主森林植被中乔木以辽东栎、油松、华山松、栓皮栎、侧柏为主,灌木主要有胡枝子、虎榛子、绣线菊,黄刺玫、连翘、荆条、山桃、忍冬等国有经营总面积233917公顷二、天保前营造的人工林情况“天保”前营造成功保存下来的人工林有4080.1公顷,主要为上世纪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所营造和八十年代更新造林营建树种以油松、华山松为主,至现在表现出的生长状况非常优良其成功的因素:从客观上讲立地条件较好,土层厚度在40cm以上,造林坡度较缓,多在30°以下,降水相对较多,显著特征表现为各沟小溪潺潺,各河流水哗哗主观上讲一是时值计划经济、____挂帅时代,盛行集体制,人们思想单纯,不过多地追求经济利益,劳力充沛,人工成本低廉。
同时由于周边村民的收入捉襟见肘,能够参加该项劳动增收,凸显得非常重要,作业人员能够参加此项劳动感到很荣幸,由此对作业人员的组织管理变得容易二是当时林场的体制属全额事业单位和以生产木材为主要经济收入的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职工工资有保障,不为担心无工资而谋求生计,可一心一意搞工程,工资资金可以足额投放使用三是牲畜兼归集体,牧畜人员相对固定,尽管法律法规不健全,然而在____挂帅,遇事上岗上线的____形势干预下,人们的觉悟很高,不让进造林地放牧,就决不去放牧对于造林工作相对来说管护工作变得轻松,为造林保存率提供了很好的环境四是造林技术运用适当首先是树种适地其次是能够严格按规程实施,头年先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