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芣苢》公开课学案(统编版高一必修上)--.docx

11页
  • 卖家[上传人]:人***
  • 文档编号:533588612
  • 上传时间:2024-01-1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1.18KB
  • / 1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芣苢》公开课学案(统编版高一必修上) 【学习引导】 《芣苢》是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二单元第六课的第一篇课文,这一课的两篇课文都是描写劳动的古诗,从中可以读到古人的日常生活与劳作场景,感受到他们劳动时的欢乐与情趣,体会古诗超越时空的魅力《芣苢》句式整齐,节奏明朗、轻快,自然流露出劳动的喜悦;“采”“有”“掇”等一系列动词的变换,细腻地描绘出劳动的过程,富于诗情和画意 学习这首诗歌的时候,要在诵读中体会其重章叠唱,回环往复的特点,感受其群歌互答,余音袅袅,若远若近,忽断忽续的意境美和画面美,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和概括《诗经》的艺术特点 【素养目标】 1.了解《诗经》的相关知识和四言诗的特点 2.诵读诗歌,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培养和提高鉴赏古典诗歌作品的能力和方法 3.概括诗歌的主旨,积累《诗经》名句,培养和弘扬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 【学习重难点】 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提高鉴赏能力 【学习方法】 诵读法和点拨法 【学习过程】 一、文化常识 1.了解《诗经》的相关知识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开端,是最早的一部,收集了至大约五百年的诗歌,共篇。

      诗经的作者,绝大部分已无法考证相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为《》西汉时期被尊为儒家经典,称为《诗经》,并沿用至今 孔子曾概括《诗经》宗旨为“”,并教育弟子读《诗经》以作为立言、立行的标准先秦诸子中,引用《诗经》者颇多,如孟子、荀子、墨子、庄子、韩非子等人在说理论证时,多引述《诗经》中的句子以增强说服力至汉武帝时,《诗经》被奉为经典,成为《六经》及《五经》之一《诗经》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生活的一面镜子 2.《诗经》六义 《诗经》“六义”指“风、雅、颂,赋、比、兴”风、雅、颂”是按音乐的不同对《诗经》的分类,“赋、比、兴”是《诗经》的表现手法 (1)体例 风: 雅: 颂: (2)表现手法 赋: 比: 兴: 3.了解四言诗: 四言诗:每句四字或以四字句为主的诗歌样式盛行于西周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所录305篇,其形式基本上是整齐的四言体,节奏为每句二拍,这显然是在原始歌谣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适应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语言发展的状况。

      到了西汉时期,五言诗在民间悄然兴起,但文人诗仍以四言为主东汉以后,五言诗占领了诗坛的主要地位,四言诗渐趋衰落能继承《诗经》遗风,称得上四言诗的只有曹操、嵇康、陶渊明、韩愈、柳宗元等人的少数诗作如曹操的《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可作为当时四言诗的代表 4.了解时代背景 《周南芣苢》是周代人们采集芣苢时所唱的歌谣,应是社会比较清明、阶级矛盾比较缓和、人们尚能安居乐业的周公时代的作品 5.解题 芣苢,车前草,春夏生长,遍布于荒野路边,其嫩叶可食,全草可入药,可以说是一种易得又多用的食物《芣苢》是《诗经国风周南》中的一首诗 二、初读课文,整体把握 (一)预习检查: 1.明确字音 芣苢()掇()捋() 袺()襭() (二)初读课文 1.划分节奏,标划重音 芣 苢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2.自由朗读,感悟情感 三、文本研究 【思考1】感受“韵律美” (一)这首诗歌的韵律美是如何体现的? 【思考2】感受“画面美” (一)解释下面的词语,并解释整首诗歌的意思 ①采采: ②薄言: ③有: ④掇: ⑤捋: ⑥袺: ⑦襭: 译文: (二)这首诗歌描写了几个画面? 【思考3】感受“艺术美”和“情感美” (一)分析本诗的艺术特色和情感 (二)拓展练习 (一)静女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问题:分析概括这首诗歌的艺术特色和情感 (二)无衣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问题:分析概括这首诗歌的艺术特色和情感。

      【思考4】对比阅读 任务活动:《十亩之间》与《芣苢》在诗歌内容和艺术手法上有何相同之处? 《十亩之间》   十亩之间兮,桑者闲闲兮,行与子还兮   十亩之外兮,桑者泄泄兮,行与子逝兮 【思考5】《芣苢》运用了赋的手法,除改换了六个动词外,其他字词和句子全部相同这样处理诗歌是否太单调了?是否影响了主题的表达?袁枚曾经说:“均非后人所当效法你同意袁枚的观点吗? 四、技巧点拨—如何读懂《诗经》的作品 【任务引导】《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要想真正读懂《诗经》中的作品,既要对其艺术特色有准确的把握,还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巧 61548; 艺术特色 ①内容丰富,语言形象生动 对客观事物有充分认识;掌握了具体细致的观察力和驾驭语言的高超技巧 ②以四言句式为主,间或杂言 二节拍的四言句带有很强的节奏感 ③重章叠句、反复咏唱 加强了语言的形象性和音乐性。

      ④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即铺陈、打比方、兴起 ⑤现实主义创作方法 《诗经》作品大多能够反应当时真实的社会面貌8194;8194;8194;8194;8194;8194; 61548; 方法指导 第一步,读懂题目; 第二步,读懂诗句的意思(借助课文注解,平时积累的知识); 第三步,找出诗中的意象、表现手法,然后后结合时代背景和作者的生平,挖掘诗歌的内涵,体味作者抒发的思想情感 五、明晰主旨 六、当堂巩固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芣苢》一诗出自《诗经周南》,这是妇女们采集野菜时唱的一首民歌,它的起首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芣苢》一诗中,“采采芣苢,_________________采采芣苢,_________________”是对采摘过程的细腻观察 (3)《芣苢》一诗中,“采采芣苢,_________________采采芣苢,_________________”是对收工时满载而归的叙写 七、拓展阅读 从源头领略中国文学之美 几乎人人都知道中国有一部《诗经》,然而真正一首一首通读《诗经》,并从中领略其文学之美的,却少之又少。

      我们常常以为学过了“关关雎鸠”或“蒹葭苍苍”就是学过了《诗经》,我们以为吟唱被改编过的“我愿逆流而上,寻找她的方向”就是在亲近《诗经》,我们甚至以为读一些作家对《诗经》的纯美解读就感受到了《诗经》之美可为什么我们不能自己去深入《诗经》,领略其原汁原味的美呢? 《诗经》是中国文学的源头,是中国文学之“祖”读《诗经》,你会有一波又一波的惊喜,你会发现,你学过的那么多唐诗宋词,你用过的那么多词语典故,原来是出自这里 《诗经》里最美的送别燕燕于飞,差池其羽”“燕燕于飞,颉之颃之”“燕燕于飞,下上其音”(《燕燕》),诗中那上上下下飞来飞去的燕子,使一幅“劳燕纷飞”的悲伤图景呈现在我们眼前而“瞻望弗及,泣涕如雨”,又让我们看到一个伫立在那里的人,看着被送之人,一直看到看不见为止李白“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岑参“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应该就是这“瞻望弗及”场景的延续吧明代学者称这首诗为“万古送别之祖”,确实一点儿都不过分 《诗经》里有最美的女子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这样的名句,同样出自《诗经》整首诗的名字是《硕人》硕人”就是“高大的人”,古代以高大健硕为美。

      这是《诗经》305首中写得最美的一首诗,后世那些描写美人之美的词汇,与这首诗相比,都显得大为逊色诗中写到,这美人,她的手像嫩嫩的白茅草,她的皮肤像润肤膏凝聚起来那样最关键的,是她笑起来是那么优雅,她的眼睛是那么顾盼生姿如此华丽丽的比喻,出现在上古时代,你是不是会觉得惊讶? 《诗经》里还有最美的男子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壁”(《淇奥》),这位绝世男子性情稳重儒雅,举止庸容高华古人打磨骨叫“切”,打磨象牙叫“磋”,打磨玉叫“琢”,打磨石叫“磨”,一个男人的性情竟然如骨般硬朗,如象牙般高贵,如玉般光洁,如石般坚定不移,举手投足之间,丰神俊朗,如金锡圭玉白璧般流光溢彩,那该是如何的灼灼其华,照人眼目?更何况,这男子“善戏谑兮,不为虐兮”,喜欢开玩笑,但不令人难堪他有诙谐幽默的交际技巧,于谈笑之间,大事成就这样的男子,是不是好男儿的典范? 《诗经》中的每一个人,无论是民间的男子女子,还是征夫思妇,或者王公贵族,他们都有形有神,那么真实而生动地生活过一个小官吏在出差的路上感叹:“肃肃宵征,夙夜在公”,天上小星三五颗,自己却得连夜走在路上;淇水河边,姑娘叫小伙子去看水,小伙子说已经看过了,姑娘说再去看看吧(《溱洧》)……沿着《诗经》的河流逆流而上,你会感受到他们那些平凡的生活,那些与我们一样的情感路径。

      他们对爱的呼唤、对美的渴求,他们的悲愤,他们的讥讽,他们的欢乐,他们的抑郁……都能穿越几千年的历史,给我们以或喜或悲的感染 不同年龄的人读《诗经》,感受会有不同但我想说的是,在你人生的任何年龄阶段,读《诗经》都是一件美好的事;而如果一生都没有好好读过《诗经》,也一定是一件遗憾的事 了解中国文学的根,请从《诗经》开始 八、素材积累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2.未见君子,我心伤悲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夷 3.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 4.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5.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九、作业 搜集《诗经》中的其他篇目,阅读。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