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北省南宫市高中化学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4.3.1 二氧化硫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ppt
31页《《硫和氮的氧化物硫和氮的氧化物》》 ““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说课方案说课方案•教材分析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学习方法学习方法•教学程序教学程序一、教材分析1.内容出处:本节内容选自高级中学课本(苏教版.化学必修1) 专题四《硫、氮和可持续发展》的第一单元“含硫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包括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硫酸的制备和性质;硫和含硫化合物的相互转化本节课时内容为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安排为一课时教学内容包括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二氧化硫的污染两部分 2.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本节内容是典型的元素化元素化合物知识,是中学化学重要的基础知识,也是学生今后在工作、生活中经常要接触,需要了解和应用的基本知识教材把这一节内容放在基本实验和基础理论、以及专题三金属及其化合物之后,通过这些知识的学习,一方面可以形成完整的金属、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体系,另一方面具有巩固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基础知识的作用,在专题三的基础上,进一步介绍化合物知识和研究方法,为元素族概念的形成、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元素周期表的形成以及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积累感性认识的材料3、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的编排意图及高一学生的特点拟定如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了解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和用途;•(2)、掌握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3)、了解二氧化硫对空气的污染和防治。
•过程与方法: •(1)、创设学生自主活动和积极探究的情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探究过程,获取知识,获得亲生体验 •(2)、培养学生学会合作与分享,提高探究欲望 •(3)、通过小组实验探究二氧化硫的化学特性、氧化性和还原性等,培养学生实验设计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探究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 •(1)、引起学生对人类面临的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的关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参与意识和决策能力 •(2)、激发学习兴趣,培养主动意识、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敢于质疑的优良品质: •(3)、同时培养学生辩证认识事物的两面性的哲学观点4、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重点: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重点: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确立该重点的依据:只有掌握了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才能理解二氧化硫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以及不合理的使用带来的负面作用,才能理解为什么造成环境污染;二氧化硫在日常生活当中有很大的用途,并且是工业上生产硫酸的主要原料;二氧化硫知识点也是高考的一个常考点,所以我们必须把它作为一个重点来对待难点:二氧化硫的漂白性难点:二氧化硫的漂白性,以及二氧化硫在不同环境下表现出性质的多重性, 设计实验探究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确立该难点的依据:二氧化硫在不同环境下表现不同的性质,设计实验探究性质,高一学生的知识基础不多。
二、教学方法•根据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特点,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照学生的认识规律,采用的教学方法是:①目标导学法:充分发挥教学目标的导学功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探索发现;•②演示实验法:通过演示实验,让学生在充分观察实验现象的基础上,分析归纳出二氧化硫的特性;•③比较法:通过和已学过的Cl2等的漂白实验相比较,启发引导学生在积极的思维中认识SO2的漂白性,获得新知识•④诱思探究法:考虑到高一学生现状,突破传统教法,充分利用化学学科特点及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理念,采取以学生活动为主的“查阅资料、猜想性质,设计实验探究性质,最后应用知识,解决身边的化学问题”,让学生真正的参与教学过程,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培养学生将课堂知识和身边事件联系起来,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学习方法•通过实验教学,使学生掌握下列基本学习方法:我们常说“授人与鱼,不如授之与渔”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从机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 ①观察法:学会全面地观察实验现象,培养观察能力;②分析猜想法,自主探究法,归纳小结法:学会根据现象,通过比较、分析、归纳,概括出物质的性质。
四、教学程序•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二氧化硫是学生在日常生活、新闻报道中常见的物质,所以在课前安排学生查阅资料、上网搜索,了解二氧化硫在日常生活及生产中的正面反面应用课堂上组织同学交流讨论,并借助多媒体展示丰富、生动的图片,学生分析猜想在这些事件中可能体现了二氧化硫的什么性质?这样一方面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兴趣,体现了二氧化硫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有学习它的必要性,另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雪白的银耳、发黄的报纸、媒体上经常报道的酸雨以及日常生活中的烟花爆竹等现象,这些材料或现象都与二氧化硫有关要了解其中的奥秘就得先学习二氧化硫的性质,从而引出二氧化硫的性质的教学用硫磺熏蒸的银耳 •(1)合作学习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展示课前收集的二氧化硫气体(针筒),由学生通过看、闻、实验等小结得出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进一步巩固学习物质物理性质的一般方法然后请学生完成二氧化硫溶于水的实验,并让学生观察、分析得出二氧化硫易溶于水的结论,使学生学会全面地观察实验现象,培养观察能力,教师总结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利用“二氧化硫的组成与二氧化碳相似,其化学性质是不是一样”的问题顺利过渡到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学习当中去。
同时培养学生对比、分析的能力2. 合作探究二氧化硫的性质气体气体气体气体无色无色无色无色有刺激性有刺激性有刺激性有刺激性有毒有毒有毒有毒----1010℃℃℃℃比空气大比空气大比空气大比空气大易溶于水易溶于水易溶于水易溶于水在常温、常在常温、常在常温、常在常温、常压压下,下,下,下,1 1体体体体积积水大水大水大水大约约能溶解能溶解能溶解能溶解4040体体体体积积的的的的SOSO2 2 n 状态:状态:状态:状态:n n 颜色:颜色:颜色:颜色:n n 气味:气味:气味:气味:n n 毒性:毒性:毒性:毒性:n n 沸点:沸点:沸点:沸点:n n 密度:密度:密度:密度:n n 溶解度:溶解度:溶解度:溶解度: 物理性质物理性质:•(2)学生讨论设计实验探究二氧化硫酸性氧化物的通性 提出问题:什么是酸性氧化物?如何设计合理实验方案来证明?如何操作? 学生讨论,相互补充,得出方案,最后选择方案进行分组 实验探究,汇报结果 小结练习:练习书写SO2与水,NaOH,Ca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讲解:SO2与水反应的可逆性,指出二氧化硫的水溶液中同时存在SO2,H2SO3,H2O。
猜想:二氧化硫的水溶液中滴加石蕊,溶液是褪色还是变红呢? 学生实验验证,教师点评SO2与CO2的比较:与水反应与碱反应与盐的反应 CO2+2NaOH=Na2CO3+H2OCO2+Ca(OH)2=CaCO3 +H2O CO2 (过量) +NaOH=NaHCO3SO2+2NaOH=Na2SO3+H2OSO2+Ca(OH)2=CaSO3 +H2O SO2 (过量) +NaOH=NaHSO3CO2+CaCO3+H2O=Ca(HCO3)2SO2+CaSO3+H2O=Ca(HSO3)2CO2+H2O H2CO3SO2+H2O H2SO3•(3)演示探究二氧化硫的漂白性 把储存于针筒里的二氧化硫气体缓缓推入滴有品红的水里,讲解二氧化硫的漂白性,同时出示用二氧化硫漂白过的新旧报纸,学生分析可能的原因,并思考讨论设计实验验证,最后列表比较氯气和二氧化硫的漂白性,并用动画辅助说明•说明:由于二氧化硫的制法教材不作要求,也为了节约课堂时间,二氧化硫在课前收集储存于针筒里加热已经褪色的品红溶液时,为证明有二氧化硫气体产生,我在烧杯上方放置一瓣红色鲜花,从而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这样改进实验,现象明显,说服力强,也直观地帮助学生认识到我们应从自我做起: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二氧化硫漂白性实验)漂白性某些有机色素无色的物质SO2经经SOSO2 2漂白的物质长时间光照或受热后,漂白的物质长时间光照或受热后,会恢复原来的颜色,因此,会恢复原来的颜色,因此,其漂白作用其漂白作用不持久 漂白本质漂白本质::SOSO2 2与有色物质的化合作用与有色物质的化合作用△△教师活动:小结:下面我们结合以前学过的一些能够漂白物质的性质,来填写下表学生活动:综合归纳一些强氧化性的物质、活性炭和二氧化硫的漂白原理,填写表格设计意图:联系学过的氯气的漂白性,从本质上认识化学现象的原因,培养学生的严谨的科学态度•(4)学生分析讨论二氧化硫的氧化性、还原性 理论推测:二氧化硫除了具有酸性氧化物的性质、漂白性外,可能还会有什么性质? 讨论:如何设计简单实验证明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选择什么物质?为什么? 讨论:溴水,酸性高锰酸钾褪色就一定是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吗?还需要补充什么实验? 学生:还可能是SO2漂白了溴水、酸性高锰酸钾可以把褪色后的溶液加热或者是检验反应后溶液中是否生成了H2SO4 探究实验:两人一组,分工合作 汇报结果,练习书写方程式。
3.二氧化硫对环境的污染•(1)酸雨是怎样产生的• 酸雨的污染源物来源一是自然物,如火山喷发大量硫化物,自然水表层放出硫化氢,土壤微生物放出的硫化氢的氮化物等;二是人为物,如工业化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及悬浮物酸雨的形成,主要是大气中发生的错综复杂的物理和化学过程,是由于烧煤、石油、天然气等所产生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与大气中所含水汽相结合形成的酸性大气降水,PH值<5.6PH值越小,其酸性越强PH值>5.6的降水,可认为是清洁水人为物,如工业化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及悬浮物酸雨形成原理•2SO2+O2=SO3•SO2+H2O=H2SO3•SO3+H2O=H2SO4•H2SO3+O2=H2SO4(2)酸雨的危害• 酸雨俗称“空中死神”,是当前全球主要环境问题之一酸雨给地球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经济都带来严重的影响和破坏环保专家• 酸雨将加速土壤矿物质营养元素的流失,使河流及湖泊水库水体酸化,鱼类死亡,水生生物种群减少;使土壤中的铝、镉、锌、汞等有毒金属溶解,严重危害水生物的生存环境受酸雨影响的农作物•酸雨还能够腐蚀城市建筑物,钢筋,水泥、大理石在它“耐心”的浇淋下会如酥土般瓦解,使建筑物和桥梁损坏,严重影响城市市容和景观。
致使文物面目皆非,对北京古建筑的影响是致命的;酸雨可降低土壤微生物繁殖,森林病虫害增加受酸雨侵蚀的德国石雕(3)减少酸雨的对策• 减少酸雨危害将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由于酸雨关系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健康,要减少酸雨的危害,就要减少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的排放量,主要方法有原煤脱硫技术,可减去燃煤中50%的无机硫;二是用低硫燃料;三是改进燃煤技术;四是对燃煤排放大气中的烟气脱硫,减少硫氮化合物的生成和排放,使用清洁能源(风能、太阳能等)气象部门要做好酸雨观测,累计酸雨资料,为彻底解决酸雨灾害,做好科研及辅助工作,为人类生产及生活服务板书设计•一、二氧化硫 (一)、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 二氧化硫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有毒的气体,易溶于水(1:40),易液化 (二)、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1、二氧化硫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 2、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 3、二氧化硫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三)二氧化硫对环境的污染 作业•1.下列叙述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正确的是( ) A. SO2在空气中易被氧化在空气中易被氧化为SO3;;B. 在在标准状况下准状况下, SO3的气体摩的气体摩尔体体积是是22.4升;升;C. SO2 与与SO3都能与水都能与水剧烈反烈反应;; D. SO2可用于漂白可用于漂白纸浆, SO3不能。
不能• •2. 2. 氯氯气和二氧化硫皆可做漂白气和二氧化硫皆可做漂白气和二氧化硫皆可做漂白气和二氧化硫皆可做漂白剂剂,若用两者,若用两者,若用两者,若用两者 (1:1) (1:1) 一起漂一起漂一起漂一起漂白一种白一种白一种白一种 物物物物质时质时,漂白效果会(,漂白效果会(,漂白效果会(,漂白效果会())))• •A. A. 增增增增强强• •B. B. 不不不不变变• •C. C. 减弱减弱减弱减弱• •D. D. 难难确定确定确定确定结束•从理论知识的角度学化学:•问题引导•自主探究•分析归纳•迁移应用•从生活的眼光学化学:•为什么学•学什么•怎么学•本节课我根据高一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新课程的要求,采用分析猜想、实验探究的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的“导”立足于学生的“学”,以学法为重心,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主动参与到整个知识形成的过程中,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氛围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