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乡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练笔的有效性策略研究》中期评估报告.doc

10页
  • 卖家[上传人]:夏**
  • 文档编号:481571267
  • 上传时间:2023-01-23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7.50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乡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练笔的有效性策略研究》 ——课题中期评估报告 贵安新区湖潮乡中心完小 课题组 一、选题的背景及研究价值(一)课题背景 1、研究现状 (1)日本的课堂练笔研究产生于明治时期,代表人物芦田慧之助与小砂丘忠义等强调的是,让课文成为学生模仿练笔的范例,充分发挥课文对习作的指导作用,立足课文特点,及时进行课堂练笔,引导学生运用阅读中积累的语言材料和表达方式,运用阅读中获得的体验和感受,丰富自己的表达,从而达到提高写作能力的目的 (2)国内研究分析陶行知、叶圣陶等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都对作文教学进行了理论研究陶行知先生的“阅读教学中写的训练,不应游离于课文之外,要让它成为阅读教学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很显然,如果我们能以课文为写作的突破口,及时地把写作训练有机揉进阅读教学,就能进一步发挥课文的“典型”优势,使学生学以致用,举一反三,实现读写结合以求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想象和创新能力,激发写作兴趣,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2、 我校校情和学生习作情况分析我校作为农村小学,我们的学生受家庭、父母文化素质等方面的影响,练笔教学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相差甚远。

      我校大多数学生对练笔缺乏兴趣,没有表达欲望,语言散乱,内容虚假,没有真情实感交上来的作文要么干涩空洞,言之无物;要么东拉西扯、记流水账;或者是《作文选》抄袭版,多是套路套话,没有一点生气和活力,缺乏新颖因此,“如何提高学生写作能力、促使学生抒真情、表真意”俨然成为我校语文老师感到头疼的问题,开展小学生小练笔的研究势在必行 (二)研究价值 1、理论价值《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提到,“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语文学习应注重听说读写的相互联系,注重语文与生活的结合,在写作中培养学生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抓住事物的特征,形成自己的独特感受和认知,力求表达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因此,在本课题中,试图通过“小练笔”这一有效途径,力求提升本校学生在语言积累、观察生活、思想表达等方面能力,进而形成高尚道德情操、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2、实践价值 充分结合本校学生的基本情况和乡村学校的特色,课题组结合不同学段学生认知心理特点,拟定适合不同学段学生的练笔策略各年级有针对性地设计好教材中的训练点,做到有效指导,把作文训练延伸到家庭,延伸到社会,延伸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去,做到课内与课外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以引起学生表达的欲望,培养习作兴趣。

      通过研究与实践,力求探索一条适合我校学生练笔教学的模式与策略,并进行各年级的辐射 二、研究目标、研究内容 (一)研究目标 1.低年级组:(1)利用教材中的“话题”,培养学生说话、表达能力2)学会用一、两句简短的话表达图画内容,激发培养写话兴趣3)通过研究与实践,努力探索一条低年级练笔教学的模式与策略 2.中年级组:(1)要求学生书写清晰,并正确使用标点符号2)在课堂中选择好读写结合点,利用好教材中设计的“话题”,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和写话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3)通过研究与实践,努力探索一条中年级练笔教学的模式与策略 3.高年级组:(1)在课堂中选择好读写结合点,利用好教材中设计的“话题”,有效地进行小练笔训练2)指导学生学会阅读,尝试仿写、写读后感,要求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3)通过研究与实践,努力探索一条高年级练笔教学的模式与策略 (二)研究内容 1. 从说到写的训练通过阅读、口语交际等多种渠道,培养学生的听话、说话、写话能力,降低学生的练笔难度,低年级完成一、两句的训练;中年级完成一、两段话的训练;高年级完成布局谋篇的训练 2.设计训练点,读写结合教学中,要有练笔的意识和策略,在完成某一篇课文、某一个练习的教学任务后,选择一处着笔点,并确定“话题”,让学生结合课文句式、布局谋篇的结构进行句、段、篇训练。

      根据各册教材中阅读课文、口语交际、练习设计好训练点,抓好仿写、扩写、改写、补写、续写等练笔活动 3.课外延伸,观察和感悟生活引导学生学会把课内学习的知识延伸课外,学会观察生活细节、积累生活片段,写出真实的内容,表达真实情感 4.注重好词句积累,灵活运用积累好词好句是作文出彩的关键要素,学生学会运用摘录、仿写等方法收集好词好句,多积累,活运用 三、研究思路、方法 本课题研究对象为湖潮中心完小语文教师所执教的班级学生,我课题组拟采用课前、课堂、课外相结合的研究路线,课前我们编写《校本诵读教材》,课堂编写《练笔集》,课外收集《摘抄本》,分阶段观察分析学生和教师的成长,通过不断细致的研究,取得卓越成效,达到开展课题的目标 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方法:1.文献研究法,贯穿于课题研究的整个过程,随时研读文献,丰富自己的研究资料2.调查研究法,主要运用在前期准备阶段,调查我校二到六年级部分学生习作态度、课外阅读、习作遇到的困难、练笔习惯和习作素材的积累现状调查3.观察法,以听课、交流、检查等形式对学生课后小练笔的训练进行观察,并进行分析实验操作的得失4.个案收集法:主要运用在实施研究阶段,收集教师教学案例、学生练笔集。

      5.行动研究法,研读教材,准确把握读写练点,针对学生的实际,设计练笔的形式,辅以有效指导 6.经验总结法: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总结研究成果,进行阶段性小结,调整、完善研究方案,撰写经验论文等 四、课题研究的进展情况 (一)有效练笔的具体做法 1、课前准备阶段——诵读经典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诵读中华传统美德经典,我校以教导处牵头,语文教研组组织实施,要求各年级课题组老师认真吃透本年段教材,结合学生年段特征编写了适合我们学校各年级的《经典诵读教材》课题组老师在编写本校《经典诵读教材》时,注重学段特征分类编排:低年级段学生识字量少,所以在选取经典《三字经》、《弟子规》及《江南》、《刺勒歌》、《春夜喜雨》等30首古诗词时,都要求一律注上拼音,同时向该学段学生推荐阅读《365夜故事》、《一千零一夜》、《格林童话》、《爷爷一定有办法》等课外阅读书目中年段选取经典《弟子规》及《长歌行》、《游子吟》等30多首古诗词,推荐阅读《活了一万次的猫》、《森林大熊》等适合中年级阅读课外读物高年段学生随着阅读能力的增强,对所学的文句能渐渐领悟,选取《论语》并标注上译文,重点指导学生认真阅读《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等四大名著。

      除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安排之外,在内容布局上也进行了认真编排,如在每学期相应的季节特点,安排体现相应传统节日的古诗,如春季读《春夜喜雨》、《惠崇春江晚景》等,夏季读《小池》、《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清明节、重阳节读《清明》《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便于学生在读中感读中悟我们利用每天早上8:20—8:30的时间,指导全体学生认真诵读;中午12:00——12:30我们还通过校园广播播放《三字经》、《弟子规》、《论语》等中华经典诵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生在朗朗书声中培养语感,拓展知识面,从而激发练笔兴趣 2、课堂实施阶段——课堂练笔根据课题研究的重点,教学中要有练笔的意识和策略,在完成某一篇课文、某一个练习的教学任务后,选择一处着笔点,并确定“话题”,让学生结合课文理解、谋篇布局的结构进行句、段、篇训练因此我们课题组老师针对低、中、高段学生,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按照训练写作能力的侧重点,分别安排了不同的话题,分别编写了各年级的《练笔本》,做到训练有的放矢,行之有效《练习册》编写时,根据不同学段学生情况,有不同侧重:低年级段,编写《练笔本》时,教师们根据年段训练目标,选取每篇课文中重要的一、两个词语,要求用词语说一、两句话。

      当教学中讲到该词语时,便借机引导学生理解、并指导说话训练,逐步引导学生把话说完整、通顺、生动中年学段,教师们在编写《练笔本》时,则注重“段”的训练,教师选取课文中几个重要的词语,引导学生把词语说成一段完整的话例如,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23课《雾凇》课后练习三:读一读,并选用其中的词语说一段话,描绘一处雾景或雪景词语:笼罩 凝结 弥漫 缀满 洁白晶莹 琼枝玉树等等),课堂中教师出示相关雪景、雾景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的同时,借助一幅图引导学生观察,随后相机请学生拿出《练笔本》进行训练,师生共同完成练笔高年级学段,则注重“篇”的训练,教师们结合教材从仿写、改写、续写、读后感等方面着手设计“练笔话题”例如教学完古诗《示儿》后,便要求学生根据古诗的意思把《示儿》编写成一个故事对学生《练笔本》的批改与评价上,各年段的标准也略有不同,低年段教师在批阅时,不光打分数,星级评价,还注重语言的激励作用;中高年段则要求学生写一行空一行,评阅时借助投影选取好、中、差学生练笔讲评,引导学生再次自我修改,之后再小组互评、修改最后上交检查时,学生的作业已是经过反复修改、互评,打磨而成有修改,有提升,有成长的“作品”。

      3、课外巩固阶段——注重积累 “只有成章入口,才能出口成章”丰富的积累是小练笔的关键因此,学生要在积累中培养练笔兴趣,从而提高练笔质量在课外巩固的训练阶段要求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各年段准备一个《收集本》每天教师要在课堂和课下指导学生合理运用《收集本》,把《收集本》的训练纳入作业计划对学生进行考核管理,达到设置《收集本》的目的 低年段要求学生借助汉语拼音每天读一个小故事,并从故事中摘录二到三个词语,同时挑选两句自己认为好的句子,工整地写在《收集本》上,并要求运用摘录词语造句然后进行小组和班级讨论,分享优秀的字句和造句,不断激励学生的积极性; 中年段要求学生按要求收集,例如:描写四季变化、表情神态、心理活动等四字成语或AABB、 ABAB等词语,并要求学生用收集的成语说一段话对于学生收集的词段,要求学生写出喜欢的原因,并逐步学会合理运用教师要监督《收集本》的有效实施,采取小组讨论和班级讨论教师评价的方式选出优秀者,在班级分享,表扬激励; 高年段则收集一些好句、好段,细细揣摩,从而进行运用这些知识进行仿写,要求运用恰当合理,在谋篇布局上要有赶超原文的意识,要做到“抄而不抄”,即抄写但不抄袭,让知识为我所用,在不断借鉴学习中成长并超越。

      教师不定期的举行一些班级交流活动,分享优秀作品,并向校内外推荐,引领学生的练笔积极性 (二)开展相关研修活动 2015年4月24日召开课题成员会议,根据开题仪式上专家的建议,向课题组成员公布课题内容调整实施方案,再次细化了人员分工、研究内容、明确了课题研究的途径和方向 2015年5月8日课题组核心成员召开例行会议,进行阶段小结,对前期准备阶段的课题研究工作的开展进行总结 2015年5月15日,各年级组分组讨论,制定各年级组实施方案,确定了各年级组的训练目标和训练点、训练内容落实到具体人员分工 2015年5月21日,为了激发学生练笔兴趣,我乡特组织全校学生开展学生作文练笔竞赛活动,并将活动中评选出的优秀作文汇编成《练笔集》,分发给学生分享,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参与练笔的积极性 2015年6月,高年级组按照要求认真组织指导学生参加了贵安新区“阳光下成长”征文活动,两位学生获一等奖 2015年7至8月课题组成员阅读作文、练笔相关书籍,撰写心得体会 8月26日,课题组成员齐聚一堂,再次学习《语文课程标准》,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小学阶段学生必背古今优。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