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流规划设计整理.doc
5页9.设施规划:是指在企业经营策略指导下,针对企业个体中的生产或服务系统的生产或转换活动,从投入到产出的全部过程中,将人员、物料及所需的相关设备设施等,做最有效的组合与规划,使系统能够有效运行,达到预期目标10.物料搬运系统:是移动、储存、保护和控制物料的艺术和科学的结合12.物料搬运:是指在同一场所范围内进行的、以改变物料的存放状态和空间位置为主要目的的活动15.搬运活性:人们把物料的存放状态对搬运作业的方便(难易)程度,称之为搬运活性16.规划:是指如何将一个系统中的资产做最有效的分配、安排,使系统达到最佳的绩效表现17.相关图:又称相关分析图,它将系统中所有物流部门与非物流部门均匀绘制在一张表达相互关系的图上,以便分析与设计19.库存:就是生产及流通领域中各个环节所持有的原材料、零部件、成品20.库存策略:就是决定什么时间队库存进行检查、补充,每次补充的数量是多少25.物流系统: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由需要移动的物料、运输工具、搬运机械、储运设施、通信网络设施等硬件和相关的各种软件及人员等若干相互矛盾的要素所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26.物流设施规划:在物流设施指派任务的指导下,将物流设施所涉及的范围对象,即物流中心本身、工作人员机械设备和物料管理作业,结合无形资产(如信息作业系统),来作出最有效的分配并达到最佳的效果。
四、简答题2.影响流动模式的因素有哪些?答:出入口、厂址或建筑物的尺寸、生产流程特点和生产线的长度、通道的设置、运输方式及其机械化程度、储存的要求、发展的要求3.对工厂中的产品进行工艺过程设计时主要的工作是什么?答:对工厂中的产品进行工艺过程设计时主要的工作是确定零件是自制还是外购的决策,确定自制零件是如何生产的,要用到哪些设备,这些加工需要多长时间工厂物流系统分析主要包含哪三个方面的内容?答:(1)当量物流量的计算及物料分类;(2)工厂物流流程的分析;(3)工厂物流系统状态分析6.解决设施布置问题的模型和算法有哪些?答:模型主要有物理模型、数学模型和模拟模型;算法主要有数学规划方法、排队和排队网络方法、仿真方法7.EOQ模型的基本思想是什么?答:EOQ模型的基本思想是通过订购批量与总库存成本的关系分析,找到一个最经济的订购批量,使得总库存成本最小 8.简述制造业设施布置的基本类型及其适用范围答:(1)产品原则布置,适用于少品种大批量生产; (2)工艺原则布置,适用于多品种小批量生产; (3)成组原则布置,适用于多品种中小批量生产; (4)固定工位原则布置,适用于不易移动的大型或特大型产品的生产。
10.工厂物流分析的工具主要有哪些?答:工厂物流分析的工具主要有:物流路径图、操作表、相关分析图、物流过程表、从至表12.设施规划的范围是什么?答:设施规划的的范围包括设施内部设计和设施位置选择,设施内部设计又包括结构系统设计、平面布局设计和物料搬运系统设计14.物料搬运仓储设备可以分为哪几类?答:物料搬运仓储设备可以分为传送带和输送机械;起重机械;储存和拣货设备;工业用车辆;自动导引车;组成单元载荷的设备和容器;自动辨认与识别设备1.试述仓库规划目标以及合理布置的要求答:仓库规划目标:①空间利用最大化②设备利用最大化③劳动力利用最大化④所有物料最容易接近⑤所有物料得到最好的保护 仓库内合理布置的要求如下:① 应该按照仓库作业的顺序作出布置,便于提高作业效率②缩短货物与人员移动距离,节约仓库空间,也便于提高生产效率③应便于仓库各种设施、各种搬运和储存设备、各种机具都能充分发挥效率④充分利用仓库的空间,提高仓库利用率⑤保证仓库安全,要符合防火、防水、防盗和防爆的各种要求3.试述SLP法中作业单位相互关系分析的具体步骤答:1、作业单位物流相关表的绘制:首先对用对应的物流分析方法对实际设施间的物流量进行统计,然后根据划分的物流强度等级绘制出作业单位物流相关表。
2、作业单位非物流关系相关表的构造:根据经验也就是定性分析确定作业单位非物流相互关系密切程度后,利用与物流相关表相似的表格形式,建立非物流相互关系表3、建立作业单位综合相互关系表:首先是确定物流与非物流相互关系的相对重要性(加权取值)然后,根据作业单位对之间物流强度等级和非物流密切程度等级的高低进行量化,并对量化的结果加权求和,求出综合相互关系最后对综合计算结果经过等级划分,建立与物流相互关系表相似的作业单位综合相互关系表4.试从系统整合方面论述物料搬运系统的原则答:(1)指导原则:在进行计划之前,应对问题本质彻底研究,以便明了现有的解决方法为何在经济上和实务上有何限制,同时可建立未来的需求内容和设计目标2)计划原则:制定一个整体计划,应包括基本需求内容、方案的选择范围,以及对所有物料搬运和储存活动的权宜考虑3)系统原则:规划内容应整合实务上的所有搬运活动,包括从供应商、验收、储存、生产、检验、包装、仓储、送货、运输至客户等不同端点的搬运活动4)流程原则:将搬运和储存作业中的实体物料流程与信息相互整合10.你认为一个制造企业在什么时机需要用设施规划的技术?答:主要出于以下几种情况的需要:(1)企业为发展生产经营需要形成新的生产能力而建设新的设施。
2)企业由于改变产品结构或增加新的产品,在原有设施基础上进行扩建等3)由于城乡规划,进行设施的搬迁4)由于生产工艺落后,设备陈旧等原因,需要对现有设施进行技术改造5)由于环境污染,需要对现有设施进行改造或搬迁11.搬运活动一览表包含哪些资料?答:(1)列出所有路线,并排出每条路线的方向、距离和具体情况;(2)列出所有的物料类别;(3)列出各项移动(每类物料在每条路线上的移动),包括:物流量(每小时若干吨,每周若干件,等);运输工作量(每周若干吨,每天若干磅,每天英尺等);搬运活动的具体情况(编号说明);各项搬运活动相对重要性等级(用元音字母或颜色标定,或两者都用)4)列出各条路线,包括:总的物流量及每类物料的物流量;总的运输工作量及每类物料的运输工作量;每条路线的相对重要性等级(用元音字母或颜色标定,或两者都用)5)列出每类物料,包括:总的物流量及每条路线的物流量;总的运输工作量及每条路线的运输工作量;每类物料的相对重要性等级(用元音字母或颜色标定,或两者都用)6)在整个搬运分析中,总的物流量和总的运输工作量填在右下角7)其他资料,如每项搬运中的具体件数六、计算、案例分析题1.某市要为废品处理总站选择一个最适用的地点,现有废品处理分站坐落在下列坐标(x,y)上:一分站(40,120),二分站(65,40),三分站(110,90),四分站(10,130)。
每月从各分站运往总站的废品数量将为:一分站300车,二分站200车,三分站350车,四分站400车试用重心法找出总站最好的坐落地点解:x=(40×300+65×200+110×350+10×400)/(300+200+350+400)=54,y=(120×300+40×200+90×350+130×400)/(300+200+350+400)=102所以处理总站最好的坐标位置应该在(54,102)3.简述设施规划与设计的目标 答:设施规划是有目标的活动,不论是新设施的规划还是旧设施的再规划,必须以本身目标作为整个规划活动的中心设施规划总的目标是使人力、财力、物力和人流、物流、信息流得到最合理、最经济、最有效的配置和安排其典型的具体目标是:简化加工过程;有效地利用人员、设备、空间和能源;最大限度地减少物料搬运;缩短生产周期;力求投资最低;为职工提供方便、舒适、安全和职业卫生的条件4. 简述物料搬运系统设计的目的答:物料搬运系统设计的主要目的为:)降低物料搬运成本和存货量;增加物流的效率及确保适时适地使用物料;改善设施使用率以增加生产力;提高安全性,减少盗窃遗失等现象发生的可能性;改善制造工艺流程。
5. 阐述生产物流规划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答:生产物流规划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包括:(1)厂区规划根据厂外交通运输情况,厂区的地形面积、产品种类及其工艺过程,合理地布置各车间、仓库以及各非生产设施之间的位置,使物流合理,便于组织生产、降低运输费用2)工位配置在车间内,合理布置各工位的位置,使工件搬运的工作量最小3)确定合理库存空间4)选择适当的搬运设备物流路线确定之后,就需要选择合适的搬运设备,达到设备的固定投资最少同时营运费用最小的目的5)厂址的选择这是个社会大物流系统的问题,应根据原材料的产地、劳动力和交通情况,消费市场的位置等进行优化选址2.试述配送中心选址时必须考虑的基本条件配送中心选址时必须考虑以下基本条件:(1)必要条件顾客分布现状及预测,业务量增长率,辐射范围等2)运输条件靠近铁路货运站、港口码头、机场、汽车货运站等运输据点,另外必须能够很方便地利用运输公司3)配送服务条件能够及时通知客户货物到达时间,配送频率,订、发货周期,配送距离及范围4)用地条件配送中心是利用现有设施和土地,还是新征土地,新建配送中心必须征地时,地价及地价许可范围内用地分布状况5)法规在指定的用地区域内是否有不准建仓库、配送中心等设施的土地。
6)管理与信息条件要求配送中心靠近总部及营业、管理、计算机等部门7)流通功能商流、物流功能是否分离,在配送中心内是否有流通加工功能;在这种情况下,能否确保职工聘用便利,上下班方便是否限定选址范围8)其他根据业务种类是否需要冷冻、保温设施,防止公害设施或危险品处理设施等,选址区内是否限制这些特殊条件,能否适宜这些条件1. 简述物流系统的特征2. 什么是设施模块化与U型布置,有什么优势?3.设施规划与物流设计在生产系统设计决策中的地位如何?5.用物流分析技术分析你每天的生活,计算效率,思考改进的方法1、 物流系统:物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里,由所需输送的物资的物质实体、物流设施设备和工具、人员以及信息等若干相互制约的要素构成的,具有实现物资的空间效用、时间效用和形质效用功能的有机整体2、 物流战略:是指为寻求物流的可持续发展,就物流发展目标以及达到目标的途径与手段而制定的长远性、全局性的规划与谋略3、 物流战略规划:是物流企业提出物流的目标、任务、方向和未来的服务工作,并制定出用以实现企业自身分阶段目标和总目标的各项政策和措施4、 物流战略控制:指企业物流战略管理者和一些参与物流战略实施的管理者,依据战略计划的目标和行动方案,对战略的实施状况进行全面的评价,发现偏差并纠正偏差的活动。
5、 物流系统分析: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里,对其所从事的物流活动和过程作为一个整体来处理,以系统的观点、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进行分析研究,以实现其空间和时间的经济效应6、 物流节点:所谓物流节点,又称物流据点,是指物流网络中连接物流线路的节点处,是具有一定规模和综合服务功能的物流集结点7、 物流运输系统:也称为物流运输体系,它是由运输对象、运输参与者和运输手段所组成的庞大复杂的动态系统8、 系统:所谓系统是指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若干组成部分(要素)结合在一起形成的具有特定功能和运动规律的有机整体9、 搬运活性指数:指搬运某种状态下的物料所需要进行的四项作业中已经不需要进行的作业数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