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里海问题的历史与现实.pdf
5页里海问题的历史与现实[ 阿塞拜疆] 道明*里海问题是苏联解体后围绕里海权限划分而出现的, 并因“拥有国” 的增加而日益凸显目前,除阿塞拜疆、 俄罗斯和伊朗外, 哈萨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也成为里海问题的直接相关国在里海的划分问题上, 目前沿岸五国还未达成共识阿塞拜疆与哈萨克斯坦、 土库曼斯坦三国立场不尽相同, 阿哈两国较为接近, 阿土两国分歧较大里海由于其蕴含丰富的油气资源以及优越的地缘战略位置, 不仅成为里海相关国家的竞争对象, 也成为外来大国的争夺目标一、 里海问题的由来里海地处欧亚大陆结合处, 位于中亚、 外高加索和伊朗之间, 海岸线达 7000 多公里, 水域面积 37 万多平方公里, 是世界上最大的“内海” , 与日本领土面积相当里海的政治地缘特性虽然在历史的变迁中有一些变化, 但其重要性却一直未变其一, 它位于欧亚大陆结合处的 “十字路口” , 古代“丝绸之路”的遗迹在它的沿岸随处可见, 它既是联接东西方的桥梁, 又是南北往来的要道18 世纪末至 19 世纪初, 俄罗斯、 英国和奥斯曼土耳其、 伊朗曾经在此进行过激烈的角逐今天, 这种“十字路口” 的地缘重要性仍然是大国所看重的。
对俄罗斯来说, 里海既是其通往中东和南亚的战略通道, 又是天然的保护屏障和缓冲地带; 对美国来说, 里海是“世界不稳定弧” 中的重要一环, 是遏制俄罗斯的一个关键性楔子其二, 里海地区蕴含丰富的能源尤其是油气资源随着地质勘探的发现, 使其在 20 世纪受到世界的格外关注, 被誉为 “第二个中东” 对能源的争夺成为里海地区地缘政治的重要内容苏联解体后, 里海地区地缘政治的复杂化以及尚未完成的转型使该地区的 “相关利益体” 较前大幅增加, 里海油气资源的向外输送问题日益凸显, 油气管道走向及其过境问题, 成为相关国家地缘博弈的关键所在, 因而也成为里海问题的一个核心内容苏联解体前, 苏联和伊朗是里海沿岸的两个国家, 里海的地位也由其共同把持, 并按共同使用或国际共管的原则划分①两国曾于 1921 年、 1935 年和1940 年先后签订过三个条约, 规定不容任何第三国插手里海事务但是这三个条约只是协调了两国在捕捞、 商贸和海洋航行领域的法律关系, 关于里海的所属权以及里海资源的划分和使用只字未提1935年苏联政府单方面默认加桑—库里( Гасан—Кули,土库曼斯坦) —阿斯塔拉( Астара, 阿塞拜疆) 一线为里海的分割线,②事实上以此确定了苏联和伊朗在里海的划界。
1949 年里海石油被发现后, 苏联没有通报伊朗, 而是自行勘探开发里海油田, 后来伊朗也开始在“自己的” 海域勘探开发石油虽然根据1935 年和 1940 年的条约, 里海的大部分是属于共享的, 但因苏联与伊朗自行其是, 从 1949 年开始里海已然出现了事实上的划界随着时间的推移, 这种状况在里海矿藏的使用和划分上引发了越来越多的分歧苏联的解体使里海的划分问题进一步复杂化里海的 “拥有国” 由苏联和伊朗两方变成了俄罗斯、阿塞拜疆、 哈萨克斯坦、 土库曼斯坦和伊朗五方1970 年苏联石油开采工业部曾经做出决议, 将里海的苏联部分按中心线原则分给其四个沿岸的加盟共*作者单位: 外交学院国际关系专业( 博士生) ①Виктория Кондаурова, Вопрос о правовом статусе каспийскогоморя: международноеправоответанедает. / / Центральная Азия и Кавказ, 2008,№6( 60) . ②Абишев А. Каспий:нефть и политика. Алматы,2002, С.168.31《国际资料信息》 2011 年第 12 期和国, 各共和国有权在自己的海域开采矿产。
这条线被确定为行政区划界线, 是苏联时期唯一的一种界线, 并在这些共和国独立后被确认为国界线可见, 在里海新的法律地位确定之前, 里海的法律地位由包括 1921 年、 1935 年和 1940 年的三个条约, 1949 年苏联默认的苏伊界线, 以及 1970 年苏联为四个加盟共和国划分的界线而确定1991 年苏联解体后, 里海沿岸新出现的四个独立国家基于苏联时期苏联和伊朗对一些未定方面的单边行为取向, 形成了其各自有关里海地位的立场, 不仅引发了里海相关国家的注意, 也引起了美国、 土耳其、 欧盟等其他国家的关注目前, 里海法律地位问题的实质是 “湖 ” “海” 之分, 即里海究竟是“海” 还是“湖” ,因为这种区分直接关涉到里海的划分方法问题根据国际法, 如果里海是“湖” , 就意味着它为沿岸各国共有, 任何开采工作必须经过各方协调才能进行如果里海是“海” , 那么沿岸各国可以将其划分, 各方可在自己的海域自由地进行经济活动和资源开发伊朗和俄罗斯主张里海是“湖” , 因为其邻近海域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相对较少; 阿塞拜疆和哈萨克斯坦主张里海是“海” , 因其邻近海域资源丰富;土库曼斯坦的立场则出现数次变化。
二、 里海国家在里海法律地位 问题上的立场伊朗不反对“苏联—伊朗” 时期( 1935 年和1940 年的条约中即如此表述) 对里海地位的确定,但认为加桑—库里—阿斯塔拉一线作为里海的分割线在任何文件中都没有得到合法确定从条约的法律效力来看, 伊朗的立场有着较为充分的理由, 同时这些条约也确定了共同使用或国际共管的原则如果按今天的实际情况划分里海, 伊朗所占海域为14%, 哈萨克斯坦和阿塞拜疆分别为 29% 和 21%,俄罗斯为 19%, 土库曼斯坦为 17%①因此, 伊朗坚持根据苏联时期所签署的条约中规定的国际共管原则, 由五个沿岸国家按 20% 的原则平均划分里海但是除俄罗斯之外的其他国家都认为, 苏联已不存在, 苏联时期的条约与现实已经不符, 应予以废止根据目前的情势, 伊朗方案基本没有实施的可能性1992 - 1998 年, 里海国家领导人、 专家和石油公司代表举行了一系列会谈, 表明重新划分里海是一个不容置疑的问题但是能否签订一个五方条约以及何时签署尚不明了不过对伊朗来说, 它的能源储量主要在波斯湾而不在里海, 里海的能源对它来说微不足道, 它考虑的主要是安全问题伊朗由于开发核武器而受到国际制裁, 为了确定它在里海地区的地缘地位, 不会轻易放弃在里海划分问题上的既有立场。
阿塞拜疆和哈萨克斯坦立场较为一致, 要求对里海各自海域中的油田拥有主权并进行开发阿塞拜疆从一开始就主张对里海水域、 海底以及大气空间进行全面划分其理由是, 阿塞拜疆的海域部分1970 年就已由苏联政府予以确定; 1921 年和 1940年的条约现在已无效力, 它只调节商贸和航行方面的关系, 对沿岸国家的资源划分没有做出规定, 更何况苏联已经不是一个国际法主体; 里海应该被视为“国际湖” 阿塞拜疆主张, 12 海里为“领水” , 200海里为 “专属经济区” , 其对两者都拥有主权哈萨克斯坦认为, 应将里海视为一个封闭的“海” , 按中心线原则由沿岸国家完全分割, 无需留有共同部分但是俄罗斯对按海划分的方案表示反对, 因为如果将里海视为 “海” , 那么里海通往外部的水域通道将具有国际法律地位, 伏尔加—顿河以及伏尔加—波罗的海运河将向所有的船只开放, 这对俄罗斯的安全、 生态等将产生不利影响因此, 俄罗斯最初坚持国际共管原则, 主张在新的条约签署之前继续沿用原有的条约, 里海的法律地位暂时不变随着事态的发展以及里海划界问题的不可避免, 俄罗斯开始倾向于将里海视为“封闭湖” , 这样, 里海对外的水域通道将为俄罗斯专有。
与此同时, 哈萨克斯坦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新方案: 按中心线原则划分海底, 而水域则共同使用后来在哈萨克斯坦与俄罗斯签订的双边协议中, 这种立场占据了上风1998 年 2月, 俄哈两国签署一项议定书, 俄罗斯原则上同意哈萨克斯坦提出的里海划分方法, 哈同意俄“卢克” 石油公司在有争议的北部海域与哈国家石油公司合作开采石油7 月, 俄哈两国总统签署了根据中心线41里海问题的历史与现实①Абишев А. Каспий:нефть и политика. Алматы,2002, С.201.原则确定里海北部水域和海底资源归属地协议此举遭到了伊朗和土库曼斯坦的反对, 但是逐步被阿塞拜疆所接受1993 年, 俄罗斯和阿塞拜疆签署了共同开发阿属里海油田的协议, 协议标明了阿塞拜疆的里海领域, 并明确阿俄两国的石油公司有权开采并分享10%的利润在这种情况下, 1994 年阿塞拜疆政府与国际石油公司签署了“世纪合同” , 共同开发阿属里海油田参与该项目的石油公司既有西方的石油巨头, 又有阿塞拜疆国家石油公司, 还有俄罗斯“卢克” 石油公司虽然俄罗斯外交部致函联合国, 表示俄不能容忍在里海的单方行动( 指没有获得里海五国的同意) , 并且保留采取一切必要措施阻止单方面行动的权利, 但是俄已难以阻止“世纪合同” 。
俄外交部和国家杜马的声明没有提及里海的现状以及俄罗斯个别石油公司的立场 , “卢克” 石油公司的参与使得俄默许了阿塞拜疆的行为2000 年 4 月,阿哈两国总统举行会谈, 表示希望开发本国里海海域的油气资源, 主张里海周围国家划分里海海域2001 年 1 月, 俄总统普京访问巴库, 两国签署了关于在里海问题上合作的联合声明, 主张对海底进行划分, 里海水域由沿岸国家共同拥有至此, 这个原则在里海划界问题上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土库曼斯坦的立场经常发生变化1998 年以前, 土从地区安全考虑出发支持伊朗的国际共管立场, 但是在俄哈、 俄阿达成了协议之后, 土的立场随之出现变化, 主张按区域划分里海①因为土方地下资源以天然气为主, 一开始它对里海的划分并不热心, 但是按中心线原则阿塞拜疆与土库曼斯坦之间的一些油田处于争议状态后, 土开始倾向于对里海进行划分如果说最初俄罗斯、 伊朗和土库曼斯坦在里海划分问题上与哈萨克斯坦、 阿塞拜疆保持“平衡” 的话, 那么到后来伊朗则处于少数地位目前, 同意按照中心线原则划分里海的俄、 阿、 哈、 土四国基本上划定了各自拥有的区域但是土库曼斯坦考虑到伊朗作为一个有影响力的地缘邻居, 它还是主张在确定里海法律地位的时候应根据五国的共同意见而不是根据双边协议。
虽然里海的划分事实上通过双边协定已经“确定” , 但是五国至今仍然没有达成共同协议, 在具体的划分方法上依然争执不断经过多年以及多回合的谈判, 关于里海的法律地位问题如上所述主要有三种基本方案: ( 1) 伊朗主张根据苏联时期的条约对里海实行国际共管, 或者沿岸五国按 20% 的原则平均划分里海; ( 2) 阿塞拜疆主张按 1970 年苏联政府的决议划分里海北部, 南部与伊朗的分界以加桑—库里—阿斯塔拉为基础, 所有的海上分界线应按苏联解体后的情形确定; ( 3) 根据中心线原则划分里海, 俄罗斯获得海域的 19%, 哈萨克斯坦 29%,阿塞拜疆 21%, 土库曼斯坦 17%, 伊朗 14%由于里海沿岸国家的立场各有差异, 同时国际法对此问题无能为力, 因此由五国确立一个共同的划分原则非常艰难可以预见, 在未来较长的一段时间, 里海分割问题的共识仍难以顺利达成三、 里海地区的油气管线及地缘现实里海海域划分问题的实质是沿岸相关国家对里海资源的争夺, 而围绕里海地区油气输送管线的竞争则是地缘政治控制权的争夺, 里海的地缘政治影响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甚至超过了其能源潜力”②目前围绕里海地区的分歧和争执显示出地缘政治意义已经超出了经济意义。
里海油气管线不仅与里海沿岸国家直接相关, 而且与其利益相关的其他国家为数众多, 因而相关国家的关系错综复杂俄罗斯作为苏联的国际法继承者, 在中亚和里海地区既具有 “传统” 优势, 又面临严峻的挑战俄罗斯的优势在于: 首先, 尽管前苏联加盟共和国实现独立, 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