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高考化学临考压轴卷(山东卷)附解析.docx
19页2022年高考临考压轴卷(山东卷)化 学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Fe 56 Cu 64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我国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下列措施对实现“碳中和”不具有直接贡献的是A.煤炭燃烧前进行物理脱硫 B.发展碳捕集和储存技术C.植树造林增加绿色植被 D.将CO2转化为碳燃料2.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应用相对应的是A.BaCO3能与盐酸反应,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B.SiC硬度很大,可用作砂轮、砂纸的磨料C.SO2具有氧化性,可用于漂白品红、织物等D.NH3极易溶于水,可用作制冷剂3.如图所示是分离混合物时常用的仪器,从左至右,可以进行的混合物分离操作分别是A.蒸馏、蒸发、萃取、过滤 B.萃取、过滤、蒸馏、蒸发C.蒸馏、过滤、萃取、蒸发 D.过滤、蒸发、萃取、蒸馏4.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制备无水FeCl3固体将FeCl3溶液加热蒸干B检验浓H2SO4催化纤维素水解的产物含有还原糖向水解后的溶液中加入新制的Cu(OH)2,加热C配制1L1.0mol/LNaCl溶液将58.5gNaCl固体直接溶于1L水中D证明醋酸是弱电解质测0.1mol/LCH3COOH溶液的pH5.短周期主族元素R、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R是农作物“肥料三要素”之一,在短周期主族元素中X的原子半径最大,R、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下列推断错误的是A.Y、Z的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都显酸性B.简单离子半径:R 向NaIO3溶液、FeCl3溶液中分别滴加2滴H2SO4溶液,测得前者的电压增大,后者的几乎不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盐桥中的Cl−移向Ag/AgCl电极B.Ag/AgCl电极反应是Ag−e−+Cl−=AgClC.酸性越强,的氧化性越强D.向FeCl3溶液中滴加浓NaOH溶液至碱性,测得电压几乎不变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11.为完成下列各组实验,所选玻璃仪器和试剂均准确、完整的是(不考虑存放试剂的容器)实验目的玻璃仪器试剂A精制含Ca2+、Mg2+、的食盐水胶头滴管、烧杯、试管、分液漏斗粗盐水、稀盐酸、氯化钡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碳酸钠溶液B制备胶体烧杯、酒精灯、胶头滴管1mol/L氢氧化钠溶液、1mol/L氯化铁溶液C进行淀粉水解实验,并检验产物中的醛基试管、酒精灯、胶头滴管淀粉溶液、稀硫酸、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D利用反萃取原理从碘的四氯化碳溶液中获取碘单质漏斗、烧杯、玻璃棒、分液漏斗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12.有机物X(CH3COOH)、Y和Z(CH3COOCH2CH=CH2)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X+YZ+H2OA.C—C—O键角:物质X<物质YB.可用NaHCO3溶液检验Z中是否含有XC.Z中可能共平面的碳原子最多为4个D.Y和Z在一定条件下能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13.已知NH4CuSO3与足量的1mol/L硫酸溶液混合微热,产生下列现象:①有红色金属生成;②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③溶液呈蓝色据此判断下列说法合理的是A.NH4CuSO3中硫元素被还原B.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二氧化硫或氨气C.该反应中硫酸既体现了酸性又体现了氧化性D.反应中每消耗1molNH4CuSO3,转移的电子数约为3.01×102314.为应对全球气候问题,中国政府承诺“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我国学者研究了与H2在催化剂表面生成和的部分反应历程,如图Ⅰ所示另外,科学家使用络合物作催化剂,用多聚物来捕获二氧化碳,反应可能的过程如图Ⅱ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图Ⅰ反应历程中最大的活化能为1.21eVB.图Ⅱ反应若得以推广将有利于碳中和C.图Ⅱ总反应方程式为:D.图Ⅰ、图Ⅱ反应过程中都只有极性键的断裂和形成15.HX是一元弱酸,微溶盐MX2的饱和溶液中c(M2+)随c(H+)而变化,M2+不发生水解。 25℃时,实验测得pM与δ(X−)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A点对应的pH=5.0[已知lg2≈0.3.,pM=−lgc(M2+),δ(X−)=]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点对应溶液中存在2c(M2+)=3c(HX) B.B点对应溶液的pH约为5.6C.25℃时,Ksp(MX2)的数量级为10−6 D.25℃时,HX的电离常数Ka为2.5×10−6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60分16.(12分)二甲基亚砜( )是一种重要的非质子极性溶剂铬和锰等过渡金属卤化物在二甲基亚砜中有一定溶解度,故可以应用在有机电化学中回答下列问题:(1)铬和锰基态原子核外未成对电子数之比为_______2)已知:二甲基亚砜能够与水和丙酮()分别以任意比互溶 ①二甲基亚砜分子中硫原子的杂化类型为 _______②丙酮分子中各原子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③沸点:二甲基亚砜 _______丙酮(填“>”或“<”),原因为_______④二甲基亚砜能够与水以任意比互溶的原因为_______3)铬可以形成桥连柄状的二茂铬配合物,该配合物中心原子Cr的价层电子数为_______[已知:配合物二茂铁()中Fe的价层电子数为18](4)CrCl3·6H2O的结构有三种,且铬的配位数均为6,等物质的量的三种物质电离出的氯离子数目之比为3:2:1,对应的颜色分别为紫色、浅绿色和蓝绿色。 其中浅绿色的结构中配离子的化学式为_______5)已知硫化锰(MnS)晶胞如图所示,该晶胞参数α= 120°,β= γ= 90° ①该晶体中锰原子的配位数为_______; ②已知锰和硫的原子半径分别r1 nm和r2 nm,该晶体中原子的空间利用率为_______(列出计算式即可)17.(12分)某工业生产上用铜镍矿石(主要成分为CuS、NiS、FeS、SiO2及不溶于酸的杂质)制备胆矾CuSO4•5H2O的流程如图已知:有机萃取剂HR可以萃取Cu2+,其萃取原理(org为有机相)Cu2+(aq)+2HR(org) CuR2(org)+2H+(aq)1)焙烧前粉碎的目的是_______2)“调节pH时,生成氢氧化铁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试剂X的最佳选择是_______(填标号)a.HCl b.NaOH c.H2SO4 d.NH3•H2O(3)25℃时,“调节pH”后,测得滤液中各离子浓度及相关数据如表所示lg2=0.3)离子Fe3+Cu2+Ni2+Fe2+浓度/(mol·L−1)1.0×10−65.01.20对应氢氧化物的Ksp6.4×10−382.2×10−202.0×10−158.0×10−16该滤液的pH为_______;加入的Cu(OH)2_______(填“已经”或“没有”)完全溶解。 4)向“萃取”后的水相中加入一定量的NaClO和NaOH,能制得黑色不溶物NiOOH,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5)“操作Ⅱ”包括洗涤,洗涤该沉淀的操作为_______6)上述流程中获取金属铜的方法是电解硫酸铜溶液若电解200mL 0.5mol/L CuSO4溶液,生成铜3.2g,此时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18.(12分)过碳酸钠(2Na2CO3•3H2O2)俗称固体双氧水,易溶于水,可以替代过氧化钙作为水产养殖业的产氧剂,放氧速率高于过氧化钙,并可给在贮运过程中的鱼、虾等生物供氧保鲜某实验小组模拟工业生产过碳酸钠,装置如图所示1)装置中仪器A的名称为____;仪器B的侧面导管的作用是____2)按图连接好装置后,在三颈瓶中加入Na2CO3固体,再由B向三颈瓶中加入H2O2充分反应反应时,反应温度不能太高,原因是____;向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加入NaCl固体,搅拌、静置、过滤、洗涤、烘干得到过碳酸钠晶体加入NaCl固体的作用是____3)过碳酸钠为鱼、虾等生物供氧时,其有效成分是过氧化氢(不稳定,易分解),将过氧化氢制成过碳酸钠的优点是____4)实验制得的过碳酸钠活性氧测定。 取6g上述实验制得的过碳酸钠样品溶于水中,滴入稀硫酸酸化,再加入足量的KI溶液,并加入少量淀粉,待充分反应后,置于250mL容量瓶中定容;从容量瓶中收出25mL于锥形瓶中,用0.5000mol·L−1 Na2S2O3潮液滴定至终点,消耗Na2S2O3溶液的体积为21.00mL已知:2Na2S2O3+I2=Na2S4O6+2NaI)已知:过碳酸钠产品质量的优劣可用活性氧的质量分数[w(活性氧)]表示,当w(活性氧)≥13%时为优等品其计算方法如下:w(活性氧)=×100%①加入KI后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②滴定终点时的现象为____③该实验制得的过碳酸钠的w(活性氧)=____,则该过碳酸钠____(填“是”或“不是”)优等品19.(12分)由对甲基苯甲醛制备G的一种合成路线如下:已知:①RCHO+CH3CHO RCH=CHCHO+H2O②回答下列问题:(1)对甲基苯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