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南方医科大学内科学教学大纲.doc

60页
  • 卖家[上传人]:博****1
  • 文档编号:538820538
  • 上传时间:2022-12-0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75.51KB
  • / 6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南方医科大学教学大纲内科学(供临床医学本科、医学影像本科、中医学本科等专业使用)主编 郑维扬 方国存编者(以姓氏笔画为序)蔡绍曦 崔生达 刘启发 吴保平 宣文兰 薛耀明 杨敏  周忠江  审阅 张树军 杨洪波 刘杰 郭煜 金玥二00四年十一月前 言内科学是临床医学的一门重要的学科,是临床各学科的基础由于其内容涉及面广、整体性强,与各学科有着密切的关系,对临床医学的理论和实践有着普遍意义本课程是利用现代医学的科学方法研究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及预防,其重点是诊断及治疗,并且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改变而观念有所更新内科学学习包括在校理论课学习和到医院见习、实习等阶段理论授课讲授临床常见病、多发病,适当补充各领域的新理论、新进展、新技术,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和方法进行精讲,结合自学和课间见习,使学员更好地消化和吸收本学科理论知识临床实习中,各实习基地医院要安排带教老师指导学员管理病床,进行各种操作,适当安排讲座和教学病例讨论,使学员熟悉和掌握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和了解对急危病人的抢救治疗原则学员们在学习内科学的全过程中,要刻苦学习好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除书本知识外,还要利用课余时间阅读一些相关资料,以丰富本学科的知识。

      在临床实习中,要培养自己的临床综合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总之,希望学员更好地掌握内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做个称职的临床医师打下牢固的基础根据教学计划,内科学学时为200学时,其中理论课与见习课之比例约为1.6:1内科实习15周,学时另记大纲中标出两重点内容、自学内容,其他为一般掌握内容,体现了本课程对广度和深度的要求课程目标一、目的在基础课和诊断学的基础上,系统掌握内科学基本理论知识,熟悉常见疾病的病因、诱因、临床表现、诊断标准、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和方法,初步掌握内科系统基本操作技能,为今后医疗工作打下理论和实践基础二、 要求1、基本理论知识(1)对内科常见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原则、预后及预防具有系统的稳固的基本理论知识2)初步掌握内科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预后及预防的基本原则3)熟悉内科急危重症的处理原则2、基本技能(1)进一步提高采集病史、系统体格检查、基本临床检验操作及病历书写的能力2)掌握内科常用诊疗技术操作的临床意义、主要适应证及禁忌证,并初步掌握其操作方法3)在应用各种临床资料进行诊疗的工作中,培养细致敏锐的临床观察能力、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掌握和提高临床思维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

      教学组织与方法一、教学组织由内科教研室承担教学任务并组织具体实施教研室根据教学任务组成教学组,一名主讲担任教学组长,负责制定和落实教学计划,完成主要授课任务;一名教学秘书负责教具、图表、电教器材及其他教学准备工作,协助教学组长搞好教学,办好教学园地,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二、教学方法1、大课 讲授理论性较强的基础内容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形象生动、深入浅出地讲授内科系统基本理论知识2、床旁教学和见习 具备丰富临床经验的教员进行床边带教,在教员指导下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运用3、 实习 详见实习手册4、 考试 内科学教学时数安排总表    教学内容     教学时数呼吸系统疾病总论2慢性支气管炎 2肺气肿 2肺心病 2支气管哮喘2肺炎 4肺癌 2呼吸衰竭 3支扩、肺脓肿 2肺结核3弥漫性肺间质性疾病 2胸膜疾病2合计28循环系统疾病总论2心力衰竭3心律失常5高血压3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3心脏瓣膜病2感染性心内膜炎2心肌病、心包病2心血管疾病的介入治疗2合计       24消化系统疾病总论2慢性胃炎2消化性溃疡2胃癌2炎性肠病 2肝硬化、肝性脑病3原发性肝癌2腹内结核2胰腺炎 3上消化道出血2合计22血液及造血系统疾病总论2贫血4白细胞减少、粒缺2白血病2淋巴瘤、恶性组织细胞病2出血性疾病4 合计16肾脏病总论2肾小球肾炎3肾病综合征2急、慢性肾功能衰竭3尿路感染2合计12内分泌和代谢系统疾病总论2垂体病2甲状腺疾病3肾上腺疾病2痛风及脂代谢异常2糖尿病4 合计15风湿性疾病4中毒         3内科学见习         68复习考试         8内科实习         15周四、教学内容(有下划线者为重点掌握内容,有※者为自学了解内容)理论教学内容第一篇 呼吸系统疾病第一章 总论第一节 呼吸系统结构与功能特点呼吸系统解剖生理,呼吸系统的主要功能:肺的呼吸功能、防御功能、代谢功能、神经内分泌功能。

      第二节 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查病史采集;常见症状:咳嗽、咳痰、咯血、胸痛、呼吸困难体格检查;实验室辅助检查:血液、痰液、抗原皮肤试验、胸液检查、影像学检查、支气管镜、呼吸功能检查、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检查、放射性核素、活组织检查第三节 呼吸系统疾病的防治呼吸系统感染的抗菌药物治疗:重视病原学诊断、结合患者的基础状态、掌握抗菌药物的特点及适应征、联合用药和药物的相互作用、注意抗菌药物的毒副作用皮质激素的应用呼吸机的应用、氧气疗法、呼吸道的湿化及雾化疗法、其他治疗第四节 进展和展望COPD防治的近况及未来呼吸重症监护医学的进展呼吸系统感染面临的新挑战分子生物学对呼吸疾病的影响第二章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及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第一节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一、 病因和发病机制 病因:病毒感染占70%~80%细菌感染可为直接或继发于病毒感染之后发病机制流行病学:无明显季节性,以冬春季节多发;散发性;感染后获得的免疫力弱、短暂、无交叉免疫二、 临床表现 普通感冒、病毒性咽炎和喉炎、疱疹性咽峡炎、咽结膜炎、细菌性咽-扁桃体炎的临床表现三、 并发症 急性鼻窦炎、中耳炎、气管-支气管炎、部分患者可继发风湿病、肾小球肾炎、心肌炎等。

      四、 实验室检查血象;病毒和病毒抗原的测定五、 诊断与鉴别诊断 本病需与过敏性鼻炎、流行性感冒、急性传染病前驱症状相鉴别六、 治疗 对症治疗;病因治疗:抗病毒治疗,对并发细菌感染时需选用敏感的抗菌药物;中医治疗七、预后和预防第二节 急性气管-支气管炎一、 概述由于感染性、物理性、化学性刺激或过敏等因素引起的气管-支气管粘膜的急性炎症 多于寒冷季节或气候突变时发病,也可由上呼吸道感染迁延而来二、 病因及发病机制 感染、物理化学因素、过敏反应三、 病理四、 临床表现 症状:起病较急,常先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全身症状轻,可有发热、咳嗽、咳痰和程度不同的气促,伴胸骨后发紧感体征:呼吸音常正常可两肺散在干湿性罗音,罗音部位、性质常多变,咳嗽后可减少或消失五、 实验室和其他辅助检查周围血白细胞计数和分类多无明显改变细菌感染重时可增高,胸片正常或肺纹理增粗六、 诊断和鉴别诊断 需与流行性感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肺炎、肺结核、肺癌、肺脓肿、麻疹、百日咳等鉴别七、治疗一般治疗:休息、保暖、多饮水、足够的热量对症治疗:镇咳、祛痰、解痉、抗过敏抗菌药物治疗: 可经验性选择或针对明确的病原体选用大环内酯类、青霉素类、氟喹诺酮类、第一、二代头孢菌素类。

      八、预防和预后第三章 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和肺源性心脏病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概念第一节 慢性支气管炎一、 概述二、 病因和发病机制 外因:吸烟、感染、理化因素、气候、过敏因素内因:全身或呼吸道局部防御及免疫功能减低、自主神经功能失调三、 病理 四、 临床表现 症状:以咳、痰、喘反复发作的慢性过程为特征症状:咳嗽(晨间加重,晚间睡前有阵咳和排痰),咳痰(多为白色泡沫粘液或浆液泡沫性质,感染时粘液脓性,于起床或体位变动时,如晨起较多),喘息或气促体征:早期无,急性发作期散在干湿性啰音,多在肺底和背部,咳嗽后可减少或消失喘息型可有哮鸣音及呼气延长五、 临床分型、分期分型:喘息型和单纯型分期:急性发作期,慢性迁延期,临床缓解期六、 实验室和特殊检查胸片、呼吸功能检查、血液痰液检查七、 诊断和鉴别诊断诊断依据鉴别诊断:肺结核、尘肺、哮喘、支气管扩张、肺癌、肺间质纤维化等八、 治疗急性发作期:控制感染,祛痰镇咳、解痉平喘、气雾疗法;缓解期: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九、 预后十、 预防第二节 阻塞性肺气肿一. 定义二. 病因和发病机制三. 病理小叶中央型、全小叶型、混合型肺气肿四. 病理生理 五. 临床表现 症状:慢支症状和逐渐加重的呼吸困难,由活动后发展到静息状态时的呼吸困难,严重时出现呼吸衰竭的症状;体征:阻塞性肺气肿体征。

      六. 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胸片;胸部CT;肺功能检查;动脉血气分析七. 诊断和鉴别诊断八. 治疗目的主要治疗方法:停止吸烟、抗生素的应用、支气管扩张剂治疗、糖皮质激素治疗、祛痰药、呼吸兴奋剂、氧疗、康复治疗、肺减容手术九. 预防和预后第三节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一. 概述二. 病因 支气管-肺疾病、严重胸廓畸形、肺血管疾病、神经肌肉疾病三. 病理 肺部主要原发病变、肺血管病变、心脏病变四. 发病机制和病理肺动脉高压:肺血管器质性改变、肺血管功能性改变、肺血管重建、血容量增多和血液粘稠度增加右心功能的改变五. 临床表现肺心功能代偿期、肺心功能失代偿期:呼吸衰竭、心力衰竭六. 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胸片、心电图检查、超声心动图、心电向量图、血气分析、血液检查 七. 诊断八. 鉴别诊断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原发性心肌病九. 治疗急性加重期:控制感染;通畅气道;纠正酸碱电解质紊乱;控制心力衰竭;控制心律失常加强护理工作缓解期:呼吸锻炼;增强免疫功能十. 预防第四章 肺栓塞※一、 概述二、 病因和发病机制 血栓形成、心脏病、肿瘤、妊娠及分娩、其他三、 病理四、 病理生理 呼吸生理的变化、血液动力学改变、神经体液介质的变化。

      五、 临床表现 症状、体征六、 实验室和特殊检查 一般项目、肺功能和血气分析、心电图、胸部X线表现、肺通气及灌注显像、肺动脉造影、DVT的检查七、 诊断和鉴别诊断八、 治疗 一般治疗、抗凝治疗、溶栓治疗、手术治疗、病因治疗第五章 支气管哮喘一. 概述二. 病因和发病机制变态反应学说、神经-受体失衡学说、气道炎症学说、其。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