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艺术心理学—— 西方现代艺术心理学.ppt
30页西方现代艺术心 理学一、实验艺术心理学v1.简介v实验艺术心理学为德国心理学家费希纳首创,他 对心理美学的最大贡献是把自然科学的实验方法 引入心理学,又把实验心理学方法引入文艺美学, 从而第一次创立了心理美学,并且认为这是一种 从特殊到一般的“自下而上”的方法与“自上 而下”的方法形成对比v代表作为《美学导论》 v2.研究方法v该派主要的研究方法是一般的自然科学的实验法 v审美原则:v第一,审美阈原则v第二,审美加强原则v第三,对象在形式上要多样统一;v第四,诸表象间要和谐、真实;v第五,各表象要清晰; v第六,审美联想原则:v第七,审美比较原则:v此外还有审美调和原则、审美序列原则、审美的持续和交替的原则 、v审美的传导原则等等v4.意义与不足:v只重视人身的生理和简单心理的反应,并把美感只视为快感,所以, 不能对深层次审美心理活动规律作出科学的探求和阐述v实验是一种控制的观察·与自然的或偶然的观察不同·实验是实验 者人为地使现象发生·对产生现象的情景或影响现象的条件加以操 纵、变化与佐制的观察二、精神分析派艺术心理学精神分析派艺术心理学的主要创始人是弗洛依德(Sigmund Freud, 1856-1939)。
该派的理论重要是心理动力学理论 弗洛依德的学说主要有三个方面:1.本能论:本能是指由躯体的内部力量决定着人的精神活动方面一种先天 状态,本能是人内部的需求和冲动 他认为人性之根本就是由生物能转 换而来的心理能的发泄和反发泄,一切用于人格做功的能出自本能 本能的主要来源是人体的需要,也就是人体组织或器官的兴奋过程 ,这一过程将储存在体内的能量释放出来本能的最终目的就是缓 解或消除人体的需要状态(本能不只一种,有多少需要,就有多少 本能)本能早就了一系列的内部刺激,要消除这些内部刺激,就 需要非常复杂的行为和心理功能v最主要的本能:v生命本能:是个人力量的来源,它坚强地袒护生命 和代表生命的每件事物v死亡本能:弗洛伊德认为这个死亡的本能设法要使 个人走向死亡,因为那里才有真正的平静只有在 死亡这个最后的休息里,个人才有希望完全解除紧 张和挣扎v2.心理解剖学 (他把人的心理结构分为意识、前意识和无意识 三个部分)v意识(潜意识或下意识):一些本能冲动、被压抑的欲 望或生命力却在不知不觉的潜在境界里发生,因不符合 社会道德和本人的理智,无法进入意识被个体所觉察, 这种潜伏着的无法被觉察的思想、观念、欲望等心理活 动被称之为潜意识。
v前意识:v意识:意识是心灵中能够被个体直接感知的部分v3.人格结构理论v本我:即原我,是指原始的自己,包含生存所需的基本欲望、 冲动和生命力本我是一切心理能量之源,本我按快乐原则行 事,它不理会社会道德、外在的行为规范,它唯一的要求是获 得快乐,避免痛苦,本我的目标乃是求得个体的舒适,生存及 繁殖,它是无意识的,不被个体所觉察也就是说本我是储存 本能的地方,是各种本能的驱动力之源v自我:是协调本能要求与现实要求之间不平衡的机能它的法 则不是人格内部的要求,而是现实社会的要求v超我:是人格结构中代表理想的部分,它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 通过内化道德规范,内化社会及文化环境的价值观念而形成, 其机能主要在监督、批判及管束自己的行为,超我的特点是追 求完美,所以它与本我一样是非现实的,超我大部分也是无意 识的,超我要求自我按社会可接受的方式去满足本我,它所遵 循的是“道德原则”v4.释梦理论弗洛伊德是一个心理决定论者,他认为 人类的心理活动有着严格的因果关系,没有一 件事是偶然的,梦也不例外,绝不是偶然形成 的联想,而是欲望的满足,在睡眠时,超我的 检查松懈,潜意识中的欲望绕过抵抗,并以伪 装的方式,乘机闯入意识而形成梦,可见梦是 对清醒时被压抑到潜意识中的欲望的一种委婉 表达v梦是通向潜意识的一条秘密通道。
通过对梦的 分析可以窥见人的内部心理,探究其潜意识中 的欲望和冲突通过释梦可以治疗神经症超现实主义画派《错误的镜子》,雷尼·马格里特作,1928年,布上油画 《丽达与白鹅》v5.俄狄浦斯情结(恋父情结)v埃勒克特拉情结(恋母情结)“俄狄浦斯情结”,心理学上指男孩亲母反父的倾向, 亦称“恋母情结”而“埃勒克特拉情结”则指女孩恋 父反母的倾向 v5.关于艺术创作的三个基本观点:v其一,艺术家追寻压抑的宣泄或者“力比多”的转移往往具有 固着性,这方面他们同精神病人颇有相似之处但是,在本质 上他们又与精神病人有别v其二,艺术中的形式只是隐秘个人性欲得以满足的过渡物,而 形式之下或背后的内容才是真正使人得到快乐的情绪对象v达.芬奇 《圣安妮与圣母子》v 其三,任何形式的艺术作品中都渗透或掩饰着作者变了形的欲 念,因而对艺术作品的符号加以解剖,最终都可以走进艺术家 意识深层的内容荣格的集体无意识v容格把人的心理结构分为:意识、无意识v无意识包括个体无意识、与集体无意识v个体无意识:被压抑、遗忘或在无意识中学得的各种经 验v集体无意识:集体无意识(种族无意识):包括本能和 原型是由遗传保存下来的一种具有人类普遍性的潜藏 于意识深层的朦胧精神。
它并不为个体的显意识所掌握 艺术家正是在“集体无意识“的驱动下进行艺术创作的 ,艺术起源于集体无意识三、行为主义心理学派v行为主义心理学是西方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 它产生于20世纪初叶的美国,其创始人是华生( J. B.Watson,1878~1958)v行为主义学派强调后天环境的影响和有机体对环 境的适应,认为有机体对环境的适应过程就是学 习他们的基本观点是:外在环境是影响人的行 为的主要因素,人的一切行为(包括艺术行为)都 是在环境中通过学习、训练以及后天的培养教育 获得的v行为主义的形成和发展大致可分为两个时期 :即1913年-1930年早期行为主义和30年代 以后的新行为主义v早期代表是华生——S-R(即刺激-反应)v托尔曼, ——S-O-Rv其关注的焦点不是艺术家为什么创作和创作主题内涵的 来源,而是怎样创作他们把艺术家的创作行为视为操 作,并认为这种操作性的行为是可以在教育训练中通过 不断的强化来控制的v在他看来,一个艺术家之所以能够成就显赫,并不是因 为他比别人更具有创造力,而是因为他的探索性的创作 行为偶然发明了一种风格,因此受到了大众的称赞,对 于艺术家来说,这种称赞就是一种强化,这种强化会促 使他继续用同一种风格去创造,这样,他就会比别人获 得更多的强化,因而也就日渐出众。
四、格式塔艺术心理学v格式塔艺术心理学发源于20世纪初叶的德国它是当 代西方的重要美学、艺术心理流派之一,由称为“完 形心理学”格式塔”一词的含义即“整体”、“ 完形”该派以注重整体并非部分之总和,强调心理 、意识的整体性而闻名v研究对象:直接经验和个体的行为v所谓直接经验,就是一个人直接感受或体验到的一切 直接经验可分为客观的(可被共证)和主观的(诸 如个体的思维、情感等不可被共证)两类v他们把人的行为环境分为地理环境和行为环境,前者是 外界实在地存在着的,后者则是人心目中的环境,即“ 心理场”人在自己心目中的环境中的行为是格式塔心 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在他们看来,心理现象未必反应 物理环境中的事实物理是客观存在的,心理现象则是 经由个人对之加以选择与组织后的反应,是受个体的信 念、目标意愿以及情感等心理事件所制约的v格式塔艺术心理学从其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出发,强调要 将文学、艺术作品视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强调艺术的本 质是由一种完整的形体结构产生出的一种新质,是主客 体活动的共同产物艺术家就是要善于通过将物理的物 质材料创造成一种深含丰富的心理意义的结构完形,实 现与欣赏者身心共鸣维泰默:对知觉结构做了研究, 提出知觉的原则是:v1.邻近性原则:v2.类似形原则:得出知觉能够把握事物结构的整体v3.封闭性原则:v3.与封闭性有联系的完形趋向:鲁道夫·阿恩海姆 v他以格式塔心理学原理为主要依据,全面细致地分析和阐 释了处在知觉活动水平上的艺术活动的心理特征和心理过 程。
v其主要代表作为《艺术与知觉》和《走向艺术心理学》 在这两部书里,阿恩海姆集中阐发了他关于绘画、雕塑、 舞蹈、戏剧、电影等的艺术心理学观点v其中最引人瞩目的是他关于“异质同构”的理论建树和对创 作过程的研究v1、异质同构阿恩海姆认为:事物的形体结构与人 的生理结构、心理结构之间存在着相似的力的结构 形式,审美对象所以能唤起人的情感,使人对它移 情,就在于这样一个基本的力的结构形式v2、关于创作过程阿恩海姆认为艺术创作始终是一 种过程性的东西,是一种前后变化移易的过程,艺 术作品正是在这样一个过程中成长起来的在这一 过程中,他始终都在有意识地试图达到某种理想的 形象构图,因而他的每一种认知策略都是同他所关 心的形象构图的形式与象征的效果联系在一起的, 艺术家本人的审美追求或目标最终决定了题材及其 作品的表现形式五.人本主义艺术心理学思想v人本主义心理学(humanistic psychology)关 于研究人的经验、人的整体以及人性的问题,多 半与哲学,宗教、文学等的人本主义联系在一起 v马斯洛v(公元1908-1970年),美国心理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 主要创始人v主要是研究“健康人”的“自我实现”的问题。
他 认为,人除了有一般的生理需要和动机外,还要有高 级的心理需要和动机(包括社会性的需要,求知和创 造的需要等内在价值)需要的五个层次六、认知派艺术心理学v认知心理学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v它吸收了信息论、控制论、逻辑研究、语言学和现代计算 机科学的思想,将人类的心理活动过程视为信息的接受、 编码、贮存、交换、操作、检索、提取和使用的过程,并 将这一过程归纳为四种模式系统,即:感知系统、记忆系 统、控制系统和反应系统立足于心理内部发生机制,认 知心理学从整体看待信息从低级的感知到高级的记忆、思 维的流动过程,着重探讨了个体是如何获得、贮存、加工 和使用信息的,并强调个体已有知识经验和知识结构对其 当前行为和认知活动的影响制约作用,强调人类对信息加 工过程的策略性v贡布里希v主要观点是:艺术家创作的出发点不在于对于自 然或现实的模仿,而是出于对作品的一种经验心 理艺术家在创作一件艺术品时头脑中总是有一 种预定的图式支配他的观察与操作,而图式的实 质即艺术家在学习和经验中所体会和接受的前辈 艺术大师的风格样式,正是这种渗透到主体内部 的观念化了的 风格样式形成了每一个艺术家特定 的心理定向。
这一心理定向即上面所说的七、社会文化历史学派艺术心理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