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2022年缓解我市中心XX县区交通拥堵的调研报告.doc
9页关于缓解我市中心XX县区交通拥堵的调研报告 关于我市中心XX县区交通拥堵现状的调研报告 打造中心XX县区文明和谐交通 ——对宜春中心XX县区交通拥堵问题的思考宜春撤地设市特别是2004年第五届全国农运会以及连续三届月亮文化节的成功举办后,中心XX县区交通设施不断完善,交通状况明显改善,交通管理水平明显提升,赢得了广阔市民认可,2022年还被国家公安部、建设部评定为全国“畅通工程〞一等管理水平城市目前,宜春中心XX县区拥有道路总长度224.51公里,总面积434.65万平方米,形成了“三纵四横一环〞〔“三纵〞即宜春路、东风路—高士路—高士北路、明月路;“四横〞即中山路、秀江路、袁山路、宜阳大道;“一环〞即外环路〕的城市主要道路交通网络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开展、人口五年倍增方案的实施和中心XX县区的扩大,XX县区交通拥堵问题再次显现出来并日益突出今年2月,市委、市政府提出“创立宜居城市〞,尤其是当前又开始创立全省文明城市,如何切实解决好这一问题,显得非常迫切而重要 一、中心XX县区交通拥堵的时空界定 当前,中心XX县区交通拥堵主要是在某一时间,通过局部路段、局部道路交叉口的拥挤堵塞反映出来。
1、从时间上来看,集中表现在三个时段①职工上下班时间②中小学放学时间③节假日时间 2、从空间上来看,突出表达在“一江两岸〞往来的行人和车辆过桥难、过路难,具体说来是“一桥、二转盘、三校门口、四交叉路口〞等堵点上一桥〞即宜春大桥;“二转盘〞是指中山路与明月路交汇处的东门转盘、中山路与宜春路交汇处的西门转盘;“三校门口〞是指一小、二小和一中〔宜春中学南校区〕三个学校门口;“四交叉路口〞是指中山路与东风路交汇处的青龙交叉路口、宜春路与袁山路交汇处的苏瓜塘交叉路口、高士路与袁山路交汇处的潭前交叉路口以及明月路与袁山路的交叉路口 二、影响因素分析 影响中心XX县区交通拥堵的因素很多,至少有四种因素不容无视 1、市民交通平安意识不强,市民养成教育缺失近年来,市民的交通平安意识有所提高,但与交通现实相比仍显淡薄;交通文明素质不高,行人、司机违章较多,与现代文明交通的要求相距甚远比方行人不走人行道和斑马线,随意乱穿马路,司机随意停车、违章掉头等现象这不仅扰乱了正常的交通秩序,导致道路拥堵,还存在着极大的平安隐患,成为XX县区交通拥堵及交通事故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
2、车辆保存量增速过快,道路交通根底设施相对滞后伴随经济社会的快速开展和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单位用车、家庭用车、商务用车等机动车辆保有量迅速增长,摩托车、电动自行车等交通工具迅速增加202022年中心XX县区每百户居民拥有摩托车30辆,比202022年增长5.0%;每百户居民拥有电动自行车37辆,比202022年增长19.9%;中心XX县区小轿车保有量14267辆,比202022年增长25.6%相对而言,XX县区道路交通根底设施建设滞后,跟不上机动、非机动车辆增长速度,造成了道路交通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主要表现在:XX县区路短街窄,不少小街小巷的改造仍未完成,局部断头路仍未打通,道路容量严重缺乏,XX县区交通集中在少数干道上,中山路、东风路、袁山路等局部主干道交通压力过大;现存低层、多层和高层建筑多数没有配建相应的停车设施,公共停车场严重短缺;一些道路交通配套设施不全,如东风路、中山路上的少数斑马线暗淡不清,“城西邮局—比一比超市〞人行道斑马线在隔离栏内,交通标识小而弱,交叉口信号灯留给行人的时间短暂,中山路、东风路等主干道路上防护栏少,且没红绿信号灯,中山路特别是中山路与明月路交汇处晚上路灯暗,行人平安得不到保障等。
3、公共交通开展存在障碍,交通出行方式有待优化中心XX县区公共交通车辆虽然处于根本饱和状态,但由于公交设施用地严重缺乏,95%以上的公交站建在主干道路上,有的与对面公交站相邻太近,有的过于靠近大商场,严重削弱了道路交通通行能力,从而造成商业区或狭窄路街车辆的拥堵同时,由于交通线路分布不尽合理,公交车节假日人流顶峰期班次频率不高,夜间营运时间较短,无形中降低了公交对市民的吸引力此外,公交线路和站点设置的便民化程度不高,公交司机素质参差不齐,局部出租车车容车貌不清洁,车内环境脏乱差,也降低了市民乘坐公交的热情目前,中心XX县区市民公交出行比例不到15%,出行工具仍主要依赖摩托车、自行车、电动自行、小轿车等,交通出行方式有待优化 4、交通管理存在薄弱环节,交通秩序亟待整治道路交通管理力度不够,交通秩序有待提高,表现在:挑担、板车摊贩占道经营现象突出;行人在机动车道行走,横跨交通隔离栏的现象比拟常见;机动车辆随处停放、乱停乱放,机动车强行超车、强行并线行驶,非机动车闯红灯,乱穿马路与机动车辆争道现象较为普遍;摩托车主不戴头盔,摩的非法载客现象仍然存在;在红绿灯管理上,对机动车辆的管理较为严格,而对行人、自行车或电动自动车管理过松。
当机动车、自行车、行人密度非常大,并纠缠在一起时,处理违章本钱大,交通执法者更多倾向于选择不处理或少处理,市民毫不顾忌违规,导致交通拥堵恶性循环,交通事故频频发生 三、几点建议 解决中心XX县区交通拥堵问题,要在时间和空间上寻找突破点,既从时间角度将交通顶峰时段错开,用时间赢得空间,缓解XX县区交通拥堵,又从空间角度对混合交通进行分流,以空间换取时间,缓解交通需求压力;要立足现状,放眼长远,既在短期内有效缓解交通拥堵情况,又在长期内把解决交通拥堵作为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抓实抓好 1、突出重点,着力加强市民养成教育人是道路交通“人、车、路〞三要素中最关键的要素,也是最主动的要素提高市民的文明交通素质,是改善道路交通状况,解决交通拥堵问题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一是要普及道路交通知识开展送交通知识活动,将道路交通知识读本、交通平安法律法规手册送进社区,送进学校、送进企业、送进单位二是要开展交通养成教育采取市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加强交通平安宣传,使交通平安入脑入心建议不定期地利用节假日组织青少年志愿者向市民散发交通平安提示卡、交通平安书鉴和交通事故图片等宣传品,或者由社团组织发动义工进行现场引导,现场教育。
三是要定期进行交通曝光抓住当前创立宜居城市、省级文明城市的大好时机,利用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对违反交通法规的人和事进行曝光四要开展其他方面教育如开展全民交通平安劝诫教育,强化对交通参与者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个人诚信教育等,提高市民的文明交通素质 2、突破难点,着力推行公交优先战略国内外文明交通城市的经验说明,优先开展公共交通是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根本前提之一,也是破解道路交通问题中的一个难点建议大力推行“城市公交优先〞战略,将公交开展成为市民最理想的交通工具,并在全市倡导礼让公交的良好风气一是要根据城市居民区的布局和人流聚集情况,增加公交车辆,优化调整和适当延长公交线路,以适应XX县区空间的拓展,方便市民,减少空乘率如开通“秀江路—卢洲东大道—袁山路—320国道〞环形公交线路,将4路公交车与19路公交车合二为一等;二是要改造公交停泊站点,以平安路与环城南路交汇处的公交站为样板,结合公交实际需要,对XX县区所有公交站台再次进行科学设置,该拆的拆,该挪的挪;三是要在节假日时间缩短公交班次间隔时间,延长公交夜间营运时间,最大限度地满足市民乘车需求,建议将4路公交车线路晚上延长半个小时,方便下浦街的居民夜间乘车;四是要在新建道路时设置公交专用线,使“公交优先〞理念得以真正表达;五是要提高公交行业管理质量,标准出租车市场秩序,为“城市公交优先〞战略推行创造良好的环境。
3、找准盲点,着力完善道路根底设施道路交通根底设施滞后是制约中心XX县区交通的重要因素缓解交通拥堵,必须加快道路交通根底设施建设一是要把城市的远期道路交通规划和近期综合交通治理规划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加快城市道路建设;二是要加快XX县区小街小巷改造步伐,打通断头路,修建青龙立交桥,缓解XX县区道路交通压力;三是要充分考虑家庭小轿车的扩大需求,加大广场、停车场等市政工程建设,尤其在新辟道路、新建大厦时要把停车场纳入规划建设之中;四是要继续撤除城东〔中山路与明月路交汇处、卢洲大道与钓台路交汇处〕、城西〔中山路与宜春路交汇处〕三个交通转盘,改设置红绿灯进行交通管理;五是要进一步完善道路交通配套设施,增设交通隔离护栏,增加和扩大交通标识,增加人行道红绿灯,修复摄像头,刷新、改设斑马线等等,切实提高道路交通通行能力 4、把握特点,着力抓好XX县区交通管理城市交通表达着城市的文明程度,文明交通、和谐交通是建设宜居城市的重要内容实现城市文明交通、和谐交通目标,关键在于管理政府相关部门要通力合作,积极探索交通管理的新模式、新手段一是要结合宜居城市创立活动,努力实现交通管理进社区;二是对复杂交叉路口进行改造,减少冲突点,实行主要交叉口交通渠化管理;三是建议借鉴香港等城市先进管理模式,对违章的行人、非机动车与机动车辆违章一样予以经济处分;四是建议参照温州的做法,实行错时上下班制度,根据工作性质,将局部单位上午上下班时间推迟15—20分钟,以减轻XX县区上下班顶峰时间的交通负荷;五是增设路口电子警察装置,充分发挥无言警察的震慑作用;六是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购置添加测速仪、酒精检测仪、移动电子警察等设备,推进交通管理手段现代化。
〔执笔人:谢初芳刘西洋周 坚〕 内容总结〔1〕一些道路交通配套设施不全,如东风路、中山路上的少数斑马线暗淡不清,“城西邮局—比一比超市〞人行道斑马线在隔离栏内,交通标识小而弱,交叉口信号灯留给行人的时间短暂,中山路、东风路等主干道路上防护栏少,且没红绿信号灯,中山路特别是中山路与明月路交汇处晚上路灯暗,行人平安得不到保障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