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纪录片《丰碑》观后感心得总结范文3篇.docx
8页纪录片《丰碑》观后感心得总结范文3 篇《丰碑》共3 集 , 分别是《东北抗联精神》 《北大荒精神》和《大庆精神铁人精神》 , 这些精神激励一代又一代人不畏风雨、 砥砺前行 , 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纪录片《丰碑》观后感心得总结范文3 篇 , 以供大家参考借鉴!纪录片《丰碑》观后感心得总结范文一为使党史培训班学员能够了解共产党人英勇斗争的历史, 我响应培训班号召 , 观看了纪录片 《丰碑》 在这里 , 我欣赏到了中国共产党90 多年历史上的优秀代表人物、 革命英烈和劳动模范, 同时也真切了解到他们的辉煌业绩, 感悟到他们的牺牲精神及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 既陶冶了情操, 也提升了素质 现将心得总结如下:丰碑是精神的凝聚, 思想的旗帜, 是一个民族灵魂的金字塔, 矗立在人类社会前行的路上; 丰碑是无语的长歌, 回荡在三山五岳的胸膛, 发出中华民族最有力度的音符丰碑是历史长河一叶高扬的风帆, 标志着一个民族文化的航向丰碑是不灭的精魂, 支起钢筋铁骨, 筑成一个民族的品格与气质丰碑是灯 , 照亮夜行的路, 在险山恶水间指引先行者的脚步; 丰碑是炬 , 点燃熄灭的灯 , 引来天火燎遍千年洪荒亘古长夜 , 在焚毁中涅盘, 在浴火中永生, 唱起壮歌一曲 , 绽放霞光万道。
丰碑是旗帜 , 崛起于阡陌之中 , 聚起同志千千万以民族大义和人民利益为指向 , 中国共产党人不改坚贞与信仰 , 艰难困苦 , 玉汝于成 ,血肉之躯化作不朽的丰碑, 栉风沐雨 , 坚如磐石越是狂风暴雨, 越是红旗漫卷、丰碑峙立中华民族是丰碑如林的民族, 中华民族的复兴, 离不开如林丰碑的支撑时时凝望岁月风雨中高耸的丰碑, 时时拂拭时光烟尘留下的印痕, 让锃亮发光、 熠熠生辉的丰碑, 永驻人心、导航引路, 是历史赋予的神圣职责, 更是面对未来的庄严承诺 一个名字 , 一尊丰碑 ; 一串名字 , 一条脊梁 ! 他们与日月同辉, 与山河同生铭记这些英雄的先躯, 激励民族的壮志; 缅怀这些志士先贤, 光大民族的魂魄! 一个个鲜明的历史人物 , 一个个感人至深的革命故事, 昭示着华夏儿女的崇高理想和人生追求, 诠释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革命理想和建设祖国的热情 , 是一部爱 国主义教育和革命思想道德教育的生动教材纪录片《丰碑》观后感心得总结范文二东北地区有一句俗语“再大的石板也压不死蛤蟆” , 充分体现了世代在这片神奇的黑土地上辛勤劳作、 生息繁衍的拓荒人顽强、 执着与不服输的倔强精神拓荒人正是凭借着常人难以企及的勤奋与韧劲 , 在东北拓荒史上书写了可歌可泣的壮丽篇章。
新时代下 , 我们要充分挖掘东北拓荒文化的精神内涵 , 在客观审视的立场上做好历史传承, 以开拓进取、 负重拼搏的创业精神, 以不畏艰难、 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 为新时代东北地区全面振兴、 全方位振兴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做脚踏实地的“垦荒牛” 东北地区在清王朝开疆之后 , 虽历经开荒、 撂荒、战乱和再收复, 拓荒人始终没有逃离家园 , 深情地拥吻着这片沃土 , 向荒原开战, 向土地要粮 拓荒人用草和木头搭起低矮的人字形草棚 , 作为荒原中的栖身之所 , 捱过了一个又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 拓荒人风餐露宿、 爬冰卧雪 , 不畏艰难困苦 , 以一往无前、战天斗地的乐观主义精神顽强抵抗着“化外之地”的生命极限考验 新时代下 , 我们要拿出“垦荒牛”的劲儿头 , 真用劲、 真出力、 真流汗地干,实事求是、联系实际、脚踏实地地干 , 真正干出精彩、干出实绩、干出成果, 把汗水留在今天, 把美好带给明天做敢于负重的“驾车马”历史的潮涌从未停歇, 若干年后 , 回望历史驻足良思 , 无不慨叹在高歌奋进的年代 , 拓荒人像极了能负重的“驾车马” , 把历史和时代赋予的重任扛在身上, 不辱使命、 笃笃前行 拓荒人筚路蓝缕、 披荆斩棘 ,让沉寂千年的亘古荒原变成阡陌相连的“天下米粮仓”。
拓荒人开拓进取的创业精神和突破生命极限的意志力 , 令人惊叹不已、 念兹在兹 新时代赋予新使命 , 我 们要传承和践行拓荒人精神 ,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 树立奋斗信念, 担起发展之任 ,做敢于负重的“驾车马” , 凝聚起推动东北地区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强大精 神动力 , 让拓荒人精神在东北大地永放光芒做攻坚克难的“铁犁铧”火红的时代 , 拓荒者踏上荒凉的黑土地, 战天斗地、书写芳华, 岁月有情、人生无悔, 他们是值得我们去敬仰、去讴歌、去牢记的一代人 拓荒初期 , 主要任务就是开垦荒地 每每刨下一镐头 , 泥水都溅起老高 , 人也变成了泥猴子缺少耕地用的牛马 , 大家就采用人拉肩扛的办法, 硬是拖着“铁犁铧”创造了“黑土生金”的奇迹, 实现了“铁器牛耕, 开辟八荒”的壮举事业发展的道路上, 总会遇到坎坷和不平, 我们要做攻坚克难的“铁犁铧” 正如《生命的火焰》 中所说的 , “在平凡的岗位上 , 对事业执著追求, 顽强奋斗 , 用生命铸就了人生的辉煌, 实现了人生的目标做披荆斩棘的“弯刀镰”今又漫步秋日田野 , 喜见稻菽千重浪, 亿万农民庆丰年”是对拓荒人的高度褒奖 一代又一代拓荒人将生命融入了曾经的荒原 , 用青春和智慧征服了这片桀骜不驯的黑土地, 实现了从“北大荒”到“北大仓”的历史性巨变, 铸就了“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北大荒精神。
时逢九月 , 金秋作序 , 欣逢新中国七十华诞, 又迎中国农民丰收节新时代在召唤, 让我们重拾拓荒人的“弯刀镰” , 坚定信心迎难上, 披荆斩棘、高歌猛进 , 重塑新时代的东北“拓荒精神” , 把新时代东北振兴的宏篇伟业推向新阶段 , 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作出更大贡献做和衷共济的“一股绳” 惟其艰难 , 才更显勇毅; 惟其笃行 , 才弥足珍贵当前 , 我们正处在承前启后的伟大时代, 正在做我们前人所没有做过的伟大事业在东北振兴发展的关键时期 , 我们要有“昼无为、 夜难寐”的责任感和“朝受命、夕饮冰”的事业心, 以满腔热情投身到工作中去, 做到临难不却、 担责不误、 履险不惧、 受屈不计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 奋斗不只是口号, 而是做好每一件小事、 完成好每一项任务、 履行好每一项职责 领导干部和人民群众要和衷共济 , 拧成“一股绳” , 敢于打破条条框框的限制 , 直面困难和矛盾迎难而上, 不抱怨、 理头干 ; 不犹豫、大胆干 ; 不守旧、超前干回首往昔 , 当我们咀嚼历史, 发现东北的拓荒文化已然成为一种带有地域符号的精神文化旗帜 我们追逐这种文化 , 而不是追忆和凭吊 , 要继承和发扬在那个火热沸腾的年代涌现出来的时代精神 , 不断融入新时代 , 投入到“正在发生的”事情上。
不辱使命 , 砥砺前行 , 做脚踏实地的“垦荒牛”、 敢于负重的“驾车马”、攻坚克难的“铁犁铧”、披荆斩棘的“弯刀镰”、和衷共济的“一股绳” , 为新时代东北地区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纪录片《丰碑》观后感心得总结范文三清明时节 , 祭英烈 , 寻初心热血赴国难 , 忠魂佑中华, 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 , 前赴后继 , 书写共和国成长的伟大篇章清明祭奠 , 不忘忠魂 , 传承使命 , 感民族崛起之艰辛, 坚定中国梦想之决心辽东边陲 , 赛马小镇 , 抗联旧地 , 西征起点 每年清明 , 无名碑前 , 鲜花蓝天 , 阵列肃穆 , 年轻的面孔, 沧桑的老人, 共同缅怀先烈 , 祭奠不屈的灵魂旧地凭吊旧地 , 对话历史 , 我们走进东北抗联老根据地, 在丝丝缕缕的痕迹之中, 阅读一段段传奇, 遥想那个遍地英雄的壮阔时代四月的山风, 依旧凛冽 蒲石河抗日游击根据地春寒料峭 , 草木萌芽 , 大山里的抗联密营人烟罕至, 静待朝圣者的足迹峥嵘岁月 , 一寸山河一寸血, 东北抗联西征作战从这里踏上征程, 志士埋骨 , 血洒疆场 , 不逐日寇心不平群山巍峨 , 昔日的深山密林 , 已经修建成当地知名的景区 , 亭台楼阁 , 水榭小筑 , 夏秋时节 , 避暑赏枫叶 , 游人如织。
红色的抗联记忆却没有远去, “抗联路”的指示牌、 “和尚帽子峰”的威名、 老人们娓娓道来的历史, 在这片土地流淌 , 融入一代代人的血液英雄松柏常青 , 英烈埋骨 1932 年秋 , 宋铁岩受党的委派回到东北, 在白山黑水间 , 驱逐日寇 , 宣扬共产主义, 点燃星星之火五年间 , 转战两千余里, 镰刀斧头筑起抗日长城; 五年后 , 星光璀璨落幕, 青山有幸埋忠骨怀念先烈 , 后人们几度追寻宋铁岩墓, 却失望而归埋骨在蒲石河群山之间的宋铁岩烈士 , 或许已经融入这片沃土 , 安静地守护着他曾经浴血捍卫的祖国血染的 风采 , 先辈的荣耀, 谋求民族解放, 寻找复兴之路, 无数中国共产党人牺牲在祖国的河山大川之间 , 他们是民族脊梁, 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之源清明 , 将再次踏步山林之间 , 寻着老一辈的传说, 期待在不经意间 , 发现那些山野印迹, 找到英烈遗骨 也许无法如愿, 但徒步抗联路, 问道民族魂, 也是一次精神的洗礼无名碑赛马小镇 , 有一座无名碑, 没有准确的来历, 不知何时何人修造, 砖石结构 ,印刻着“生的伟大, 死的光荣”八个字, 不显雄伟 , 历经风霜 , 碑体多有斑驳和脱落。
史志也没有记载, 唯有口口相传的故事, 在小镇这一方天地中却拥有最朴素的祭奠传统平日里 , 常有鲜花摆放 , 祭奠的都是些乡里百姓, 或许是感怀先烈 , 也或许是祈求平安 , 便不得而知 每到清明 , 附近的中小学 , 会组织师生去祭扫 , 缅怀革命先烈相传, 曾有企业想搬迁和修缮无名碑, 却引来百姓的抵制 , 唯恐惊扰英魂也许他们希望这碑永远矗立在田地之中 , 房舍旁边 , 安静地护佑一方天地无名碑 , 没有庄严厚重, 不入史书志考 , 它的修造 , 也许是为了纪念抗联英雄、新开岭烈士、革命义士或许其他先烈但到了现在, 纪念何人却显得不再重要 , 因为面对无名碑, 我们感念的是为国家和民族牺牲每位英烈 , 他们将气节长存英魂常驻 , 红色信仰已经默默地树立在了群众的心间传承传承 , 是一切伟大事业的开始正因为我们继承着先辈的遗志, 才不敢丝毫懈怠 , 守护和建设我们深深热爱的这片土地曾经的赛马集, 日寇屠戮 , 哀鸿遍野 , 英雄陨落 , 繁花凋零 , 而如今的赛马镇 , 华灯流彩 , 安详平和最好的生活, 需要奋斗 , 赛马人传承着英雄的精神 , 勤劳勇敢 , 建设家园 , 即便经历挫折、 艰辛和苦难 , 也无所畏惧, 振兴赛马 , 振兴东北 , 我们意志坚定。
又到清明 , 雏菊数朵祭奠, 是因为我们不能忘却 ; 祭奠 , 是我们对红色基因的传承 ; 祭奠 , 是我们毅勇向前的起点纪录片《丰碑》观后感心得总结范文3 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