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浅析朝鲜族象帽舞的发展特点及研究价值.docx

7页
  • 卖家[上传人]:aa****6
  • 文档编号:31505502
  • 上传时间:2018-02-0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3.80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浅析朝鲜族象帽舞的发展特点及研究价值浅析朝鲜族象帽舞的发展特点及研究价值 作为朝鲜族最富有表现力的一种舞蹈形式,象帽舞集音乐、舞蹈和演唱为一体,其作为朝鲜族农乐舞中的最高表现形式,集中反映了朝鲜族人民的生活和民族风貌介绍了象帽舞的基本概念,论述了象帽舞的发展历程以及期间形成的历史特点,继而说明象帽舞在现代社会中仍然具有的社会价值,并探讨了象帽舞发展中出现的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旨在通过对象帽舞的研究,使社会各界对象帽舞有更加深入的认知象帽舞是朝鲜族特有的一种舞蹈形式,每逢节日、庆典等特别日子时,朝鲜族人就跳起欢乐的舞蹈,挥动色彩斑斓的象帽,带动飘带随风摇动,在舞者周边形成一道亮丽的景色经过长时间的演化与发展,象帽舞形成多样的表现方式,主要反映了朝鲜族人民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的精神风貌和民族特点象帽舞是我国少数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具有很高的历史研究价值和艺术鉴赏价值,其形式更是得到了现代社会的认可XX 年 5 月 20 日,经国务院批准,象帽舞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于 XX 年入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随着社会发展、时代更替,象帽舞的传承受到了现代文明的猛烈冲击,现代传媒、娱乐等的多样化对象帽舞的冲击力度很大,导致一些现代的学者也丧失了对象帽舞的研究热情,研究的深度和广度都非常有限。

      象帽舞是蕴含丰富民族特色的民间艺术舞蹈,虽然现代社会对舞蹈艺术的审美有所变化,但是作为承载民族文化内涵的象帽舞不应被人们所遗忘本文介绍了象帽舞的发展史、艺术特点以及价值,希望可以增加社会对朝鲜族这一优秀的文化艺术认识的提高,增加象帽舞的曝光率 一、象帽舞的概念及发展历史 朝鲜族主要分布在朝鲜半岛,是朝鲜和韩国的主体民族,同时也是我国的少数民族之一我国的朝鲜族主要分布长白山地区,以及东北的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朝鲜族长期生活在长白山等寒冷天气中,长白山喃育了朝鲜族人民,赋予了朝鲜族人民淳朴善良、勤劳真诚的民族性格,也促使朝鲜族形成了独特的艺术文化 朝鲜族人民善于使用歌舞来表达内心的感受,或喜悦或悲伤,素有歌舞之乡的美称能歌善舞的朝鲜族人民,创造了种类繁多的舞蹈艺术形式,舞蹈时而优美华丽,时而轻松欢乐,时而苍劲阳刚,寄托了独特的民族特点其中,农乐舞、假面舞、剑舞等都是十分受欢迎的传统舞蹈,而象帽舞则是农乐舞的最高表演形式 象帽舞简介 象帽舞的发展历程源远流长,内容丰富据相关记载,象帽舞在高丽时期就已经出现了相传在古代,朝鲜族人民经常在耕作时被虎狼之类的野兽所伤害,为了解决这个难题,朝鲜族人民就在耕作时把大象毛插在帽子上,随着人的运动而左右摇摆,起到震慑虎狼野兽的作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人们的代代传承中,逐渐形成了一种传统,而不仅限于实际效用,形成了一种节日舞蹈—象帽舞据史料记载,每年秋收后,朝鲜族人民都“尽夜饮食歌舞”,感谢上天的恩赐,欢庆丰收,这种舞蹈称“农乐舞” 而象帽舞则是农乐舞中最高的表现形式,展示整个农乐舞最高超的技术,可以说是农乐舞中的精华所在舞蹈频繁的摇动头部,带动象帽上面的飘带随风摇曳,产生美轮美奂的移动彩环,具有很高的技巧性和审美性 象帽舞在朝鲜自治州一代深受人们的喜爱早在 20 世纪 50 年代,象帽舞作为农乐舞最具代表性的朝鲜族人民喜闻乐见的形式之一,在众多艺术家的共同努力下,以崭新的面貌,登上了艺术舞台 象帽舞的发展历史 “观其舞,知其德”,从象帽舞中可以看到朝鲜族人民不屈不挠的民族特点、勤劳朴实的民族性格,以及具有民族特色的舞蹈动作象帽舞作为农乐舞的最高表演形式,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朝鲜人民春秋季节播种时用来祭祀的“踩地神”,根据当时的场合和劳动内容等来创作的舞蹈 近现代,象帽舞也得到了较大程度的发展在 1949 年,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汪清县就开始组建起专业的象帽舞表演团队,由当时的象帽舞第一人梁泰荣传授其高超的技艺经过众多象帽舞艺术家的努力,象帽舞被搬上了舞台,以崭新的形式重新面对观众。

      改革开放以来,汪清县的象帽舞表演队多次参加国家级、省级各大型民间艺术大赛,以其独特的风格、高超的表演赢得了国内外的广泛好评在1986 年北京举行的全国首届民族民间音乐舞蹈比赛中,汪清县的象帽舞表演队荣获了特等奖,再一次以其精湛的表演获得了国家的认可 二、象帽舞的艺术特点和价值 象帽舞的艺术特点 象帽舞在悠久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特色鲜明的艺术特点象帽舞表演形式多种多样,内容丰富多彩其表演形式在演出中不断变化,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表演体系在表演人数上,象帽舞由个人独演发展成多人群演,阵势恢弘在象帽舞技巧上,也由过去仅有的“平甩” “左右甩”,发展为`’抖甩”`’飞甩”`’豆甩” “叠甩” “旋甩” “狂甩”等象帽舞的基本动作就是甩象帽,频繁摇头带动所戴象帽上的飘带旋转,像车轮一般在舞蹈者的头顶飞舞,进而形成光彩耀人的光环般风景同时,“抖甩” “飞甩” “立甩”等新的技巧,也为象帽舞带来了新的风格和审美特色 在道具服装上,象帽舞的要求十分严格制作具有代表性的服装道具也是一项复杂的技术,制作环节多、程序繁琐,非常考验道具艺人的手艺在制作象帽舞服装时,需要把葫芦分成两半,再用木材支撑一个上为球形、下为圆柱形的柱头,插入葫芦底部的中心点,刷上油漆,最后用牛皮制作成的绳子绑上一层窗户纸固定在柱头的位置上,这样才完成一整套象帽舞服装的制作过程。

      象帽舞的价值 象帽舞历史悠久,主要反映了朝鲜族人民的生产、生活情况,以及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民族精神和气质通过对象帽舞的舞蹈动作形式等的研究,可以研究我国朝鲜族人民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民族精神风貌和民族特色作为研究我国少数民族文化以及民俗信仰等的重要素材,象帽舞具有很高的历史研究价值 象帽舞是朝鲜族特有的舞蹈形式,突出反映朝鲜族的民族特色,是研究民族艺术的重要突破口,对于展现我国民间舞蹈的多样性以及丰富民间舞蹈形式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象帽舞具有超高技巧性的特点,使得其表演难度增大,需要表演者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研究表演的方法技巧,从而带来更好的观赏效果而且众多的表演形式也可以带来不同的审美效果,甩帽的万式不同,给观众展现的画面就会千差万别,这众多形色各异的美轮美奂的景色又为象帽舞的审美价值添砖加瓦 象帽舞不同于煤炭、天然气等自然资源,其具有可持续性,是一种可以深入挖掘的文化资源只要紧跟时代潮流,在保持象帽舞优秀传统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就可以使象帽舞得到不断的传承开发所以象帽舞的发展可以带动产业的发展,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开发,进而可以带动当地特色的餐饮企业,经济价值可见一斑象帽舞的文化交流价值也是不可忽视的。

      XX 年,汪清县象帽舞艺术团参加我国台湾地区举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场演出,获得了两岸人民的一致好评,载誉而归这次象帽舞的参赛,无疑是我国大陆艺术文化与台湾地区艺术文化的一次交流,为两岸的文化认同擦出火花,也为两岸的和平发展提供了机遇 三、象帽舞发展中值得注意的一些问题 经过长时间的积累与发展,象帽舞如今已发展到第六代传人,舞蹈内容也得到了丰富,从原始的农田娱乐活动转变为专业舞蹈团队的艺术表演,多次获得国家级和省级的奖项自被列入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来,汪清县每年都会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传承与保护象帽舞同时,吉林省每年还设立专项基金扶持发展,培育传承人等,鼓励民众学习象帽舞 尽管采取了这些措施,但从目前的形式来看,象帽舞的继承与发扬仍然陷入窘境,其背后的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舞艺高超的老一辈象帽舞艺术家都进入高龄阶段,导致很多骨干人才以及所专长的技巧就出现了断档问题;第二,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外出务工,他们不愿意承袭这门传统文艺,使象帽舞的专业学习人才十分紧缺;第三,政府在投入大量资金保护象帽舞的继承,同时在其他为民利民政策扶持中就不得不减少投入,给政府开展其他万面的工作带来难处。

      结语 象帽舞是朝鲜族代表性的舞蹈形式,反映了朝鲜族人民热爱生活的态度以及富有创造力的民族精神象帽舞经历了几千年时间的积淀,形成了鲜明的特点,同时在现代社会中仍然具有很高的历史研究价值和人文艺术鉴赏价值因此,象帽舞是我国优秀的民间艺术文化形式,是朝鲜族特色的舞蹈,是值得我们增加精力去认识、研究的优秀民族文化。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