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理论联系实际如何认识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参考答案2.docx
5页国开2023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大作业论述题: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 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治国有常,利民为本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 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理论联系实际,如何认识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参考答案1: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人民群众从质上说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 动作用的人们,从量上说是指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民群众有着不同的内容,包含着不同的阶级、阶层和集团在社会历史的进展中,人民群众起着决定作用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 历史的创造者,在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过程中,人民群众是顺应生产力发展的社 会力量,是具有变革旧的生产关系与愿望的社会力量,是主张变革旧的社会制度和旧的思想观念的社会力量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第一,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 造者;第二,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第三,人民群众是是推动社会变革和社会进步的决定力量;第四,人民群众是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1、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物质资料生产方式 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统一体人们在为生存所进行的生产活动中,必然要 发生两种关系, 一是人同自然的关系,即社会生产力; 一是人与人的关系,即社 会生产关系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构成生产方式物质资料的生产方 式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中的重要的条件,是社会存在的主要内容马克思说“物 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产、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物质资 料生产活动的主体是广大的劳动人民群众作为物质圣餐的承担者和社会生产力 的体现者的劳动群众肩负着重大的使命人民群众需要创造出人类生产活动的一起物质资料来满足人类生产活动的需求自然资源只不过是一种天然财富,要把天然财富改造成社会财富,劳动者就必须掌握适当的工具,进行艰苦的劳动劳 动群众又总是不断的积累经验、改进工具,提高生产力水平,从而创造了人类的 物质文明如果没有人民群众的生产活动,不创造出衣、食、住、行等人类生存所需要的一切物质生活资料,人类就不能生存,社会就不能发展2、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不仅以其实践活动为创造精神财富提供取之不尽的源泉,而且以其 千百万创造者的伟大的力量和智慧,为人类社会提供不可胜计的精神财富的成 品。
在阶级社会里,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相分离,剥削阶级垄断了科学文化,劳 动人民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权利,他们的聪明才智受到很大的压抑在这种历史条 件下,出身于剥削阶级、从事脑力劳动的知识分子往往成为精神财富的直接创造者劳动群众创造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实践,为人们从事一切精神生产提供了物 质基础,任何人要从事科学、文化、艺术等精神活动,都要有一定的物质生活资 料和一定的物质手段,这些都是劳动人民通过生产实践创造的;人民群众的实践 活动是一切精神财富产生的源泉,人民群众在生产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经验,构成 了人类精神财富的原料或半成品,科学家、艺术家、思想家对其进行概括和总结、 整理和加工或由此产生灵感并形成精神财富;劳动群众还直接创造了精神财富, 劳动群众创造的物质成果总会凝结着人们的某种智慧,因此这种物质成果也是一 种精神财富,劳动群众在实践中还创造了许多雕刻、绘画作品,它们是人类艺术宝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3、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推动了社会的发展,而一切社会矛盾都是人与 人的矛盾,社会矛盾只能通过人的活动去解决历史上一切社会矛盾的地解决, 实质上都是人民群众起来推翻旧的社会制度的斗争。
人民群众对历史发展的决定 作用,突出地表现在社会变革时期进入社会主义时期以后,人民群众作为社会 变革的决定力量,它们所起的作用是通过改革、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来实现的社会从低级向高级的发展通过被剥削、被压迫阶级反对反动的统治阶级的革命斗争来实现奴隶阶级、农民阶级和无产阶级尽管在革命斗争中有过挫折和失败,但它们始终是各自时代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在新兴的剥削阶级领导的革命 斗争中,革命的主力军仍是劳动者阶级正如恩格斯指出的: "在17世纪的英 国和18世纪的法国,甚至资产阶级的最光辉灿烂的成就都不是它自己争得的, 而是平民大众,即工人和农民为它争得的"强调人民群众是变革社会的决定力 量,并不意味着对杰出人物作用的否定但马克思主义认为,伟大人物发动的重 大历史运动,不仅要考虑人心的向背,而且要以不同的方式同人民群众的斗争相结合新时期的党的领导也强调人民群众的作用,在我国的民主革命时期,以毛泽 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依据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创造性的提出党的 群众路线,即一切为了群众, 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路线 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路线,是我们党在民主革命时期战胜敌人的重要 法宝"之一邓小平在新的历史时期进一步强调了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他尊重群 众,热爱人民,总是时刻关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把"人民拥不拥护", 人民赞不赞成”,"人民高不高兴”, "人民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 策的出发点和归宿,从而为我们树立了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光辉典范三 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都进一步继承和发展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观点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人,是改造自然、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人民 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具有无穷无尽的创造力相信群众,有事和群众商量,善 于听取群众的意见,甘当群众的小学生,我们就能够战胜任何敌人和困难,我们 的事业就能取得成功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我们要尊重人民 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的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促 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我们要想好好走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必须依靠人民,只有人民的参与才能实现和发展社会主义参考答案2: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在创造历史过程中起着决定作用马克思、恩格斯指出, "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决定历史发展的是“行动者的群众”。
作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信人民群众的劳动创造是社 会发展的原动力劳动成就梦想,创造铸就辉煌劳动群众的创造,是社会发展 进步最基本的源泉新中国的发展进步绝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一代又一代 中国人用自己的双手接力奋斗创造的中华民族是充满智慧而又勤劳的伟大民族,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唯一一个绵延5000多年至今未曾中断的文明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群众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苦干、实干、 巧干,推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等, 实现了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变,确保中国经济在全球经济持续低 迷背景下保持强劲势头党的十九大报告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确立为新时代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这意味着不仅在经济社会发展方 面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而且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诸领域、各方面与全过程都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人民在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创造了丰富 的精神财富, 一批批优秀文化作品不断呈现实践充分证明, 一切伟大的奇迹都 是人民群众奋斗、创新的结果正是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充分尊重人民首创精 神、鼓励人民群众进行开创性探索,把蕴藏在人民群众中的无穷智慧和力量充分 激发出来,才创造了令世界惊叹的“中国奇迹”。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波澜壮 阔的中华民族发展史是中国人民书写的!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是中国人民创造的! 历久弥新的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培育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是中国人民奋斗出来的!"新中国的发展进步,不仅是人民群众用勤劳双手“干”出来的,更是人民群 众靠拼搏奋斗精神“拼”出来的新中国的历史,就是中国人民在逆境中奋发、 在奋斗中自强的历史新中国的成立,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 义的反动统治,结束了几千年来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结束了 近百年来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奴役中国人民的历史成为新社会、新国家主人的 中国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旗帜引领下,为甩掉积贫积弱的帽子,展现出斗志昂扬、奋发有为、励精图治的精神状态,推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取得重大胜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大潮中表现出顽强拼搏、自强不息、 开拓创新、勇于变革等精神面貌,推动中国经济社会日新月异快速发展党的十 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人民群众心怀梦想、积 极进取、勇攀高峰、迎难而上,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推动了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
实践充分证明,人民群众的拼搏进取精神是不断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风险考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活力源泉和重要法宝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对幸福生活的追求,是社会发展进步最持久的 牵引力马克思、恩格斯指出: "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 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切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 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汇聚成强大的合力,推动着社会发展进步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必须以 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时代是出卷人,我 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是历史的、具体的、全面的,是不断 丰富、持续提高的无止境过程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过程,就是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过程,就是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过程总之,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放在最高位 置,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顺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在不断实现人 民群众根本利益,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过程中,推动着经济 社会发展进步。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决定我们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 只要全国各族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万众一心,众志成城,13 亿人的智慧和力量就能汇集成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托举起伟大的中国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