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docx
2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第九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和中共中央三代领导集体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思想深刻领会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战略地位、重要作用,以及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指导方针和基本内容增强学生提高自身和全民族科学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自觉性和使命感加深学生对我国文化体制改革必要性和文化体制改革趋势的认识本讲重点、难点: 重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 难点;文化体制改革 教学内容: 一、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和指导方针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涵义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涵义 广义的文化包括物质形态的文化和观念形态的文化,它反映的是历史发展过程中人类物质和精神力量所达到的程度和方式狭义的文化即观念形态的文化,指与政治、经济等并列的人类社会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即以社会意识形态为主要内容的观念体系,包括思想理论、道德风尚、文学艺术、科学教育、宗教哲学等方面 文化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精神文明相对于物质文明而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属于狭义的文化概念,就其主要内容来说,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贯倡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一致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十五大报告)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特点 实践性;开放性;创造性;科学性等 (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 1.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三个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物质基础和政治保障,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对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的建设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迟滞和落后会严重影响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的进程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它的建设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2.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保证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为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原则和核心内容,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用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来指导新的实践,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全党和全体人民需要有坚定的信念、统一的意志、协调的步伐和高昂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需要有千百万掌握了现代科学技术并能不断创造发明的高素质人才和数以亿计高素质劳动者,这样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需要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来提供 3.社会主义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容之一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2页 共2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
